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手工軟釺焊是PCB組裝和返修工藝中基本的工藝技術之一。主要針對現場要求、焊接工具選擇、工藝參數設定、元件組裝焊接及返修拆焊等相關內容,對手工軟釺焊工藝技術進行詳細闡述,為手工焊接從業者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關鍵詞:手工軟釺焊;烙鐵焊;返工工藝
手工軟釺焊是PCB組裝和返修工藝中基本的工藝技術之一。目的是得到可靠的焊點,實現可靠的電、熱、機械連接。目標是達到無損、可控、可靠、可重複、適應特殊應用,實現友好操作、高效和經濟的焊接工藝[1,2]。
1 手工軟釺焊技術概述
手工軟釺焊加熱方式主要包括接觸式連續加熱、接觸式脈衝加熱和非接觸式熱風加熱,區別於預熱或輔助加熱。由於被焊接組件具有熱衝擊損壞的可能性,預熱可以使被連接器件或組件具有一定的高溫,此時進行焊接加熱則可減小對器件或組件的加熱溫度梯度,不損壞器件。BGA及多層厚板的通孔插裝器件焊接經常使用輔助加熱方法,如接觸式加熱板或對流加熱,否則烙鐵不能把焊點釺料全部熔化,不利於操作。
實際生產中,由於元器件的種類及尺寸、PCB基板材料、元器件組裝位置(及其拆裝後的可重複利用)的不同,手工焊工藝及其標準是否可應用,以及是否有EOS/ESD需求等,使得每種特殊情況對手工焊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各種手工焊方法都具有其優點和缺點[3]。
烙鐵是手工軟釺焊中主要的一種加熱設備,主要關注的是烙鐵質量和操作者技能,尤其依賴於烙鐵頭的溫度和幾何形狀。烙鐵是把電能轉換成熱能對焊接部位進行加熱的焊接工具,一般來說,功率越大,熱量越大,烙鐵頭溫度也越高。實際使用時電烙鐵功率過大易燒壞元件,如二極體、三極體結點溫度在200 ℃左右就會損壞,焊接時間最好在1.5~4.0 s內完成。實際操作過程中,同樣的焊點,其焊接時間與烙鐵溫度、操作者的熟練程度有關。一般1~2 s適用於小焊點,如熱敏器件、片式元器件等;2~3 s適用於中焊點,紙基或玻璃纖維基PCB、通孔插裝元器件、多引腳貼裝器件、搪錫以及導線等;3~5 s適用於大焊點,如玻璃纖維基PCB、焊接面積大或散熱快者以及屏蔽線或較粗的導線等。
IPC和MIL-STD規定:焊接溫度一般高於焊錫熔點50 ℃,不得高於焊錫熔點的40%,停留時間2~5 s,無鉛焊接時為3~5 s。QJ3011-98規定:手工焊接溫度一般應設定在260~300 ℃,時間一般不超過3s,對熱敏元器件和片狀元器件不超過2 s,若在規定時間內未完成焊接,應待焊點冷卻後再重複焊接,但是不能超過2次。QJ3117-99規定:對於電子元器件的建議焊接溫度為280 ℃,任何情況下不得超過320 ℃。值得注意的是,非恆溫烙鐵頭的實際溫度一般比焊接溫度要高出100~150 ℃(非恆溫烙鐵),因為烙鐵頭焊接時熱量輸出會降低其溫度,如圖1所示。表1為常見焊料的焊接溫度和烙鐵頭實際溫度範圍。在實際生產中,很多烙鐵頭的實際溫度還會比設定溫度低50 ℃左右。
2 手工軟釺焊工具及材料
2.1 烙鐵類型及功率的選擇
電烙鐵頭焊接傳熱時為物理接觸,會佔用一定的物理空間,這對焊接產品布局有一定的要求和局限性。在實際生產時,當焊接元器件發生變化時,就要更換相應的烙鐵頭。其次,烙鐵頭的維護直接影響烙鐵的使用壽命、軟釺焊的效率和質量。
電烙鐵一般分為普通電烙鐵(外熱式和內熱式)、恆溫電烙鐵、恆溫調溫電烙鐵和熱風焊烙鐵[4]。電子行業使用較多的為普通電烙鐵,結構如圖2所示,最外層鍍金受烙鐵頭溫度影響很大,300 ℃時開始氧化,450 ℃時急速氧化,會導致Cr+α鍍金脫落。另外,烙鐵頭反覆清洗(高溫→冷卻)時產生金屬疲勞也會導致鍍層脫落,高活性助焊劑使用時導致Cr+α鍍金層被腐蝕、脫離及錫珠侵入。烙鐵頭的壽命一般為7 000~8 000個點,質量好的可做到15 000個點(單面)。
內外熱式電烙鐵結構如圖3所示,內熱式電烙鐵的加熱元件在烙鐵頭內部,加熱快、熱效率高(85%~95%)、體積小、質量輕、耗電少、使用靈活,多採用握筆法,但烙鐵頭溫度高易致氧化變黑,烙鐵芯易斷,功率較小,主要面向電子類作業,適合焊接小型的元器件。外熱式電烙鐵既適合焊接大型元器件及大面積的金屬結構,也適合焊接小型的元器件。由於發熱電阻絲在烙鐵頭的外面,有大部分熱散發到外部空間,所以加熱效率低、速度慢,一般要預熱6~7min;其體積較大,多採用握拳法,不便焊接小元器件,且容易漏電,但比較耐用,功率可做到幾百瓦。
QJ3117-99規定:印製電路板組裝件的焊接一般採用30~50W電烙鐵。用於微型器件及片狀元器件的焊接一般採用10~20 W電烙鐵,用於對熱敏感元件或板塊的焊接一般採用20~30 W烙鐵,用於印刷線路板無鉛焊接選用30~50 W烙鐵;用於較薄的多層板或較大的接線端子和接地線焊接一般採用50~70 W烙鐵。如要更科學地選擇電烙鐵,烙鐵頭的溫度恢復時間要與被焊件物面的要求相適應。溫度恢復時間是指在焊接周期內,烙鐵頭頂端溫度因熱量散失而降低後再恢復到最高溫度所需的時間,它與烙鐵功率、熱容及烙鐵頭形狀、長度有關。
一般建議購買可實現恆溫和調溫、功率在30~50 W的烙鐵,否則當產品上有不同大小元器件及金屬結構時,要根據不同焊接對象更換不同功率的電烙鐵。選擇時烙鐵功率在可接受的情況下儘可能大一些,能使焊件及焊錫迅速達到熔化溫度,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焊接,防止過多的熱量擴散到焊接區外的地方,防止熱損傷。
大咖都在看:
三防漆及其去除技術的研究綜述(058)點擊最多!!!
盤點|2018最受關注的10篇文章
LCC(無引線晶片座)磁性傳感器安裝指導
某LCCC器件焊點開裂原因分析及工藝改進
封裝可靠性與失效分析(上)
LCCC封裝器件焊點可靠性研究
BGA 晶片枕頭虛焊機理及工藝改善過程
LCCC 器件高可靠性焊接工藝研究
點擊右上角,分享給更多的工藝師。
免責聲明:
本文來源於網絡,僅供交流學習用,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的觀點,並非公眾平臺的觀點;如有侵權,請儘快聯繫,我們將儘快予以刪除。
歡迎您留言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或者您在平常工作遇到這方面的問題,可在文末留言討論。
覺得有用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