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至25日,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基隆市前市長張通榮先生率基隆市基層交流團一行,來魯開展「訪日照看齊魯」參訪交流活動。
日照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楊留星會見參訪團一行,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馮建軍,市委統戰部副部長、臺辦主任紀銅軍等參加相關活動。
在日照期間,參訪團開展了參訪、座談、聯誼等多樣性活動。
社區交流收穫大
參訪團一行走進社區,觀看了秦樓街道城市花園社區民眾表演的京劇、書畫、舞蹈、合唱等群眾藝術,了解了社區管理與服務。參觀了石臼街道中盛社區中盛幸福苑,大家對中盛社區公寓養老、居家養老、候鳥式養老、特殊護理服務、日間照料中心於一體的養老機構產生濃厚興趣。整潔的環境,精心的服務,較好的醫療條件、有力的生活保障讓參訪團印象深刻。參訪團成員表示,臺灣也面臨著人口老化的問題,「80後」的子女將成為「孩奴及養老奴」,臺灣地區正在推動將各裡的中心閒置空間轉化成託老中心。中盛幸福苑的模式,為他們提供了可行性參考。參觀後,參訪團與社區工作人員就社區建設、管理服務、志願活動等方面進行了座談交流。
優美日照惹人愛
在日照期間,參訪團一行先後考察了日照港、日照市城市規劃展覽館、萬平口生態廣場、日照中央活力區,感受日照市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的新優勢和日照市未來發展的新藍圖。參訪團成員林羅清梅表示,最近幾年來過大陸很多次,每次都看到大陸發展變化快,從東部到西垂,北疆到南方,遍地開花,快速發展,日新月異。
參訪團還遊覽了日照風光,無論是浮來山的「天下第一樹」,還是「奇秀不減雁蕩」的五蓮山、風景秀麗的九仙山,都讓客人流連忘返,驚詫不已。來自臺灣中華經緯經貿文教交流協會林思薇女士說,「大陸來過很多次,日照優美的風景第一次目睹,我回去把在日照的所見告訴更多的親朋好友,講述給更多的臺灣同胞,讓他們來觀光體驗」。
傳統文化引共鳴
參訪團一行參訪了日照莒州博物館、劉勰校經樓、五蓮山光明寺,參觀了孔廟、孔府、孔林、泰山等地,一路徜徉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景致中,重新認知了「勿忘在莒」典故,參觀完三孔文化後,一致認為「仁、義、禮」與「仁者愛人」等思想,是根植於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參訪團成員戴學禮說,「仁愛區的名字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兩岸是血緣相親、文緣相承」。
血緣相近人相知
大家一路參觀一路交流,途中氣氛輕鬆,「我是山東人」「 我是福建人」「 我是江蘇人」,成員們紛紛 「自報家門」, 儘管是第二、三代了,依然記得根在那裡,儘管很多人是第一次來日照,但毫無陌生感,有家的感覺和味道。在五蓮松月湖畔,大家「圍爐夜話」,在優美寧靜的湖邊,大家圍坐在一起聊家常、述家鄉變化、談傳統文化,像一家人一樣無話不談、融洽相處。在泰安,大家相聚甚歡,一起品茶說事,品嘗臺灣客人帶來的臺灣高山茶,在茶香中談論泰山的雄偉壯觀、氣勢磅礴,共同品味兩岸親情。在青島,大家一起品品嘗著青島啤酒,共同見證一段酒香與一座城市的記憶。在莒縣,大家一起品嘗山東名吃——莒縣羊肉湯,儘管天氣炎熱,羊肉湯滾燙,都沒能抵擋美食的誘惑。
周到細緻暖人心
「我來過大陸很多地方,這次接待服務精心細心,處處為我們同胞著想,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很是暖心、感動。」參訪團最年長的李碧霞女士說。
參訪團一致反映,山東之行收穫大、感觸多,期待兩地社區之間加強交流互動,相互借鑑好的做法經驗,共同建設好、服務好社區,共同推動兩地發展。(日照市委統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