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持中或接發球中,我們要力爭用正手來得分,包括在反手相持中,也是為正手側身製造機會,爭取主動。今天我們以許昕在反手相持中橫打之後銜接這正手進攻,來看一下如何突出正手進攻能力。
在前面的帖子中,我們說過很多業餘愛好者在反手加入橫打技術之後,在實戰中會過度依賴直板橫打技術,導致正手進攻的能力下降或側身搶攻的比例減少,造成在比賽中的主動性較低。
許昕在過去一段時間加強了反手的進攻能力,但我們可以在比賽中看出,許昕的橫打主要還是為正手創造機會,最終由正手來直接得分。其實在這一點,直板和橫板是通用的,橫板雖然反手的進攻性比直板要強,但是在相持端,橫板的反手也更多的是為正手創造條件,更多的是用正手來得分。
我們先看一下許昕在反手相持後正手反拉得分的套路,見上圖。許昕和徐晨浩連續擺短之後,徐晨浩率先擰拉到許昕反手位,許昕借力直板橫打到徐晨浩追身,徐晨浩回球到許昕中間位,在許昕前一板橫打之後,許昕已經提前有一個後撤步的調整,為自己的正手反拉創造了擊球空間,所以許昕在正手反拉時沒有過多的調整,拉球的質量也非常高,直接得分。
對於正手的側身搶攻,我們也可以提前設計一個套路。這個套路其實我們在前面的橫板教學中已經提到過。今天我們來看一下許昕在比賽中的應用,見上圖。從上面的兩個動圖我們可以看出。許昕的正手側身搶拉一個斜線一個直線,這個套路都是提前設計好的,而不是根據來球再決定是否側身的。
那許昕為什麼敢提前做側身呢?這是因為他前一板的橫打為他的側身創造了前提條件,他的前一板直拍橫打的線路很長,角度基本都是靠近底線,並且一定是一板高質量的橫打,而且許昕是左手,球落臺後弧線是外拐的,這樣對方如果想變直線的話是非常難的,對方會大概率的回到許昕的反手或反手偏中間位,當許昕反手橫打之後就已經開始提前側身,準備搶了,有非常充分的時間來準備擊球,不僅能夠提高擊球質量,還能夠選擇回球線路,更大概率保證一擊制敵。
如果當自己的橫打質量不是很高的時候,這時候許昕就不會提前側身,而是會更多的去看住自己的正手空擋,見上圖。從動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許昕的直板橫打被樊振東防到正手直線後,許昕能夠迅速移動到正手位,用自己的正手完成反攻,許昕的連扳正手拉球落點選擇也是非常合理,先壓到樊振東反手位,在看到樊振東想側身的時候,拉了一個樊振東的正手空擋(樊振東的提前側身和前面說的許昕提前側身是一樣的技戰術,反手高質量然後想直接側身,只是樊振東反手沒有給出大的角度,被許昕反拉成功)。
不論是直板還是橫板,突出正手是我們在實戰中追求的方向,一些套路也是可以在我們不斷的實踐中總結出來,找到適合自己而且能夠有效得分的套路,當比賽進入到關鍵分的爭搶時能夠拿得出手。
桌球網-白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