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爆發戰爭,14億中國人各捐100元能夠「支撐」多久?

2020-12-23 大國將令視頻

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中國人口還沒有現在這麼多,但是隨著中國的經濟和農業水平不斷的發展,中國的人口數量也在逐漸增多。直到現在,中國已經擁有了多達14億的人口,成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經濟水平開始有了巨大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較大的變化。絕大部分家庭除了生活必要的開支之外,手中都有了餘錢,數百上千塊錢的花費根本不算什麼。

中國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就沒有遭遇過什麼大規模的戰爭了,因此中國很多人對於現代化戰爭的花費沒有太大的概念,因此有一些人就說即便是發生了戰爭,中國十四億人,每人捐一百塊,也能夠支撐很長時間了。那麼如果發生戰爭,14億中國人各捐100元能夠支撐多久?。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時候,美國發動了海灣戰爭,在這場戰爭中美國動用了很多的先進軍事武裝,雖然整個戰鬥只持續了40天左右,但是卻足足耗費了接近一千億美金。

在這場戰爭中,美國雖然沒有太大的傷亡,但是每發射一枚飛彈,就是數十上百萬美金的消耗,而其價值數百萬的戰斧飛彈就如同放煙花一般,一枚接一枚的不斷發射出去。

美國在海灣戰中的表現震驚了世界,因此世界各國都紛紛投入到了軍事現代化的建設中,中國也不例外,現在中國已經基本完成了軍事現代化的建設,因此一旦發生戰爭,中國的軍費消耗至少不會比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消耗低。

中國14億人,每人捐一百元,就是1400億人民幣,看上去確實非常多,但是總得來說卻只有200億美金左右,按照海灣戰爭的消耗來看的話,僅僅夠一周多的消耗,相較於整場戰爭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這很出人意料,並沒有像大家所想的那樣可以撐很久。

此後美國又陸續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每一次戰爭所花費的資金都要比上一次更高,這還是美國擁有全面碾壓優勢的前提下,按照這樣的情況來看,中國一旦被牽涉到戰爭中去,1400億人民幣根本不夠看。

中國在近些年來研發了很多便宜且好用的現代化軍事裝備,例如帶有制導功能的火箭炮之類的,但是僅從這些方面省錢,也不能夠讓中國堅持更長的時間,因此還是不要貿然發動戰爭為好。

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同時中國也是一個剛剛崛起的國家,因此中國不會像美國一樣去全世界挑起戰爭,因為中國不願意自己的國家和經濟遭受到沉重的打擊,最後像美國一樣負債無數。

相關焦點

  • 若爆發戰爭,14億國人一人捐100元,1400億能打多久呢?
    若爆發戰爭,14億國人一人捐100元,1400億能打多久呢?如果在80年代,1400億能打10年。如果是物價飛漲的今天,個人認為,1400億隻能打幾小時!但如果把全國的大蒼蠅小老虎的錢,用來打戰爭的話,估計能滅十個漂亮國。
  • 如果爆發戰爭,14億中國人各捐100元能打幾天?答案意想不到
    對於戰爭,不應該害怕,而應該主動接受。02但是戰爭,不應該為了發動而發動,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如果單單是為了擴張而發動戰爭,那無異於緣木求魚,必定功虧一簣。回首往昔,全世界的人民在二戰中飽受了戰爭之苦,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在於在那個時代,每個強國都習慣利用大炮解決問題,最後能有誰獲利呢?
  • 如果發生戰爭,14億國人每人捐100元能打幾天?答案意料之外
    從宏觀層面上,戰爭是人類群體間極為嚴重的內耗行為,會極大的阻礙人類的發展,損耗大量的財富。因此在很久之前,我國就有了「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的說法。那麼在現代戰爭中,14億中國人各捐100元能打幾天?答案出人意料,讓你意想不到。我們如果要知道14億中國人每人捐100元能打幾天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得知道這是多大一筆錢。
  • 都說打仗耗錢,如果14億中國人每人捐100元,能支撐多久?
    都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而戰爭一旦發動,完全就是各國的拼錢大賽。這場戰爭,完全是看到最後,到底哪個國家更能撐住。二戰時期就是個鮮明的例子,很多的國家是越打越窮,最後打到褲兜都掏空了。而目前的資訊時代,軍費支出問題也比較透明。2018年,美國就在軍事上投入了6433億美元,而中國排名第二,也花費了1682億美元,而且這還只是一年的開銷。
  • 中國泱泱大國,如果14億中國人每人捐100塊,能支撐幾天的戰鬥?
    現代戰爭一旦爆發,耗費的金錢實在是難以計數。這就為什麼就是軍事實力第一的美國,在阿富汗戰爭面前依然會覺得有些吃不消的原因。即便是在強大的國家,在長期的戰爭之中也有可能被拖垮。有人對此就做出了很有意思的一個假設,如果所有的中國人在戰爭爆發的時候都拿出100塊錢,並將這些錢捐給國家用來打仗,那麼這些錢能夠支撐國家多長時間呢?中國是個泱泱大國,14億中國人,乘以100塊錢,結果必然是龐大的。畢竟這1400億人民幣是普通人難以想像的存在。這麼多錢放在一個人身上,可能是這個人一輩子都花不完的。但是放在一個國家身上,就顯得有些不夠看了。
  • 戰爭極其傷財,如果14億人每人捐100,最多能夠撐幾天?
    現在我們處於一個幸福的時代,戰爭的風雨已經過去,不過我們的和平生活是上個世紀祖先的奮鬥所締造的,他們毫不猶豫地把鮮血灑在了祖國的山河中,驅逐了侵略軍。和平是如今時代的主題,但不意味著讓我們忘記過去,只有從過去中學到東西才可以避免戰爭的再次發生。
  • 戰爭一旦打響,14億人每人出100能堅持多久?事實真相出人意料
    ,但也有其他人估算的是在700億美元左右,換算成人民幣也就是4000億。,最後統計下來,美軍在這場戰爭中的資金消耗是7630億美元。 14億人每人拿100元,能扛多久?
  • 假如發生戰爭,14億國人每人捐100元能打幾天?答案出乎意料
    因為經歷過戰爭,我國也不願輕易的挑起爭端,在對外交往方面,也是遵循著友好往來的原則,從不主動發起戰爭。在二戰結束之後,世界各國也大都願意和平發展,不想輕易發起戰爭。但是未雨綢繆,不能說現在沒有就不代表將來沒有。曾經有人提出過一個想法,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擁有差不多14億的人口。如果戰爭發生,我們14億的中國人每個人捐100元能打幾天?
  • 14億中國人每人捐出一百,一旦開戰能維持多久?答案真的很殘酷
    若是我國每人捐出100元,那就是1400多億,在戰爭爆發時能夠維持多久?答案其實很殘酷!以第二次海灣戰爭為例,2003年,英美聯軍對伊拉克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其理由是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私藏,以及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但主要的軍事行動僅持續了25天。
  • 戰爭消耗經濟,14億人捐款也無濟於事,大國也消耗不起
    雖然美國知道戰爭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但是該國家為了達到威懾效果,還是樂此不疲的發起各種戰爭。據統計僅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所有參與國家的獎金總損失就高達5萬多億美元,可想而知如此龐大的一筆戰爭支出,是需要各國耗費怎樣的心力去集結的。
  • 假如抗戰發生在當今,我國能撐多久?俄專家:這話應該反過來問
    對於勇於承認錯誤的德國來說,日本在戰爭結束之後對於歷史的迴避態度也讓人們尤為擔心,再加之日本在近年來曾屢次對《和平憲法》進行嘗試性的修改,在軍事上也數次觸及紅線,甚至還想擁有真正的航母。日本的一系列舉動讓人們尤為警惕,這個奉行帝國主義的國家會不會再次向其他國家伸出魔爪?很多人都在設想,倘若抗日戰爭再次爆發,中國還能撐多久?
  • 假如未來三戰爆發,美國會率先對誰下手?英專家分析有道理
    就現在的國際局勢來說,到底會不會爆發三戰其實誰都說不準,就像當年誰也沒料到一戰才結束沒多久二戰又爆發了,雖說概率相對來說比較低,但是也不能說是完全沒有的。但是我們今天不妨來預測一下,假如以後真的又發生世界大戰了,且不論原因是什麼,哪個國家會成為當今霸主美國的第一目標呢?英國專家對此做出了自己的分析預測,說得還有理有據的,一起來看看吧。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覺得美國肯定會先對一些小國動手,進一步擴大領土和積攢實力以後才進行下一步行動,有的人則覺得美國會率先攻擊他的鄰近國家,畢竟挨得近更好下手。
  • 假如現在的75億人,全部回到恐龍時代,我們人類能扛多久?
    但是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裡,人類並不是唯一的地球霸主,也僅僅不過是,僅僅存在了數以百萬年的時間,跟地球46億年的漫長歲月相比,根本算不上什麼,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九牛一毛,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挖掘一些幾百萬年前的事情真相,就會難上加難了。
  • 美媒困惑:為什麼12億中國人共用100個姓?
    美媒困惑:為什麼12億中國人共用100個姓?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14億人口,但卻是「姓氏池」最小的國家之一。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月17日文章,原題:在中國為何多達12億人共用100個姓 如果你在中國街頭隨便攔住一個人,那麼他們很可能姓王、李、張、劉或陳,因為這些是中國最常見的5個姓。中國政府的數據顯示,4.33億人以它們為姓,相當於30%的人口。
  • 目前100泰銖可以兌換21.94元人民幣,那5000泰銖在中國能消費多久
    以泰國流通貨幣泰銖為例,目前兌換人民幣匯率為0.2194,反之1元人民幣=4.557泰銖,顯然人民幣比泰銖更值錢,購買力也相對較強,同時也意味著目前100泰銖可以兌換21.94元人民幣,在中國二、三線城市只能吃一頓較為便宜的飯菜,當然,因為泰國與中國消費水平存在較為明顯差距,因此,相同的資金消費時間長短不一樣,同時存在眾多變量。
  • 中國抗日8年,戰時經濟是如何支撐這場戰爭?知道真相後令人驚嘆
    當然,抗戰到底的情操是感人的,但當局是否有能力照顧老百姓,使他們能夠獲得最低標準的生活保障,卻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實際上,日本實施現代化要比我國早上幾十年,開始於1868年的明治維新的時候。而中國在完成北伐以後,才幡然醒悟奮起追趕。但此時,我們整整晚了60多年,因此,即便沒有這樣一場殘酷的戰爭,我們的日子已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了,自身難保。
  • 這場國之大典,給14億中國人上了「三堂課」
    一場盛大的國慶慶典,讓14億中國人群情振奮。自豪、震撼、激動、幸福……每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體驗和感悟。  在歡慶之外,這場國之大典還帶給中國人什麼?至少有三堂課,值得每個人好好學習、體會。
  • 5000元人民幣能換995新元,在新加坡能生活多久?看完就知道了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這大千世界,假如有您的關注點讚,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新加坡是亞洲發達國家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也可以叫它獅城14世紀時拜裡米蘇拉建立了新加坡,在19世紀初新加坡被英國佔位殖民地,再1942年又被日本佔領,直到1965年才正式獨立,後來新加坡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的移民國家,尤其是華人特別多,據統計在新加坡的華人共有547萬人,佔據了新加坡總人口的74%,在新加坡都是隨處可見的華人。
  • 14億人每天需要消耗多少糧食?中國庫存大概能支撐多久?
    14億人,每天要消耗多少糧食?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除各類果蔬、肉食之外,我國人均每年的主糧消費量(包含原糧、穀類、豆類以及薯類)的消費分別為132.8千克、122千克、8.3千克、2.6千克。
  • 韓戰爆發時,蘇聯為什麼缺席聯合國安理會?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就做出了武裝幹涉朝鮮的決定,陸續有數十萬美軍進入朝鮮戰場。7月7日,美國輕易地促使聯合國同意了組織「聯合國軍」的提議,之所以美國可以迅速出戰並操控聯合國,是因為蘇聯缺席了聯合國安理會,也就沒有使用寶貴的一票否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