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青少年電影賞析活動在珠影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行。活動邀請了中國著名導演張前、袁軍擔任講師,與來自廣州地區15家中小學的90名青少年一起,在珠影文化創意產業園揚帆起航,了解電影文化、學習電影相關知識、感受電影的藝術魅力。
幕後的故事,讓孩子感受電影藝術的「生命」
從劇本的設計與討論,到場景的設計與選擇,再到服裝、造型、道具以及場景搭建和演員挑選。一齣電影的拍攝需要經過複雜的生產流程。在完成內外景拍攝以後,還需要進行衝印加工、膠片素材剪輯、音效合成、字幕製作等工序,然後才能進入拷貝印製以及放映拷貝發行的流程。
活動伊始,研學導師以珠影文化創意產業園為例,向同學們講述電影的發展史,與孩子們一起梳理電影發展的脈絡,感受電影藝術的魅力與精彩。據了解,珠影文化創意產業園,以珠影大院為基礎改造興建,依託珠江影業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完整的影視產業鏈條,打造成為以電影和音樂為主題的創意辦公、文化展示和休閒娛樂園區。園區內設有珠江電影文化長廊,陳列有膠片放映機、膠片盒、剪接機、攝影機等電影設施設備,這些看上去有點兒老舊的機器吸引了不少孩子的目光。
除了這些出產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電影設備以外,長廊還展示了「電影生涯流程圖」,為孩子們完整展現了電影從劇本討論到上映的全生命周期。文化長廊上還展示了以展示嶺南電影百花園中的優秀代表。活動現場,孩子們在與工作人員互動的過程中記住了許多有關電影史的細節,有的孩子還在小本子上記錄著學到的新知識。
名導面對面,電影乾貨技巧現場體驗
為了推動中小學生影視教育工作,教育部、中宣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影視教育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積極展開校園影視教育活動。本次青少年電影賞析活動採取互動講座與沉浸式體驗結合的形式進行,邀請來張前與袁軍兩位中國著名導演擔任講師,交流電影拍攝心得,並向孩子們分享一些基礎的拍攝小技巧。
「電影裡面這些鏡頭怎麼拍攝?」「這些電影裡的角色和我們年齡一樣大嗎?」「寫微電影劇本需要注意什麼內容?」「我也想當嘗試製作電影!」活動現場,同學們表現出了對電影製作的興趣,他們帶著自己的疑問,與張前、袁軍兩位導演進行了深入交流,不斷向兩位影視「大咖」請教。短短的一個小時裡,兩位「大朋友」與小朋友們打成一片,把乾貨滿滿的電影製作技巧傳授給這些好學的「小導演」們。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體驗、嘗試、探索電影製作,主辦方為孩子們準備了兩條短視頻拍攝體驗線路,分別前往由楊匏安故居、大元帥府、魯迅紀念館以及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組成的兩組四個紅色地標建築現場,讓孩子們在聆聽歷史故事的同時感受濃烈的愛國情懷,從而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完成實踐拍攝活動。「孩子們在電影的道路上能走多遠、走多好,誰都想像不到,只有去體驗、嘗試、探索,才能知曉他們的潛力有多大。」研學導師介紹道。
據了解,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青少年電影賞析活動是由廣東省電影局指導,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廣州市教育局主辦,廣州洪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系列性活動,包括350場影視進校園、320場兒童電影進影院、5場兒童電影首映禮、15場影視研學以及15場影視教育主題講座,全年觀影持續不間斷。
「通過組織本次青少年電影賞析活動,我們希望讓青少年們在豐富電影知識之餘,進一步了解電影的製作流程,親身體會電影製作的苦與樂,從而為更多青少年插上電影創作的翅膀,達到助推中國兒童電影事業發展的目的。」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組委會負責人表示。
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組委會負責人還表示,為了解決兒童電影無法達到兒童面前的難題,組委會藉助舉辦青少年電影賞析活動的契機,利用影視進校園的方式,先後舉辦了180場光影扶貧活動,把多部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優秀影片,帶到了韶關樂昌、潮州潮安、肇慶封開、清遠陽山、從化溫泉等地。
組委會還將聯手南粵古驛道活動中的著名跳水世界冠軍餘卓成、中國象棋特級國際大師許銀川、世界遊泳錦標賽(跳水)跳臺冠軍孫淑偉等多位體育世界冠軍作為「光影使者」,讓少年兒童們感受中國體育的奮鬥精神、團結精神的同時,拓寬兒童綜合素養培育的深度與廣度,鼓舞孩子們熱愛生活和學習,樹立自信。迄今為止,已有超過6萬名中小學生通過光影扶貧活動觀看了優秀兒童電影。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黃岸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黃岸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張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