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進可攻退可守,分析馬克萊萊在場上的戰術位置

2020-12-10 放爺聊球

今天人們在講起防守型中場時,總會不由自主提起目前效力於切爾西的法國後腰坎特。的確,坎特自登陸英超賽場以來始終表現著極為出眾的中場攔截能力,他也被無數球迷稱為當今世界足壇的第一防守型中場。不過很多看球時間較短的朋友們可能不知道,多年前,還有一位法國後腰也在切爾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較於坎特,這位法國後腰防守覆蓋面積更大、進攻參與度更高,他就是克勞德·馬克萊萊。

馬克萊萊職業生涯效力過多家豪門球隊,他在1995年代表南特奪得法甲冠軍;2001年代表皇家馬德裡奪得西甲冠軍以及西班牙超級盃冠軍;2002年代表皇家馬德裡奪得世界盃冠軍、歐洲超級盃冠軍、歐冠冠軍;2003年代表皇家馬德裡奪得超級盃冠軍以及西甲聯賽冠軍;2005年代表切爾西奪得英格蘭社區盾杯冠軍、英格蘭聯賽杯冠軍以及英超冠軍;2007年代表切爾西奪得足總杯冠軍以及聯賽杯冠軍;2010年代表巴黎聖日爾曼奪得法國杯冠軍。

馬克萊萊職業生涯的榮譽軌跡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已經開始,直到2010年,屬於這位法國傳奇中場的故事才逐漸落下帷幕。從這一段橫跨25年的榮譽時間線我們也可以看出,馬克萊萊絕對是一位競技狀態保持出色的頂尖運動員。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將以馬克萊萊效力於切爾西時期的個人戰術位置為主,為各位球迷詳細解析這位法國後腰在比賽過程中為球隊所帶來的幫助。

馬克萊萊職業生涯簡介

在進入本篇文章的主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馬克萊萊職業生涯的大致發展軌跡。1973年2月18日,馬克萊萊出生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首都金夏沙,他在4歲那一年就跟隨父母移民到了法國的塞納馬恩省。在法國,馬克萊萊第一次接觸到了足球運動,他迅速被法國國內與眾不同的足球氛圍所吸引,成為了一名狂熱的足球愛好者。

圖拉姆與馬克萊萊

15歲那年(1988年),馬克萊萊憑藉著較為不錯的身體素質獲得了籤約US默倫足球俱樂部(現默倫足球俱樂部)青訓隊的機會。在US默倫足球俱樂部青訓營,馬克萊萊結識了日後他在法國國家隊的忠實夥伴利利安·圖拉姆,兩人自此成為親密之交。1989年,當時16歲的馬克萊萊離開US默倫,加入了處於布列塔尼半島的布雷斯特訓練中心。馬克萊萊日後在採訪中透露,在布列塔尼半島的生活非常艱難,當時只有16歲的他第一次遠離父母、遠離朋友。曾幾何時,馬克萊萊都想要放棄足球,回到自己的家鄉。

效力南特時期的馬克萊萊

經過起初的一段磨合期後,馬克萊萊逐漸適應了布雷斯特訓練中心的生活節奏,他極其出色的身體天賦以及較為不錯的皮球落點判斷能力逐漸被訓練中心的教練們發掘出來。1991年12月,法甲聯賽的南特足球俱樂部看中了馬克萊萊在中場區域的可攻可守能力,他們從布雷斯特訓練中心將這位法國中場招入麾下,屬於馬克萊萊的黃金時代就此拉開序幕。當時的南特體育總監羅伯特·布津斯基(Robert Budzynski)這樣評價馬克萊萊:他在後腰位置上的天賦無與倫比,將來一定會成為新的佩蒂特。

1992~1993賽季法甲積分榜

加盟南特之初,不少球迷還是對於俱樂部將這樣一位初出茅廬的年輕中場提為主力表示不解。畢竟南特在當時的法甲聯賽屬於中上遊球隊,而馬克萊萊的位置又是需要豐富經驗的後腰,如若他在比賽過程中沒有能夠奉獻出穩定而持久的發揮,可能會側面影響到南特的整體戰績。球迷們的質疑沒有持續太久,馬克萊萊在加盟球隊的首場比賽就奉獻出了現象級的中場攔截發揮,最終他在1992~1993賽季代表了南特出戰34場比賽,還打入了1個進球,幫助南特奪得了當賽季法甲聯賽第五名。

馬克萊萊在南特的出色表現也讓他獲得了法國國家隊的徵召,1995年7月22日,馬克萊萊在法國客場面對挪威的比賽中首發出戰,迎來了代表高盧雄雞的首秀。他在1994~1995賽季幫助南特俱樂部奪得法甲聯賽冠軍,並在1995~1996賽季幫助球隊打入了歐冠聯賽的半決賽。從當時南特的紙面實力來看,他們能夠晉級歐冠半決賽確實有不小的運氣成分,但我們也不能忽略馬克萊萊在中場位置堪稱現象級的攔截發揮。

正是憑藉著幫助南特殺入歐冠半決賽的出色表現,馬克萊萊獲得了法甲豪門馬賽的青睞。他在1997~1998賽季中幫助馬賽在法甲聯賽中出場32次,打入了兩個進球,在法國杯中出場兩次,打入了1粒進球。此後的馬克萊萊徹底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直線上升時期,他先後加盟了維戈塞爾塔以及皇家馬德裡兩支球隊,並且幫助皇家馬德裡奪得了包括歐冠冠軍以及西甲冠軍在內的多項榮譽。

時至今日依舊有不少球迷對於皇馬放走馬克萊萊感到不解,畢竟2003年的馬克萊萊還處於自己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在皇家馬德裡的中場也是板上釘釘的絕對主力。不過綜合當時皇馬管理層對於引援的主要思路,馬克萊萊離開伯納烏倒也是遲早之事。為什麼這麼說呢?弗洛倫蒂諾入主皇家馬德裡後始終崇尚「巨星政策」,不過弗洛倫蒂諾購買的超級球星更多集中於球隊中前場,他們的確可以在前鋒線上打出種種眼花繚亂的細膩進攻,但更加偏向於進攻的主體戰術也會側面增加馬克萊萊在中場的防守壓力。

也正是基於上述考慮,馬克萊萊儘管在皇家馬德裡時期進球數不多,但他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無名英雄」。按理來說,皇家馬德裡應該給這樣一位「防守保障」足夠的資金支持,不過當時馬克萊萊而白衣軍團的年薪僅僅為120萬美元,相較於中前場眾多球星的500多萬美元顯得非常寒酸。在與皇家馬德裡的合同即將到期後,馬克萊萊向俱樂部管理層提出漲薪的要求,但不知是皇馬需要騰出更多的資金空間給前場的超級巨星們,還是弗洛倫蒂諾認為球隊並不需要這樣一名防守型中場,財大氣粗的皇家馬德裡始終沒有答應馬克萊萊的漲薪要求。

在馬克萊萊與皇家馬德裡俱樂部的談判陷入僵局之時,英倫大地的切爾西為其伸出了橄欖枝。為了得到這位頂級的防守型中場,切爾西願意為其開出500萬美元的年薪,並且許諾絕對的中場主力位置。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馬克萊萊為了尋求更好的薪水決定離開皇家馬德裡,轉而在2003年8月31日以2400萬歐元的轉會費加盟了切爾西。皇家馬德裡主席弗洛倫蒂諾曾經在公開場合表示了對於馬克萊萊的不屑:「他頭球技術很差,而且傳球也很少超過三米。年輕的高水平球員們即將進入皇馬一線隊,這將使馬克萊萊在短時間內被人們遺忘。」

儘管弗洛倫蒂諾似乎對於這位法國中場嗤之以鼻,但其麾下的絕大部分皇馬球員還是充分肯定了馬克萊萊的能力。齊達內在球隊賣掉馬克萊萊轉而引入更加偏向於進攻的貝克漢姆時就表達過不滿:「當你失去了整個引擎,為什麼還要在賓利上塗一層金漆。」(意思就是對於皇馬在前場堆積過多的攻擊球星表達不滿。)

皇家馬德裡的兩位隊長耶羅以及卡西利亞斯均在公開場合表示過對於馬克萊萊離開球隊的遺憾,耶羅表示:「我認為馬克萊萊多年來一直是球隊中最好的球員,但人們只是不注意他,也不注意他的所作所為。不過如果你問那幾年皇馬陣中最好的球員,我一定會告訴你是馬克萊萊。」

卡西利亞斯對於馬克萊萊的評價則更加直接:「如果一定要在那一屆球隊中留下一人一直當我的隊友,我不要齊達內,也不要菲戈,甚至連羅納爾多也不需要,我只想要馬克萊萊。」

不管怎麼說,馬克萊萊與銀河巨艦的緣分就此倉促收場,但他的職業生涯並沒有因此出現下滑的跡象,反而在遙遠的英倫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在接下來的篇幅中,筆者就從多角度入手,為大家詳細剖析馬克萊萊效力切爾西時期的戰術位置。

個人位置

雖然偏向於防守,但馬克萊萊的腳下技術卻十分出色

馬克萊萊雖然更多的責任定義於防守,但他在進攻過程中的後插上也能夠為球隊的前場包抄體系帶來巨大的幫助。為什麼這麼說呢?不少球迷可能不知道:馬克萊萊在成長為世界級巨星之前還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邊鋒經歷。也正是這一段邊鋒經歷讓他擁有了相當不錯的個人突破以及腳下盤帶技術,能夠在比賽陷入僵局之時主動拿球參與進攻。

從個人位置上來看,馬克萊萊可以勝任433陣型中的中場拖後後腰位置,也能夠打菱形中場中的拖後後腰位置,也能夠打雙後腰位置。總體來講,馬克萊萊能夠適應各種中場防守位置重任(當然,他在球隊需要的時候也能夠回到後衛線,成為一名後衛)。不過我們可不要因為馬克萊萊更加偏向於防守的位置定位就忽視了他在進攻過程中能夠發揮出來的作用,眾所周知,21世紀初期的皇家馬德裡始終是攻勢足球的堅定維護者,俱樂部的歷任主教練都會將各個位置上的球員所有進攻能力發揮到極致。

為了將馬克萊萊的進攻屬性更多開發出來,皇家馬德裡的主教練們也給馬克萊萊設定了一個原本不屬於他的戰術定位--出球型後腰。在比賽過程中,馬克萊萊的位置並不會進行大幅度的前插,主教練希望他通過直塞球或者分邊球的方式找到前場的進攻球員們。

了解馬克萊萊在皇馬表現的球迷們一定知道,儘管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防守型中場,但主教練卻會給予他充足的後場盤帶空間。這種戰術自由性來源於馬克萊萊精湛的腳下盤帶技術,他擁有極強的快速連接能力,還能夠依託自己強大的身體對抗能力在多人包夾之下控制住球權。同時,考慮到馬克萊萊此前的邊鋒經歷,他也可以在比賽過程中適時遊弋到邊路參與反擊。

來到藍軍後,馬克萊萊被要求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防守當中,他不再像皇家馬德裡時期一樣頻頻參與到搶斷後的向前出球中,也很少主動拉扯到邊路尋求突破。不少球迷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一絲疑惑:儘管當時的切爾西正處於快速上升時期,但他們在前場進攻球員的人員配置還是不如皇家馬德裡一般華麗,為何球隊反而降低了馬克萊萊的進攻參與度呢?

想要解釋這一問題其實也非常簡單,因為當時的切爾西主教練是堅定的防守主義者--若澤·穆裡尼奧。2004年6月,穆裡尼奧正式成為了切爾西新任主帥,他否定了前任主教練所奉行的442陣型,轉而將433陣型奉為主流。

球隊的主力陣型發生了改變,馬克萊萊的個人位置也要進行相應的變更。在442陣型下,馬克萊萊主要出現在雙後腰或者菱形中場的單後腰位置上。當球隊使用442雙後腰站位時,馬克萊萊身邊的搭檔是蘭帕德,不過眾所周知,蘭帕德在比賽過程中可不是一位主要負責於防守的工兵型中場,他更多的責任還是前插參與進攻。因此,馬克萊萊在雙後腰過程中的戰術責任並不會比單後腰輕多少。

433陣型雖然增加了前鋒人數,但也暴露出更大的中場肋部空檔

穆裡尼奧入主斯坦福橋後,馬克萊萊在球隊首發陣容的位置徹底固定於433陣型中的單後腰。考慮到葡萄牙名帥穆裡尼奧對於防守嚴苛的要求,馬克萊萊在比賽過程中參與進攻的嘗試愈發減少。在當時的世界足壇,442陣型的普及度還是要略微高於433,不少主教練認為在前場堆積三名前鋒的舉動太過於冒險。按照常理來講,433陣型的確可以有效增加前場的進攻人手,也會因為中場區域較為巨大的肋部空檔送給對手比較多的反擊機會。

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穆裡尼奧在選擇陣型時也出現過搖擺的心理,不過隨著聯賽的逐漸深入,這位葡萄牙名帥意識到擁有馬克萊萊的球隊完全沒有必要太過於顧及防守穩固性。只要這位法國後腰在場上,他就可以用自己強大的個人能力攔截掉對方絕大部分的出球嘗試。

戰術職責

進攻

馬克萊萊可選擇的位置非常廣闊,中場線與後衛線之間都是他的移動區域

想要探討馬克萊萊在切爾西的戰術責任,我們就一定要從他在場上的站位選擇入手。與絕大部分後腰不同,馬克萊萊在有球狀態下的站位選擇並不會傾向於前壓,他的身位往往處於兩名中場隊友以及後防線之間的真空區。這樣的站位選擇既可以有效避免對方使用長傳打身後的戰術直接越過中場線,也能夠為兩名中場組成的第一道攔截線進行有效的保護。也正是因為馬克萊萊在中場身後進行保護,切爾西的兩名中前衛才能在有球狀態下進行更加從容的推進助攻。

除了保護中後場防守真空區,馬克萊萊如此獨特的站位也能夠為切爾西的進攻帶來一大好處--調度對方中場防守力量。如上圖所示,如果對方的中場防守球員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馬克萊萊身前的兩名隊友之上,那麼處於靠後位置的馬克萊萊就會在瞬息之間獲得更大的持球空間,他較為擅長的皮球輸送能力因此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體現。

如果對方中場球員在馬克萊萊持球後高度前壓撲搶,那麼處於馬克萊萊身前的1~2名隊友又會處於無人盯防狀態下。

如果對方為了限制切爾西中場三人組的互相傳導,從而將左右兩邊的邊前衛位置大幅內收參與防守,那麼切爾西的左右兩位邊後衛又會側面獲得更大的前場持球空間,這樣一來馬克萊萊的長傳球能力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體現。

總而言之,無論對方的中場防守球員多麼充沛,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分散成3~5個區域進行針對性盯防,那麼馬克萊萊就一定會獲得可傳球點。當然了,馬克萊萊這種站位選擇絕對不是隨便一位後腰就敢於模仿的。首先,這種站位對於後腰的補位意識以及補防速度有著極為嚴苛的要求,同時,後腰的出球準確性也成為了一大重要因素。在世界足壇各個位置分工愈發明確的今天,想要尋找到一位補防、盤帶、出球俱佳的後腰球員可謂愈發困難了。

除了通過位置移動牽扯對方的中場防守力量,馬克萊萊在有球狀態下的另外一大作用便是成為了己方半場的「指揮人」。眾所周知,穆裡尼奧雖然是防守反擊戰術的堅實擁護者,但他並不推崇通過盲目的長傳衝調來尋找前場中鋒以此發動反擊,這位葡萄牙名帥更加強調通過有章法的快速短傳建立具有較高成功率的邊中結合反擊。

也正是在主教練這樣的主導戰術思路下,馬克萊萊這樣的全能型後腰戰術職責更加多樣化。我們可以將他視為己方半場的一位組織者,主要責任就是遊弋在後衛線身前減少對方對於後衛線的逼搶力度。同時,一旦後衛線在斷得皮球後不用使用漫無目的的大腳解圍,只需要將皮球以更為保險的方式交給距離較近的馬克萊萊即可。這樣一來,球隊可以有效降低半場丟球的可能性,也能夠以更加具有層次感的方式建立反擊。

馬克萊萊為後衛線的持球降低了壓力,也讓其他中場有了更加充足的時間投入到進攻中。正是因為這位「鐵腰」的存在,更加偏向於進攻的蘭帕德等人不用在比賽過程中常常回撤到後衛線身前參與接球,他們只需要遊弋在中線區域等待馬克萊萊的送球即可。

防守說完了馬克萊萊在由守轉攻過程中對於球隊的幫助,我們再來說一說他的主業--防守。在比賽過程中,為了給予球隊兩名邊後衛更多的插上空間,馬克萊萊往往會選擇降身位回撤到後衛線身前。這樣一來,他既可以成為球隊中路的核心攔截力量,也能夠在必要情況下利用自身的速度優勢拉邊補防。

當然了,上述只是馬克萊萊在防守過程中最基本的戰術職責。作為一名在世界足壇歷史都可以排上名號的頂級後腰,馬克萊萊還有著許多值得稱道的防守理念。

一、放鏟

作為一名防守球員,放鏟是必需技能之一。在許多環境下,放鏟能夠以最快速度破壞對方的腳下球。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放鏟也是防守過程中一個過於冒險的動作。如若放鏟失敗,不僅有可能為自己遭來嚴重的處罰,也會因為重心的失去被對方輕鬆形成局部突破。

作為一名頂級的防守球員,放鏟的選擇時機以及選擇位置成為了關鍵因素。馬克萊萊並不排斥非常具有冒險性的放鏟舉動,因為他對於放鏟時機以及位置的把握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如上面這張動圖所展示的一樣,馬克萊萊很少在正面1對1的情況下進行滑鏟嘗試,而是希望將自己首先隱藏在暗處,待到對方將注意力集中在正面防守球員時再伺機而上完成鏟斷(在高水平對抗中,盲目的正面滑鏟不僅沒有辦法取得心儀的效果,還有可能被對方利用簡單的假動作就輕鬆過掉)。

馬克萊萊的防守非常具有章法,在正面1對1防守的情況下,這位法國後腰幾乎不會進行主動的放鏟嘗試。原因很簡單,放鏟這種方式幾乎主動宣告了防守方準備放手一搏,如果沒有能夠鏟到皮球則宣告了防守的徹底失敗。在正面防守過程中,即便馬克萊萊被一對一過掉,他也不會第一時間進行放鏟,而是會利用自身的速度優勢進行快速回追。這種戰術選擇的目的也非常明確:協助正面防守球員對於對方的持球人形成前後包夾。與此同時,對方的持球人必然會將更多注意力放置在正面防守球員中,馬克萊萊因此也獲得了更大的鏟球空間。

二、快人一步的補位意識

所謂的補位防守,並不單單指在比賽過程中回撤到己方防守空虛的區域。對於馬克萊萊這樣的頂尖防守中場來講,如何能夠快人一步意識到皮球的運行路線,才是防守能否成功的最關鍵因素。

我們來看上面這一張動圖,馬克萊萊起初的位置在遠離對方持球人的大禁區線附近。按照常理來講,馬克萊萊在這種情況下的責任更多是保護禁區線附近的二點球。不過他快人一步意識到了皮球的可能運行路線,並且利用自身的速度優勢在1~2秒內趕到皮球運行路線之上,最終搶在對方持球人到位前完成破壞。

三、對於皮球運行路線判斷精準

不少對於馬克萊萊了解較多的球迷一定知道,這位法國後腰雖然更加偏向於防守,但他的場上大局觀可一點也不比那些正牌進攻手差。出眾的場上大局觀也為馬克萊萊帶來了一大防守絕活--預判皮球運行路線。

如上面這一張動圖所示,馬克萊萊並不會被對方的假動作以及其他進攻球員的無球跑動所幹擾,他往往能夠搶先一步預判到對方進攻持球人的可能傳球路線(這種對於皮球運行路線的判斷甚至比對方的接球人還要精確)。同時,馬克萊萊對於皮球運行的攔截也非常具有章法,他會根據周邊的防守力量進行針對性的攔截選擇:若是周邊防守力量較輕,他會選擇在斷球後自行盤帶;若是周邊防守力量較重,他會選擇以「鏟傳」的形式將皮球交給身旁位置更佳的隊友。

四、與隊友的防守配合意識

足球畢竟是一項11人的運動,就算馬克萊萊的個人能力再為突出,他也很難以一己之力限制住對方多人的進攻嘗試。因此,與中後場其他防守球員的配合默契度就成為了另外一大防守關鍵因素。眾所周知,馬克萊萊的身高只有1米70,身高方面的天生劣勢讓他難以像那些高大中鋒一樣進行精準的高空球把握。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馬克萊萊巧妙改變思路,放棄對於高空球的一點爭搶,轉而利用自己的優點--速度快、預判準進行二點球爭搶。

也正是考慮到馬克萊萊在二點球爭搶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勢,這位法國後腰往往需要一位具有高空球爭搶能力的後衛來幫助他幹擾對方的前場高點。只要確保對方的高中鋒沒有辦法輕鬆卸下皮球組織進攻,馬克萊萊就能夠利用自身的個人能力控制住絕大部分的二點球。

寫在最後

綜合本篇文章來看,馬克萊萊在職業生涯早期有過較為豐富的邊鋒經驗,這也側面給予了他細膩的腳下盤帶技術以及突出的個人能力。來到後腰位置後,馬克萊萊既可以通過自己的位置移動幫助身前的兩名中前衛獲得更大的持球空間,也可以依靠自身的補防速度緩解左右兩位邊後衛的防守壓力。可以說,擁有馬克萊萊的球隊宛如在後衛線身前築起了一道「銅牆鐵壁」--前鋒只需將注意力投入到進攻,後衛只需將注意力投入到禁區內防守。

擔任歐本主帥的馬克萊萊

時光飛逝,給人以無所不能印象的馬克萊萊也在2010年退役。退役後的馬克萊萊並沒有離開他所鍾愛的足球,這位法國球星先後擔任過巴黎聖日爾曼的助理教練、巴斯蒂亞的主教練、摩納哥的技術總監、斯旺西的助理教練,目前的馬克萊萊正在歐本足球俱樂部擔任主教練。我們在此也真誠祝願這位法國球星能夠在主教練的位置上同樣取得輝煌的成績。

相關焦點

  • 原來晉升後進可攻退可守
    可能讓很多人看不明白,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分析分析。從職級並行規定來看,正科級的實職對應的是一級二級主任科員。如果正科級幹部轉為職級公務員,對應的就是二級主任科員,如果不只轉為職級,也可以晉升為一級主任科員後兼任實職。在具體職級晉升上,二級主任科員和正科級實職都可以晉升為一級主任科員。
  • 21世紀最強陣容:進可攻、退可守,NBA最強時代來臨,喬丹也不行
    庫裡,NBA歷史三分第一人,一個把三分當成看家本領並開創時代的現象級球員,無論在哪一個時代,沒有任何人敢放庫裡的三分,只要他站在賽場上就意味著,隊友會獲得充足的進攻空間。這一套陣容最大的優勢是,進可攻、退可守,各個球員之間的優缺點完美互補。奧尼爾缺乏投籃能力,在內線統治力十足,外線有庫裡、杜蘭特這種歷史頂級射手拉開空間。
  • 勇士換來養生男進可攻退可守,2點堪稱絕配1暗招或引爆交易市場
    勇士交易到維金斯之後,三號位上的缺失得到了極大限度的補充,畢竟對於勇士來講,拉塞爾的得分能力再突出,也只不過是一名後場球員,而且在庫裡和湯普森全部復出後,拉塞爾的位置便更顯尷尬維金斯則不同,他的身體條件出色,只不過是因為在森林狼隊中沒有一個適合自己的戰術,才導致競技狀態始終沒有得到提升,再加上頂著狀元郎的頭銜,所以才被人們所質疑。
  • 羽毛球中吊球:進可攻退可守,打出出神入化的球路
    吊球作為羽毛球一項進可攻,退可守的技術,總能通過改變落點,改變節奏,利用高度的動作一致性打出出神入化的球路。吊球作為羽毛球的一項最常用的基本技術,應用於各種階段水平的球員,千變萬化的吊球,每個階段的球友對這項技戰術的認識和應用也會有些不同。首先就是進攻大家都說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所以多進攻有助於球員在場上快速進入狀態。
  • 專注期權 進可攻退可守——專訪期權組冠軍戶濤
    期權交易,通過選擇執行價和剩餘時間控制,倉位控制在40%—70%,進可攻、退可守,這個理念一直堅持,不要輕易改變。」在本屆比賽中,戶濤主要參與銅、鋁期貨以及期權的交易。交易的依據是,期權的時間價值隨到期日的臨近不斷衰減,不斷賺取時間價值,同時注意風險控制。「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降低不確定性,我持有期權一般不超過兩個月,到期再進行調整。
  • 進可攻,退可守 避險資產選擇固收+
    不少投資者開始找尋銀行理財產品的代替品;或者說有沒有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避險資產。固收+策略,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固收+,通俗的來講,就是固收類資產如純債基金打底,佔主要倉位。「+」就是其他類風險較高的資產。「+」主要包括了股票、國債期貨、股指期貨、定增、打新、可轉債等等。
  • 丁道師:花小豬為什麼是滴滴「進可攻、退可守」的業務?
    按照這個邏輯,我們不難推測,花小豬是一項「進可攻,退可守」的業務。「進」的一方面在於,如果能夠做成,將會打造出來一個和能和滴滴協同的平臺;「退」的一方面在於,如果沒有做成,也會通過花小豬的低價特性,吸引到海量的低線和年輕用戶群體,然後把這些群體中願意為品質產品付費的部分用戶,轉化為滴滴主站的用戶。
  • 女人當做張芃芃:可彎可直,可攻可守
    婚姻是戰略戰術,更是合夥經營,互惠互利。身為女人的張芃芃只知道然後去打齊晟那些花花草草,身為男人的張鵬卻懂得怎樣在老公那些花花草草中給自己撈到便宜,那些大長腿,大胸,嫩肉的,綠茶婊自己也得摸摸也得嘗嘗,不然就白便宜了齊晟。
  • 中國古代五個兵家必爭之地,得此處進可攻退可守,有你的家鄉嗎
    而自古以來就有五個兵家必爭之地,任何一方掌控都可以進可攻退可守。漢中自古就是四川的門戶,是歷代四川割據政權的門戶,例如三國時的蜀漢、南宋時要抵禦金、元的進攻這裡很關鍵。地勢險固,自古為我國南北交通要衝。是劉邦西漢王朝的發祥地,蜀漢諸葛亮北伐的軍事要地。在抗日戰爭中,漢中也是後方重鎮,重要屏障。成都地區的政權掌握漢中,外人很難打進來。相反,若是成都地區外的政權得到,那離滅亡就不遠了。
  • 廣州恆大滿場猛將單缺中軍,雙核戰術效果不佳,外租一將可解憂愁
    在廖力生和黃博文傷退之後,卡納瓦羅無奈放棄了自己的全攻全守戰術,甚至也放棄了4-1-4-1陣型。進攻時,保利尼奧會位置前移出現在左前腰的位置上,負責前場的進攻發起和組織。而當楊立瑜參與防守時,保利尼奧有會出現在左邊前衛的位置上,總的來說那場比賽保利尼奧的位置前移了。而另一名組織核心塔利斯卡,大多時候會位置內收出現在右前腰的位置上,來負責前場的進攻組織。此時右邊後衛就會深度壓上來填充右邊前衛的空缺。
  • 市場震蕩不休 有哪些「進可攻退可守」的基金值得關注?
    (上海證券報)  那麼,在市場震蕩之際,有哪些進可攻退可守的基金可選?  1、FOF基金  實際上,FOF的人氣其實一直較為冷清,規模始終不盡如人意,多數產品的業績可以總結為賺著債基的收益,卻承擔著股票的風險。
  • 深度|進擊的六號—淺析後腰位置的發展和類別
    與單後腰戰術相似的是,雙後腰兩人中也有一個人負責組織進攻,只沒有出現在前腰的位置,位置更加靠後。這也就是典型的組織核心後置戰術。初入藍橋時穆裡尼奧就愛將馬克萊萊,蘭帕德,蒂亞戈全都排在中位線上,強悍的中場控制力也是切爾西在英超狂飆突進的重大原因。這三個中場裡,一個拖後,主要負責防守,兩名靠前,一左一右,進攻時可當邊前衛使用。進可攻退可守,實為功利足球的一大利器。
  • 看看這個組合,老師:進可攻退可守!
    對這8個省份的學生來說,這件事可不是一件好事,畢竟明年是這個高考制度的第1年,所有人都一頭霧水不知道該如何應付。 目前比較火熱的一個組合就是物理+化學+政治,這個組合基本上「進可攻退可守」。
  • 這一次火箭賺了,進可攻退可守,何況杜蘭特已幫哈登驗貨
    退一萬步講,沃爾如果是一個玻璃人,那火箭隊只會更省錢,因為會有人幫助火箭隊支付沃爾的薪水。未來三年威少和沃爾的工資只差了幾十萬而已,火箭隊如果堅持以往摳門的傳統,那他們將會做夢笑醒。
  • 深度|那不勒斯中場阿蘭:搶斷能力出色,可攻可守的防守中場
    接下來,我們也簡單分析一下阿蘭的技術特點,進一步了解一下他到底實力如何。阿蘭後場拿球擺脫向前帶球極具威脅力除了做好中場的防守工作之外,阿蘭還能夠成為球隊進攻線上的一名重要球員,他有著很強的向前帶球能力,勁爆的身體素質以及出色的個人速度,讓阿蘭成為了那不勒斯中場上一名犀利的突破手
  • 可攻可守!《奧特曼傳奇英雄》雙形態怪獸佐格點評
    技能2:像正前方區域發射可造成持續傷害的波飛彈,敵人傷害能力被削弱並大幅減速。 點評:主動技能,集輸出和防禦為一體的技能,在開啟光之護盾保護自己的同時,還能夠給敵人帶來巨大的傷害,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超強技能!
  • 進可攻退可守,李自成大敗和大勝皆在此地,明末潼關到底有多險?
    編者按:潼關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此地進可攻中原,退可守三秦。尤其對於明末的亂世中的任何一方都至關重要,孫傳庭與洪臣疇在潼關的南原伏擊了李自成,使得李自成差點喪命,但是不久李自成攻破潼關,擊潰孫傳庭所部,明朝也就走進了歷史的塵埃。但是李自成的大順政權也因為潼關被清軍攻破,最終僅僅只是「曇花一現」。
  • 【玩家攻略推薦】被低估的辛達,可攻可守的超強輔助!
    在米神中,辛達的定位是一名法師型輔助,依靠手中的古藤操控果實生長,來達到提升己方屬性、騷擾敵方戰術的效果。
  • 我國古代四大戰略要地,得之江山不倒,進可攻退可守!
    朝代更替不休不止,在戰爭中,誰佔據了地利誰就更有可能獲得整個戰爭的勝利,眾所皆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對於一場戰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古代的戰爭中還是現代的戰場上,佔據了良好的地理位置就等同於贏得了大部分的勝利。所以在我國古代有著四大必爭之地,這四個地方一直都是兵家極度想要佔領的地方,那麼究竟是哪四大戰略要地呢?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了解!
  • 林有有以進為攻,凌玲以退為守:搶別人老公的心機女為何防不勝防
    02有人說:林有有動搖了凌玲在我心中的位置——這個,真的不至於。(文/飄雨桐)關鍵是有比較的:林有有之於顧佳,那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選手。這樣都能輕鬆搶走許幻山,那不是林有有的本事。反而,更加顯出許幻山的渣。他就這麼經不起撩撥,就這麼輕而易舉地掉入林有有的溫柔鄉。凌玲之於羅子君(前期的),那贏面可是肉眼可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