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冬至,嘴饞也要少碰3物,多吃2黃2紅,合理飲食,健康過寒冬

2020-12-23 西姐愛美食

明日冬至,嘴饞也要少碰3物,多吃2黃2紅,合理飲食,健康過寒冬。

明天就是冬至了,它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預示著真正的寒冬即將開始。我們如何在冬至吃得更健康呢?下面,阿西就來分享下,在冬至時節再嘴饞也要少吃的三樣食物,還有可多吃的幾種黃色、紅色食物,應季而食、合理飲食,才能健康平安度過寒冬!

少碰三物

少碰鹹味食物

以前人們在冬至醃鹹菜,主要是怕天寒地凍時,沒有蔬菜吃。現在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新鮮的蔬菜,還是少吃鹹菜為好。飲食過鹹會加重身體的負擔,尤其是在冬季人體出汗較少時。

如果還是很想吃鹹菜,一定要把菜醃製時間長些。一般來說,醃酸菜在8天左右亞硝酸鹽達到最大值,雪裡蕻在5天已是最大值。蔬菜被醃製20-30天後,亞硝酸鹽含量會變得很低,所以喜歡醃製鹹菜吃的朋友,一定不要心急哦!

少碰生冷食物

冬至時節,朋友們還需要注意,在飲食上不能太生冷了,不要吃過多寒涼的食物,如生黃瓜和西瓜等這些瓜類蔬果,蔬菜最好做熟了吃,以免造成腸胃的不舒服。還有,為了身體健康,冷飲和涼茶等寒涼之物也要少食。

少碰辣味食物

冬至時節,天氣特別乾冷,很多朋友喜歡吃麻辣火鍋,滿頭大汗、暢快淋漓,渾身暖呼呼,覺得簡直太愜意了。但辛辣食物不僅刺激咽喉,還會導致上火等。

所以說,在寒冬裡,大家在飲食上一定要少吃辣味食物,否則會加重身體的乾燥感,尤其是辣椒、花椒、白酒等特別辛辣刺激的食材,更應少碰。為適應節氣變化,朋友們可適當吃些如山楂、苦瓜等酸味、苦味食材,對身體健康是很有益處的。

多吃二黃

第一黃:南瓜

南瓜是冬至時節必備的食材之一,耐存放,口感好,做法也非常多。家人最喜歡吃我做的南瓜餡餃子,清香甘甜,女兒更是一口一個,特別給面子。

【南瓜豬肉餃子】

準備食材:南瓜、豬肉餡、餃子皮、大蔥、生抽、料酒、十三香、芝麻油、食鹽

1.南瓜去皮,去籽,插成細絲,加入少許鹽拌勻,醃製10分鐘,然後攥幹南瓜絲,留汁備用。大蔥切成蔥花備用。

2.在豬肉餡中加入生抽、十三香、蔥花、食鹽、料酒,攪勻上勁,再加入南瓜汁拌勻。

3.南瓜絲倒入調好的豬肉餡中,攪拌均勻,加入芝麻油繼續攪勻。

4.開始包餃子,然後將餃子煮熟即可。

第二黃:小米

小米自古就是冬季進補身體的首選,價格不貴,誰都吃得起。它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礦物質,非常適合在寒冷的冬至時節食用,尤其是做成粥,再搭配些小菜,美味又暖身,真是太棒了!

【小米山藥粥】

準備食材:小米、山藥、白糖

1.小米用清水淘洗乾淨,山藥洗淨後削皮,切成小塊。

2.鍋中倒入適量清水燒開,放入小米煮5分鐘,再放入山藥煮20分鐘,最後放入適量白糖拌勻即可。

多吃二紅

第一紅:山楂

楂又名山裡紅,原產於中國,在我國的栽種歷史已近2000年。山楂含有豐富的礦物質、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營養十分豐富。 在寒冷的冬至節氣,吃一些美味又營養的山楂,對於調節我們的身體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果丹皮】

準備食材:山楂 750g、蘋果一個 250g、冰糖 280g、蘇打粉、食鹽、檸檬水、橄欖油

1.山楂洗淨、去蒂,切除頭尾,切成兩半,並取出果核,放入檸檬水中浸泡。將蘋果洗淨、去皮,切成小丁塊,也放入檸檬水浸泡。

2.將山楂和蘋果丁放入攪拌機中,攪拌成泥。

3.將冰糖放入砂鍋中,倒入200毫升清水,冰糖溶化後,倒入果泥。直到果泥粘稠,關火。

4.將油紙鋪在烤箱盤上,塗上一層輕薄的橄欖油,用刮刀將果泥鋪在油紙上,厚度大概在5毫米左右。

5.放入烤箱,上下火70度烘乾2小時,然後放在通風處,直至果丹皮可撕開即可。

第二紅:牛肉

冬至時節,溫度非常低,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可增加身體的禦寒能力。牛肉是高蛋白食物,適量吃些牛肉對身體有諸多補益作用。

【香燜牛肉】

準備食材:牛肉、牛蹄筋、洋蔥、土豆、西芹、薑片、蒜片、蔥段、茴香、黃酒、醬油、蠔油、茴香、胡椒粉、食鹽、芝麻油

1.洋蔥洗淨,切成絲。土豆去皮、洗淨,切成小塊。西芹洗淨,切成小段。牛肉和牛蹄筋清洗乾淨,切成小塊。

2.取一個小碗,將牛肉倒入碗中,加入茴香、黃酒、醬油、蠔油、胡椒粉、食鹽和芝麻油醃製一下。

3.鍋內燒油,放入蔥姜蒜、洋蔥、牛肉、牛蹄筋和土豆翻炒,再倒入適量開水慢燜20分鐘。

4.燜至七成熟,倒入適量醬油和西芹段燜熟即可。

我是阿西,特喜歡跟朋友們分享美食做法和食材採買技巧,我會堅持每日更新,歡迎大家點讚、轉發、評論,賜予我前進的動力。(本文為西姐愛美食的圖文原創,禁止轉載,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明日冬至,記得吃「3肉、2粥、2湯」,順時而食,溫暖過寒冬
    明日冬至,記得吃「3肉、2粥、2湯」,順時而食,溫暖過寒冬!冬至前後,家庭條件允許,記得給家人吃7種美食,身體棒棒過寒冬明日就是24節氣的倒數第三個節氣——冬至節氣,冬至以後開始數九,這預示著此時才是寒冬的真正開始,棉衣棉褲能套的全套上吧。
  • 後天冬至,這3白2黃1紅要多吃,數九寒天溫潤冬燥,安全過寒冬
    後天冬至,這3白2黃1紅要多吃,數九寒天溫潤冬燥,安全過寒冬。01白蘿蔔古語說得好:「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大夫開藥方」,這白蘿蔔絕對是冬至後要吃的第一食材。白蘿蔔還是一種助消化的好食材,在過去,冬至各家各戶都要包餃子吃。如果是比較難消化的羊肉、牛肉餡的餃子,特別是當家中有老人、孩子食用時,一般都會搭配上白蘿蔔,來幫助消化。冬至後要多吃白蘿蔔,主要還是利用了蘿蔔能夠去燥生津的益處,溫潤冬燥。
  • 冬至到了,讓家人多吃5白、3黑,少吃2樣,科學飲食,強體健康
    同時,冬至過後也預視著今年開始步入溫度最寒冷、空氣最乾燥的階段,平常除了要更加注意防寒保暖外,合理飲食也是讓我們有個健康身體的關鍵,冬至到了,讓家人多吃5白、3黑,少吃2樣,科學飲食,強體健康,下面小鹿把這些食物的營養價值和部分食用方法分享給大家。
  • 明日進入三九,別忘記吃1黑2紅3白,順應時節調飲食,平安過寒冬
    明日進入三九,別忘記吃1黑2紅3白,順應時節調飲食,平安過寒冬。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民間素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的俗語,由此可見,三九天的寒冷程度,明天就是三九天的第一天,冬至過後,一共有9個九,每隔9天為一個九,2021年1月8日是三九第一天,也就是說,這一個月是三九四九天,最為寒冷,也是身體最脆弱的時候,我們要利用身邊的食物,滋補身體,抵禦嚴寒。我們這裡,在三九四九天有吃1黑2紅3白的習俗,分享給大家。
  • 小寒前後,記得多吃「3紅2白」,合理飲食不怕冷,數九寒天順利過
    小寒一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光添衣保暖還遠遠不夠,飲食上也要多吃一些禦寒的食物,讓身體暖和起來。小寒前後,這「3紅2白」要多吃,它們分別是牛肉、鴨血、紅豆、山藥、白蘿蔔,營養搭配更健康,合理飲食不怕冷,順順利利過數九寒天。【豌豆炒牛肉】寒冬吃牛肉可暖胃,搭配豌豆一起炒,營養更好吸收。
  • 明日冬至,記得「燉3肉、熬3湯、泡3茶」,補足營養順利過寒冬
    明日是冬至節氣,這一天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從冬至開始,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的第一天,往後的27天,被稱為「三九寒冬」,為全年最寒冷的日子,北風呼嘯,寒氣逼人。民間流行「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俗語。在這樣極端的天氣,要特別注意保暖,應季而食,調節飲食結構尤為重要,在合理搭配葷素的同時,注重清淡,少食辛辣食物,以溫食暖腸胃,多吃滋補的食物。
  • 冬至來臨,老年人做好「3防、2勤」,多補「4物」,身心更健康
    明日冬至(12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 冬至前後,記得多吃「3紅2白」,有營養熱量高,數九寒天順利過
    冬至一到,意味著正式進入「數九寒天」,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來臨了。人們更喜歡吃一些高熱量高營養的食物,給身體提供熱量、抵禦嚴寒。老話說冬至補一補,一年精氣足,冬季是四季中人體進補的最佳時節,素有「冬至一陽生」之說,相比於其他季節來說,寒冬時節更容易吸收、積累營養,所以冬天人也都容易「發福」,但身體會比較壯實,難怪民間常說「冬至要進補,開春能打虎」。
  • 冬至之後,吃三素,戒四習,做好五件事,溫暖過寒冬,健康一整年
    今日冬至,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為「大吉之日」! 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 而冬至一過,新年就近在眼前了。 在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個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
  • 肝不好的人,要少碰「3白」,多吃「2綠」,清潔毒素,讓肝變健康
    一、這3白我們平時要少碰,它會加速對肝的傷害1、少吃白糖白糖在我們身邊是非常常見的,我們在做菜,或者做甜點的時候白糖都是少不了的調味料,當它作為調料的時候放在菜裡是非常可口的,但是我們平時要吃白糖,長時間吃糖會增加我們身體內的糖分含量,加重我們肝的負擔。
  • 飲食與運動一樣重要,老年人養生,要做到「少吃2物,多吃5物」
    在當今社會,經濟和生活水平都一直在快速提高,大家的養生意識也大幅度提高了,特別對於,到了一定年紀的人們來說,養生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但其實要飲食健康和堅持運動是一樣重要的,如果想要強身健體,延長壽命,除了要合理的運動外,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還要做到:遠離2種食物,多吃5種食物。
  • 高尿酸者要注意飲食,「三白」和「三黃」食物要少吃,或有助降酸
    一、尿酸高的人,儘量要少吃三白三黃,只有這樣,尿酸才會慢慢穩定下來三白1、白糖高尿酸的患者除了不能吃嘌呤量過高的食品,還要少吃白糖,白糖是常見的一種調味品,如果我們吃進去的白糖進入身體,沒有及時的消化和代謝就會變得厚厚的脂肪,越胖的人越不容易代謝尿酸,時間久了,就會進入一個死循環。
  • 女性養肝,要少做「3件事」,多吃「2物」,面色紅潤,膚色有光
    女性養肝,要少做「3件事」,多吃「2物」,面色紅潤,膚色有光1、少生氣,發怒中醫學認為肝跟木相應,所以「肝喜條達」,如果心情不愉快,怒氣會讓肝氣橫逆,血氣上升,使得肝火旺盛,處於亢奮狀態,所以對於肝臟來說,發怒傷害極大,平時養肝就要少動怒
  • 少3事、忌3食、吃1物,強健骨骼,保護關節健康
    而且也會導致併發症的問題,所以在平時,要注重調節合理飲食和作息,多關注自己的骨密度,穩定骨質,避免對骨骼造成傷害。查出骨質疏鬆?少3事、忌3食、吃1物,強健骨骼,保護關節健康少3事熬夜。適當運動,有助於起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增強自身素質,預防骨質疏鬆,但是在平時一定要注意,如果過量運動的話,很容易適得其反。反而會加重骨骼的負擔,也會導致關節之間的摩擦受到影響,從而就會出現骨質疏鬆的現象,不利於個人健康,所以在平時,也要注重控制好運動量。節食減肥。
  • 冬季,血壓易升高,少碰二物,改掉三習,做好四事
    數據表明,氣溫每降低1℃,收縮壓升高1.3mmHg,舒張壓升高0.6mmHg。一旦血壓升高,起伏過大,則十分易誘發腦梗、腦溢血等併發症,危害健康。因此,在冬季,一定要注意穩定自己的血壓,尤為是本身血壓高的人,更要格外注意,以防併發症的到來。
  • 60歲後,想要身體更健康,謹記:改掉2習,多補3物,常喝3水
    60歲後,想要身體更健康,謹記:改掉2習,多補3物,常喝3水 【改掉2習】 1、餐餐吃「飽」 60歲以後,更要注重合理飲食, 記住四句話:有粗有細,不甜不鹹,三四五頓,七八分飽。 2、頓頓吃「好」
  • 冬至到,飲食牢記「3高」原則,4道美食要多吃,營養低脂助減肥
    今天進入冬至節氣,朋友們記得吃頓餃子哦。這是從古代就流傳下來的風俗,民間素有「冬至吃餃子不怕凍耳朵」的說法。一頓熱騰騰的餃子,吃得人暖乎乎的。冬至節氣的到來,也代表著將開啟數九寒天的模式,天氣將更加寒冷,是時候穿上自己最後的衣服了。除了外在的防寒保暖以外,我們在飲食上也要更加注意,吃對了也能幫助你抵禦嚴寒,溫暖過寒冬。
  • 記得多吃3紅,少碰2白,讓心臟慢慢變好
    一、多吃三紅食物:1、葡萄柚,心臟不好吃葡萄柚能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它的果肉是紅色的,水分含量非常高,還含有鉀元素,能夠讓心血管健康,讓心臟功能變得更強。2、櫻桃,心臟不好多吃櫻桃能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礦物質、胡蘿蔔素、鉀元素含量也很豐富,能夠讓心肌功能維持的很好,對心臟健康比較有利,多吃櫻桃還可以避免心臟不舒服的症狀出現。
  • 女生月經期間,少做2事,勤洗2處,多吃2物,子宮越來越「乾淨」
    所以在來月經期間,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也要注重自己的飲食,才能讓子宮越來越強大,預防婦科問題。女生月經期間,少做2事,勤洗2處,多吃2物,子宮越來越「乾淨」【少做2事】忌洗頭。很多女性都知道,再來例假期間是不能碰冷水的,更不能洗頭,因為頭部的穴位比較多,溼頭髮就會導致溼寒之氣入侵,體內不僅會引發偏頭痛,也會引發宮寒問題。再來月經的時候洗頭髮也有可能會導致溼寒之氣入侵子宮造成宮寒的情況發生,引發女性出現痛經,月經不調等異常情況,損害子宮的健康。
  • 患有甲狀腺結節,不能碰海鮮?勸告:「1黃、2綠」請撤離餐桌
    但是近些年來,患上甲狀腺結節的人群卻越來越多,如果不加以調控的話,也會導致病情的加重,影響個人健康,所以在日常飲食和作息方面,也要多加調理。而在生活中,對於多數甲狀腺結節患者來說,認為是不能夠碰海鮮的,認為海鮮大量食用,就會加重病情,事實真是如此嗎?一起來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