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取送客戶期待的生日蛋糕,又或者是遺忘在某處的文件袋和鑰匙,34歲的文鳳珠騎車全力飛奔在12月廣西桂林溼冷的寒風中。她是一名閃送員,每天幹著替人跑腿的活計,不同的是,她送貨時懷裡裹著一歲半的兒子。
近年來,像文鳳珠這樣帶著孩子為生活奔跑的媽媽快遞員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眾視線和媒體的版面上。貴州省貴陽市的單親媽媽羅明豔,每天帶著兩歲多的女兒送外賣,媽媽騎電動車時,女兒就蹲在外賣箱裡,外賣箱成了孩子的搖籃。安徽省合肥市的95後美團外賣員王婷,和丈夫分手後,獨自帶著兩個孩子在城市謀生。每天從幼兒園接回4歲多的女兒後,王婷都要帶著她去送外賣。王婷和女兒相處最多的時候,是在她跑單的電動車上。這些媽媽快遞員大都從農村到城市打工,文化程度不高,無一例外都是單親媽媽,為了生活只能步履不停。
「習慣了」
受強冷空氣影響,今冬廣西大面積降溫。12月14日,桂林市氣象臺發布道路結冰黃色預警。街上大多數行人裹緊羽絨服,文鳳珠卻只穿著一件單薄的紫灰色舊毛衣,外面套著快遞員冬季工作服,下身是褲腳已經起毛邊的單褲,膝蓋上套著護膝——騎車風大,快遞員們都習慣戴上護膝。有時候,她會戴上一頂夏款的鴨舌帽,壓住她近乎板寸的短髮。問她冷嗎,她只說「習慣了」。
小小的兒子被她裹成「一隻粽子」,厚毛衣外還套了一件她的舊棉服,長長的一直蓋過腿彎,文鳳珠身上脫下來的迷彩棉馬甲,套在最外面。太陽就要下山,她還要帶著兒子出去跑單,「外面冷,我也想給他最好的,可我能給的就這麼多了。」說完,她一直噙著的眼淚,唰地掉下來。
跑單時,文鳳珠用布兜交叉綁住兒子,呈「大」字形穩穩系在胸前,拾掇完了,還不忘把兒子襠部的一個繩結向外提一提,「不然卡在那個位置,他不舒服。」
「那他這樣一直叉開腿,他舒服嗎?」
「他也習慣了。」
為了等候未知的派單機會,文鳳珠跟兒子每天早上6點鐘就準時醒來、收拾起床,迎著凜凜寒氣就出門了。起初,兒子不習慣,從睡夢中被叫醒後,也會哭鬧。「現在鬧鐘一響,他也能起得來,習慣了。」派單時間說不準,有時晚上11點還有單,為了賺錢,文鳳珠也願意接,「只是苦了兒子。」
兒子的體重一天天長起來,帶他去打疫苗時稱過體重,那時候已經接近20斤,現在更重了。兒子每天掛在母親孱弱的雙肩上,從早到晚10多個小時,問她肩膀酸痛嗎?她訥訥地回答:「習慣了。」
2020年11月的一天,文鳳珠接到桂林市民周先生的一單閃送任務。取單時,周先生驚訝地發現,這個冒著寒風趕來的派送員懷裡還抱著個孩子。儘管文鳳珠派送貨物花了50分鐘,比其他派送員慢了10分鐘左右,但周先生還是給出五星好評。他還把文鳳珠帶兒子送單的情況製作成短視頻發布在網上,收穫了8000多個點讚,500多條評論。
「每個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你努力的樣子很美」……網友們在視頻後留言。
獨力支撐的自由
文鳳珠是桂林市全州縣人,初中畢業時沒能順利升學高中,因為衛校學費貴沒去讀,十五六歲開始打工。她現在住在桂林市秀峰區的一個城中村,隔著一條河就是桂林最豪華的大公館酒店。
城中村10平方米左右的出租屋,租金每個月只要100元。出租屋被她收拾得乾淨整潔,生活用品歸置有序,小小露臺裡還種了幾株鮮蒜。西北角闢出小隔間作為衛生間和浴室,剩下的空間裡塞了一方灶臺、一個單人衣櫃、一張雙人床和一張飯桌,吃飯就坐在床邊。家裡沒有椅子,記者來訪時她臨時找房東借了一把,裝點門面。
家裡生活物品不多,可以全部塞進2個行李箱。文鳳珠把東西儘量堆到牆邊,或放到兒子身高夠不到的桌上,儘可能省下空間供兒子學步。
逼仄的家,卻給了她前所未有的自由。跟丈夫分居有小半年了,終於無需忍受丈夫為了省錢,「飯後不用水洗碗,紙擦一擦繼續用」「連我父親吃碗麵條,都要嘟囔上半天」。和丈夫一起生活了不到兩年時間,日常只買菜場裡最便宜的菜,文鳳珠買過一次小龍蝦,丈夫譏諷她「跟著你,我真是吃了不少好東西」。
坐月子時,丈夫破天荒地給她買了兩隻老母雞燉湯補身體,但文鳳珠的感動欣慰沒有持續多久,還是無法忍受丈夫的生活習慣。談離婚時,丈夫拿出厚厚的一摞帳本,要文鳳珠歸還花在她身上的錢,加上彩禮約五六萬元,兩隻老母雞的錢清清楚楚記在裡面。
離開生活觀念不一致的丈夫獨立生活,文鳳珠長舒一口氣,「自己過多好啊,自由。」然而自由的代價是丈夫切斷了一切經濟支持,甚至兒子的撫養費,丈夫也沒有出過一分錢。
以前工作過的燒烤店,老闆見她一個人帶兒子不易,讓她再回去工作,一個月3300元保底,活兒多比較忙的月份,還給另外加工資。燒烤店工作穩定,但她帶著兒子沒法專心串肉、切肉,放兒子自己在一旁也擔心磕了碰了,「日子久了,給人家添麻煩。」
孩子離不開人,文化程度只有初中的女性找工作也難。文鳳珠之前找過一份在家繡花的工作,要把小小的珠子一個個釘到繡品上,費眼又耗時,一天做10個小時也不過賺二三十元,養活自己和孩子都成問題。
北京同城必應科技有限公司桂林閃送站站長唐建峰第一次見文鳳珠是在2020年5月。當這個皮膚黝黑、身材瘦小的女人抱著孩子向他求職時,唐建峰萬萬沒有想到她會不顧危險,帶著孩子一起跑單。簡單交代接單流程及注意事項後,文鳳珠便上崗了。
帶娃跑單,為了安全,文鳳珠的車速相對慢一點,半年只接了600多單。因為那條廣為流傳的視頻,公司領導才知道她每天帶著兒子跑單。公司經理劉偉為她找了餐飲店服務員等工作,但都被她拒絕了。她說孩子現在會走路了,她不在旁邊看著不放心,還是幹閃送更適合她。
在劉偉的印象中,不管雨多大太陽多曬,天氣多冷,文鳳珠每天都堅持跑單,很能吃苦。她還特地為電動車加了塊鋰電池,這樣駕駛裡程能多一點。為了照顧她,公司給了她一張6級閃送員永久體驗卡,大大增加了她被派單的機率,現在一個月收入基本穩定在3000元左右。
文鳳珠生產之後缺乏營養、心情苦悶,奶水不足,在兒子1周歲時,被迫給兒子斷了母乳,改用大人吃的飯食餵養。她能負擔得起給兒子補充的營養只有雞蛋,文鳳珠只會煮蛋、炒蛋兩種做法,久而久之,兒子也吃膩了,不愛吃。騎車在外,兒子常常感到餓,文鳳珠就準備乾花生、小餅乾一類的零食,放在衣服兜裡,不時給兒子餵食。兒子有時餓極了,能吃下一大個紅糖饅頭。
心中盛開的「藍蓮花」
文鳳珠是一個鈍感的人,對外界的一切認知都鈍鈍的。問她跟丈夫結婚及後來分居的時間,她搖頭,「記不清了」;問她生產之後那段苦悶的時光是如何挺過來的,她嘆氣,「不記得了」;問她兒子的生日,她仿佛被問住了,「是哪一天來著?」
她忘記了、也不願意提起生命裡關於苦難的回憶,忘了整天背負兒子身體產生的痛楚,忘了下雨天單手打傘騎車的窘迫無助。仿佛只要說「習慣了」,不去感受生活的痛苦,生活就會自然好起來。
打工這些年,文鳳珠也交到一些朋友,但她不太願意向她們傾訴心事,除了每天的關心問好,話題也沒有更深入,她擔心把自己的苦悶向朋友說,「萬一人家正是開心的時候,那不是掃興嗎?」她也習慣用「每個人都有故事和難處」安慰自己,說現在的生活沒那麼糟糕。
有一次夜深了,文鳳珠送完貨準備回家,在路口跟一個醉酒男人的電動車發生剮蹭事故,閃送員王平剛好路過,替她說話解圍,事情才得以妥善處理。自那以後,文鳳珠和王平的聊天多了起來,王平敬佩她自食其力帶兒子討生活,常戲稱她「文兄」。但王平也謹慎迴避與她聊及過往,「因為怕她會哭,她太苦了。」
文鳳珠說,現在生活辛苦一些,但心裡卻不苦。她享受在路上奔波工作帶來的踏實感,憑自己的勞動換來母子二人的溫飽。閃送是立竿見影看得到成效的活兒,有一分耕耘,就得一分收穫。也有客戶同情她的遭遇,想要給些小費,但文鳳珠回絕了,「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人,大家掙錢都不容易,我還是希望靠自己。」
至於未來,文鳳珠指著灶臺邊上對著窗外的小風扇,「我要努力賺錢,把這個換成吸油煙機,再把廚房建個隔間。還要把父親接過來一起生活。」
「其他的呢?」
「沒有想過,也不敢想。」
文鳳珠的微信籤名是「藍蓮花」,派單量不重時,她心裡大都是輕鬆愉快的,哼起最愛的歌曲《藍蓮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自由的嚮往,天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無牽掛……」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