葷和腥,動物和植物,是因為它吃到人體之中產生的作用是一致的,就是幹擾氣血。我們誦經求的就是一個清潔,在神前求的也是一個清潔。
宗教中的「葷」指什麼?
大眾所理解的葷指的是大肉,腥指的是蝦、魚這些海洋品。宗教裡面通常所指的「葷腥」不是這個意思,葷指的是植物,一切濁人氣血的植物都稱之為葷,我們日常中最容易遇到的有這麼幾種一個是大蒜,當然包括蒜苔、蒜苗等等。然後是蔥,當然也包括蔥苔,與之相關的這些都屬於葷。
洋蔥、香菜、韭菜,韭菜也就包括韭苔了。這是我們日常之中最容易遇到的幾種屬於葷的植物。還有一些人養的水中的一些東西,那個根部也有點像洋蔥一樣,也有那個味道,這個也是屬於濁氣。
我們要區分的是姜、芥、椒,這些是不屬於葷腥的。在上乘一點的戒律修持上,除了戒葷腥之外,還要戒刺激及調味劑,那就不吃了,但是它不屬於葷腥的範疇。因為這些東西本質上來說是清的,就是清潔,清靜的清,甚至於像辣椒之類的,是可以明目的。這是我們要注意的。
在更上層一點的戒律裡面,茶都是禁忌品,那就是你奉行某部經典,修持某個法門有對應的戒律,修到哪兒算哪兒。我們在大眾這一塊,五戒裡面是不包含這些的,我們就不多說。
「腥」又指什麼?
腥是指的一切,不管是海洋還是陸地的動物的肉都屬於腥。為什麼把這葷腥放在一塊兒去說呢?葷和腥,動物和植物,是因為它吃到人體之中產生的作用是一致的,就是幹擾氣血。我們誦經求的就是一個清潔,在神前求的也是一個清潔。長期誦念經典,對越師真,要去燒香,要去禮拜,這些東西就一定要忌諱。
我看到過很多的人還願,宰殺一些動物,或者是供葷腥的東西,這個都是不允許的,不合適的,也是不能進廟門的。大家如果在朝拜師真的時候,到廟宇去的時候,注意不要攜帶葷腥的東西,更不要帶著這些東西進入殿堂。更不能拿著擺到供桌上去供神。
道教的禁忌與老百姓的生活比較貼近,隨著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很多人也開始從精神層面去尋找,很多的宮觀也是旅遊場所,我們經常要出入,帶著親朋好友去遊覽,多了解一些這些禁忌,了解這些常識必定是有益而無害的。無論是從信仰的角度還是從文化的角度,也算是一個基本常識。
作者:陳景展道長
-END-
玉清觀記
玉清古觀,處冀東之域,倚燕山之脈,傍灤水之畔,望渤海之濱,立石城(唐山市開平區,古稱石城)垣內,聚億萬年之鐘秀,享千百年之香火。山水環抱,京津毗鄰,鸞翔鳳集,人傑地靈。黃帝問道而登空同,軒轅學仙而禮廣成,鼎湖跨龍以飛升,仙宗道脈,由之濫觴。昔古孤竹國君,嗣子伯夷叔齊,立次子為儲君。國君歿,齊讓伯夷,夷不受而遁,齊不立亦逃。聞西伯善養老,相偕欲適周。當值盛夏,路過石城之地,腹飢口渴,躊躇間,突現一淙清泉,汩汩而流,急掬泉水,捧之盡飲,入口溫如玉,至腹冽沁腑,饑渴頓消。昆仲繞泉徘徊,流連忘返,決意結廬而居,燒茅修煉以求仙。其玉漿清泉,即後世之玉清古井也。數年後,往西岐,復隱首陽山中,不食周粟,杳失所蹤。燕君昭王,遣使求不死藥,入海登蓬萊方丈,卜地石城合藥以煉丹,其丹爐遺蹟尚存井隅也。秦皇尋神山,覓仙藥,遊碣石,嘗飲玉清之水,頓改容顏,身輕而轉體健。張陵演教,天師布道,桓靈帝間,有觀築於古井之旁。葛洪煉丹,鮑姑侍鼎,尋仙訪道,安爐立於靈泉之側。唐王東徵,屯兵大城,山賜唐姓,築立石城,二百餘丈。有隨軍道士,長於望氣,見紫霞縹緲如飛鸞,仙氣凝聚似丹鼎,遂離軍隱居,潛修仙道,升舉而去。劉操仕燕主,居相位,正陽壘卵以度化,易號海蟾子而學仙,為演清淨無為之宗,以道全形之旨。復遇呂祖純陽於原野,飲玉清之神水,授以金液還丹之秘,遁跡修真,得成仙道。丘祖長春真人,會元世祖於雪山,賜號神仙,頒虎符璽書,掌天下道教。越二載,駐鶴燕京,大闡玄風,道侶雲集,化道十方,建宮立觀,設壇作醮。丘祖座下,有一弟子,結廬於石城,立宮於井側,見水清泠,故題觀名曰澄清,祀三清之真容,布道德之寶章,香火鼎盛,終日不絕。幾經兵火,焚毀殆盡。明永樂間,召仙真三豐張真人於金闕,猶龍不見,惟隱跡名山,藏身大川,隱顯遊戲於人間。一日攜弟子遊薊北,途經石城,睹殘垣敗瓦,黯然神傷,咐弟子云:「此地古煉丹之處也,嘗有觀,名澄清,惜毀於兵禍。留汝此地,募修宮觀,異日將興。玉清之境,始氣化成,元始天尊所居之仙宮。此有井亦曰玉清,乃古仙遺蹟,以之為觀名可也。斯井水清如玉,可傳淮南王之術於鄉裡,授做豆腐,濟養百姓,以解溫飽,亦可彰我仙家飛丹砂而點靈汞之玄妙也。以火鍊金而丹成,今歲丙申,正其值,玉清當興,因緣所定。越五百餘年,火燥土焦,木以犯土,當有浩劫,觀跡隨毀。金木交並,九返還丹,觀必重興,香火復盛也。」真人語畢,飄然而去。弟子遵真人之命,修道觀,興香火,並用古井之水,鹽滷以點豆汁,其術不日而風行四鄉。以玉清神水所點之豆腐,質地柔嫩,晶瑩如玉,味道鮮美,烹調得味,有遠勝燕窩之美譽。光緒初,開平建礦,近代工業之始興,人口增多,商賈雲集,成京東之重鎮。玉清觀,歷數百年之風雨,幾經增葺,規模宏大,坐北朝南,處石城西門外,火神關帝二廟侍立左右。歲臨丙辰,乙未之月,地動山搖,突發地震,房屋摧倒,樓宇化為平地,玉清觀亦隨之毀塌。多難而興邦,艱苦而奮志。唐山兒女,意堅志強,抗震自救,恢復建設,經廿餘年之拼搏,重塑輝煌於冀東,再興繁榮於濱海。玉清古觀,亦得之以復建也。董道長崇文,號文道子,諱沛文,皈依全真,嗣教龍門。董道長乃著名實業家,河北省政協委員。清秀渾樸,端莊大方,談吐間聲和語慢,儒雅溫和,親切近人,無煙火氣息,真道家風範。幼讀詩書,博閱經籍,早年隸職企業,後棄職經商。歷經多年之艱辛,飽嘗恆沙之磨礪,奮志不懈,果業斐然。荏苒光陰,感人生如夢。芸芸眾生,名利絆身,幾失真我;追名逐利,淪喪道德,世風愈下;人心不古,稟賦天和,損耗殆盡。甲申冬月,睹道觀之殘垣,望斷壁之朽木,不忍坐視,乃盟願發心,斥以巨資,再塑三清真容,復興玉清古觀,上接軒轅遺教,綿老聖之心傳;下振道門宗風,揚鍾呂之秘旨。洵屬不願獨善己身,達而兼善天下者也。國運隆,有祥瑞。吉士出,觀必興。玉清之塌毀復建,斯應仙真之讖語乎?復建之玉清觀,由政府撥地廿餘畝,座落於開平老城遺址北門外,坐北朝南。正南牌樓,雄偉壯麗,氣勢非凡。牌樓之上,手書玉清觀三大字,字勁蒼遒,金光閃燦。由南往北,大殿三重,依次為靈官殿、文昌殿、玉皇殿。再之往後,乃高達三層之三清殿。配殿分列左右,香爐鼎立案前。各殿建築,風格迥異,卻又有異曲同工之妙。主殿氣勢宏偉,雕梁畫棟,鬥拱飛簷。配殿小巧玲瓏,精工細做,結構嚴謹。每重殿內,繪有壁畫,均乃道教典故,及山水人物,供遊人香客之觀賞,勸善以淨化人心,使之人人奉善,不為惡習之所染。縱觀整個道觀,紅牆黃瓦,蒼松翠柏,具濃厚道教古韻之風貌,與開平古藝街遙相呼應,珠聯璧合,古文化之氣息猶若天成。觀內奇花異草,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繽紛爭豔。遊人雲湧,香客不斷,祥煙縹緲,紫氣鸞飛。道教獨具之仙樂,道眾誦經之天韻,不時幽然入耳,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玉清古觀,重煥仙容,琳琅殿閣,日臻完善,謀公益之慈善,造大眾之福祉,弘文化之傳統,揚道教之祖風,殊為唐山福地洞天之勝境,河北仙府宮觀之翹楚。誠邀國內之羽士道子,喜迎海外之仙客高真,會四洲之賓朋遊人,接五湖之善信男女,駕臨駐鶴,共慶國昌,同祈太平,是幸甚哉。
道歷四千七百六年歲在己丑
歡迎關注內丹360,一個專注於內丹養生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