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每次要去水邊玩耍,大人們都會用「水猴子」的故事恐嚇我。傳說人在溺死之後,由於心有不甘,於是化成水鬼,附身在水猴子上,它們在水裡力大無窮,每當有下河遊泳的人落單之後,就會把遊泳的人拖下水淹死,當成自己的「替死鬼」。
水猴子,在長輩們的渲染下,變成了一種危險而神秘的生物。熱衷水中暗殺引發的恐怖感,不亞於睡覺時露在被子外的腳,被床底下的東西拖進黑暗。至今,關於水猴子的真身,都沒個能說服所有人的定論。如果不刻意去了解,這玩意兒的形象就像寶可夢動畫裡的「猜猜我是誰」環節,你永遠不知道黑幕拉開後,會是哪種生物出現。
但是有一種奇特動物,多次出現在央視等多家媒體的闢謠環節,屢屢因為被當成「水怪」、「水猴子」、「水鬼」而上新聞,這就是我們這一期的主角--水獺。
分布廣泛但是卻並不常見的水獺
首先要科普的是,這個字獺,ta,第三聲,同塔,而不是水lan。這是一種哺乳動物綱食肉目鼬科動物,水獺的軀體長,嘴巴短,圓圓的眼睛稍微凸起,看起來挺機靈,耳朵也是小小的,四肢短短的,背上有著咖啡色的毛髮,到了腹部就變成了灰褐色。體長為50-80釐米左右,長長的尾巴大概是身體的一半長度。
這是一種喜歡夜間活動的穴居動物,主要生活於河流和湖泊一帶,尤其喜歡生活在兩岸林木繁茂的溪河地帶。大面積的沼澤地、低洼水地以及池塘,養魚較多的山區也常有水獺活動。棲居於沿海鹹、淡水交界地區的水獺,還常常到海中捕魚。因此,靠近海岸的一些小島嶼也有水獺分布。
水獺的生存能力極強,在全世界都有分布,在中國大地上,也是各省市幾乎都有。
但是既然分布這麼廣泛,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不認識,一度被當成「河怪」、「水鬼」呢?
因為水獺雖然分布廣泛,但是它們的生存習性卻與人類極少有重合的地方。人類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而它們恰巧相反,總是夜間活動。人類生活在陸地,它們生活的水裡,並且他們躲在河邊的洞穴裡,也就很少能被發現。唯一容易重合的點就是水,但是在水裡它們靈活異常,毛茸茸的身體上躥下跳,很少被看到全貌,於是便有了很多傳說。
水獺和「水猴子」傻傻分不清楚
水猴子在民間有各種版本的故事,其中共有的屬性有:
⒈水猴子會把岸上的人或動物拖下水。
⒉水猴子在水裡力大無窮,一旦被其拖入水中便很難上岸。
⒊主要在夜間活動。
⒋一旦上岸便失去了神奇的力量
5.全國各地都有類似傳說。
而水獺呢?
1.水獺是食肉動物,雖然平時時吃水裡的魚蝦為主,但是偶爾會去岸上捕食小動物拖回水中洞穴裡食用。
2.水獺的體型較大,最大的可達近一米長,而且是天生的遊泳健將,有釣魚經驗的都知道,在水裡二十斤的魚就可以把釣魚人給拉下水,何況是這麼個水裡的大傢伙,如果釣魚偶遇,以它的力氣拉一個成年人下水完全不是問題。
3.水獺白天一般在洞裡蟄伏休息,只有晚上才會出來捕食。
4.水獺是半水生動物,雙腳有蹼,適合遊泳,但是到了陸地上,它失去了很多優勢,就會變得非常弱小。
5.水獺全國都有分布,跟全國的傳說不謀而合。
這麼一做對比,發現水猴子的故事,幾乎就是為水獺量身定做的。但是水獺一般情況下,你不招惹它,它是不會攻擊人的,性情也是比較溫順的。不過水獺經常攻擊鱷魚,把鱷魚當成食物。它們餓了什麼都吃,只要是肉,所以在野外千萬不要把它當兔子逗,它們鋒利的牙齒會給你好好上一課。
有意思的是,它們同為食肉目鼬科的近親黃鼬,在民間也被被尊稱為「黃大仙」,所以它們這一家子,真的是撐起了民間鬼怪故事的半邊天。
看到這裡,又有人覺得水獺跟上期提過的河狸很像。
事實上,區別還是挺大的,一個矮胖,一個瘦長,一個扁尾,一個圓尾,看特徵還是比較好區分的。
「水猴子」的故事就到這了,在你的小時候,有沒有聽過水猴子的傳說呢?歡迎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