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賽季中超、中甲升降級附加賽第2回合武漢卓爾與浙江綠城的比賽將於11月22日晚在蘇州舉行。中國足協特指派韓國籍裁判高亨進執法比賽。這樣一來,包括半決賽、決賽、保級生死戰及超甲附加賽的諸多關鍵場次均由兩位韓國籍裁判分別執法。2020賽季中超聯賽「最佳裁判」如何評比?兩位韓國籍裁判要不要參選?這其實給中國足協出了一道難題。
作為本賽季中超、中甲聯賽實際意義的收官戰,卓爾與綠城的超甲升降級附加賽第2回合將於22日晚在蘇州奧體中心打響。在雙方首回合比賽中,韓國籍主裁金希坤的良好執法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外界據此推算,另一位韓國籍裁判高亨進將執法兩隊第2回合比賽。而實際結果與外界合理推測完全吻合。
受疫情影響,外籍裁判無緣執法本賽季中超聯賽首階段賽事。也正是受到各類現實因素制約,僅有高亨進、金希坤兩名韓國籍裁判受邀來華執法中超第2階段比賽。兩人於10月21日分別進駐大連、蘇州賽區後,先行執法了第16輪保級組廣州富力與青島黃海、爭冠組北京中赫國安與山東魯能的比賽。從那時開始直到超甲附加賽前,兩人執法了從第17輪至第20輪的多場關鍵比賽。如半決賽首回合上港與中赫國安的比賽、決賽第2回合廣州恆大與江蘇蘇寧的比賽均由高亨進主哨;而金希坤也曾先後執法中超最後1輪永昌與卓爾的保級生死戰、超甲附加賽首回合綠城與卓爾的比賽。
在中超收官階段期間,7名中國足協在冊國際級裁判員(主裁)的總體執法場次不多。除唯一1名「70後」裁判馬寧外,其餘6名國際級裁判幾乎都無緣主哨事關奪冠、保級、亞冠入場券競爭的關鍵場次。雖然他們當中有1名國際裁判因處理家事被迫缺席中超第2階段聯賽執法,但在此期間亮相執法舞臺的主裁,除外籍裁判外,大多為王哲、郭寶龍這樣的「70後老哨」。而中超第2階段執法工作的「風頭」也幾乎被兩位韓國籍裁判佔去。
兩位「韓哨」執法水平高超,並不意味著的本土裁判不努力。儘管部分「土哨」受業務水平有限、規則尺度掌握不力、經驗不足、心理素質欠缺等因素影響在本賽季中超執法過程中出現了部分錯漏判,但總體來說,本土裁判都嚴守職業準則和國際判罰規則,在執法及賽前準備過程中嚴於律己。只不過因聯賽首階段及第2階段初始階段部分本土裁判的判罰引發巨大爭議,他們根本無法取得參賽俱樂部的信任。因此,與其說中國足協邀請外籍裁判從而提升中超執法水平,倒不如說請洋哨更易於平復俱樂部方面的不滿情緒。
按照慣例,中國足協在每個賽季結束後,都會推出當季中超聯賽評獎活動。「金哨獎、金旗獎」自然也是重要的獎項之一。不過受本賽季賽制調整影響,事關重大競爭利益的比賽集中在個別輪次個別場次中,而兩名韓國籍裁判又是這類比賽判罰工作的絕對主角。如果外教、外援可以參與「最佳教練、最佳球員、最佳射手」等重要獎項評比的話,外籍裁判會不會成為本賽季中超「最佳裁判員」候選?如果拒絕「韓哨」參選,那麼本土裁判範圍內的「最佳評選」,其含金量能否保證?評選是否能夠令人信服?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肖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北京頭條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