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區:智慧城市, 以「用」為綱

2020-12-14 中國經濟時報

   在疫情的影響下,人們普遍放低了對經濟增長的預期,但數據顯示,成都高新區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高達8%。逆勢增長的背後,智慧城市建設帶來的積極影響不容忽視。

  近年來,國內眾多城市都在積極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其核心是推動城市的數位化轉型,以數據與智能技術提升城市治理的綜合能力。IDC在其發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中預測稱,至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支出規模將達到1240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支出規模位列全球第二位。

  在國內的眾多城市中,成都作為中國軟體名城、信息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在數位化能力方面具有先發優勢。而電子信息產業作為成都高新區的支柱產業,對智慧城市的建設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目前,成都高新區正在著力喚醒「沉睡」的政務、產經數據,導入豐富的社會數據,並將他們匯集於城市的智慧治理中心,並從經濟運行、重大項目調度、環境保護、渣土車執法、共享單車管理、疫情防控等九大專題板塊入手,推動城市治理高效化、精細化、現代化。尤其在疫情期間,數位化轉型讓成都高新區的防疫與復工復產工作順利展開,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典型案例,並獲得「2020 IDC中國數位化轉型優秀獎—信息數據領軍者」。

  在成都高新區的數位化實踐中,有哪些經驗可以被分享與復用?在與成都高新區網絡理政辦主任趙登強的對話中,我們將深入地了解一座城市智慧化的臺前幕後。

  將智慧落地到應用

  在成都高新區,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理念並非「智慧」、「數字」、「技術」,而是一個「用」字。它意味著成都高新區堅持以業務問題為導向,追求務實高效的建設理念。「讓群眾最多跑一次、讓決策最多跑一次、讓營商最多跑一次」是成都高新區大力投入智慧城市建設的初心。現階段,我們主要是把散落在每一個部門的數據打通,並不斷強化社會數據的融合,然後通過數據分析應用進行服務。」趙登強介紹到,這種應用數據的服務主要體現在政用、民用、商用三大維度。

  在打破政用、民用和商用的壁壘上,成都高新區還推出「守信通」平臺,通過大數據的收集與分析為企業與個人進行信用畫像,做到放得有據:根據信用評價進一步減免審批事項;管得有度:根據信用評價優化監管抽查頻度;放管結合:通過數據為政府決策與監管提供數據依據,著力打造誠信透明的營商環境。這些都是推動成都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逆勢增長的重要因素。趙登強表示:「我們現在的政府服務,要解決一個什麼問題呢?相當於和老百姓之間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拆一堵牆,什麼牆?『怕牆』。因為老百姓來辦事的時候,怕給他辦得慢,該辦的不辦,為難他。老百姓怕什麼呢?怕相關人員為難他,不方便,怕該給他辦的,你不辦。政府部門的審批人員也有一個怕,怕什麼呢?怕你不誠信、騙我。不該給你發證,如果發給你了,將來出現問題怎麼辦?所以在這種問題上,我們實際通過信用的問題拆掉一堵『怕牆』,信用就建立起來了。所以我們去年重點開發了守信通平臺,就是把『怕牆』拆掉。你來辦事,我就是透明的,不會為難你,只要有這些東西,我通過信用給你分析一下,大數據一分析,這個人有這個能力,完全能辦這件事,你的所有條件是對的,有些東西不需要你提供,為什麼?有信用。老百姓不再認為你為難他,『怕牆』就被拆掉了。現在老百姓也要講誠信。那怎麼辦?我也要用大數據分析一下,你沒欺騙我,就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所以這樣下來,只要把中間的牆一拆掉,老百姓來辦事,政府來辦事,或者政府的人員給老百姓辦事,就完全是融通的、透明的,形成人與人之間相互講誠信的局面。」通過誠信體系的構建推進,必將進一步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升經濟運行效率。

  對於一個真正智慧的城市來說,除了日常提升數據在政用、民用、商用三大領域的綜合應用能力,更重大的挑戰是,具備應對重大、突發挑戰的能力。成都高新區的數位化建設也正在向這一目標前進,並且在年初的戰「疫」行動中初露崢嶸。

  政用層面,針對疫情的進展,成都高新區制定了「數字抗疫」行動,從嚴防嚴控到復工復產分階段執行。在疫情膠著階段,成都高新區著力做好信息排查登記工作以遏制疫情。因此搭建了「1+1+2+N」抗疫框架,分別對應「1」個疫情專題資料庫、「1」項大數據專報機制、「2(兩)」端戰役實況平臺和「N」個場景分析成果,利用大數據賦能疫情防控工作。協調多部門,對接了基層入戶排查數據、運營商數據、航班火車數據等,建立起疫情資料庫,並實時呈現區內疫情防控工作動態。而進入防疫經濟兩手抓時期,成都高新區重新制定「1+3+N」框架,「1」張圖實時展現疫情概況,入域管控、入戶排查、精準醫療「3」大專題支撐決策和「N」個應用助力復產復學,在嚴防疫情復發的前提下,主動出擊,加大對復工復產的支持力度。

  民用層面,疫情推動遠程服務需求的激增,成都高新區也著力提升不見面審批、非接觸式辦公的能力,並迅速開發出多款應用,直接提升了辦理效率與群眾滿意度。

  商用層面,成都高新區快速開發出復工復產平臺,將企業的痛點、需求進行集中摸排梳理,形成企業服務中心,搭載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平臺,通過大數據手段主動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並主動「送政策上門」,推出「共享用工」等政策支持,幫助企業度過難關。趙登強稱:「現在不是企業上門找我們,而是我們預先知道企業的問題,主動幫助他們。」

  從打造城市數字大腦到建設智慧城市

  2017年,成都市提出建設城市數字大腦的理念,成都高新區則作為轉型的先鋒,率先引入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等技術合作夥伴,建設城市數字大腦。

  「我們提了一個理念,叫建設我們的『智慧桃花源』,這種智慧桃花源就是智慧社會的最終理想,其核心就是通過把各方數據融通、集中起來,讓城市中的生活、經濟更加有序。」趙登強稱,「現在講的智慧城市,我們會把它比喻成人的大腦,先有前端的感知系統,之後我們要把感知的數據傳回來,就是中間的傳導系統。傳輸到後端的大腦裡面通過算法、算力加工,算出來之後推出做應用。這四個環節我們都要把它做實。」

  秉持著這樣的理念,2019年,成都高新區建設的「城市數字大腦」實體指揮中心正式落成,成為高新區數位化轉型成果的集中體現。在大廳中的幾塊數據大屏背後,是一場範圍遍及全區各部門的「資料庫大會戰」:成都高新區打通了65個系統,歸集整理了12.19億條數據,最終形成了可視化的系統,並圍繞一網統管、一屏會商,不斷衍生出群租房治理、渣土車治理、無人機巡查、全面全時巡視等17個專題。

  2020年,成都高新區智慧城市的建設進入全新階段,推出34個首批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標誌著成都高新區在新基建領域的系統性布局。在這次全面布局新基建的過程中,智慧城市相關項目再次成為重頭戲。通過將新基建與城市治理有機結合,成都高新區與合作企業共建城市數字大腦,推動城市治理的數位化、網絡化、智慧化轉型。

  當然,智慧城市的建設並不會一番風順,成都高新區的數位化轉型過程也遇到了許多政府轉型中常見的問題,比如幹部認識不足、動力不夠,數據孤島很難被聯通,相關部門、人員的技術儲備不足,大量數據資源無法得到有效治理等。該如何尋找智慧城市突破的抓手,趙登強表示:「智慧城市,要重點在用。所以我們要開發應用,讓老百姓知道智慧城市究竟和我是什麼關係,我們的管理部門和政府部門要研究,這個數據和我是什麼關係,他只要用起來,這個事情推廣就好辦了。否則他還沒有深入進去,有牴觸的情緒,就不好辦了。智慧城市,相當於一個自行車給你,有些人拿回去主要是在應用上、使用上研究,他就馬上學會騎自行車了。有些人拿回去,研究它的部件上去了,所以他不會騎,每天推著走,有些人甚至扛著走,還累。有些人在學的過程當中,可能還摔跤了,他還要罵你。這種情況怎麼辦?所以我們現在引導要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讓騎車人、修車人和造車人各自定位清晰。我們也借鑑了新華三集團數字經濟研究院對於智慧城市課題的研究成果,還有他們在全國範圍內的實施經驗。智慧城市不是只在一個地方鋪開,每一個地方可能遇到一些共性的問題,他們要找解決方案,新華三也比較專業。」

  作為智慧城市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和賦能者,新華三集團已經形成了基於AI算力雲的智慧城市建設體系,也已經在成都高新區、鄭州高新區、天津濱海新區、杭州高新區(濱江)、內蒙古自治區、江蘇連雲港等全國多個省市區縣成功實現建設項目落地,積累了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在面對城市治理問題時,更能快速地提出以數據為基礎的解決方案。

  「比如我們要解決一個群租房的問題。」趙登強舉例稱,監管部門如何能夠有效地發現群租房問題?「第一,水電氣,這個房子裡面住一、兩個人和住十個人,水電氣用量肯定不一樣。或者家裡收了多少外賣,還有一些其他緯度的數據,這些數據都要進來,再搭建一個數據模型,可以精準地發現群租房,再推給相關管理部門。」與這一流程類似的,成都高新區正形成一條從發現問題、數據歸集、搭建數據模型到解決問題的路徑。

  目前,成都高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政用層面,我們通過大數據治理,實現了有序且科學的城市治理。民用上,老百姓其樂融融,生活也方便了。商用這塊,通過數據分析實現企業發展的精準施策。」趙登強稱,「這樣在三個領域都有了部署,我們就形成了一個非常智慧的治理格局。」

  面向未來,成都高新區還將在數據發力、數據規範管理方面進行探索,打造數據融通的體系。另外,趙登強稱,成都高新區還渴望推動建設一個數字解決方案的開放推廣體系。「哪一個地方的解決方案是成熟的,我們要善於採取拿來主義的辦法。別人已經探索出來的成功經驗,我們就要採取推廣的辦法去建設。」趙登強稱,「這就要建立一個開放的應用推廣體系,以後每一個地方積累的經驗,我們都可以用來助力社會進步和產業發展。」

  另外,成都高新區還將繼續關注智慧城市在應用層面的推廣。「前一段時間,我看到一位老人去超市買東西,無法用現金支付。」趙登強回憶,在智慧城市的推進過程中,更多人得到了便利,但人們也不能忽視那些對新技術接受程度較低的角落。「我們肯定為他們提供方便,下一步在整個智慧城市推進的過程當中,應用的推廣上儘量便利化,不能把他們遺忘了。」

  數字大腦計劃價值體現

  智慧城市建設是數位化轉型話題中的一大重要分支,而從成都高新區的數位化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更具智慧的「城市數字大腦」正在為城市帶來更多價值:

  ●城市數字大腦的建設為成都高新區的居民、企業帶來更便捷的生活體驗。譬如市民可享受「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的辦事體驗,智能交通綜合服務平臺則為車主提供路況停車信息等。這背後都是城市數字大腦在支撐。

  ●以守信通為代表的應用的出現,代表著在城市數字大腦的建設過程中,成都高新區的政務服務正轉向數位化的模式,在城市治理過程中,政府開始形成以數據解決問題的思路。思維模式上的根本性轉變,才是數位化轉型成功的最重要保障。

  ●更智慧的業務決策:在城市數字大腦建設過程中,成都高新區形成了完善的數據資源體系,實現政務數據在大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上的全口徑匯聚,形成基礎資料庫和各類專題資料庫,為科學、智慧地治理城市問題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

  ●更及時的業務響應:通過城市數字大腦的建設,成都高新區形成了較全面的應急響應能力。這種能力不僅體現在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等方面,也體現在區內企業服務層面。一旦重點企業的營業收入、經營利潤、職工人數等發生重大波動,將進行預警,縮短政府政策實施的外部時滯。

  專家觀點

  成都高新區網絡理政辦主任 趙登強

  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是一個「用」字。我們把智慧城市比作一個交通工具——自行車。我們不是去研究自行車是怎麼造出來的,而是研究自行車怎麼用,怎麼來為我服務,能讓我更方便。現在把自行車換成智慧城市也一樣,自行車給了你,有些人拿回去研究怎麼用,馬上就學會騎自行車了。有些人拿回去,開始研究它的部件,所以他不會騎,每天推著走,有些人甚至扛著走。有些人在學的過程中,可能還摔跤了。這種情況怎麼辦?

  所以我們現在引導智慧城市的推廣,重點在應用上。要開發應用,讓人們知道智慧城市究竟和我是什麼關係,我們的管理部門和政府部門要研究,這個數據和我是什麼關係。只要用起來,智慧城市的推廣就好辦了。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點評

  全球正以不可想像的速度產生海量數據。根據IDC報告,全球的數據量大約每兩年翻一番。這樣的背景下,數據的收集、融合、分析與應用就成為一門大學問,其中蘊含的經濟價值也不可估量。

  而對於一個城市來說,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經濟活動中,產生的數據總量更難以衡量。各地政府、各部門分別掌握著這些數據,卻缺少分析與應用的技術能力,實際上導致了數據資產的浪費。這也成為各地積極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大背景,這些有價值的數據資產需要被用起來。正如成都高新區的數位化實踐的核心理念一樣,強調一個「用」字。

  從數據的產生到應用,一座智慧的城市需要養成4種基礎能力:感知能力、傳輸能力、分析能力、應用能力。物聯網設備的應用提升了城市的數據感知能力;5G網絡的建設提升了城市的數據傳輸能力;更穩定的數據存儲設施、更高效的數據治理解決方案、更智能的數據分析工具則構成城市數字大腦,提升城市的數據分析能力;建設開放的開發平臺,引入更多技術合作夥伴與供應商,則將有效提升城市的數據應用能力。

相關焦點

  • 成都高新區:智慧城市,以「用」為綱
    它意味著成都高新區堅持以業務問題為導向,追求務實高效的建設理念。「讓群眾最多跑一次、讓決策最多跑一次、讓營商最多跑一次」是成都高新區大力投入智慧城市建設的初心。現階段,我們主要是把散落在每一個部門的數據打通,並不斷強化社會數據的融合,然後通過數據分析應用進行服務。」趙登強介紹到,這種應用數據的服務主要體現在政用、民用、商用三大維度。
  • 高新發展:公司控股子公司倍智智能的定位是作為成都高新區開展智慧...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高新發展(000628)提問, 董秘好,公司新成立的子公司倍智智能數據運營有限公司:成都倍特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與成都倍贏智慧城市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新智認知
  • 專訪成都5G智慧先導區城市深度設計方案主創團隊:為未來提供更多...
    封面新聞記者 楊晨 圖片由成都高新區黨群工作部提供當前,國家加快布局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成都新經濟發展主陣地,成都高新區緊抓產業發展新機遇,持續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今年4月,成都高新區啟動成都5G智慧城先導區深度城市設計方案國際徵集,面向全球徵集成都5G智慧城先導區的總體城市設計方案及策劃方案、分區詳細城市設計、建築方案導引和規劃建設實施導則。近日,成都5G智慧城先導區深度城市設計方案出爐,將以「未來感+煙火氣」為核心理念,「暖色新川、煙火未來」為設計主題,打造科技結合人文的產業生態社區。
  • 成都高新區:不要等風來 要做造風者
    華為成都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京東方智慧系統創新中心、字節跳動創新業務中心項目、滴滴西部創新中心等一大批創新性項目紛至沓來,國內六大網際網路頭部企業落戶五家。6月25日,百度智能駕駛項目落戶成都高新區新經濟活力區,「我們與百度幾度溝通,最終打動它的,正是成都5G+車聯網的產業基礎。」
  • 成都高新區加快發展鯤鵬產業
    今日,華為數據基礎設施城市峰會2020・成都站在成都高新區舉行。鯤鵬產業鯤鵬計算產業是以鯤鵬處理器為核心構建的全棧IT基礎設施、行業應用及服務,包括鯤鵬PC、鯤鵬伺服器、存儲、作業系統、中間件、虛擬化、資料庫、雲服務、行業應用以及諮詢管理服務等。發展規劃:以成都高新區為主體,布局鯤鵬硬體製造產線。
  • 著眼成渝經濟圈,成都的智慧城市邊界有多大?
    《方案》明確提出到2022年,全市智慧城市架構體系基本完善,城市智慧治理水平明顯提升,區域合作取得實質成效,進入全國智慧城市第一方陣,成為全國「數字政府、智慧社會」建設的典範城市。成都要怎麼建智慧城市?根據《方案》,成都智慧城市建設將圍繞:政務服務、城市治理、生活服務、風險防控、產業智能、基礎設施更智能,六個分項目標來協同推進。
  • 高新發展(000628.SZ)籤訂成都高新區新川南組團智慧產業園區勘察...
    (原標題:高新發展(000628.SZ)籤訂成都高新區新川南組團智慧產業園區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合同)智通財經APP訊,高新發展(000628.SZ)發布公告,公司於2020年12月2日披露了《關於全資子公司收到成都高新區新川南組團智慧產業園區勘察
  • 成都高新區同一天籤約快手、百度兩大頭部網際網路企業
    作為國民級短視頻社區的快手,也正在成長為電商領域的新勢力。目前,快手日活用戶已經突破3億,快手電商日活突破1億,平臺有潛在經營行為的帳號超過100萬。    在當天的雲籤約儀式上,成都高新區與快手籤訂了合作協議。
  • 高新發展:全資子公司籤訂成都高新區新川南組團智慧產業園區勘察...
    >:關於全資子公司籤訂成都高新區新川南組團智慧產業園區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合同暨關聯交易的公告近日,聯合體與發包人成都高投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投置業)正式籤訂了《成都高新區新川南組團智慧產業園區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VI-15地塊)》、《成都高新區新川南組團智慧產業園區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VI-21地塊)》、《成都高新區新川南組團智慧產業園區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VI-22地塊)》合同。
  • 成都高新區婦幼保健院來了
    根據合作協議,成都高新區與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按照「政府主導、管辦分開、名優引領、資源共享、共建共贏」的原則,合作開辦高新區婦幼保健院。成都高新區作為該院的辦醫主體,負責該院的投資建設、監管督查、機構設置。同時,該院加掛「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高新區婦女兒童醫院」牌子。
  • 打造公園城市裡的「潮想·山社」 成都高新區騎龍創新園城市深度...
    今年4月,成都高新區啟動騎龍創新園城市深度設計方案國際徵集,面向全球徵集騎龍創新園的總體城市設計方案及策劃方案、分區詳細城市設計、建築方案導引和規劃建設實施導則。  9月18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經過初步遴選和多場專家評審,作為中日(成都)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起步建設區,騎龍片區騎龍創新園城市深度設計方案日前正式出爐。
  • LEED金級認證綠色建築——在成都高新區新川創新科技園落成
    5月19日,記者獲悉,位於成都高新區新川創新科技園內的萬科·新川薈近日正式亮相。新川薈已取得有「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認證的LEED金級認證,成為成都高新區轄區內又一綠色建築。作為新川創新科技園中的新面孔,新川薈不僅為新經濟企業提供載體空間,同時將提供系統的企業服務,為成都高新區打造新經濟活力區注入活力。
  • 成都高新區:探索律師黨建之路 用法律「回饋」社會
    近年來,通過黨建與律所建設的聯動與互相促進,律師行業在成都高新區取得了高質量快速發展,目前,成都高新區共有律師事務所144家,執業律師4268名,律師數量近成都市律師人數的三分之一。成都高新區黨員律師深入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參與「成長路上 法治同行」送法進學校活動。成都市高新區政法委供圖在律師黨建中,公益服務是一項重要內容。
  • 公園城市裡的「潮想·山社」 成都高新區騎龍創新園城市深度設計...
    成都,這座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即將誕生一處吸引全球潮人聚集的「山」「水」相融特色區域。9月18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經過初步遴選和多場專家評審,作為中日(成都)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起步建設區,騎龍片區騎龍創新園城市深度設計方案日前正式出爐。
  • 成都高新區:加速構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十三五」時期,成都高新區瞄準「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總體目標,堅持用新發展理念凝聚社會共識、培育發展優勢,區域綜合競爭力持續增強,居民獲得感穩步提升。 成為四川省首家2000億元園區 5年來,成都高新區經濟發展持續提質增效。
  • 深耕「人城產」營城邏輯|成都高新區:產業高地釋放更暖「民生溫度」
    以成都高新區為例,戶籍人口以平均每年超過5萬人的速度在增加。這一現象的背後 ,折射出深耕「人城產」營城邏輯的力度,以及讓「蓉漂」不再漂的溫度。以此為指引,成都高新區明確推進高品質公園城市建設,推動一批在成都市具有引領性、示範性的特色項目,塑造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新型城市形態。對於生活在成都高新區的人來說,8.6公裡「空中綠道」、下一個世界級商圈都是新詞,但也都可感可觸。
  • 成都高新區發布首批34個新基建項目 騰訊、新華三等企業這樣說
    5月28日,成都高新區舉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發布會,對外發布首批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清單,以及《成都高新區關於聚力新基建培育新動能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成都高新區建設成都5G智慧城涵養產業生態圈行動方案(2020—2022年)》。記者了解到,首批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共34個,項目總投資近180億元。
  • 長春高新區與中城國際智慧城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書
    日前,中城國際智慧城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代表團考察了長春高新區,與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華景斌等進行了深入洽談交流,雙方就開展戰略合作達成一致。  中城國際投資控股執行副總裁韓元與長春高新區籤訂了投資建設「長春智慧城市跨國公司總部基地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書。
  • 成都高新區又一人才公寓來了!面向符合條件的人才租售!
    報名登記對象按照《成都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關於印發〈成都市人才公寓租售管理辦法〉的通知》(成住建發〔2020〕8號)《成都高新區管委會關於印發<關於加強成都高新區人才安居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成高管發〔2019〕13號)規定,該項目採取先租後售、共有產權、優惠出售三種安居方式保障人才安居需求,租售對象為:(一)符合
  • 【喜報】庫珀科技喜獲成都高新區「四派人才」企業認定
    成都高新區支持「四派人才」創辦企業,對「四派人才」(蓉歸派、海歸派、學院派、創客派)創辦的科技創新類企業,給予了多方面的優待支持。其中高層次「四派人才」(世界500強及國內外知名企業高管或技術骨幹、國內外一流科研院校專家教授、海歸高層次人才、經成都高新區認定的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優秀創業團隊、有過多次成功創業經歷的創業者等)創辦的企業啟動資金最高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