美軍恥辱史:二戰4次投降數十將軍3萬士兵被俘,還被遊街展覽!

2021-01-17 騰訊網

冷戰以來,美軍幾乎從未間斷過戰爭。

但除了拉幫結派以先進武器忽悠「盟友」墊背充當炮灰外,卻很少有堪稱軍人「勇烈榮耀」的徵戰案例。

朝戰中,志願軍一旦衝鋒,喊上幾句「繳槍不殺」,一些美軍立馬就繳槍投降。就連越戰,美軍也堪稱噩夢,投降的士兵不是少數。更別說阿富汗戰爭中,美軍除了站在後面讓阿富汗人自己打自己,就是拉上「盟軍」衝鋒,就算這樣都還被塔利班幹掉了數千美軍。

就拿二戰來說,美軍居然有4次大投降。如果投降人數加起來,已高達3萬多人,還有數十名將軍級人物,甚至還發生了數千美軍被集體遊街示眾展覽的事件。

這段黑歷史,堪稱美軍的「恥辱史」。

一、羅馬城的展覽,被俘的5000美軍被「集體遊街示眾」,訴不盡的「安齊奧灘頭的噩夢」,這是二戰中美國大兵扛起的第一面白旗

二戰紀錄片中,羅馬城街頭上演了美軍最恥辱的一幕:數千名頭戴鋼盔但卻非常溫順的美軍,在羅馬市民的複雜眼神的洗禮下禹禹前行。

他們是德軍的俘虜,足足的5000多人,踏著軟趴趴的軍步,垂頭喪氣,眼裡除了恥辱,更是充滿著對生的渴望。

片中的旁白語速非常快地解說:「這是德軍在安齊奧灘頭抓到的大約5000名美軍戰俘。」

之所以讓5000多名美軍集體遊街,是德軍在義大利的最高指揮官凱塞林的突發奇想,把這些戰俘弄到羅馬的街頭展覽一番,藉以羞辱美國人和嚇唬脆弱的義大利人,以迫使義大利投降……

紀錄片播放後,這一幕讓美國人瞠目結舌,深覺這不但是美軍的恥辱,更暴露了美軍的戰鬥意志。後來,人們才知道,這些「被遊街展覽」的美軍戰俘,是在盟軍進行的噩夢般的安齊奧登陸戰中被俘的。

原來,1943年冬,盟軍進攻亞平寧半島而陷入困境。德軍指揮官凱塞林面對自己精心構築的「古斯塔夫」防線,不無得意地對部下說:「難道還有人幻想著從這裡去羅馬嗎?」

的確,凱塞林此言一語成讖。當時,盟軍在「古斯塔夫」防線苦戰一個多月,始終未能前進一步,卻付岀了近萬名官兵的巨大傷亡。

搞不定「古斯塔夫」防線,盟軍就借用海空優勢,在「古斯塔夫」防線以北100公裡的安齊奧實施兩棲登陸。

由於這次行動完全出乎德軍的意料,盟軍的搶灘登陸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上萬名盟軍官兵蜂擁到安齊奧灘頭,並很快站穩了腳跟,鞏固了登陸場。可盟軍前怕狼後怕虎而沒有乘勝追擊,凱塞林踹過氣來,迅速集結8個師的德軍向安齊奧灘頭氣勢洶洶地殺奔過來。

儘管盟軍作戰英勇,但終因兵力懸殊太大,3個師的盟軍很快被分割包圍,陷入了各自為戰的狀態。而盟軍中的美軍第45師的一個團和一個團級戰鬥隊最終陷入了絕境,大約5000名官兵最後不得不打出白旗,向德軍繳械投降。

後來,凱塞林曾經洋洋得意地對一位被俘的美軍上校說:「我知道你們做夢都想進入羅馬城,我保證使你們成為第一批進入羅馬的美國人。」

果然,在羅馬城的街頭上,美軍不但被遊街,還被凱塞林拿來展覽,不得不說,這是美軍軍史上的最大恥辱。

二、巴丹半島之戰,美軍被日軍打得沒脾氣,一萬多士兵投降,數十位將軍繳槍也成了俘虜

二戰中,日本人偷襲珍珠港手後,本間雅晴立即率領日軍陸軍第14軍南下,兵鋒直指菲律賓。

那時,正是後來的朝戰總司令麥克阿瑟駐守菲律賓。

麥克阿瑟麾下有1.5萬美軍和七八萬菲律賓軍隊。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將菲律賓作為對抗日軍的重要支點。美軍將南太平洋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麥克阿瑟的身上。

1941年12月22日午夜,日本第14軍第42師團在大批飛機戰艦的支援下,殺氣騰騰地在菲律賓西北部的仁牙因灣登陸。美軍少將溫賴特率領美菲聯軍防守這一地域。在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日本陸軍面前,那些一聽見大炮聲就嚇得臉色慘白的美菲士兵幾乎不堪一擊。

他們在進行了象徵性的抵抗之後,便紛紛扔掉自己手中的老式「恩菲爾德」步槍向山林中逃去。日本人在仁牙因灣登陸的同時,另一路進攻部隊在拉蒙灣的登陸也得手,從而對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形成了鉗形合圍之勢。

數萬美軍崩潰如此之快,讓麥克阿瑟大吃一驚。

不過,在一番狂奔之後,已成驚弓之鳥的美菲聯軍終於奇蹟般逃離日本人的虎口,撤到了巴丹半島上,並在倉促間建起了兩道防線。狂追而至的日軍隊馬不停蹄地向立足未穩的守軍發起了猛攻。

經過曠日持久的苦戰,巴丹半島上的美菲聯軍處境越來越困難。缺乏海空支援,糧彈短缺,傷亡一天天增加,士氣越來越低落。

1942年的4月,美菲聯軍終於無力再戰。4月9日,巴丹前線的美軍指揮官小愛德華.金少將沮喪地驅車來到日軍司令部,屈辱地解下了自己佩戴的手槍。巴丹的失守使美軍在菲律賓的最後一個堡壘科雷吉多要塞孤零零地暴露在了日本人的面前。溫賴特和他指揮的包括陸戰4團在內的數千名美軍不得不舉起了白旗。而在此之前,美軍主將麥克阿瑟已經倉皇逃離了菲律賓。

據統計,在歷時124天的巴丹及科雷吉多守衛戰中,包括十幾名將軍在內的上萬名美軍官兵繳械投降,成為了美國軍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大投降。

三、凱塞林山口之戰,兵敗「沙漠之狐」隆美爾,3000多美軍直接放下了手中的槍,乖乖地走進德軍戰俘營

1943年2月,剛加入歐洲戰場的美軍最初曾一路銳不可當攻城伐地殺氣騰騰地向隆美爾的「非洲軍團」殺去。

最終卻被「沙漠之狐」隆美爾直接幹趴下。

那時,面對隆美爾的「非洲軍團」,氣壯如牛的美國第2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準備和隆美爾放手一搏大幹一場。因為該軍是由號稱「大紅1師」的步1師和大名鼎鼎的裝1師組成,戰鬥力和裝備都堪稱一流。

可剛剛遭遇,指揮官弗雷登達爾中將不僅把全部兵力像撒胡椒麵一樣均勻而缺乏想像力地部署在整個戰線上,而且還把自己的指揮所放在了遠離戰線達100公裡的一條大峽谷裡。

艾森豪對他這種缺乏彈性的布勢和膽小謹慎的舉動感到憂心忡忡:「在整個戰爭過程中,我這是唯一一次看見一群高級軍官是如此著迷於自己的安全。他們居然打算鑽到地下掩體中去指揮作戰。這樣怎麼能頂得住隆美爾那個厲害傢伙呢?」

很快,艾森豪的擔心變成了可怕的現實。

1943年2月19日清晨,在尖聲怪叫的「斯圖卡」轟炸機和可怕的「奈比威費爾」火箭炮的掩護下,非洲軍團的裝10師和裝21師一齊出動,殺氣騰騰地直撲過來。防守凱塞林山口的是美軍步3師和裝1師的混編部隊,雖然他們裝備精良,但卻缺乏經驗,尤其是缺乏與德國人交手的經驗。

還未醒過神來,固守幾個山頭的美軍便被兇狠的德軍坦克分割包圍,從而在卡塞拉和勒少達山頭上,導致美軍兩個加強團3000多名官兵陷入了隆美爾坦克軍團的重重包圍。

弗雷登達爾中將不甘坐視被包圍的美軍身陷絕境。他派出一個坦克營,在一位中校率領下,勇敢地殺向德軍的包圍圈,試圖拯救被圍困的戰友。

沒料想,這個擁有54輛坦克的坦克營一下子就衝進了狡猾的德國人為他們布下的死亡陷阱。一場混戰,美軍這個坦克營只有4輛坦克僥倖逃生,其餘坦克連同373名官兵全軍覆沒。

救援失敗之後,弗雷登達爾痛苦地意識到再進行類似的努力也將徒勞。無奈之下,他向兩個山頭上的美軍下達了自行突圍的命令。在團長德雷克上校的率領下,3000多名美軍官兵利用黑夜的掩護開始突圍。當官兵們歷盡艱辛來到山下時,突然間四周坦克燈大亮,一群渾身塗滿了黃色猛虎圖案的龐然大物一「虎」式坦克把他們包圍在了中間。

看到一個個緩緩轉動的炮塔,被圍的美軍官兵們明白,抵抗是沒有意義的,而且可能會引起一場殺戮。德雷克上校不得不命令手下的3000多名官兵放下武器,停止抵抗,並率領他們走進了德軍的戰俘營。

四、希特勒臨死前猛腳,美軍立刻上演了「阿登森林裡的悲劇」,勝利之前,迎來了一次至暗時刻

二戰中,隨著希特勒的節節敗退,美軍根本就沒有想到,在即將勝利的最後時刻被希特勒一陣冷踢,導致8000多美軍投降。

1944年,希特勒帝國全面潰敗,盟軍在諾曼第登陸成功,疲於奔命的第三帝國陷入了東西夾擊的困境之中。驕橫狂妄的德國空軍已被制服,海軍也灰溜溜地退出了大西洋,連號稱世界第一的德國陸軍也節節敗退。

這一態勢,給人的感覺是原本是德軍已經註定的是失敗,甚至於盟軍早就已沉浸在德軍很快就會投降的情境中,有的還舉行了提前慶賀。

可誰都沒有想到,原來希特勒的信條是:「要麼全贏,要麼輸光拉倒!」也根本就未曾想到希特勒會作困獸猶鬥。

由此,最後時刻,希特勒決定「畢其功於一役」。集結德軍最後的有生力量,在阿登山區對盟軍進行背水一戰的大規模反擊。

希特勒的設想是:此戰中,德軍若能殲滅盟軍20到30個師,就可以一舉扭轉戰局,甚至於還會獲勝,他的第三帝國就可以體面地存在。

這是一次巨大的冒險,也是一次生命的賭博。

1944年12月16日凌晨,德軍集中了20個師、1900門大炮和近千輛坦克,在晨霧瀰漫的阿登山區對渾然不覺的盟軍大規模反撲而來。

德軍在兵力調動和集結方面採取了卓有成效的隱蔽和欺騙措施,當大批炮彈呼嘯著落到盟軍陣地時,整個西線盟軍,從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到普通士兵,誰都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盟軍前線指揮官布萊德雷手忙腳亂,氣得拍著桌子大叫:「希特勒那個狗崽子從哪裡弄來了這麼多的德軍?」

言歸正傳,希特勒這一愣頭青式的反撲,首先遭到厄運的是約翰斯少將率領的美軍第106步兵師。他們在德軍突如其來的瘋狂反撲中,居然連調整兵力部署的機會都沒有。於是不得不進行各自為戰的「遭遇戰」。

當日黃昏,約翰斯少將最為擔心的局面終於出現了。狡猾的希特勒軍團終於發現了美軍布防上的弱點,派出3個步兵團,在裝甲部隊的支援下,從兩翼將美軍的兩個步兵團死死咬住。

約翰斯少將見自己的兩個團陷入重圍,急令士兵殺開一條血路突圍。但希特勒軍團怎會給他們這個機會?德申尼突克斯中校頓時失去了信心。他沮喪地向師長報告:「德國人太強大了,我們可以拼死一戰,但結果肯定是這支可憐的部隊被撕成碎片……」

戰至第二天清晨,德申尼突克斯中校和另一位團長卡文德中校認為他們已盡了全力,於是,美軍第106步兵師的兩個步兵團共8000多人,沮喪地舉起了雙手,垂頭喪氣地走進了德軍的營地。

當然,美軍在二戰的反法西斯戰爭中,與中國軍隊一樣為世界的正義之戰立下了汗馬功勞,或許二戰中美軍的這些失敗之戰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可抗力因素,但自從二戰之後的冷戰結束開始,美軍幾乎都沒有間斷過戰爭,可翻遍了其現代及當代以來的戰爭案例,終究是沒能發現美軍有那場戰爭堪稱是軍人的「勇烈」榮耀。

其給我們最大的印象是,不管是朝戰還是越戰,美軍每次都必然會「拉幫結派」,美國除了利用高科技設備提供情報,利用先進武器裝備「盟軍」外,就是配備「軍事顧問」。

這讓人們不得不有這樣的觀點:「自己的軍隊戰鬥力不行,拉上盟友在前面衝鋒陷陣。」而美軍的盟友,還樂此不疲。尤其是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中,在前面「墊背」的,擋在前面的,幾乎都是其「盟軍」或「本土軍團」。尤其是在利比亞戰爭中,美國除了出槍出炮外,居然幾乎都是呈「退居二線」狀態。不得不說,這樣的戰爭模式,任何國家都喜歡,因為,「自己的人不用冒著生命危險去戰鬥」。

不過,任何戰爭的勝敗因素,武器的先進程度固然重要,但「武器決定論」必然從屬於「思想決定論」。

由此,一支沒有靈魂的軍隊,何來戰鬥力?

參考資料:《麥克阿瑟回憶錄》、溫斯頓·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相關焦點

  • 二戰,各參戰國被敵軍俘虜的最高將領是誰?
    大家都知道,對於一個將軍來說,戰死沙場不是最可怕的,被敵軍俘虜才是最令人絕望的。因為戰死沙場是將軍的榮譽,而被俘則是恥辱。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各參戰國被俘的最高將領是誰呢?見證日軍投降的溫萊特1942年3月10日,溫萊特晉升為陸軍中將,正式接手菲律賓的指揮權。溫萊特雖然用盡心力整頓美軍防線,意圖挽回敗局。但是日軍兵力遠超美軍,溫萊特回天無力。
  • 二戰中投降的5000美軍,被敵方羞辱為最早入羅馬的美國人!
    二戰中美軍在歐洲戰場至少有三次大規模的繳械投降。1943年2月北非凱塞林山口之戰,3000多名美軍官走進了德軍戰俘營。1943年冬,盟軍在安齊奧登陸戰中陷入困境,約5000名官兵向德軍繳械投降。
  • 接受日本投降時,麥克阿瑟特地用了5支筆籤字,都送給了哪些人?
    作為二戰中法西斯陣營裡最後一個投降的國家,對日本的受降儀式標誌著這場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戰爭徹底結束。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一瘸一拐地走上美國密蘇裡號軍艦上正式籤署投降書,麥克阿瑟以駐日盟軍最高司令的身份,代表所有盟國接受日本的投降。
  • 日裔美軍442團的士兵、被蘇軍俘虜的德軍士兵等
    回憶遲早會變成時間中的塵埃;無人知曉的秘密永遠會成為秘密,但是那些越來越遠的故事會沉澱在老照片裡…… 一,1945年4月4日,二戰末期在義大利北部戰線,日裔美軍442團的士兵們正在戰鬥。
  • 德國投降時,90萬德軍突然逃亡,二戰歐洲最後一戰是蘇軍大追殺
    德軍指揮部此時還對戰況抱有幻想,等著美軍繼續東進位約蘇聯人,自己能向英美投降。這是因為,蘇德在二戰時仇怨很重,德軍在蘇聯境內犯下累累罪行,德軍高層害怕蘇聯會對自己報復,所以一直在秘密跟英美談判,希望英美接收德國和部分蘇佔區。
  • 日本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用5支鋼筆籤字,這其中到底有何含義?
    二戰堪稱人類戰爭史上的「史詩級」戰爭,而二戰結束的標誌,就是日本終於被逼之下選擇無條件投降,可為何在籤署投降書時麥克阿瑟自己一個人就用了5支鋼筆籤字了,這位著名的將軍此舉到底有何深意?原來麥克阿瑟將軍不僅想用這5支鋼筆「送人情」,更要幫助自己的戰友洗刷恥辱。
  • 美軍一項特殊規定:戰場上可以投降,但遇到這一國必須死戰到底
    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美軍十分重視軍隊的作戰能力,為此,美軍的訓練成本高昂,而這也使得美軍非常看重傷亡率,為了降低傷亡率,美軍行為準則規定,在戰場上如果彈盡糧絕,毫無勝利機會的情況下,可以投降。但是這條規定中還有一個附加條件,如果遇到這個國家,就算是沒有武器,也要死戰到底。到底是哪個國家讓美軍設立了這樣的規定呢?
  • 二戰恥辱的一戰:50萬士兵用飛機坦克敗給當地土著,70億打了水漂
    導語:二戰最恥辱戰役:50萬士兵用飛機坦克敗給當地土著,70億打了水漂二戰結束以後,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德國和日本也都成為了戰敗國。在二戰早期,德國就已經開始侵略各國。比如說,德國曾經侵略西班牙、在1938年的3月吞併了奧地利。在1939年進攻波蘭,在1940年進攻英國。德國可以說是來勢洶洶,讓各國都措手不及。二戰中德國和義大利是盟友,義大利被稱為是「豬隊友」。說起戰爭,義大利人對此似乎沒有多大的興趣,但有一次戰爭讓義大利覺得最丟人,甚至可以說是屈辱。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場戰爭就是意埃戰爭。
  • 二戰被俘的日軍最高將領:拒絕自殺謝罪,理由說出來可笑
    文/快哉風 二戰期間,盟軍想俘虜一個日本高級軍官很不容易,比如中國抗戰十四年,俘虜到最高軍銜的日本軍官只是一個海軍大佐,這個名叫衝野亦男的倒黴蛋,是因為座機故障迫降在國軍第3戰區,從而當了俘虜。
  • 腦洞二戰史:論單兵素質,蘇軍、德軍、美軍和日軍誰最厲害?
    今天筆者從另一個獨一無二的角度來給大家解讀下這個話題,那就是從士兵死亡率上來比一比二戰各國軍隊士兵的單兵作戰素質。蘇軍PK德軍:打成平手二戰中蘇聯一共有2680萬人死亡,其中士兵死亡人數為890萬。在這890萬陣亡士兵,死於蘇德戰場的有880萬左右,死於蘇芬戰場的有9萬左右,死於蘇日戰場的有一萬左右。
  • 彈盡糧絕無後援的情況下,美軍允許士兵投降,但遇到這國必須死戰
    西方和東方的觀念不同,所以一些做法存在極大的差異,比如說戰場上士兵的生存問題。一般來說西方國家軍隊,在發現打不過敵人的情況下,都是允許投降的,負隅頑抗在西方國家看來是相當愚蠢的行為。反觀東方國家,要求士兵死戰到底,為祖國和人民做貢獻,將其蘊意為奉獻精神。
  • 二戰士兵哪國強?7人俘虜20萬,1人擊殺2000兵!希特勒服了!
    一、 徵戰歐羅巴大陸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血腥最殘酷的戰爭,僅在歐洲的死亡人數就接近4000萬。4月11日,德軍上尉克林根貝格接到命令,帶領六個下屬搜索前進,他們要在德軍到來之前清除障礙,保證後續部隊的順利通行。進入敵佔區後,這七人先是繳獲了南斯拉夫一輛卡車,俘虜了20名全副武裝的南斯拉夫士兵。在這些俘虜的帶領下他們順利的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關卡。每佔領一個關卡,德軍就將守關士兵全部繳械俘虜。
  • 二戰中日軍俘虜為何難抓?士兵已經被軍部洗腦,貫徹狹隘的思想
    二戰期間如果論精神力作戰,習慣了鼓吹精神勝利法的日軍絕對能進前三,被武士精神武裝的日軍經常會在作戰中發動板載(萬歲)進攻,特別是在太平洋後期的作戰中他們無疑是讓盟軍棘手的存在。而且作戰中日軍也是以被俘虜為恥辱,因此在二戰的時候日軍被俘人數並不是很多。
  • 納粹潛艇投降美軍:所運鈾原料或被造核彈投廣島
    1945年5月14日,德國海軍在二戰中使用的最大型潛艇XB型布雷潛艇在美國東部海域向護航驅逐艦「薩頓」號投降。德國海軍上尉約翰-海因裡希·費勒決定中斷執行嚴格保密的任務,遵照潛艇指揮部4天前的命令投降。  為了艇員和自己,這位34歲的指揮官期望向美國海軍投降能獲得比向英國或加拿大皇家海軍投降更好的待遇。
  • 美軍在頭盔上裹漁網有啥用?並不是裝飾品,二戰拯救了20萬士兵
    導語:美軍在頭盔上裹漁網有啥用?並不是裝飾品,二戰拯救了20萬士兵第二次世界大戰傷亡慘重,在各類武器裝備的摧殘下,人就好像是紙糊的一樣,一些規模巨大的戰役就有可能損失幾百萬人,相當的殘酷,在這等情況下使得各國軍隊開始研究救命的技巧,爭取最大程度地減少傷亡,保護有生力量,曾經二戰時期美軍就有不少看不懂的操作,比如說在頭盔上裹漁網。
  • 美軍王牌飛行員被俘,第一句話問志願軍飛行員收入,答曰:5億!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俘虜了大量美軍士兵,通過對他的了解,志願軍對美軍有了深入的了解:一是收入高,二是士氣低,三是怕死。總體而言,美國青年參軍就是一種就業,他們沒有為國獻身的精神,是非常典型的個人利已主義者。先說說收入高。
  • 二戰著名插旗照詛咒,6個插旗美軍3人陣亡,一個戰後凍死在臭水溝
    二戰是人類歷史以來,最為慘烈的戰爭,期間的相機,也記錄下了不少寶貴的鏡頭,比如蘇聯士兵,將旗幟插上了德國的國會大廈,然而有一張插旗照片同樣也是著名,它就是美國的《國旗插在硫磺島上》(Raising the Flag on Iwo Jima),但是這一張照片背後,卻是深深的詛咒,六個插旗美軍
  • 二戰史上最恥辱一戰:開戰僅5分鐘,4名士兵俘虜對面3500人!
    二戰期間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案例,堪稱是軍事史上最恥辱的一戰,兩軍開戰不到5分鐘,4名士兵就俘虜了3500名敵軍,這是怎麼回事呢?1940年義大利發動北非戰役,他們天真地以為自己的軍隊也非常強大,完全可以像德國軍隊一樣,取得巨大戰果。
  • 89人死傷、1人被俘,美軍「哥特蛇」行動為何慘敗?
    1993年的索馬利亞,巴基斯坦維和部隊在執行維和任務時候被當地部族武裝伏擊,24名士兵被擊斃,甚至還被殘忍分屍。自1991年索馬利亞西亞德正確倒臺之後,索馬利亞便失去了統一的中央政府,由各地部族軍閥武裝割據,國家總體上陷入了無政府狀態。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對索馬利亞派遣維和部隊的決議,巴基斯坦與美軍就作為維和部隊進入當地。
  • 二戰最後投降的日軍士兵小野田寬郎,是怎樣一直頑抗到1974年的?
    李三萬摘要: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籤訂無條件投降書。二戰至此結束,但還有極少數沒有接到投降命令的日軍還在繼續負隅頑抗,最後一名日軍士兵小野田寬郎,一直到1974年3月才投降,他是怎麼堅持這麼久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