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專著《普濟方》原來是這麼來的~

2021-02-19 首都中醫

在明朝歷史中,有一位王爺叫朱橚,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被封為周王,就藩開封。他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或許並不顯眼,但卻在發展我國中醫藥事業上作出了較大貢獻,他組織編撰的《普濟方》是我國醫藥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被譽為我國古代中醫藥歷史上最大的中醫方劑專著。

朱橚幼年時期,朱元璋尚未完成全國統一,中原境內戰火紛紛,百姓被戰亂和病痛折磨。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朱橚,懷著救死扶傷的理想,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朱橚28歲時第一次被貶雲南,那時的雲南是蠻荒之地,當地百姓大多居住在窮山峻岭裡,得了病也不知道如何醫治。幾年的雲南之行讓他清晰地認識到了醫學對於偏遠地區民眾的重要性,他的腦海中也升起了一個強烈的信念——「出醫書!讓百姓們有方可依,有病可治!」

回到開封後,朱橚立即行動起來。一方面,他將自己平時收集的古今方劑加以整理、修訂,並在全國範圍內大量收集各種圖書資料,那時有「開封周邸圖書甲他藩」的說法;另一方面,他在開封組織了一批學有專長的學者,如長史劉醇、教授滕碩等,擔任編撰工作的骨幹,並召集了一些技法高明的畫工和其他方面的輔助人員,組成一個集體。

經過幾年的辛苦工作,15世紀初,《普濟方》編撰成功。此書共168卷,其中有方脈總論、運氣、臟腑、身形、諸疾、婦人、嬰兒、針灸、本草共100餘門,計1960論,2175類,61739個藥方,239圖。清代《四庫全書》稱其為「採摭繁富,編次詳析,自古經方更無賅備於是者」。

《普濟方》不僅種類全,藥方多,還是一本十分實用的方書。在朱橚的親自修訂下,書中所列的每一個病證之下,都列出了一些方子,學者或醫生只要依病查方,再在各個方子之間選擇一下即可。《四庫全書提要》記載:「是書一證之下,各列諸方,使學者依類推求,於異同出入之間,得以窺見古人之用意,因而折衷參伍,不至為成法所拘。」

這本書出版之後,開封城震動了。書中大量的藥方,詳細的配圖,實用的編撰,讓很多人視為珍寶。因為出版數量較少,朱橚特別下令但凡醫家學者對此書有興趣者,均可借閱傳抄。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在編著《本草綱目》所附藥方時,就有相當大的比例援引了《普濟方》中的藥方。

朱橚身為王爺,仍能心繫百姓,自耗家財編撰《普濟方》,只為百姓有方可依,有病可治。新時代的我們更要在傳承好優良醫書的同時,俯下身子為患者著想,竭盡所能替患者排憂解難。

相關焦點

  • 中醫方劑歌訣,朗朗上口!(完整版)
    中醫方劑歌訣,朗朗上口!(完整版)中醫方劑歌訣,朗朗上口!(完整版)十一、理氣劑1.越鞠丸越鞠丸治六種鬱,氣血痰火溼食因;芎蒼香附加梔曲,行氣解鬱痛悶平。
  • 評職稱的書必須是專著嗎
    評職稱的書必須是專著嗎?當然不是。評職稱的書,除了專著外,還有教材、編著、譯著。只不過,專著的含金量高於教材和編著,且譯著是翻譯的著作,導致不少參評人喜歡選擇出版專著。
  • 獨著和第一作者的區別,學術專著出版你務必要知道,不然耽誤一年
    學術專著出版今天有一個作者聯繫我出版學術專著,他是要晉升高會,他把晉升文件發過來之後,上面清楚地寫著,要求出版一本獨著或者是第一作者的著作,副高要求的是參與其中的3萬字,而正高要求的是參與很多作者會感覺這麼問很可笑,會認為這還不好理解嗎?確實是挺好理解的,但是在現實當中確實有很多人犯了這種錯誤,往往越是這種小細節越容易出錯。
  • 原來萬科十七英裡是這麼來的
    到了這裡,才明白萬科17英裡的名字是怎麼來的了,大約是覺得這裡的私人產業實在太尊貴,也想打造一個純私人會館式的高檔住宅區。這樣一來,倒也說得通了。沒有人確切知道,這個點是在喬來了之後命名的,還是喬的名字是來了這個點之後才叫的。這麼繞,但起碼知道,有個中國人在20世紀初來過這裡。
  • 柳博贇︱《寓意解經》:一部拙劣譯文佔六成的「專著」
    聽聞國內又有奧利金研究的專著出版,我興趣頓起,並從圖書館借出來準備拜讀。查了一下作者李勇的信息,是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所副教授。百度百科說他「讀博士期間曾獲香港道風獎學金和美國恩福獎學金。2010年曾以訪問學者身份赴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研究進修」。原來作者是一位基督教哲學博士,還拿過神學院獎學金。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評職者選擇專著代替核心?
    舉報   今年,據出書匯內部成交數據統計:眾多評職者中,在準備評職材料時相比較去年選擇專著的人數大幅增加
  • 明代養生專著《遵生八箋》
    《遵生八箋》,明·高濂撰,是一部養生專著。據說高濂幼時患眼疾等疾病,因多方搜尋奇藥秘方,終得以康復,遂博覽群書,記錄在案,匯成此書。作者廣徵博引,採摭宏富,內容涵蓋儒、釋、道籍,經史雜著,醫藥著述等豐富的文獻。
  • 國醫大師唐祖宣牽頭編纂海外抗疫專著
    國醫大師唐祖宣牽頭編纂海外抗疫專著- 新華網河南頻道近日,國醫大師唐祖宣聯合多名國內外中醫藥專家,啟動了海外抗疫專著編纂。國醫大師唐祖宣牽頭編纂海外抗疫專著2020-05-19 09:25:02來源: 新華網
  • 超臨界流體能源系統方面英文專著出版
    超臨界流體能源系統方面英文專著出版 2020-09-14 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字體:  該書是國際上第一部關於超臨界流體應用於能源化工系統方面的專著,共包含4個板塊,共22章,匯集了國內外在超臨界流體領域代表性團隊近年來的系列研究成果,系統介紹了超臨界流體熱物理基礎理論、小尺度對流傳熱及器件設計、超臨界和跨臨界熱力循環系統設計以及超臨界流體在代表性能源動力系統中應用等。  日本京都大學教授Akira Onuki應邀為該書撰寫序言。
  • 出版學術專著的流程,分為7步,很多出書的作者都不懂
    不管是出版學術專著還是出版其他方面的書籍,流程差不多都是一樣的,首先需要作者保證稿子是完整的,意思是作者本人需要把稿子寫好之後發給對應的編輯編輯,先大概看一下內容適合安排哪個出版社。稿子當中還需要包含作者的詳細信息,字數也不能太少。
  • 華大海洋參與的英文專著《海洋生物技術百科全書》正式出版
    近日,華大海洋參與編寫的英文專著Encyclopedia of Marine Biotechnology(《海洋生物技術百科全書》)正式出版(圖1)。紙質版和電子版於8月底完成全新上線。本書由世界第一大獨立學術圖書出版商John Wiley& Sons Inc.(約翰·威立父子出版公司)印刷發行。
  • 出版學術專著封面該怎麼設計,不是金錢問題,而是編輯的工作
    隨著現在出版學術專著的越來越多,那麼就會有很多作者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封面該如何設計,因為出版學術專著的作者普遍對封面設計是沒有一個概念的。先給大家說一下,一個書的封面到底有多麼重要,書就相當於是一個人的臉面,當書封面特別好看的時候,那麼放在書架上面就會一目了然,被選中的概率就會很大,所以對我們出版行業來說,封面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公司幫客戶出版書的時候都會花很長時間來專門設計書的封面。
  • 最難風雨故人來——記曾德良同志和他的《如歌歲月》專著
    最難風雨故人來——記曾德良同志和他的《如歌歲月》專著金羊網  作者:  2020-12-30 「他這五十萬字左右的書名《如歌歲月》的煌煌專著,編成三個部分,即流年往事、勤拙之路、時光剪影。」
  • 《飲膳正要》:營養學專著
    中國重要飲食典籍(六)  《飲膳正要》:營養學專著  《飲膳正要》是一部專門講飲食和營養的書籍。在我國周代時期,政府裡就設有「食醫」,專管與飲食有關的醫藥問題。
  • 原來每個月份的英文是這麼來!
    原來,英語中的月份均來自於拉丁語,其中有一些為古羅馬神的名字,有一些來源於古羅馬曆法。下面我們逐一看看不同的月份有什麼樣的傳說和故事吧。公曆起源於古羅馬帝國( Roman Empire)。在羅馬,原來只有10個月,古羅馬皇帝(emperors)決定增加兩個月放在年尾,後來凱撒大帝(Julius Caeser)把這兩個月移到年初,成為1月、2月,原來的1月、2月便成了3月、4月,依次類推。這就是今天世界沿用的12個月公曆的由來。在羅馬傳說中,有一位名叫雅努斯( the god Janus)的守護神,生有先後兩副臉,一副回顧過去,一副要眺望未來。
  • 我市非遺專著《涼州賢孝之「三十六記」》出版
    近日,由市涼州文化研究院非遺研究工作者趙大泰主編,涼州區文化館陳亞琴、張學峻、趙潤等參與編著的非遺專著《涼州賢孝之「三十六記」》出版發行。該專著是《涼州賢孝之「二十四孝」》的姊妹篇,書中「賢」「孝」的文化魅力,展現出武威民俗文化滿滿的自信。
  • 進擊的巨人3:真相大白,無垢巨人原來是這麼來的,都是自家人!
    那麼這群無垢巨人是從哪來的?他們是如何產生的呢?今天老白就來和大家說下無垢巨人產生的原因。無垢巨人原來是這麼來的首先說下什麼是無垢巨人,就是那些沒有智慧的巨人,只尊隨其本能看到活著的東西就會去吃,看過第一季的小夥伴應該知道當初瑪利亞之牆被攻破的時候,很多人類被這群無垢巨人吃了,而且在瑪利亞之牆奪還戰的時候,也一樣出現一大批無垢巨人,那麼他們是從哪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