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家有厭學孩子的你

2020-12-26 彥綾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天是2020年12月20日,是2020年的第355天。明天就是立冬了,數九的開始,意味著凜冬的來臨,也意味著春天就藏在最寒冷的日子之後。

藉助著曆法,我們得知嚴寒會在幾時來臨,也會得知春天幾時與東風攜手送來百花盛開。可是如果我們得知自己的孩子厭學了,無論藉助什麼工具或者幫助,都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才能走出這段充滿迷茫也充滿泥濘的路程。

在孩子讀書期間,沒有什麼比厭學更為恐怖的事了。因為,在孩子厭學時期,痛苦的不僅僅是想盡辦法卻手足無措的家長,還有那個不得不背著沉重書包披星戴月去上學的孩子。

有時候,他們的表現會讓我們覺得他們是懶,只是想玩,玩遊戲、看小說,或者睡懶覺,孩子的一切表象都讓我們原本就長草的心隨時轉變為需要噴薄而發的火山。

我們看著孩子貪玩、睡懶覺,覺得著他們不聽我們的勸告,不理解我們的良苦用心,而倍覺痛苦,更可怕的是,我們以為,只有我們在痛苦,只有我們會痛苦,而那個造成這一切痛苦的孩子,卻面不改色,毫不在意。

曾經,我也是這樣以為,曾經,我也因為我這樣的以為而焦慮和憤怒。

我沒得記我的孩子已經厭學多少天了。自從高一上學期結束到現在,我聽著他對我說:「媽媽,我覺得這個世間很無趣,我不想上學習,不想寫作業,不想上課。」我看著他沉淪,他常常在上學期間,夜裡十一點半回到家,打遊戲打到凌晨兩點,睡上四個多小時,七點零五分或者十分,準時從家裡出門,去上學。

我不知道,他靠著什麼樣的力量,才把成績維持在一個水平線的範圍內,不是最好,但也不是最壞,比起有些因為家長不給玩遊戲而放棄學習的孩子成績大幅下降來說,他真的已經做得很好了。

他常常在某一個星期一的早晨對我說:「媽媽,我決定從今天開始要好好學習了。」我緊緊地抱了抱他說:「好,加油吧,戰士!」然後到了晚上回來,他又開始專注地玩遊戲,有時候需要我多次催促,他才會放下手機精疲力盡地睡去。

如此反覆,我不記得有過多少回了,立志、放棄;再立志、再放棄。他的痛苦與煩躁,通通掩飾在他的面無表情之下。

不是說,這個孩子厭學就真的不願意去學習了,他還是願意去學一些東西的:電腦軟體硬體知識、編程知識、在B站上看羅翔老師的視頻學習一些法律知識、看川普的新聞練習英語口語,甚至是在各種考試時期還要時時叮囑我:一定要早早喊我,我要早去學校複習一下,等等。

只是這些,與他玩遊戲的頻率相來說,就少得可憐了。

孩子總是會在臨睡前問我:「媽媽,我實在是不想學習,怎麼辦?」我對他說:「媽媽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要不要請假休息一下?」他則會搖頭說:「本來就不想學了,再請假,就更跟不上了。」接著他又說:「其實我很怕死,我也很怕疼。」

滔天的巨浪在我心裡翻滾了無數次,我強忍著難過問他:「死其實也不可怕,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死了,媽媽該怎麼辦?外婆該怎麼辦?舅舅該怎麼辦?七十多歲的外婆肯定經受不住打擊,如果她因此有個意外,那媽媽又該怎麼辦?你難到忍心讓媽媽孤零零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嗎?」

孩子搖了搖頭說:「不想。那我就混日子吧。」我撫摸著他的頭說:「這也可以,不過混日子你想怎麼混呢?媽媽會老的,不可能養你一輩子,你得去賺錢來維持,讓日子能混下去,天冷了有衣穿,肚子餓了有食吃,困有了床睡有被蓋,還有能多出來的盈餘照顧媽媽。」

孩子往被子裡縮了縮說:「可是我現在該怎麼辦呢?我覺得我很難過。」

我輕輕地對孩子說:「我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幫你走出困境,不過,媽媽會陪在你的身邊,你難過了,和媽媽說說;你想哭了,就哭給媽媽看看,你想玩,就玩一會。所有的問題,我們可以慢慢想辦法去解決,陰霾總會散去,困難會來也會走,總之,無論如何,媽媽和你在一起。」

安慰的話,要對孩子說;努力的辦法,還是要使勁去想,去嘗試。以孩子的表象來斷定孩子的內在,是最為愚蠢的行為。每個人,都有傷心、痛苦、很難很難的時候,只不過,有些人的難過來得要早一些,有些人的痛苦來得要晚一些。

只是,無論在何時難過,我們都需要有一個溫暖的懷抱來給我們的安慰和支持,我們都需要堅定的愛來給我們安全感,畢竟活成能自身發光發熱的小太陽,過於艱難,就算已經變成了一個太陽,它也有被月亮與黑暗取代的時候。

成年人,畢竟經歷的事情太多了,我們可以進行更多的自我調整,可是孩子卻不一樣,他們絕大多數時候,不是在家裡,就是在學校那座象牙塔裡,就算已經接近成年,卻因為生活的安穩和環境單純,從而讓他們在遇到困難時,更容易迷茫與無助。

厭學,只不過是他們生命早期遇到的較大困難之一,有些孩子能很快闖過,有些孩子則會在這個階段停留很長時間,每個人生活的環境不同,結果也就不同。

但無論如何,我相信絕大多數孩子都能走出困難,只要孩子走出這個困境,那麼在未來的日子裡,再大的困難也比不過厭學這樣類似的情緒了,當他們有了這個經歷,掌握了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那麼未來,一定可期。

寫著寫著,我低落的心情也漸漸好轉;寫著寫著,寒冷的天也似乎被我忽略;寫著寫著,要再次尋找方法幫助孩子的念頭,越來越強烈,寫著寫著,就先結束這篇文字,趕緊去行動。

2020.12.20

相關焦點

  • 這些厭學表現你的孩子有嗎?試試這種方法,讓他變成愛學習的孩子
    最近,不斷有家長諮詢厭學的問題,厭學已經成為當下教育中的一個大問題。我以家長的問題為主線來說說厭學的表現,厭學的原因,以及應該怎麼辦?還會介紹一個調整成功的案例。有一次,他突然考到90多分。孩子很興奮,以為老師一定會表揚他。然而,老師不但沒有表揚他,反而給了他沉重的打擊。老師以一種肯定的口氣說:「你這是抄別人的吧,以後不要這樣幹了!」一個不到六周歲的孩子,有口難辨,一肚子委屈,不僅僅從此對語文開始厭煩,後面發展為不想去上學。
  • 高二孩子厭學怎麼辦?
    相信不少家長都遇到過孩子不想上學的問題,高二的學生厭學的情況下要怎麼處理呢?一、 弄清厭學的原因。有個家長曾經表達過孩子厭學的問題,孩子的問題呢,特別的嚴重。林林總總總結起來,孩子厭學的根本原因的前提條件是家長不注重家庭教育,在孩子三歲到6歲6~11歲的過程當中,缺乏有效的溝通,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導入,所以導致孩子自暴自棄厭學,整天玩手機等一系列問題。
  • 孩子為何厭學?潛意識性厭學或是成因,6步幫孩子消除厭學心理
    ,往往有厭學心理最近,在度過了一個超長的寒假之後,全國有多個省市都已經陸陸續續進入「開學季,對家長們來說,那是一種如釋重負的解脫,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相反在現實中還佔有不小的比例,根據自己在多年教育實踐中的觀察,我發現,在各個年齡層次的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類不想「歸籠」的厭學現象,只是程度有輕有重的區別而已。
  • 葉一茜兒子自曝「給媽媽學習」:孩子厭學?不,他可能只是「煩你」
    孩子厭學,天塌了嗎?最近一段時間,受疫情影響,學校每天都要查體溫,鄰居董姐家的兒子小樂可算「樂壞了」。因為學校規定,發熱的學生不允許在校就醫,必須由家長接回家醫治。小樂總有辦法讓自己發燒,不管是用涼水把自己淋病,還是用暖寶寶讓溫度計溫度飆升,稀奇古怪的方法超乎你想像。董姐愁壞了:我這孩子,除了學習不好哪裡都好,除了對學習沒興趣,對啥都有興趣。中國家長似乎有一個信仰——萬般皆下品,唯有培養好孩子才是高。
  • 孩子厭學的外部因素及應對策略,家長先知道,孩子少煩惱
    昨天我們聊了孩子厭學的內部因素。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厭學的外部因素及應對策略。11歲前,孩子各方面發育都不成熟,情感上他們更需要有父母的支撐,所以,讓他感受到無條件的支持,他才會更有力量。但這個支撐,不是指家長隨時跟在後面督促,而是遇到重要問題時,你要在現場。比如他遇到困難,你一定要和他一起想辦法。
  • vimfun偉凡心理:孩子厭學的四大心理問題
    學習成績和人際交往是孩子產生厭學的主要原因。vimfun偉凡心理首席心理專家王鬱婷,經過多年的案例分析;為家長朋友指出了四點厭學原因,希望對家長有所幫助。vimfun偉凡心理,懂你,更溫暖你。厭學問題心理分析:1.學習成績不好,面對老師和家長的壓力和同學鄙視,產生懼怕心理。2.人際關係不好,同學關係差感覺在學校沒意思,產生了厭噁心理。3.學習動機不對,有的同學覺得是為報答父母讀書,對學習沒興趣。
  • 孩子厭學不愛學習怎麼辦?家長請做好榜樣,拉孩子一把
    其實,孩子厭學是有多種表現的,家長千萬不要以為只有孩子退學了才算厭學: 1、輕度厭學: 主要表現為不喜歡學習要說真正的學習目的,中學階段的我們有幾個能夠說清?每個人都不同,為這個問題困惑很正常,可是因不了解這個問題而產生厭學或者說讀書無用的想法就不對了。 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我學不會 「學不會」是「不會學」的結果,「不會學」是「學不會」的原因。當你在不會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精神疲憊而又亢奮,呈現出一種「迴光返照」式的狀態。
  • 孩子厭學的原因:不是抗拒學習,而是他在自救
    我們卻看到很多孩子在步入青春期後,開始有了厭學情緒,有的孩子內向敏感,有的孩子膽小懦弱、輸不起,往往這樣的孩子有厭學情緒後,最終都休學了。從你表達想學門技術或當電競遊戲主播這個心願來看,你其實是不抗拒學習的,而是你在嘗試另外的途徑讓自己活著有價值!我今天很欣慰地看到了,你是這樣的坦率與堅強,試著接受目前成績不好的結果,扛著厭學在家的壓力,你還敢於嘗試重新振作起來,其實你是個好孩子!
  • 孩子厭學,學習能力差,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因材施教讓孩子愛學習
    很多時候,家長認為孩子厭學和學習能力差是太笨了,智商低的表現。其實不然,孩子學習能力差的原因有很多。尤其是老師在講課的時候,需要孩子的大腦進行思考,需要用眼睛去看,去觀察,需要認真地聽老師傳遞的信息,需要用手將老師所將的內容記錄下來。因此,學習是一項很複雜的活動。這些就是孩子的感官系統之間的配合,當孩子感官系統有一項不配合,就會降低孩子的學習能力,導致孩子厭學。
  • 厭學了怎麼辦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由於對學習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感到學習上困難重重,引發孩子的厭學情緒。青春期的孩子都是比較叛逆的,特別是青春期孩子厭學也是很普遍的現象,家長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一定要從根本上解決,知道孩子厭學的原因是什麼,我們要多和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孩子厭學其實和家長教育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家長如果對孩子的說話的方式都是命令式的,孩子成績不好,家長不鼓勵他們,反而去責罵他們,這都會導致孩子厭學。
  • 孩子的厭學情緒是怎樣形成的,來看神康青少年中心怎麼說
    在一些調查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約佔總體學生的1/3或更多)認為學習是被動、煩惱的事。學生的學習負擔、頻繁的考試、艱苦緊張的學習生活都帶來了學生消極的學習心理狀態。而對學生的厭學情緒和厭學行為的起到直接推動作用的是學生的個性特徵、學校環境、家庭環境等。
  • 當孩子出現了厭學情緒,老師們該怎麼辦?
    但是小學生可能說自己不想上學是自己的情緒所致,他們很好勸回來,往往初高中孩子鄭重提出不上學的想法是經過自己的長期的思想鬥爭的。有一個朋友,初三的時候和家裡人說自己寧願去打工也不上學了,並且第二天就躺在床上不起來了。家裡人沒辦法,找了好多人來勸,結果都無功而返,最終家裡人妥協了,他也出去打工了。
  • 致孩子:厭學又叛逆的孩子,請想想這3個人
    前不久,一位家長向我大吐苦水,說起來孩子。孩子的今年12歲,馬上就到青春期,叛逆又厭學。父母說往東她要往西,期末考試考的全班倒數。讓她收心好好學習吧,她還振振有詞的說:「上學太辛苦了,學習好不也是為了掙更多錢?
  • 孩子小學成績好,初中就厭學?要規避「14歲現象」,得培養自信心
    應該有很多父母都經歷過上面說的事情,那就是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成績很好也好學。但是一上初中,不僅僅成績下滑了,還產生厭學情緒。 孩子出現14歲現象有很多表現,其中就包括成績下降,厭學等等。為什麼呢?原因也很簡單,初中的學習難度和小學相比直線上升了。
  • 家長善用「椰殼效應」,改變孩子厭學心理
    這樣的新的上課方式,也給家長帶來了一些擔憂,孩子在家中上課,會不會造成孩子偷懶的現象發生?鄰居媽媽最近就有跟我說到這個問題,她的女兒今年上小學三年級了,但是總是學習不認真,一回到家就把書包一丟,跑去看電視去了。問她有沒有作業,孩子還常常說沒有作業,其實是不想寫,但是第二天到了學校又因為沒有寫作業被老師罰,所以孩子對於學習這件事總是提不起來興趣。
  • 你的苛責,終將成為孩子厭學的開端
    可正是四年級以前的這個階段,很多家長卻因為自己錯誤的輔導方式,加劇了孩子厭學的風險。看看那些關於爸媽輔導孩子崩潰的視頻剪輯,打孩子、扔東西、敲桌子、嘮嘮叨叨是常事,甚至還有家長哭著說「我不要當你媽媽了」,更有家長直接被氣進了醫院。長期在這種負能量的輔導之下,孩子早已對學習產生了排斥,甚至一提起寫作業孩子就黑臉或者哭泣。
  • 孩子突然厭學,很可能是因為校園欺凌
    1近日,張女士突然發現十歲的兒子產生了厭學情緒,追問後才知道兒子在學校經歷了校園暴力。在課間操如廁時,同班的兩個男生堵在廁所小隔間,用垃圾桶砸他,尿和擦過屎的紙的灑了他一臉一身。據騰訊發起的一次校園欺凌樣貌調查數據顯示:3萬6千名網友參與調查,超過一半的人表示親身經歷過校園欺凌,其中有1/4的人欺負過別人,而大部分人只是旁觀者。3校園欺凌的嚴重後果你了解多少?
  • 厭學的孩子在家,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媽媽該如何應對?
    哪怕是厭學的孩子也總是想看清前方的路,可想法和結果總是背道而馳,還要天天面對焦慮過度的父母,如果換成是當年幼小的我可能也會黑白顛倒,沉迷網絡!今天我就某位媽媽與厭學的孩子溝通的真實案例,來深度闡述:厭學的孩子在家,覺得活著沒有意義,媽媽該如何應對?
  • 在孩子厭學後我開始思考以後孩子謀生之路這個問題
    最近半年,我每次上街都多看幾眼迎面而來的人,有老人,有孩子,有中年人,有年輕人。不管看到什麼人,我都會去想:他們經歷過什麼樣的青春期?有過什麼樣痛苦往事?又有過什麼樣精彩的日子?他們現在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家庭是不是幸福?與愛人的感情是不是穩定幸福?他們從事的會是什麼樣的職業?在他們的工作時,是敷衍?痛苦還是積極進取?等等。
  • 孩子厭學、叛逆、不聽話時,真的只是孩子的錯嗎?
    這時哥哥一臉嚴肅地說,"你就老實點兒!」。弟弟沒理會哥哥,依然執著的拉著肩帶,於是我就順手幫他拉了一下,立刻就滿足了他的心願。我順口說了一句,"小夥子你好有創意呀!這樣背會省勁兒些是嗎?"。弟弟回答說,"我是小火車"!我恍然大悟,原來他把書包放在胸前,就像是火車頭,然後嘴裡發出「突突突」的聲音,在電梯廳裡開心的來回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