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馬琳直板橫打的攻擊性

2021-02-18 哈爾濱好桌球

上次給大家介紹了馬琳正手臺內球的迷惑性處理方法之後,很多小夥伴們要求馬琳老師繼續教學,對此,國球匯君只能說:「這個可以有」。下面,咱來點硬貨,學習一下馬琳老師在直拍橫打中的小摩擦的運用,Let's go!1技術詳解直板選手的優勢是手腕的柔軟性以及對板形靈活的運用。以前,對於直板選手來說,處理反手位的下旋球時一般會比較困難,多數情況下都要依靠側身來完成高質量的進攻。通過直拍橫打技術,現在,直板選手也可以像橫板選手一樣在反手同樣具備了上手能力。在直板橫打中加小摩擦,就是橫打攻擊技術中的一項。

在拉斜線圖 3-4 中,馬琳反手加摩擦時手腕轉動一半,然後再去接觸球。這是為了通過手腕足夠的轉動,邊摩擦邊把球送到對方的球檯上,此時觸球點應當是球的左側上部。

而在拉直線的小摩擦時,應注意要摩擦球的後上部方向,而且在身前擊球效果才是最佳的。手腕的控制對於直板橫打加小摩擦這項技術是至關重要的。直板選手在反手臺內拉球時,手腕轉動的幅度要比橫板選手大,穩定性會略微下降,所以接觸球的時候一定要控制住手腕轉動的幅度。一旦控制不好這點,接觸球之前球板轉動的幅度就會過大,致使回球失誤或質量過低。2實戰運用

在反手位使用直板臺內橫拉,讓馬琳在現代乒壇又掌握了一門不可缺少的技術。自此,他不光再靠著正手和反手的單一技巧,而是要去掌握以臺內作為基礎的一套組合技術。

2000 年之後,馬琳掌握了反手橫打的技術,這項技術可以更好地銜接下一板的正手連續攻,並可以有效地結合全面攻擊的打法,但在出手時還是要注重質量。在側視圖 4 中,馬琳的手肘抬起,製造身體前邊的空當,開始反手臺內拉。而在後視圖中,從臺內使用反手橫拉的球帶有側旋旋轉,且變化也非常強,具有較大的威脅性。這裡也充分體現了這項技術的重點:接觸球時板形要轉動,但在接觸球前的瞬間,板形的穩定性也是很關鍵的。

點擊「閱讀全文」看桌球直播

相關焦點

  • 馬琳被稱為直板之神,王皓是直板橫打代表,兩人遺憾錯失大滿貫!
    馬琳被稱為直板之神,王皓是直板橫打代表,兩人遺憾錯失大滿貫!馬琳和王皓無疑是國乒歷史上的傳奇人物,他們兩位聯合王勵勤創造了二王一馬的時代,讓國乒在世界中達到了巔峰水準,但是大家都想到直拍運動員的時候,或許會對於他們的打法有爭議,因此在劉國梁時代中,直拍橫打便已經出現,劉國梁進行改良了這種打法,直到王皓的時候,直拍橫打已經發揮到了最大作用,可是令人惋惜的是,王皓在三次奧運會之旅中,他三次獲得了亞軍。
  • 看馬琳如何玩轉橫打與推擋,直板橫打利與弊別人懂不如自己懂
    技術先進也有兩面性,直板橫打在實戰中有哪些弊端你了解嗎?從目前高水平的直板運動員來看,反手橫打體系可以說是目前最先進的技術,相比於推擋它的進攻性更強,而且可以兼顧防守,與橫板反手有抗衡餘地,推擋在職業運動員基本銷聲匿跡了。但是對於我們業餘愛好者,推擋還是非常受眾的,大部分業餘愛好者推擋技術是必不可少的。
  • 看馬琳如何玩轉橫打與推擋,直板橫打利與弊別人懂不如自己懂
    本作品由桌球網原創如有原創文章、視頻投稿意向請加溼父微信號shifuwx從目前高水平的直板運動員來看,反手橫打體系可以說是目前最先進的技術,相比於推擋它的進攻性更強,而且可以兼顧防守,與橫板反手有抗衡餘地,推擋在職業運動員基本銷聲匿跡了。
  • 技術分析許昕直板橫打,戰例看桌球直板橫打的發展
    左手直板,正手弧圈球力量大,旋轉強。反手橫打犀利,動作小落點刁鑽。配合全臺步法,進攻無死角。從許昕的戰例,談談桌球直板橫打的發展和方向。上圖為許昕比賽中的直板橫打戰例。許昕接發球擺短後,反手橫打起下旋,拉直線直接得分。
  • 國乒金牌直板教頭,這樣評價許昕、王皓、馬琳的直板橫打!-桌球國球匯
    直板許昕一壁聳立,而橫板好手群峰連綿,這是否說明直板不如橫板,主要在反手端直板橫打不如橫拍反手自然順暢? 對此,國乒金牌教練吳敬平第一個不同意:「我一直認為,直拍橫打比橫板的反手先進多了。因為直拍橫打臺內球靈活,在中近臺練到位了一樣能打出很高的水平,在遠臺拉球帶拐彎。
  • 許昕的正手,王皓的橫打,馬琳的智謀 或許是直板桌球的未來
    1、許昕的正手其實作為直板選手,【乒談】覺得許昕和馬琳更像,他們都有出色的手感,只不過許昕的手感可能更「秀」;正手方面,馬琳近臺爆衝好一點,許昕則是弧線強烈側拐,同時,由於在中遠臺具備強大的相持能力,所以許昕被稱為
  • 直板橫打技術比橫板選手厲害?
    但是直板選手有一個好處, 後期增加直板橫打技術,可以彌補反手一味地推擋。在八十年代前,江嘉良是近臺直板快攻打法,體現的就是小快靈。後期雖然湧現了一批優秀選手,但是依舊橫板選手佔多數,比較突出的代表人物是莊則棟直板正膠和反膠打法,張燮林的直板削球打法。開始由於國外選手都是橫板弧圈球打法,對直板比較陌生,輸掉了一些比賽。後來由於研究中國直板選手的打法,直板在一定時間開始走下坡路。
  • 在同時代桌球直板運動員中王皓與馬琳,誰對桌球貢獻最大?
    馬琳的打法是快攻弧圈,球風兇悍,擅長發搶,發球技術也是一流,前三板細膩手感突出,臺內短球無人能敵,側身暴衝也是一流,相對於王皓而言,馬琳的正手單板質量更高,但是反手的話就不及王皓了。說到直板,就不得不說說直板橫打技術。
  • 業餘直板橫打該學誰,許昕戰例談與王皓區別,橫打區別在哪裡
    製作了國乒多人橫板反手擰的視頻,有的網友談到了直板橫打。今天用許昕的戰例,談談橫打技術。
  • 深度|以王皓為例,探究桌球直板橫打技術的優勢與短板
    1、直板橫打對比直板打法的技術優劣分析直板橫打和直板打法握拍的方式是一樣的,是直板打法的改進打法,所以兩種打法正手的優勢可以相互抵消。反手方面:直板橫打的臺內擰拉要優於橫板打法,需要發力的幅度更小,反攻速度更快;而橫板打法的反手力量更大,相持能力要優於直板橫打。所以,在反手方面,直板橫打和橫板打法基本相當,各有千秋。
  • 橫打並非解決直板反手問題的萬金油 靈活變化才是桌球王道
    ,直板橫打可以說是最大的創新,沒有之一。馬琳身上,可以看的見的是,大家開始嘗試將橫打和優秀的傳統直板技術結合起來,王皓的出現其實是摒棄橫打,純橫打的嘗試,許昕和馬琳類似。他的成功帶動了直板橫打的傳播,激勵了一代人,【乒談】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恐怕他的成功難以複製。王皓在橫打上的天賦可以說前無古人。
  • 桌球器材 | 盤點那些適合直板橫打的經典底板,必有一款適合你!
    如今玩直板的球友們,誰還不會兩板橫打?不僅能夠克服反手位的起下旋問題,玩對攻打冷板也頗有味道。     不過,當橫打成為自己反手的主要技術時,卻又想兼顧一定的推擋。由於技術的需要,這類球友難伺候的程度可謂是直板選拍中最高的,對直板的手柄、重量、厚度包括材質結構等都要求甚高,一般以5.8-6.0mm厚度、90g以內的重量以及5層純木以及5+2纖維板為好。      所以說,適合直拍橫打的經典球板有哪些呢?
  • 以馬琳、許昕為例,對比分析傳統、現代直板打法
    逐漸形成了以馬琳為代表的、傳統左推右攻的快攻打法和以許昕為代表的、現代反手橫打的弧圈打法兩大派別,兩者界限分明,新舊之稱應運而生。新舊交替:傳統與現代相得益彰在大球與小球的過渡期,賽場上隨時可見傳統、現代直板打法的運動員同臺競技,其中尤以傳統派的馬琳和現代派的許昕活躍。
  • 作為直板橫打集大成者卻帶不出一個像樣的隊員?
    九團賽林威上演單騎救主好戲,分別戰勝直板薛飛和方博,獨得兩分,一手將九團送進了四強。尤其是在第二盤0-2落後情況下,逆轉薛飛。打完這盤比賽,五團場外指導王皓,臉都綠了。王皓作為直板橫打的集大成者,在廣大愛好者心目當中,是有特殊地位的
  • 直拍橫打握法
    目前主流的直板橫打握法,可以分為馬琳式、王皓式和許昕式, 劉國梁、楊影那種老式的橫打,局限太大,基本上已經很少有人用了,略過不表,就談上面三位: 馬琳式可以說是傳統式集大成者,連而且橫打的控制肯定是不如推擋的,大家練過全橫打直線就會知道多難受了。正手手型太死,只能爆衝,扣殺不如馬琳式靈活。反手使用率過大也影響了戰術,整一個自走炮,中間一站,兩邊輸出,側身戰術和意識不強。完全跟橫拍一樣,就失去直拍橫打的初心了。
  • 深度:直板橫打與橫板直握,橫直碰撞出新火花
    為了解決直板反手問題,許多的直板運動員都在想辦法突破,有像柳承敏一樣放棄反手,苦練正手的&34;,將步伐練到極致,而反手作為過渡,隨時準備正手側身爆衝,也有像與馬琳一樣算球練球,提升技術的&34;,將推擋技術發揚光大,利用
  • 不妨用橫打給你的直板反手加點進攻元素,加強主動性
    推擋+橫打讓你的直板反手不再僅僅被動防守,還有1+1大於2的效果現在推擋在比賽直播中已經越來越難看到了,隨著桌球技術的發展,直板的反手已經進化成帶的進攻橫拉、橫打。隨著馬琳的退役,傳統直板打法在三大賽中再無獎牌入帳,最接近的一次應該是15年女子世界盃李嬌淘汰朱雨玲,但最終也僅拿到第四名。
  • 深度|以王皓為例,探究桌球直板橫打技術的優勢與短板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桌球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以我國的王皓為代表的直板橫打桌球運動員,讓國際乒壇為之耳目一新。但是,隨著直板橫打技術的代表人物王皓三次與奧運會冠軍擦肩而過,大家開始對直拍橫打技術的先進性產生了懷疑。今天,我們就以王皓為標杆,以王皓參加的三場奧運會決賽為戰例,深度剖析直板橫打技術的優勢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 鄧亞萍質疑「直拍橫打」:只剩橫打了 盼見正手+步伐之經典直拍
    央視解說嘉賓、國乒第一位大滿貫球員鄧亞萍,在比賽中談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王皓倡導的「直板橫打」技術,在其目前的大弟子薛飛手上,只剩下橫打了,缺乏了直板球員典型的正手好、步伐跑動能力強的特點。作為大滿貫球員,鄧亞萍在技術上談一點自己的看法,應該是業務探討的本分之事吧。
  • 鄧亞萍質疑「直拍橫打」:只剩橫打了 盼見正手+步伐之經典直拍
    央視解說嘉賓、國乒第一位大滿貫球員鄧亞萍,在比賽中談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王皓倡導的「直板橫打」技術,在其目前的大弟子薛飛手上,只剩下橫打了,缺乏了直板球員典型的正手好、步伐跑動能力強薛飛2-3(15-13、11-7、9-11、3-11、3-11)賽林威直板橫打的最初雛形,可以追溯到劉國梁打球的時代,不過這種打法的集大成者應該就是王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