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聊聊未來二十年最有潛力的行業,過去二十年中國人幹什麼最賺錢呢,相信大家都知道,第一就是房地產,只要我們能夠在一二三線城市買了房產的,大家都賺到錢了,根本原因是在2003年我們國家把房地產定位了支柱產業;其次就是網際網路,像早期的網際網路公司,騰訊,阿里巴巴,百度,搜狐,網易等都在過去二十年得到了非常好的發展,即便是在早些時候開網店的很多人都賺到錢了,那麼未來二十年就不一樣了。
未來二十年房地產肯定是賺不了錢了,網際網路的紅利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未來二十年的紅利會來自兩個方面第一個肯定就是科技,如果說2003年政府把房地產定位了支柱產業,讓大家都享受到了政策紅利,那麼今天我們看到的是國家把科技創新定位了支柱產業。從科創板的推出和一系列的稅收政策以及給投資機制制定了更好的政策環境,當然我們跟納斯達克差了48年,48年前納斯達克推出來,中國和美國的差距確實是挺大的,但是不管怎麼說,未來20年最具爆發力的紅利肯定是在科技創新,一直會是最具爆發力的紅利。如果我們不懂科技,不敢去碰,怎麼辦,那麼未來20年還有另外一個紅利就是消費領域,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國家,是國家最大的一個主題,是可以長期投資的,所以才會出現金龍魚在創業板一上市當天就實現200億成交,市值達到2000多億。
那麼中國未來20年可以投資的核心資產當然就跟上文講到的一樣就是在科技創新領域了。很多投資者在二級市場追漲殺跌多年,不知道虧損了多少,那麼現在我們要趁著科技股的調整,我們應該去挖掘未來二十年的核心資產標的,這是我們能夠戰勝市場的最後機會。每個時代都有特定的核心資產,20年前國家需要房地產,公路,鐵路,所以相關的上市公司成為了當時的核心資產,而未來20年國家需要高科技,創新醫藥,新能源汽車等,所以這些領域的核心公司將會成為未來20年的核心資產。
其實們來到股市不僅僅是懷揣著一顆賺大錢的夢,我們來到市場應該要學會分享國家政策帶來的紅利,當下就是投資中國核心資產的時代,歷史的車輪誰都無法撼動,唯有上車才不會被時代拋棄。現在的問題就在於很多科技股,白馬股都已經漲得很高了,我們進去會不會成為接盤俠?其實我們可以看看美國的核心資產,亞馬遜,蘋果,谷歌,微軟,特斯拉,我們就會知道什麼叫做核心資產,什麼叫做寡頭壟斷,它們的股價不斷創出新高,時間跨度可以長達十年之久。當下,不少白馬股股價估值都已經偏高,後市會回歸到合理的收益率,如果們想要獲得更多的收益率,一定會要挖掘小白馬。這就要求我們相信中國的科技創新,相信國家政策會產生偉大的公司,目前市場4000多家上市公司,科技創新公司也有上千家,這就需要我們去大浪淘沙,也許我們淘到的公司未來就會成長成為特斯拉,蘋果那樣的偉大企業。
我時常跟一些做投資的朋友聊到,在股市,做短線叫做投機,做長線才叫做投資,我們要有格局,把眼光放長遠,一定要跟著國家政策走,我們才能抓到真正的投資機會!
看完記得點讚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