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足球名將錄(二十五):蓋氏一門四豪傑,優秀射手蓋增聖

2020-07-23 硬腿子聊個球

本文為硬腿子聊個球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這是北派足球名將系列第二十五篇。

中國足球上陣兄弟兵的不在少數,但是一門四兄弟都是足壇猛將的恐怕唯有大連蓋氏一家。「蓋氏四傑,聖賢君臣」,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大哥蓋增聖。


北派足球名將錄(二十五):蓋氏一門四豪傑,優秀射手蓋增聖


1939年,蓋增聖出生於大連。從小家就住在大連市體育場旁,受到當地濃厚足球氛圍的薰陶,蓋增聖也自然而然的愛上足球這項運動。小學時,蓋增聖就讀於大連市東北路小學(原名聖德小學,建於1926年),在校中,蓋增聖就是校足球隊主力前鋒。此後不管是初中(大連八中)還是高中(大連三中)階段,蓋增聖都是校隊絕對主力。

1956年,還在讀高二的蓋增聖被提前保送進入瀋陽體育學院。僅僅過了一年,蓋增聖就被選入瀋陽體育學院足球一隊,並且成為球隊主力前鋒。1957年全國足球甲級聯賽,年僅18歲的蓋增聖幾乎場場首發,最終瀋陽體育學院隊獲得聯賽第10名。

附1957年瀋陽體育學院人員名單:

領隊兼教練:郭鴻賓

教練:趙鮮鳳

隊員:玄光松、金東碩、李旭川、盧偉森、於清成、金重、金仁傑、王有成、趙德林、曲光新、張洪倫、李德華、孫連璋、金廣元、金雄秀、慕厚仁、金智榮、王栓、蓋增聖、劉茂凱、由良田、張龍伯、孫鳳玉、李本榮、李龍雲

1958年,蓋增聖跟隨瀋陽體育學院隊繼續徵戰全國足球甲級聯賽,這一次,瀋陽體院隊勇奪聯賽亞軍,而當年的冠軍是以國家隊為班底組成的北京足球隊。


北派足球名將錄(二十五):蓋氏一門四豪傑,優秀射手蓋增聖

1958年聯賽瀋陽體院隊與北京隊比賽照片


附1958年聯賽北京隊人員名單:

領隊:柯輪

教練:陳成達(兼)、史萬春(兼)

隊員:張俊秀、徐福生、李敔、樸萬福、謝鴻鈞、孫寶榮、王德發、王克斌、張京天、成文寬、陳成達、年維泗、叢者餘、陳家亮、張宏根、史萬春、方紉秋、孫福成、王陸、張志誠、孟廣聚、趙清河、金正民、崔曾石

1959年第一屆全國運動會,蓋增聖入選遼寧足球隊。預賽階段,遼寧隊被分在鄭州賽區,同組對手有江蘇、河南、湖北、湖南、內蒙古。經過五輪角逐,遼寧隊3勝1平1負獲得小組第二,晉級一運會決賽階段的比賽。

決賽階段,遼寧隊與廣東、四川、上海同分一組,最終遼寧隊1勝1平1負位列小組第二與小組頭名廣東隊攜手出線,挺進前六名。

最後的前六名排位賽,遼寧隊勝廣東、陝西,平八一、北京,負河北,最終獲得第一屆全國運動會第四名。

附1959年一運會遼寧隊人員名單:

領隊:王志和

教練:郭鴻賓

隊員:劉茂凱、劉國斌、金智榮、曹益海、李旭川、趙德林、金重、盧偉森、於清成、姜成鬥、叢安慶、高豐文、慕厚仁、王有成、曲光新、徐輔臣、王立惟、王鍾文、蓋增聖、孫鳳玉、徐來賢、劉福田、韓文梅、朱作富

1962年全國足球甲級聯賽,遼寧隊獲得聯賽季軍,而作為隊中主力前鋒的蓋增聖不僅入選了由體育報主辦球迷票選的22名優秀球員名單,最後還被選入北京晚報主辦的全國十大優秀射手。這兩份名單,蓋增聖都是遼寧隊唯一入選的球員。

附1962年22名優秀球員以及十大優秀射手名單:

22名優秀球員:

門將:黃肇文,張業福

後衛:李桂福,孫玉明、孫寶榮,費幼華,盛金榮、高筠時

中場:張京天、冼迪雄,高建雲,黃福孝

前鋒:陳家亮、孫雲山、張宏根、張坤嶽,陳志華、張正友,邢桂福,蓋增聖,陳山虎,張均浪

十大優秀射手:

陳家亮、孫雲山、趙光華、張正友、李松風、陳山虎、胡鳳山、池雲峰、張均浪、蓋增聖


北派足球名將錄(二十五):蓋氏一門四豪傑,優秀射手蓋增聖

1962年全國十大優秀射手合影,後排左二為蓋增聖

此後一直到1966年,蓋增聖都是遼寧足球隊當仁不讓的主力前鋒。然而一場席捲全國的變故讓國內各項文體活動都噶然中止,蓋增聖只得放棄自己心愛的足球。直到70年代初,全國各地才開始慢慢恢復文體活動。此時,已經錯過當打之年的蓋增聖只能退役,轉型成為教練。

1973年,停辦多年的全國足球聯賽重新開戰,蓋增聖作為教練組成員帶領遼寧青年隊獲得聯賽第21名(各省成年隊和青年隊一起參賽,一共41支球隊)。

1975年,蓋增聖回到家鄉大連,成為一名基層足球教練員,由於工作表現突出,蓋增聖先後又擔任過足校校長、大連市體委競賽訓練處長,大連市體委副主任。1983年,蓋增聖出任大連市體委主任。同年,大連市政府召開了第一次全市足球工作會議,蓋增聖當選大連市足協主席。

上世紀80年代之前,大連足球儘管人才輩出,卻只能不停的為省隊貢獻人才。改革開放之後,全國各地體育項目也面臨著重大變革。在第一次大連市足球工作會議上,市政府決定建設大連市足球隊,蓋增聖與大連市政府籤下三年衝甲的軍令狀。隨著王長太、陶義田、許建平一批老隊員的回歸,大連隊勇奪1984年全國乙級聯賽冠軍。


北派足球名將錄(二十五):蓋氏一門四豪傑,優秀射手蓋增聖

按理說,大連隊此時已經衝甲成功,然而,中國足協又突發奇想,提出舉辦第一屆足協杯賽,參賽隊伍為1984年的甲級聯賽17支隊伍、全國乙級聯賽的前4名(大連、雲南、上海二隊、福建)、全國青年聯賽的第1名(天津青年隊)、向國家隊輸送球員較多的廣州隊以及東道主武漢隊,共計24支隊伍,最終獲得本屆足協杯前16名的隊伍將成為次年甲級隊。

最終,大連隊獲得第一屆足協杯第十名,成功衝甲,提前完成市政府訂下的三年衝甲的目標。

在這之後,作為大連足球掌門人的蓋增臣又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建大連足球特區、發行足球彩票、成立職業俱樂部等等,這些創新舉措都為日後的大連足球騰飛打下良好的基礎。


北派足球名將錄(二十五):蓋氏一門四豪傑,優秀射手蓋增聖

大連球迷收藏的足球彩票

2017年6月28日,蓋增聖因病逝世,享年78歲。

更多北派足球,歡迎使用頭條搜索,搜索關鍵字「北派足球」。

肆意調侃,

嬉笑怒罵,

都是希望中國足球能好,

哪怕他彎路崎嶇,

哪怕他病入膏肓,

我是硬腿子,

歡迎大家一起來聊個球。

相關焦點

  • 北派足球名將錄(三十六):原八一隊中後衛,三年三級跳尚青
    北派足球名將錄(三十六):原八一隊中後衛,三年三級跳尚青 本文為硬腿子聊個球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北派足球名將錄:遼足十連冠見證者,綠茵快馬楊玉敏
    北派足球名將錄:遼足十連冠見證者,綠茵快馬楊玉敏 這是北派足球名將系列第三篇。
  • 北派足球名將錄(三十九):他為八一隊站好最後一班崗,莊連勝
    這是北派足球名將系列第三十九篇。上世紀的中國足壇,軍旅球隊可以說一道獨特的風景,諸如广部、沈部、昆部、北部、空部等都各具特色,為國家隊奉獻了不少優秀足球運動員,而八一隊更是部隊足球隊中最有效的代表。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位八一隊的後防大將,莊連勝。
  • 北派足球名將錄(二十八):1991年全國聯賽最佳射手,左腳將孫偉
    這是北派足球名將系列第二十八篇。在世界足壇,有一種觀點十分流行,那就是「慣用左腳球員強於右腳球員」。事實上,左腳球員出了非常多的世界巨星,最有名的莫過於球王馬拉度納。1983年,王洪禮執教中國國家青年足球隊(U19),孫偉也被選入大名單,並隨隊參加在曼谷舉辦的泰國國際青年足球邀請賽。首戰對陣印度尼西亞青年隊,孫偉和張後軍就各入一球,幫助中國隊2-1戰勝對手,不過,隨後的三場比賽,中國隊都負於對手未能小組出線。
  • 北派足球名將錄(三十):他是老遼足最後的倔強,於明
    這是北派足球名將系列第三十篇。)。1989年全國足球甲A聯賽,徐根寶帶領的國家二隊以9勝4平1負的戰績獲得聯賽冠軍,高洪波獲得聯賽最佳射手。1991年,於明在跟隨國奧隊參加泰王杯的比賽時意外受傷,隨後落選奧運會亞洲區預選賽國奧隊大名單。
  • 北派足球名將錄(三十七):足球職業經理人,國足鐵衛林樂豐
    這是北派足球名將系列第三十七篇。職業足球運動員大部分人退役之後,轉型成為教練員似乎都是第一選擇。不過其中也有少部分人轉型成為球隊管理者。1972年,林樂豐被上調進入遼寧青年隊,並隨隊前往青島參加全國足球分區賽青少年組的比賽。最終,遼寧隊以9戰全勝的戰績獲得青島賽區的冠軍。
  • 北派足球名將錄(三十四):94年甲A大連萬達第二射手,高旭
    這是北派足球名將系列第三十四篇。全國甲級聯賽對陣上海的比賽,半場結束雙方0-0戰平,下半時高旭替補登場,一上場他便頭頂腳踢幫助遼寧隊兩球領先,臨近比賽結束時,高旭的一次射門又造成上海隊林志樺自擺烏龍,最終遼寧隊3-0完勝對手,年僅21歲的高旭可謂一戰成名。最終,遼寧隊捧起聯賽冠軍獎盃。也正是這次聯賽冠軍,讓遼寧隊代表中國足球俱樂部出戰亞俱杯,並於1990年4月以兩回合總比分3-2力克日本尼桑隊,奪得亞俱杯的冠軍。
  • 北派足球名將錄(三十六):原國家二隊、八一隊中後衛,尚青
    這是北派足球名將系列第三十六篇。上一篇北派名將介紹的朱波,生於足球之城大連,自己的職業生涯卻是在八一足球隊中度過。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角也跟朱波經歷類似,他就是原八一隊中後衛,尚青。得益於父親的言傳身教,尚青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足球天賦,10歲那年,尚青就被選拔進入瀋陽業餘體校足球班,開始接受系統的足球訓練。1980年,八一隊的李宙哲和張世訓兩位教練來到瀋陽選拔優秀足球的苗子,結果,一下就相中了尚青。就這樣,尚青成為了八一少年足球隊中的一員。據說,因為此事,當時身為遼寧青年隊教練員的尚家琦沒少挨體工大隊領導的批評。自己家這麼一顆好苗子,就這麼讓人給挖走了。
  • 北派足球名將錄(二十七):原國家隊、遼寧隊後衛,拼命三郎高升
    這是北派足球名將系列第二十七篇。1987年10月4日,中國坐鎮廣州迎戰日本隊,這是第二十四屆奧運會預選賽東亞區最終輪比賽中日兩隊首回合的較量。次年,高升和隊友柳忠長、馬林一起被張京天指導選進國家希望隊(U23),並隨隊出訪突尼西亞、摩洛哥等地。
  • 北派足球名將錄(三十五):原國家隊八一隊右後衛,下底傳中朱波
    這是北派足球名將系列第三十五篇。1989年7月15日,中國隊坐鎮主場瀋陽憑藉柳海光和張小文的兩記頭球,以2-0戰勝伊朗隊,獲得了中國足球在世預賽中對陣「波斯鐵騎」伊朗的第一場勝利。1973年,經由學校體育老師的推薦,朱波進入大連市業餘體校開始接受專業的足球訓練。同年底,八一隊前來大連當地選拔優秀的足球苗子,朱波就這樣被選中,進入八一少年足球隊。
  • 北派足球名將錄(三十三):初代國足中場實力悍將,張京天
    這是北派足球名將系列第三十三篇。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第一代國家足球隊中,有三名張姓球員,他們因為足球技藝出色被球迷們合稱為「三張」,他們分別是門將張俊秀,前鋒張宏根,以及本文的主角中場張京天。附1956年國家隊20人最終名單:門將:張俊秀、徐福生後衛:樸萬福、王克斌、孫寶榮中場:陳成達、成文寬、王德發、謝鴻鈞、王立惟、張京天前鋒:史萬春、方紉秋、張宏根、崔曾石、孫福成、叢者餘、王陸(C)、年維泗、陳家亮
  • 北派足球名將錄(三十二):原國家隊、遼寧隊主力中場,姜峰
    這是北派足球名將系列第三十二篇。1988年,姜峰被朱廣滬選入國家少年隊並隨隊前往泰國曼谷參加第三屆亞洲少年足球錦標賽(U17)。小組賽中,中國隊勝日本伊拉克,平卡達朝鮮以2勝2平的不敗戰績晉級四強。1997年12月7日,前衛寰島客場挑戰四川全興,在這場萬眾矚目的川渝德比戰中,姜峰打入一記精彩絕倫的吊射幫助前衛寰島3-2拿下四川全興。
  • 北派足球名將錄(三十一):老遼足十冠王時期功勳綠葉,傅博
    這是北派足球名將系列第三十一篇。上世紀80年代稱霸國內足壇遼寧隊,在獲得十冠王期間,其實隊內基本是兩套陣容。接下來的第二戰,中國隊在下半場後半段由高洪波和宮磊各入一球,以2-0力克英格蘭。最後一戰巴拉圭,宋連勇和高洪波各自建功,幫助球隊2-1取得勝利,最終,中國隊以2勝1負的戰績晉級八強。四分之一決賽,中國隊迎來蘇聯隊。最終,中國隊0-1惜敗於佔盡主場優勢的東道主,結束了本次世青賽的徵程。傅博在這四場比賽中全部都替補亮相。
  • 尋根 ▋百家姓之--蓋氏 家族起源族譜
    春秋時期,齊國有公族大夫王歡受封於蓋(Gě)邑(今山東省沂水縣西北),又作暐邑。他的後代子孫以封邑名為氏,稱為蓋姓。  2、出自少數民族中有蓋(Gài)姓。據《魏書》的記載,盧水胡人中有蓋姓。  3、出自蓋(Gài)樓氏複姓所改。據《魏書》的記載,又有蓋樓氏複姓改為單姓蓋氏。
  • 京津足球名將錄(八):天津歷來出門將,向後魚躍張業福
    這是京津足球名將系列第八篇。天津足球歷來有產出優秀門將的傳統,從最初一代的國門張俊秀,到後來的王建英、 施連志、宗磊、劉雲飛、張鷺。這一年全國足球甲級聯賽,天津隊一舉奪魁。附1960年天津隊人員名單:領隊:劉振山教練:曾雪麟(兼)隊員:任文根、張業福、嚴德俊、林貴榮、鄧雪昌、劉家俊、王金豐、張尚雲、宋恩牧、陳少銘、崔泰煥、崔光禮、孫霞豐、李學浚、陳山虎、袁道倫、張亞男、胡鳳山、霍同程、曾雪麟
  • 北派足球名將錄(二十九):遼足亞俱杯冠軍陣容唯一異鄉客,李強
    這是北派足球名將系列第二十九篇。1990年4月29日,遼寧東藥隊在主場1-1戰平日本尼桑隊,以總比分3-2擊敗對手成功捧起亞俱杯冠軍獎盃。而這支遼寧隊陣中幾乎全是遼寧籍的球員,唯一的例外,也是本文的主角,李強。
  • 京津足球名將錄(十一):1980年全國足球聯賽最佳射手,王群發
    這是京津足球名將系列第十一篇。大家都知道,天津足球歷來出優秀門將,其實天津足球也曾經出過優秀的射手。1980年,天津足球隊在嚴德俊指導的帶領之下獲得了全國足球甲級聯賽的冠軍,而當年聯賽最佳射手也同樣花落天津隊,獲此殊榮的就是原天津隊左邊鋒王群發。
  • 京津足球名將錄(七):原國家隊、北京隊前鋒,優秀解說李惟淼
    這是京津足球名將系列第七篇。上世紀的中國足壇,上陣親兄弟的例子不在少數,最有名的例如:天津左家三虎,遼寧蓋氏四傑聖賢君臣,廣州彭氏兄弟等等。但是,孿生兄弟齊上陣的就十分少見。從小惟淼和惟霄二人都喜歡上足球這項運動,家門口的小街小巷都是他倆的足球場。進入北京一二三中學(現北京師範大學第三附屬中學)後,兩人都成為校足球隊主力。1968年,中學畢業之後的李惟淼和李惟霄一起進入南口機車車輛工廠工作。幸運的是,當時國內這些國營廠體育之風盛行,兄弟二人很快就憑藉自己出色的球技成為工廠足球隊主力,並逐漸在北京足球圈內小有名氣。
  • 京津足球名將錄(二十五):原國家隊、北京隊中後衛,於景連
    不過,這其中也有一少部分球員在家鄉外的球隊獲得了成功,本文的主角就是其中一位,他就是原空部足球隊、北京隊後衛,於景連。從小他就是受到當地濃厚的足球氛圍的薰陶,喜歡上這項運動,很快便進入當地業餘體校接受專業的足球訓練,1970年,國內各省開始恢復組建專業足球隊,於景連被選入遼寧青年隊。1972年,於景連跟隨遼寧青年隊在主教練郭鴻賓的帶領之下前往青島參加全國足球分區賽青年組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