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獎得主傾力打造《建築的故事》:建築從來是溫暖、有故事的

2020-12-18 濟南文心

《建築的故事》豆瓣評分9.1,是普立茲獎得主傾力打造的一本建築歷史繪本。《華爾街日報》曾這樣評價這本書:

這本書是獻給與人類史相伴隨的建築頌歌。

該書從稻草屋到摩天大樓,從宮殿到藝術中心,不到100頁的繪本,它帶我們橫穿了世界七大洲,也穿越數十世紀,進行了一場奇異的建築之旅。本書選擇了世界上16座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帕帕特農神廟、巴黎聖母院、泰姬陵、紫禁城、水晶宮、雪梨歌劇院等等,並講述了每棟建築背後非凡有趣的故事。

不僅如此,書中還繪有細緻微觀的剖面圖,讓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建築結構,並欣賞建築的創作者的天才靈感。這是一部真正具備全球化視野的建築史,展出來自北美洲,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亞的經典建築,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面向兒童所出的建築繪本。

身為一名在建築行業浸淫了20多年的老建築人,每當談論起各類建築時總會不由自主地眉飛色舞。一提起金字塔,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人面獅身像、神秘的法老王,還有風情無邊的「埃及豔后」;一提起巴黎聖母院,我想就想起了敲鐘人卡西莫多與吉普賽姑娘埃斯梅拉達之間奇特的愛情故事;一提起長城,我就想起了孟姜女。對我來說,建築從來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溫暖、有故事的。

《建築的故事》封面

一本和愛有關的繪本

記得兒子小的時候,我帶他出去玩。每經過一個我曾經參建過的項目,我都會很興奮地對他說:「這是我設計的樓!」「這是我參與設計建造的高架立交橋!」那種自豪勁兒別提了。其實,我一直還有個小小的心願,就是希望兒子以後也能像我一樣,成為一名城市建設人。

我想作者派屈克·狄龍應該也有一位像我這樣的母親,因為在這本書的扉頁上,就寫著這樣一句話:

獻給我同樣摯愛建築的母親——派屈克·狄龍

所以,對於派屈克·狄龍來說,這本書還滿含著對母親的深情和熱愛。正是因為母親從小對他的影響,才讓他如此喜歡建築,才能有了這本繪本的誕生。所以,這本書創作的初衷就是溫暖的。

派屈克·狄龍是英國非常有名的建築師與歷史學家,曾經獲得過普立茲獎。他喜歡研究建築,但也熱愛說故事。他曾經為兒童寫過一本《英國的故事》,也為大人們撰寫過另外兩本評價極高的《最後的革命》與《琴酒的近代歐洲史》。但《建築的故事》是讓他最滿意的,他曾表示:

書寫《建築的故事》是最過癮的創作經驗!

該書的另一位作者史蒂芬·比斯蒂,他是英國知名手繪插畫家、剖面圖大師。他愛好廣泛,歷史、建築、繪畫他都喜歡,而且他慣用墨水與水彩創作。知識插畫領域的貢獻,讓他榮獲1993年紐約時報最佳繪本 (The New York Times Best Illustrated Book Award),以及 2004 年英國兒童文學圖書大獎 (The UK Literary Association Children’s Book Award) 等多項獎項的肯定。據說,史蒂芬·比斯蒂畫畫從不用尺子,每一張圖都是他一筆一筆畫下來的。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這本書本身就是是一本溫暖的繪本,它承載著對母親的敬愛,更凝聚著兩位作者的心血。

繪本插圖

建築,為溫暖而生

在繪本《引言:建造一棟房子》中,兩位作者為我們仔細描述了建築的產生及發展史,並配以各時期建築的插圖。仔細讀完,相信孩子們一定可以感受到這一點:其實,建築就為了溫暖而生的。

為了躲避野獸的襲擊,為了躲避風霜雨雪等惡劣天氣,為了溫暖和安全,原始人住進了山洞。當找不到山洞的時候,人們就開始用樹枝搭建木屋,或者用石塊建造房屋。但是這種房屋非常不結實,容易被狂風吹倒,於是人類又開始用石灰、泥沙等進行砌築。

房子結實了,但是每到下雨,雨水還是會順著縫隙滴到屋內,風也會從縫隙內鑽進來。於是,人們就用泥巴把縫隙糊住,進行防水和保暖。

可就算住在屋子裡面,當嚴冬到來的時候,人們還是被凍得瑟瑟發抖,於是人類就開始在屋內支起了火爐,安上了暖氣。

為了生活得更加舒適,讓家人一回到屋內就能感受到溫暖、安全和生活的便捷,因而人類一步一步地改造了房子。整個建築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人們在逐步提高自己生活舒適感的過程。

繪本插圖

有溫度有故事的建築

其實,每一個建築產生的背後,都隱藏著一個故事。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些故事,有些建築也許根本就無法問世。建築其實並不像它的外表和手感一樣冷冰冰,它承載了人類很多的情感和寄託,因而也變得溫情滿滿。在這本繪本裡面,不僅有各種建築的構造插圖,也有很多和建築相關的溫暖故事。

01、等待覆生——左塞爾金字塔左賽爾法老是埃及所有統治者中最偉大的一位。他將王國的疆土從非洲拓展到了阿拉伯一帶。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法老,也在懼怕著死亡的來臨。他在深夜無法安眠,長久注視著黑夜。他可以擊敗所有的敵人,但卻唯獨無法徵服時間。

一天,他眺望著遠處連綿的群山,突發靈感:如果他能為自己建造一座石頭陵墓,那他的屍體就可以永久保存在裡面,直到復活的那一天。於是,一座巨大的白色石造金字塔,就如同山峰一般聳立在埃及蔚藍的天空下。

法老們統治了埃及長達數千年,之後的法老王也效仿左賽爾。金字塔有了一座,就有了第二座,直到形成巍峨的金字塔群。左賽爾的王國滅亡了,神廟被掩埋了,但白色的左賽爾金字塔仍然聳立著,向人們訴說著關於埃及的故事,訴說著左賽爾那美麗的寄託和幻想。

02、白袍教堂——克呂尼修道院在虔誠的基督徒們看來,世界是一個充滿貧窮和痛苦的地方。他們堅信,當自己到達上帝的天國時,一切都會好起來。可是,天國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克呂尼修道院的院長就想,為什麼不建造一座教堂,讓大家可以看得見天堂的模樣?

於是,他為教堂設計了一個十字形平面,就像耶穌受難的十字架一般。在十字的交叉處,成排石拱撐起了中央的拱頂,就像隧道般架在十字架的四臂之上,寓意著耶穌撐起了天堂。三個拱門呼應了基督教的三位一體——聖父、聖子和聖靈。六扇一排的窗戶讓人想起上帝用六天創造世界的傳說。教堂裡面,蠟燭的香氣縈繞著聖壇,空中瀰漫著天堂的氣息,修道士們誦唱著聖歌。很多教徒只要一走進這座教堂,內心立馬就會變得平靜。

克呂尼教堂改變了之前教堂沉悶、厚重的建築風格,把聖經裡的傳說巧妙地引入到建築的設計中,把信徒們的心靈和精神寄託——天堂,很完美地展現了出來。世界各地的人紛紛效仿這座教堂。克呂尼的一位修道士說:

整個世界仿佛脫胎換骨,它擺脫垂老狀態,到處是披著白袍的教堂。

03、夢中勝景——巴黎聖母院1163年,巴黎大主教莫裡斯·德·蘇利突然從睡夢中驚醒!他夢到了一座前所未有的大教堂聳立於巴黎的天際!

一天早晨,沉睡中的巴黎市民被轟隆隆的施工聲給驚醒了!他們急匆匆地趕往塞納河上的小島,發現工人們正在拆教堂。人們紛紛發出抗議,莫斯裡主教卻只是搖搖頭:「我這是在執行上帝的命令!」他把夢中的景象給人們畫了出來。

他請來了法國最好的工匠投身於教堂的建設中,隨著工程的進度加快,很多市民也自發地投身其中。當聖母院的牆體終於從地面上壘起來的時候,人們才意識到它將會多麼的與眾不同!

但是教堂的體量真的是太大了,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時光流轉,原來的建造者已經年老體衰,他們就把建設教堂的任務交給兒子們。莫裡斯主教也老了,他沒能親眼看到巴黎聖母院的建成。但正是因為他,才讓巴黎人見到了他夢中的勝景!

只可惜2019年4月15日的一場大火,已將這幢雄偉的建築付之一炬……

結語

因為文章篇幅的原因,還有很多關於建築的溫暖傳奇的故事,我無法在這裡一一複述。讀完《建築的故事》這本繪本,我有一個非常真切的感受,那就是:其實這本繪本不只是給孩子們看的,就算是大人來看,也是能學到很多建築方面的知識。哪怕我這個老建築人細細讀完一遍,都感覺受益匪淺。

合上這本書,我突然有個想法,真心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把這些美麗、雄偉的建築都實地去好好地參觀一遍。

相關焦點

  • 普立茲獎得主、美籍黎巴嫩裔記者安東尼·沙迪德:我一生的故事
    閒暇時間,他無師自通學會了製作烏德琴,在他眾多手工烏德琴成品中,有一把琴的琴身是他用火柴製成。海瑞拉醫生智商很高,面對病人也有一顆仁心,但他的一生都伴隨戰爭,何以為家這個問題糾纏他一生。在暫時停火的間歇中,他欣賞、自彈、自製烏德琴,他還為生活在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的愛孫製作了一把琴,從東地中海到中亞內陸,對於何以為家這個問題,海瑞拉的兒孫有不同於海瑞拉的感觸。
  • 普立茲獎得主基德爾:非虛構作者目前的處境是艱難的
    這些作品,有關於美國貧民區一名普通小學老師教學經歷的《學童中》,有關於老人院的《老朋友》,還有關於傳染病醫生保羅·法默的《越過一山,又是一山》,也有關於工程師如何把新型計算機推向市場的《新機器的靈魂》——最後一本書,讓他獲得了1982年的普立茲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
  • 武康大樓、藥水弄、新場古鎮……在老建築的故事裡,上海人留住城市...
    12月14日,上海市民文化節「老建築的故事」市民創意創作大賽頒獎典禮在上海圖書館舉行,獲獎者們走上舞臺,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賦予了老建築血肉與生命。  本次大賽2019年3月正式啟動,通過老建築閱讀之旅、「閱讀上海筆記」創作作品徵集大賽、「閱讀城市」攝影大賽、「老建築的故事」應用開發大賽等一系列活動,吸引市民重新走近老建築,挖掘老建築的歷史和故事。
  • 用影像講述老建築的故事 創作者:上海不只有交響樂,還有爵士樂
    《感知老建築之楊浦圖書館》獲得最佳主題獎、 《爵士之城》獲得最佳創意獎。楊浦區文旅局供圖中新網上海9月18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的標誌影像只有陸家嘴的摩天大樓嗎?不,眾多有著前世今生的老建築也是申城的文化標識。
  • 普利茲獲獎者講述3000年建築史,世界剖面圖大師手繪16座傳世建築
    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納,有一座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叫「巴特羅之家」。建築師高迪的靈感,來源於西班牙人熟知的一個童話故事:聖喬治屠龍。相傳,一位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困在城堡,英雄聖喬治為了解救公主,與惡龍展開搏鬥,最終用劍殺死惡龍。惡龍的血滴下來變成了一朵鮮紅的玫瑰花,聖喬治把它獻給了公主。
  • 普利茲新聞獎背後的10個故事:還記得那張《禿鷲和小女孩》照片嗎
    普利茲新聞獎背後的10個故事:還記得那張《禿鷲和小女孩》照片嗎?自從1942以來,普利茲攝影獎一直以各種形式存在,並且獲獎者被給予了一些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圖像的攝影師。雖然大多數圖片講述了一個故事,但被選為獲獎者往往有自己的故事來解釋為什麼或如何拍攝這張照片。這10張照片是普利茲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獲獎照片:1、禿鷲和小女孩(1994年)在所有普立茲獎獲獎照片中,《禿鷲和小女孩》是最悲慘的一張。
  • 普利茲音樂獎首次頒給流行歌手肯德裡克·拉馬爾
    ­  美國新聞業最高榮譽獎項——普立茲獎今年的獲獎名單近日揭曉。值得一提的是,向來少為人知的普利茲音樂獎此次頒給了30歲的說唱藝人肯德裡克·拉馬爾(Kendrick Lamar)。他是自1943年該獎項設立以來首位獲獎的流行歌手,此前榮獲該獎的都是古典樂和爵士樂的音樂人。
  • 2015普立茲獎公布 《紐約時報》成最大贏家
    圖說:普利茲新聞獎官網截圖  受國際新聞界矚目的普利茲新聞獎2015年獲獎名單當地4月20日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揭曉,本次獲獎的最大贏家是《紐約時報》,同時領回了調查性報導獎、國際報導獎和專題拍攝獎  本年度普立茲獎的評選標準是獎勵那些在報導區域受災和國際突發事件中表現不凡的媒體機構和個人。  美國南卡萊羅納州的《查爾斯頓郵報》因一系列美國家庭暴力致死事件的報導,獲得今年的普利茲公共服務獎。據悉,《查爾斯頓郵報》僱傭了80名員工,每日發行量為8.5萬份。
  • 用故事道盡房子背後的喜怒哀懼,16座傳世建築串起人類發展歷史
    我一直以為暖氣是現代才有的產物,卻在《建築的故事》中讀到,2000多年前的古羅馬人就已經建造了地下供暖設備,簡直被驚掉了下巴。如果不是看到了英式、法式和美式3種不同方法砌磚的圖片,我估計不會翻開這樣一本建築的書。
  • 普立茲獎的獲獎攝影作品,每一張照片的背後都是一個難忘的故事
    這是著名的普利茲歷年新聞攝影一部分獲獎作品。這些沉默無言的圖像向我們展示了這個世界殘酷,溫暖,動人心魄的諸多瞬間。1983年,一位婦女在陣亡將士紀念日上抱著丈夫的墓碑失聲痛苦。偉大的棒球選手Babe Ruth的退役賽。
  • 書單|2010-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推薦
    雖然這個名字對於我們來說非常的陌生,但是格麗克在當代詩人中早已享有盛譽,遍獲各種詩歌獎項,包括普立茲獎、國家圖書獎、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波林根獎等。《月光的合金》這本書就是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的詩集,收錄了《野鳶尾》(普利茲詩歌獎)、《草場》、《新生》(《紐約客》詩歌圖書獎)、《七個時期》(普利茲詩歌獎短名單),均為成熟期的重要作品。
  • 英國哪個大學建築設計好?
    愛丁堡大學的建築與園林學院通過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以及英國建築師註冊局認證,享有很高的國際聲望。建築教學以專注於建築聞名,學生要學習從經濟、政治和道德視角來理解建築。愛丁堡大學的MSc Architectural and Urban Design適合那些有建築、觀建築、城市設計背景的學生入讀,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建築設計一系列的前沿方法、策略和實驗技術。
  • 聽這些老建築,講一段穿越時空的上海故事!「魔都老建築短視頻大賽...
    聽這些老建築,講一段穿越時空的上海故事!「魔都老建築短視頻大賽」圓滿落幕!新演藝提供最新最快的演藝資訊,為用戶在海量信息中甄選出最有質量最值得一看的演出、展覽、電影,並進行解讀。定期提供門票、演出衍生產品抽獎。
  • 端午薦書|帶你了解世界上偉大建築背後的故事
    日前,「建築界諾貝爾獎」得主理察·羅傑斯自傳《建築的夢想》全面上市:世界上偉大建築背後的故事,一場大師級的人生逆襲,建築大師理察·羅傑斯的「後浪」歲月。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本書帶你了解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倫敦千年穹頂、勞埃德大廈等世界知名建築落成背後的故事。
  • 讓建築多點「中國風」——《中國建築設計行業獎作品集(2019)》首發
    近日,中國建築設計行業獎作品集(2019)》首發儀式暨優秀建築設計項目創作交流會落下帷幕。630項建築設計作品從1365項建築設計類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殊榮。據悉,該「行業獎」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主辦,建築分會承辦並組織審評,每兩年一屆,面向全國工程勘察、建築設計行業和市政公用工程頒發,是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公布的行業權威性評獎項目。據悉,《中國建築設計行業獎作品集》至今已出版四部,展示了中國建築師的文化自信和暢想,以及越來越揮灑自如的設計藝術、技術和技藝,記錄了新時代中國優秀建築設計工程的發展足跡。
  • 普立茲獎得主5年巨作,這本書必成經典
    2這本書有什麼來頭《格林斯潘傳》作者:塞巴斯蒂安·馬拉比夠專業、有態度,他是經濟領域的「靈魂畫手」:塞巴斯蒂安·馬拉比在有實力、夠精彩,兩度榮獲至尊普立茲獎:兩度獲得美國新聞領域至尊榮譽普立茲獎,《富可敵國》《世界銀行家》等享譽全球的金融經濟領域好書均出自其手。670,000餘字的《格林斯潘傳》,更是塞巴斯蒂安·馬拉比耗時五年才編撰完成。
  • 2020普立茲獎公布 受疫情影響 肯定新媒體生態所作的探索
    【2020普立茲獎公布】美國當地時間2020年5月4日15時,普立茲獎評委會主席達娜·卡內迪(Dana Canedy)通過視頻的形式在官網正式公布了第104屆普立茲獎獲獎名單。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普立茲獎委員會中的不少資深記者都身處一線,因此今年原定於4月20日召開的普立茲獎發布會推遲至5月4日,原定於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發布會也轉移至線上舉行。
  • 2018普利茲新聞獎獲獎作品欣賞
    ——愛德華·布巴 美國東部時間4月16日下午3時(北京時間17日凌晨),2018年第102屆普立茲獎在哥倫比亞大學揭曉。專題攝影獎,羅興亞難民,路透社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根據美國報業巨頭約瑟夫·普利茲(Joseph Pulitzer)的遺願設立。
  • 中國為什麼沒有人獲得普立茲獎和奧斯卡獎
    >今年的普立茲獎因為疫情原因,比往年做了延遲。普立茲獎於1917年根據美國報業之父約瑟夫·普利茲的遺願設立,已經成為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由14項新聞類獎項和7項創作類獎項組成,涵蓋新聞獎與創作獎兩個大類。
  • 美國人說|普利茲社論漫畫獎得主:讓分裂的美國重新團結很難
    生活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普立茲獎得主、社論漫畫家西格·威爾金森(Signe Wilkinson)在美國東部時間11月7日傍晚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難掩興奮之情。威爾金森表示,在民主黨候選人中,拜登從來都不是她的第一或第二選擇,在她看來,拜登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安撫美國人」。「甚至連安妮塔·希爾也投票給了拜登。除了讓美國從新冠疫情中恢復之外,我希望喬·拜登領導的美國將以真理和公正來恢復我們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