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名分管投行高管參加,科創板首次保代培訓曝重磅!審核重點在於6...

2021-01-10 券商中國

3月18日,上交所科創板申報平臺正式「投產」,200多名券商分管投行業務的公司高管或投行部門負責人參加了第一期科創板專題培訓,培訓為期一天。

根據券商中國記者獲得的相關資料,這期培訓的主要內容有五講,均是對已發布的規則、制度進行講解,分別為:

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實施意見概述

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註冊管理辦法和信息披露規則講解

科創板定位與上市標準

科創板審核規則解讀

科創板審核問答解讀

上交所多位負責人到場對科創板申報流程、審核關注點等市場關注的內容進行了詳細講解。

紅籌企業上科創板有4套標準

監管部門已將紅籌企業上科創板的標準進一步細化為4套標準。

第一,已經在境外上市的大型紅籌企業,市值不低於2000億元的,沒有其他要素要求;

第二,尚未在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估值不低於200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應不低於30億元;

第三,尚未在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預計市值不低於100億元,須符合營業收入快速增長,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

第四,尚未在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預計市值不低於50億元,除上述第三條中提及的「營業收入快速增長,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要求外,還應滿足最近一年一個業收入不低於5億元的條件。

六個是否和六個不要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在培訓時表示,從操作層面,判斷一家企業能否上科創板,最核心的就是要抓住六個是否和六個不要:

六個是否:

企業是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這是基礎;

有沒有一套研發體系,包括人員設備管理的制度等;

是否有比較好的研發成果或研發專利,或國家機關頒發的獎勵;有沒有形成相對競爭力,在行業裡是否有地位,也就是要行業裡的;優質企業;

是否具備將經營成果轉化為持續經營的條件,光有研發成果不行,還要有基本的廠房、設施等;

是否符合國家的重點政策。

六個不要:

不要簡單的對照行業清單來推薦企業;

不要簡單的對照上市條件來推薦企業;

更加不要抱著闖關的心態;

不要降低標準來推薦企業;

不要追求保薦數量;

不要降低保薦質量。

科創板審核最長時限為6個月

根據培訓內容,科創板的審核從提交到出結果,時限最長為6個月。其中,審核3個月,回復3個月。主要流程分四步,分別為:受理、審核機構審核、上市委會議、向證監會報送。

受理即為申請文件齊備性審查、中介機構資質檢查,決定是否受理。

審核機構主要審核三方面,分別為向發行人發出首輪問詢函,向發行人發出多輪問詢函(如有),向上市委出具審核報告。

上市委會議主要內容為審議審核報告及發行上市申請文件,落實上市委意見,落實上市委意見形成交易所審核意見。

最後向證監會報送交易所審核意見、審核資料及發行上市申請文件。

上交所將組建科創板「兩委」

此次保代培訓上,還透露了上交所將組建上市委員會和科技創新諮詢委員會。

科技創新諮詢委員會定位是,為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推廣和發行上市審核工作提供專業諮詢和政策建議。

據悉,科技創新諮詢委員會規模在40-60人之間,主要有從事科技創新行業的權威專家、知名企業、資深投資專家組成,所有委員均為兼職,每屆任期為兩年,可以連任。

諮詢內容主要包括:科創板的定位以及發行人是否具備科創板創新屬性、符合科創板定位;上交所《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等相關規則的制定;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中與發行人業務和技術相關的問題;國內外科創創新及產業化應用的發展動態。

上交所上市委員會的工作範圍則為審核發行上市申請,對不予受理、終止審核進行覆審,提供諮詢。人員構成以系統外為主,主要為兼職,規模30-40名,每屆任期為2年。

上交所上市委員會採用合議制,審核內容為審核機構出具的審核報告以及發行上市申請文件。

據悉,科創板審核主要分三種形式:問詢式審核、分行業審核和電子化審核。具體而言:

問詢式審核內容有三塊內容:

以信息信披為中心,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通過一輪或多輪審核問詢督促發行人充分披露與投資者投資決策相關的重要信息;

發行人、中介機構要及時、逐項回復問詢,對審核問詢的回覆是發行上市申請文件的組成部分,發行人、中介機構要保證回復的真實、準確、完整,審核問詢採用書面方式,電子化留痕;

審核問詢和發行人及其中間機構的回覆及時公開,使投資者能夠清楚審核機構所關注的問題、風險點、引導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公開。

分行業審核主要內容為:

審核部門根據不同科創行業的發展情況和風險特徵設置若干行業審核小組,探索對發行上市申請實行分行業審核;

通過開展行業研究培訓、在審核中學習和積累行業知識等方式,加深審核人員對行業的理解;

每家企業至少由法律、會計專業人員個一名進行審核,審核人員除了對企業法律、會計問題進行判斷外,將結合具體行業特徵,督促發行人從財務與非財務信息、定性與定量、價值與風險等多角度為投資者提供決策信息。

電子化審核主要內容為:

申請、受理、問詢、回復等事項通過發行上市審核業務系統辦理;

業務諮詢、預約溝通均通過系統電子化辦理;

無紙化,節約資源;

減少不必要的接觸。

審核重點為發行條件、上市條件、信披和定位四方面

培訓會上,還重點對科創板企業審核進行了講解。據悉,科創板的審核主要分四方面:發行條件的審核、上市條件的審核、信息披露的審核和科創板定位的審核。

發行條件審核主要為組織機構健全、持續經營滿3年;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內控制度健全有效;業務完整,具有直接面向市場獨立持續經營的能力;生產經營合法合規;上交所關注的其他事項。

上市條件的審核則是參照科創板5套上市標準進行的審核。

科創板定位被著重提及

多位與會人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會議強調券商在推薦項目時需要準確把握科創板定位。

「監管要求投行申報的項目要嚴把質量關,嚴格按照科創板的定位來推薦企業,深刻理解科創板的定位和精神,要真正篩選出一批科技實力和潛力達到世界前沿水平的企業登陸科創板,不能變相成為創業板的延伸。」一位參會的投行人士告訴記者。

會上強調,科創板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製造業深度融合,引領中高端消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總體來說,對科創板的要求是堅持從嚴標準、穩起步,要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放在重中之重。

一是把好市場入口和市場出口兩道關,加強全程監管。實行持續監管和精準監管,強調系統性和協同性,增強全面性和有效性,採取更豐富的手段提高監管能力,對違法違規行為堅決予以打擊,解決資本市場違法成本過低的問題。

二是注重發揮市場約束的作用,市場各方包括中介機構、發行人、投資者等,都要歸位盡責。發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責任人,中介機構應勤勉盡責,切實發揮對信息披露核查把關作用。發行人、中介機構應當充分披露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所必須的信息,確保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

已數十家企業明確表態擬申請科創板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18日已有多家券商遞交了科創板企業的上市申請,有的券商申報數還不止1家,但由於上交所核對文件需要時間,18日不會公布首批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按照「五個工作日內」的規定,首批受理企業或在本周內出爐。

不過,連日來,爭先恐後表態要登陸科創板的企業已有數十家。

僅各地證監局披露的輔導企業信息中,就有超過5家企業明確擬登陸科創板。其中有兩家企業已經輔導結束,分別為傳音控股以及煙臺睿創微納,輔導機構均為中信證券。

傳音控股歷經3個月輔導,於近期輔導結束。3月15日,中信證券在官網披露了該公司的輔導工作總結,去年12月14日向深圳證監局報送有關輔導的備案材料,中信證券派出8人輔導小組,至3月15日,中信證券認為該公司已做到業務、機構、人事、財務、資產獨立完整,與股東之間不存在實質性同業競爭等等,已達到了輔導工作的預期效果,因此,輔導對象適合發行上市。

杭州啟明醫療、哈爾濱新光光電、聚辰半導體、申聯生物醫藥、先臨三維、華夏天信智能物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目前正處於輔導期,輔導機構分別為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證券、國信證券、中泰證券等。根據相關輔導安排,科創板企業輔導時間可縮短至2個月,較A股IPO大為提速。

此外,賽特斯、江蘇北人、長城華冠、大力電工、金達萊、復旦張江等新三板企業已明確表態擬登陸科創板,也有多個地方政府力推本地企業申請科創板上市。

按照相關流程推薦的時間規定,受理審核期限為3個月,那也就是說,第一批科創板通過審核的時間最早將出現在6月中旬。如果證監會上市批文發放迅速,上半年就會有科創板股票出現。

相關焦點

  • 科創板首次保代內部培訓材料曝光(附13頁主要PPT)
    從全天候科技獲取的資料來看,本次培訓主要由三個部分的內容構成:科創板定位與上市標準、《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解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解讀。根據培訓內容,科創板的審核從提交到出結果,時限最長為6個月。其中,審核3個月,回復3個月。主要流程分四步,分別為:受理、審核機構審核、上市委會議、向證監會報送。
  • 又見頭部券商高管變動!投行老兵謝樂斌將分管國泰君安投行業務...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許孝如 王玉玲 國泰君安(港股02611)原分管投行的副總裁朱健調任上海銀行行長後,接替朱健分管投行的高管人選已定。券商中國記者獨家獲悉,國泰君安聘任原財務總監、首席風險官謝樂斌擔任投行事業部總裁,分管投行業務。9月2日晚間,國泰君安公告,謝樂斌已辭任財務總監和首席風險官。
  • 投行搶人大戰!4032名保代跳槽大調查 曾經「金領」今安好?
    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西南證券投行人員為212名。西南證券投行股權類業務資格在2019年獲恢復,快速切進市場迫在眉睫,前提是儲備人才。有相似的煩惱還有渤海證券。在IPO審核節奏市場化及常態化的背景下,截至3月26日,渤海證券在會排隊審核的IPO項目僅有2家。
  • 摩根大通中國又見外資背景新高管加盟,或分管投行,9名高管陣容華麗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繼8名高管現身後,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再入一位新高管。3月6日,上海證監局公布了杜朋的證券公司高管任職資格。有業內人士猜測,杜朋或將出任公司副總裁一職,並分管公司投行業務。根據此前公開信息,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的高管團隊基本到齊。
  • ...急招投行人手,有券商同時放出55個投行崗位,從承做到質控需求大增
    進入7月份後,投行也迎來招聘的黃金時期,根據不完全統計,共有38家券商有投行部門的相關招聘,其中銀河證券、申萬宏源、東方財富、渤海證券各放出投行項目負責人崗位,光大證券和西部證券放出投行高級別崗位。從保代人數變化上看,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民生證券、中金公司今年以來保代增加均超過30人,隨著項目的鋪開,不少券商出現投行人手不足的現象。
  • 保代分類榜發布!項目數前十的保代4人為「老平安」
    進入保代個人信息頁面可看出,相比過去從業信息,此次新增多個欄目,比如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情況的結果;持續培訓情況,2019年與2020年的培訓是否已經完成;「誠信信息」則包括獎勵信息以及處罰信息。最大看點是保代具體的「保薦項目信息」,其中包含了項目名稱、項目類型(首發/非公開/可轉債),交易場所、上市日期、保薦機構等。
  • 投行業務受...
    2020年12月31日,廣發證券的召開了第十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對康美項目事件涉及的相關人員進行合規問責的議案》,按照《廣發證券合規問責辦法》相關規定,將公司副總經理歐陽西、常務副總經理秦力降為公司總監,即兩名涉及康美項目事件的高管遭降職處理。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0年7月10日,兩位當時分管投行的副總就被廣東證監局予以公開譴責和監管談話的處罰。
  • IPO審核趨嚴 創業板晶臺股份終止審核 科創板精英數智被否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 進入9月份,IPO審核趨於嚴格。1日,晶臺股份成為創業板註冊制首家IPO終止審核企業,而精英數智成為今年首家被否的科創板企業。 1日晚,深交所官網公告,終止對晶臺股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這也是創業板註冊制首家IPO終止審核企業。
  • 投行董事長將調任申萬合規總監,新任班子全部...
    公開信息顯示,朱春明此前曾具備多年監管及政府工作經驗,並在今年2月獲批東海證券的高管任職資格。據知情人士透露,彼時朱春明已與申萬宏源進行接觸並有意加盟。在5年前那場券業最大的市場化併購完成之後,申萬宏源內部的整合即備受關注,投行業務也不例外。對於此次重大人事調整,申萬宏源承銷保薦運營負責人回復券商中國記者稱,張劍正在接手全面分管申萬宏源證券大投行業務條線。
  • 保代薪酬江湖揭秘:固定月薪6萬 這個豪崗有多神奇?
    從某獵頭最近發布的一則微信招聘廣告來看,華南某中小券商的保代部門目前正在招聘保代,該部門8名員工中目前只有1名保代,此次招聘是因為有幾單IPO急著做而需要擴充人手。而諸如「三中一華」這樣的頭部投行,今年新增的保代大多也屬於上述情況。據統計,今年中信證券新增的近50名保代大多是在公司內部完成了從一般從業人員到保代的蛻變,還有多名新增保代來自今年剛完成合併的中信證券華南公司(前廣州證券),其他新增保代則來自於廣發證券、申萬宏源、華英證券、招商證券、興業證券等其他券商。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華泰聯合今年新增的保代,同樣大多是上述內部完成「升級」的情形。
  • 南京銀行蘇州分行舉辦投行客戶交流會 吸引近百名企業高管參加
    活動特邀南京銀行總行相關領導和專家出席,60餘家蘇州市、區重點企業的近百名高管參加活動。「投資銀行業務作為南京銀行的特色品牌業務,近些年來在城商行中名列前茅,特別是債務融資工具主承銷規模位列全省第一。」
  • 保代分類榜發布!逾3000保代竟無項目,99人還上了C榜,這群人「霸」榜?
    進入保代個人信息頁面可看出,相比過去從業信息,此次新增多個欄目,比如專業能力水平評價情況的結果;持續培訓情況,2019年與2020年的培訓是否已經完成;「誠信信息」則包括獎勵信息以及處罰信息。最大看點是保代具體的「保薦項目信息」,其中包含了項目名稱、項目類型(首發/非公開/可轉債),交易場所、上市日期、保薦機構等。
  • 保代薪酬江湖揭秘:固定月薪6萬,項目提成達千萬,這個「豪」崗有多...
    從某獵頭最近發布的一則微信招聘廣告來看,華南某中小券商的保代部門目前正在招聘保代,該部門8名員工中目前只有1名保代,此次招聘是因為有幾單IPO急著做而需要擴充人手。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華泰聯合今年新增的保代,同樣大多是上述內部完成「升級」的情形。  不過記者通過中國證券業協會的信息比對發現,今年幾家中小券商新增的保代多數是從其他券商引進的。如萬和證券今年新增了10名保代,都是今年從其他券商「引進」,其中有7名保代的上家為英大證券,此前曾在英大證券工作多年。此外還分別從華創證券、世紀證券、中信證券華南公司各挖來1名保代 。
  • 最新保代分布圖來了!17家券商超百名,中信、建投各近400名居前...
    中信、建投保代人數近400名截至12月14日記者發稿,中證協發布的保薦代表人分類名單A(綜合執業信息)顯示,100家執業機構保代總計5901名。保代人數超過100名的執業機構總計17家,其中9家機構保代人數超過200名,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保代人數高居前兩名,且保代人數均接近400名。
  • 我國保代數量大幅攀升 保代津貼近年來「一減再減」
    2020年最後一個月,《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以下簡稱《保薦業務規則》)正式發布,最為吸睛之處在於,不再將準入型考試作為唯一門檻,而是以專業能力定資格,將保代是否符合相關執業條件的判斷權和決定權交給保薦機構。
  • 上半年投行收入躍升13位到第9名,如何做到?國金證券任鵬:沉下心把...
    2020年截至目前,國金證券IPO過會項目排名行業第6名,在審IPO項目排名第10名。對於國金投行IPO保薦業務的優勢,國金證券總裁助理兼上海承銷保薦分公司總經理任鵬接受財聯社專訪時表示,「我認為主要是抓住了我們的特色和服務對象的特色。我們沒有資源優勢,只能沉下心把一個個項目做好,滿足客戶的需求。
  • 中信證券20人「最豪華」高管團隊出爐:投行獨佔5人,各業務線負責人...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中信證券已基本完成了「史上『最豪華』券商高管戰隊」的組建工作。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批高管團隊成員總人數將高達20人,創下證券行業單家券商高管總人數的歷史新高。20人團隊中,有5名高管(含4名被董事會聘任,尚待取得高管任職資格批覆)來自投資銀行業務條線,佔比達到四分之一。
  • 上交所修訂科創板上市審核規則:科創板財報有效期可延長3個月 暫緩...
    圖片來源:攝圖網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謝欣今日晚間,上交所發布了修訂後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以下簡稱《審核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 重磅!首批9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出爐 晶晨半導體、江蘇北人等公司...
    具體來看,企業申請文件被受理之後,距離發行募資還有三道關:  1、審核與問詢  對股票首次發行上市申請,上交所發行上市審核機構自受理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通過保薦人向發行人提出首輪審核問詢。詳見《重磅!科創板最重要兩大名單公布,華興包凡、紅杉沈南鵬、高瓴資本張磊都在內,這些信息必須了解》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此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與發審委不同,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將不再是IPO最後一道關口,也不再是簡單的票決。  在此過程中,上市委員會審議意見為不同意發行上市的,上交所將結合審議意見,作出終止發行上市審核的決定。
  • 關於開通科創板董秘資格培訓預報名的通知
    關於開通科創板董秘資格培訓預報名的通知   為了更好地滿足科創板董事會秘書任職資格培訓需求,進一步提升培訓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上海證券交易所企業培訓部擬於2020年1月起對科創板董秘資格培訓全部採取預報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