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天的鑼鼓,激昂的吶喊,飛濺的水花,飛渡的龍舟……每年端午前後,這樣讓人熱血沸騰的景象,就會出現在僑鄉的大小河道。在江門五邑,歷史悠久的龍舟活動,既是一項體育賽事,一種民俗活動,更是人們心頭揮之不去的情結。
賽龍舟,水花飛濺,激情飛揚。
距離端午節還有3天,小夥伴們準備好出遊計劃了嗎?又到了一年一度龍舟節,江門五邑各地的龍舟已經陸續起水了,龍舟隊也在緊鑼密鼓的訓練了,就等端午你來捧場了!
棠下扒龍船:數百年傳統今更盛
素有「龍舟之鄉」美譽的蓬江區棠下鎮石頭村,今年也將舉辦龍舟競渡活動,市民可前往比賽場地,一睹盛況。
龍舟賽史
棠下鎮扒龍船已有數百年歷史。西江在棠下鎮由西北向東南環流入海,鎮內河網縱橫,過去人們有以舟楫代步的習慣,村民皆善於使舟,便造就了這裡獨特的扒龍船文化。其中又以棠下石頭村最盛,該村至今還保留有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的「接龍橋」。
棠下鎮石頭村委會北角村的兩條「雲龍」龍舟同時起龍。
與其他地方不同,棠下石頭村所採用的龍船,還是用坤典木製造的傳統龍船。龍船歷來只在內河湧扒、遊,一般不出江海。棠下石頭村的龍船活動,全程包括請龍(出水)—出龍(走鄉串村)—扒龍(競渡)—藏龍(將龍船再次沉入河湧裡)。
在龍頭擺上蘋果插上香,祈望出師得利、平平安安。
龍船競賽前的開光點睛儀式,會放鞭炮、奏樂,然後用生雞(公雞)血點睛。點睛一般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競賽組織總理事或地方要員進行。
時間:6月20日上午9時
地點:蓬江區棠下鎮石頭村 天沙河石頭村段
禮樂傳統龍舟:鼓聲一響萬人空巷
每年端午節,禮樂人自發的「扒節龍」都會在禮樂張圍河五四村河段上演,今年也一樣,市民可親臨現場感受龍舟競渡的熱烈氣氛。今年從五月初一(6月16日)就開始了,連續鬧五天呢!
龍舟賽史
作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禮樂傳統龍舟,有著近400年的歷史。如今,龍舟競渡已成為禮樂人最喜愛、開展最廣泛的群眾性體育運動,聞名於珠江三角洲。
禮樂人扒龍舟用的橈,即划槳,均有太極圖,整齊划動,氣勢不凡。
古時禮樂水網縱橫,渡口遍布,無橋、無舟無法通行,於是催生了禮樂龍舟。禮樂傳統龍舟原有有9支,俗稱九龍入洞,但有一龍舟在民國時期解散外,至今只餘8支龍舟隊,8支龍舟還分公母。
每年端午節,禮樂人必「扒節龍」。除了村民自發的龍舟活動,禮樂還每三年左右舉行一次大型的龍舟賽。每條龍舟對應有一個龍舟坊,並相應建有龍舟廟、殿,每逢龍舟活動,必拜廟、拜殿。扒龍舟用的橈,即划槳,均有太極圖。
禮樂龍舟賽氣氛有多熱烈,必須親到現場才能感受到。
每逢龍舟比賽日,禮樂鄉民齊出動,賽道兩岸人山人海,觀眾數以萬計,盛況空前。「龍舟鼓響,萬人空巷」,用這句話來形容禮樂人對龍舟的喜愛一點也不為過。
時間:6月16日(五月初一)--6月20日每日14::30-16:30古勞「三夾騰龍」:龍舟飛渡寓意吉祥
每年農曆初三、初四兩天,古勞鎮各村十餘支龍舟隊都將自發聚集在三夾河道相互競技,場面十分精彩。今年五月初三、初四(6月18日、19日) 三夾龍舟賽繼續精彩上演。
龍舟賽史
早在乾隆年間,鶴山當地已有舉辦大型龍舟競賽的習俗。1949年後,鶴山的賽龍舟活動發展更加彭勃,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三夾騰龍。1988年,三夾騰龍被確定為鶴山新八景之一。
賽龍舟,賽的是毅力和激情。
「初一起,初二忌,初三初四扒出屎,初五初六龍過基」,這是鶴山古勞龍舟競技的寫照。鶴山古勞龍舟競技歷史悠久,幾百年來百姓都把龍舟當作吉祥之物,他們深信每年只要舞了龍頭,扒了龍舟,洗了龍舟水,就會風調雨順,福壽綿長。
據古勞當地老龍舟扒手介紹,四月底,各村村民便把收藏在「龍船涉」水中的龍船起出來,抹過油,裝上龍頭龍尾,進行訓練,俗稱「練橈」。被挑選為「扒丁」的青壯年人都充滿自豪,往往要集中食宿,為接下來的比賽抓緊訓練。
岸上觀眾吶喊助威,河上選手奮手拼搏。
三夾賽龍舟,每年都要舉行一次。比賽的組織形式分兩種:一種是自發性的,各船自找對手,捉對進行友誼比賽,不決出冠軍;另一種是由政府部門組織的錦標賽。競賽時,按各船的實力及歷年比賽成績分為甲乙丙組,分組進行預賽、複賽,最後決出冠亞軍。
大澤鎮「龍舟之鄉」賽風採
比賽之前,各參賽隊伍在河道展現風採。
今年新會大澤鎮及司前鎮大範村都將舉行龍舟賽,其中大澤鎮第十一屆龍舟傳統錦標賽6月17日將在大澤鎮牛勒河段舉行,而司前鎮大範村划龍舟將於端午節當天舉行。
龍舟賽史
新會大澤鎮的龍舟比賽活動歷史悠久。沿江西衝的龍舟已逾百歲,被四鄉尊為「龍祖」。牛簕、沿江、小澤等村都成立龍舟隊。
龍舟要在河道上賽數個回合,每到航道一端,龍舟手要摘下掛在半空的門牌。
每年端午節,龍舟鑼鼓響徹鎮內外,從「起龍」、「賽龍」到「收龍」,歷時一個多月。該項活動已成為該鎮文體生活中的一件盛事。2008年,大澤鎮正式掛牌成為江門市「龍舟之鄉」。
龍舟如離弦之箭,一路向前,水花飛濺,場面激烈。
近年來,大澤鎮的龍舟競賽活動都在牛簕河舉行,應邀參賽的龍舟隊伍一般是9支,有時會達12支之多。比賽當天,牛簕河兩岸站滿了觀看的觀眾,場面非常熱鬧。到了中午12時,參賽的龍舟隊會集合一起,沿河道來回巡遊,展示風採,然後比賽正式開始。這時,兩岸歡聲雷動,龍舟手們在激昂的鼓點聲下展開激烈角逐。
時間:6月17日12:30
地點:新會區大澤鎮牛勒河段
時間:6月20日12:00
地點:新會區司前鎮三益村河
沿海一帶都舉行龍舟比賽
今年的端午節當天,臺山衝蔞鎮竹洛村龍舟公開賽,市民可前往觀看龍舟賽的熱鬧!
龍舟賽史
據記載,臺山的民間龍舟比賽活動有300多年的歷史。每年端午節,沿海一帶都舉行龍舟比賽,尤其是上川島、下川島、橫山、北陡、汶村、海宴、深井、那扶等鄉村最盛行。
臺山龍舟錦標賽。
那時龍舟比賽並非龍船,而是木船,參加比賽的人數也不等。新中國成立後,臺山沿海一帶堅持每年都舉行龍舟競賽,衝蔞、鬥山等非沿海的一些村逢端午也在村裡的大魚塘賽龍舟。
每年的端午節,臺山各地都會舉辦龍舟賽。
每年的端午節,臺山各地都會舉辦龍舟賽,而規模最盛的要數2012年臺山市「新富源杯」龍舟錦標賽。
水口新風龍舟:具歷史文化經濟價值
龍舟飛快穿行於水中,舟上鼓聲咚咚,健兒們奮力劃漿,好不威武。
龍舟賽史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一和端午節,水口新風龍舟賽就會在潭江水口河段舉行。站在潭江河岸,就能欣賞到精彩的賽事。杜岡、衝澄的龍舟賽,也會在每年的端午節前後幾天,在蒼江開平城區段舉行。在蒼江兩岸,看賽事或拍攝都很方便。百舸爭流的歡騰場面,不容錯過。
杜岡龍舟賽,每年的端午節前後幾天,在蒼江開平城區段舉行。
相傳在清朝乾隆年間,水口新風龍舟已出隊參加江門舉行的龍舟賽事。水口鎮新風村委會多條村子的村民,是數百年前從外地遷來的移民,他們帶來了荊楚地區端午節舉行龍舟賽活動,以紀念戰國時期楚國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
新風地區地處潭江之濱,水網縱橫,得天獨厚,有地利之優勢,使龍舟這個傳統在這裡慢慢發展起來,逐漸成為當地一個年年舉行的活動。
內容來源:《美麗江門》叢書、江門旅遊微信公眾號
該內容由江門發布提供,感謝歡迎轉載或者摘錄使用並標明出處。
親,你還想知道哪些內容,不妨告訴小編,小編幫你打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