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投降的5000美軍,被敵方羞辱為最早入羅馬的美國人!

2021-01-17 騰訊網

二戰中美軍在歐洲戰場至少有三次大規模的繳械投降。1943年2月北非凱塞林山口之戰,3000多名美軍官走進了德軍戰俘營。1943年冬,盟軍在安齊奧登陸戰中陷入困境,約5000名官兵向德軍繳械投降。1944年12月,希特勒為挽回頹勢,發動了最瘋狂的一次大反擊----阿登戰役(中歐戰略要地),此戰役美軍遭到了諾曼第登陸以來最大的損失,約8000多美軍,沮喪地向德軍舉起了雙手,致使整個二戰延遲半年結束。

在這三次大規模投降中,最使美軍惱火的是安齊奧登陸戰。美軍不但被迫投降,還被尖刻的德軍元帥凱塞林羞辱了一把,他對被俘的美軍軍官說:「我保證使你們成為第一批進入羅馬的美國人。」並把這批戰俘帶到古羅馬街上展示一番。

二戰末期,德軍從戰略進攻轉為了戰略防禦。他們在義大利構建了二戰時期一道著名的「古斯塔夫」防線。該防線橫貫義大利,防線中有一條通往羅馬的必經之路——六號公路,被德軍牢牢佔據著,切斷了盟軍向羅馬的通路。整條防線到處都是構築巧妙的混凝土工事和密布地雷的雷區,絕對是易守難攻。

「古斯塔夫」防線

1943年冬,盟軍在義大利的進攻因亞平寧半島上的崇山峻岭而陷入困境。德軍指揮官凱塞林元帥面對自己精心構築的「古斯塔夫」防線,得意地對部下說:「難道還有人幻想著從這裡去羅馬嗎?」凱塞林此言不虛。盟軍在「古斯塔夫」防線進攻四個月中,付出了數萬人的重大傷亡,依然沒有取得突破。

凱塞林

盟軍正面進攻受阻,決定另闢蹊徑。即在「古斯塔夫」防線以北100公裡的安齊奧海灘實施兩棲登陸。由於這次行動完全出乎德軍的意料,因此盟軍的搶灘登陸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上萬名盟軍官兵蜂擁安齊奧灘頭。盟軍的這次登陸,對德軍重兵據守的「古斯塔夫」防線構成了南北夾擊之勢。如果盟軍繼續向縱深突進,必然會給「古斯塔夫」防線以致命一擊,從而瓦解德軍在亞平寧半島的防禦體系。換言之,羅馬已經是盟軍的囊中之物了!

然而,盟軍指揮者並沒有命令部隊向縱深推進,只是下令加強防禦,鞏固灘頭,固守待援。兩天寶貴的時間流逝了,盟軍出奇制勝的大好良機也悄悄地溜走了。

凱塞林得知盟軍在安齊奧登陸的第一反應是瞠目結舌!因為此時從安齊奧到羅馬沿途已無一兵一卒!但出乎意料的是盟軍竟然在海灘逗留不前,凱塞林不愧是傑出的軍事家,立即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組織力量進行反擊。迅速集中兵力,調整部署,指揮8個師的德軍向安齊奧灘頭殺奔過來。

安齊奧這座在戰前是周末的休假勝地,隨即成為了血腥殘酷的戰場。盟軍指揮者的謹慎和膽怯使登陸軍變成了丘古爾所說的「一條擱淺在沙灘上的鯨魚」,缺乏重火器的登陸盟軍在德軍的兇猛攻擊下背水苦戰,陷入了巨大的危險之中。儘管盟軍艦船、空軍一次次頻頻出動,以求最大限度地減輕灘頭盟軍的壓力。但德軍還是不顧巨大的困難和傷亡,向固守灘頭的盟軍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進攻。最終因兵力懸殊太大,位於盟軍整個灘頭陣地突出部的是美軍第45師,因彈盡糧絕而陷入了絕境,大約5000名官兵最後不得不打出白旗,向德軍繳械投降。

事後,德軍在義大利的最高指揮官凱塞林元帥突發奇想,他把這些被俘的美軍弄到羅馬的街頭上進行展覽一番,藉以羞辱美國人和嚇唬脆弱的義大利人……。據說,當時尖的凱塞林元帥得意地對一位被俘的美軍上校說:

「我知道你們做夢都想進入羅馬城,我保證使你們成為第一批進入羅馬的美國人。」

他們的確是二戰中首先進入羅馬城的美國軍人。這一幕讓美國人看到又情何以堪呢?

相關焦點

  • 美軍恥辱史:二戰4次投降數十將軍3萬士兵被俘,還被遊街展覽!
    朝戰中,志願軍一旦衝鋒,喊上幾句「繳槍不殺」,一些美軍立馬就繳槍投降。就連越戰,美軍也堪稱噩夢,投降的士兵不是少數。更別說阿富汗戰爭中,美軍除了站在後面讓阿富汗人自己打自己,就是拉上「盟軍」衝鋒,就算這樣都還被塔利班幹掉了數千美軍。 就拿二戰來說,美軍居然有4次大投降。
  • 美國將軍麥克阿瑟為羞辱日本,在投降儀式上,一連換了五支筆籤名
    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在德國都已經投降後日本還在負隅頑抗,且準備實施"一億玉碎"計劃,說白了就是讓一億軍民跟美國戰士以命換命。 日本無論是士兵還是普通民眾,在武士思想思想的洗禮下都擁有狂熱的奉獻精神,很多日本民眾並不知道二戰的真相,他們甚至以為自己是受害一方,因此對美軍更是痛恨。
  • 日本戰敗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為了羞辱日本人,一連換了五支鋼筆籤名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這次儀式宣布著二戰結束。這次投降儀式上,美國代表麥克阿瑟在籤字的時候,一連更換了五支鋼筆。他為什麼要更換五支鋼筆,完成這場籤名?而這五支鋼筆,全都送給了其他人,放到今天,絕對是能上全球熱搜的大事件。
  • 《決戰中途島》:二戰中美軍智慧反擊一役
    對於二戰,有不少影視作品以此為題材,也讓我們不要忘了歷史上時長多年的殘酷戰爭,在這次漫長的戰鬥中,涉及了全球多個國家,最終以日本投降拉下了序幕,而日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其中一個表現就是美國對衝繩投放的原子彈。
  • 二戰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難道不是兩顆原子彈?
    日本人的固執已經無法動搖,日本也不太可能突然醒悟回頭是岸,自己宣布投降,要想完成成功的登陸作戰代價也不小,於是美軍直接在日本的廣島、長崎使用了原子彈,炸醒了瘋狂的日本人,幾天後,日本選擇投降。
  • 敢在日本掛出「日本人與狗不得入內」的國家,二戰中滅了近20萬日本人
    二戰結束後,麥克阿瑟帶著美國大兵們入駐日本解決戰後事宜,澳大利亞也派了少許部隊跟著美軍來到日本。這些澳軍士兵在日本國土上倒是不把自己當客人,而是將日本當做自己的殖民地了,為所欲為。他們甚至在日本的一些公園以及他們的駐紮地掛出標語——「日本人與狗不得入內」,為何澳大利亞會如何仇恨日本?
  • 二戰德軍打死的美軍多,還是日軍打死的美軍多?美軍都沒想到
    美國加入二戰的時間比較晚,當時主要面對的敵人是日本和德國,美國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還是有不少美軍在戰場上喪生。德國和日本是最晚投降的法西斯國家,也是對美國造成影響最大的國家,美軍就是在和這兩個國家交戰的時候犧牲的,那麼德軍和日軍哪一個國家的軍隊,打死的美軍要多些呢?
  • 二戰中黴運纏身的四個將軍:躲過敵人炮火,沒想到卻被自己人誤殺
    戰爭是殘酷的,然而在戰場上卻也出現過特別的情況,就拿義大利軍隊來說,義大利軍的實力並不低,他們只是不想打仗,因此隨時隨地都可能投降,在二戰的北非戰場上,義大利軍因沒有撬棍將彈藥箱打開從而向英軍投降,沒成想英軍不答應,結果義大利軍將英軍打敗後再次投降。
  • 二戰日本投降後,美軍司令問天皇為何不剖腹,天皇無恥回答讓人憤怒!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巨大的災難,有太多的人因此受傷和死亡,也有太多的財富為之湮滅,作為地球上一員的中國,自然也沒有逃過過這次令人痛苦的災難。而在當時對中國施加災難的則主要是日本人,他們侵入中國的領土,燒殺搶掠,無惡不為,使中國人民遭受巨大的痛苦。不過所幸的是在中國人民的奮起反擊下,終於戰勝了日本,使國家重獲獨立。
  • 這個日軍大將在二戰中用2個單詞羞辱英軍,戰後被英國點名絞刑
    這個日軍大將在二戰中用2個單詞羞辱英軍,戰後被英國點名絞刑。怎麼回事呢?這個大將叫山下奉文,1885年出生,日本高知縣人,後畢業於陸軍大學。七七事變後,他奉命率部到北京參戰,指揮所部攻南苑,戰長辛店,襲廊坊,大肆屠殺中國軍民,並晉升中將。
  • 二戰丟人一幕:美軍為一日本兵舉行隆重海葬,國旗裹屍鳴槍致敬
    文/快哉風二戰的美軍「密蘇裡號」戰列艦是一艘世界聞名的軍艦,因為1945年9月2日,標誌二戰結束的日本無條件投降儀式,就在該艦的甲板上舉行。圖:密蘇裡號上的日本投降儀式但是,這艘著名的「榮譽軍艦」卻在幾個月前,發生過一起咄咄怪事。1945年4月,日本發動了名為「菊水一號」的大規模自殺性攻擊,4月11日,十多架日軍神風特攻飛機撲向衝繩海域的「密蘇裡號」。
  • 二戰日軍最肥碩的司令,兩個單詞激怒西方人,投降後被絞死
    圖:馬來戰役中的山下事實證明,英國人的表現很糟糕,山下奉文靠著閃擊戰只用了3個多月,就一舉攻佔了馬來半島和新加坡,讓十多萬英聯軍完成史上最大規模的投降,氣得邱吉爾把這一天稱為「最黑暗的一天」。圖:英軍統帥打白旗投降據日本方面的記載,山下在馬來戰役中從來沒笑過,脾氣異常暴躁,見到指揮官就訓斥指揮官,見到報導就訓斥報導班,對當地老百姓更是暴虐無比。他的部下回憶,一見到那個肥碩的身影,每個人都戰戰兢兢唯恐出錯。
  • 二戰蘇軍女狙擊手、波蘭騎兵及二戰中的德裔美國人
    (1924年4月3日--1945年1月28日,花季少女為保家衛國勇上戰場,最後英勇犧牲) 二,騎兵的輓歌-二戰中最後一支強大的騎兵「波蘭騎兵
  • 二戰德國佔領巴黎,不僅是火車羞辱,還炸掉一戰紀念碑
    【話說軍世】在二戰中,形勢與一戰有很大的不同,曾經德國的「小夥伴」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曾經何德軍開戰的日本,成了新的「小夥伴」,但是戰略不太靠譜,也不一定比沒有強,畢竟就是它把美國拉下了水,氣得德軍直跳腳。
  • 誰是二戰中最堅韌國家?美國僅能排第四,中國排名實至名歸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場浩劫,全世界先後有60多個國家被捲入到了這場戰爭中,除了南極洲之外,基本上世界各大洲都被戰火侵襲過。針對這些數據,很多人有一個疑問,二戰時各大國家哪個才是最堅韌的呢?今天咱們就來細細的列舉一下。
  • 納粹潛艇投降美軍:所運鈾原料或被造核彈投廣島
    的報導,編譯如下:  1945年5月14日,德國最後一批潛艇中的一艘投降:它正執行一項特殊任務,目的地是日本。潛艇上有技術專家、新式武器的圖紙和半噸鈾。  《軍艦俘獲將軍》——一家美國地方報紙的標題令人疑竇叢生,並讓人回想起70年前德國投降後首日的一件蹊蹺事。一位空軍將領怎麼會在海上,準確地說,怎麼會在一艘被美國驅逐艦俘獲的德國潛艇上呢?
  • 美軍一項特殊規定:戰場上可以投降,但遇到這一國必須死戰到底
    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美軍十分重視軍隊的作戰能力,為此,美軍的訓練成本高昂,而這也使得美軍非常看重傷亡率,為了降低傷亡率,美軍行為準則規定,在戰場上如果彈盡糧絕,毫無勝利機會的情況下,可以投降。但是這條規定中還有一個附加條件,如果遇到這個國家,就算是沒有武器,也要死戰到底。到底是哪個國家讓美軍設立了這樣的規定呢?
  • 二戰德國投降後,為什麼日本還在負隅頑抗,不肯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國籤署了無條件投降書,向盟軍投降。二戰的歐洲戰場就此宣告勝利。不過日本並沒有打算承認失敗,而是積極準備本土作戰。早在菲律賓戰役打響的時候,日本意識到敗局難以挽回,開始考慮本土作戰。
  • 戰功顯赫的五星上將——切斯特·尼米茲,二戰的美軍海上救世主
    1941年12月7日,日軍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對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重要基地珍珠港發動了攻擊,美軍損失慘重。原本置之事外的美國正式介入了二戰之中。為了一舉擊敗日本海軍,美軍決定將太平洋艦隊總司令的職務,交給了時任美國海軍航行局局長的切斯特·尼米茲身上。屬於這個美軍戰神的輝煌時刻也即將拉開序幕。
  • 二戰期間美國的日裔移民,組成了其陸軍歷史上的「最狠步兵團」
    但二戰中美軍傷亡率最高、美國陸軍歷史上獲得最多榮譽、也可以說打得最狠最不要命的一支部隊,卻也正是擁有著日本血統的日裔美軍第442步兵團。二戰期間的美國陸軍第422步兵團(442nd Regimental Combat Team)這段歷史,還得從十九世紀的美國開始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