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隨安堂中醫門診部」,關注我們!
氣與血在生理上關係密切,及其為病又常互為因果,故曰:「氣滯多脹,血瘀多痛。氣滯之疼痛,多為脹痛,痛無定處;血瘀之疼痛,多為刺痛,痛處不移。」
於現代生活中,如今的人們生活節奏緊張,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加班,缺乏運動,這些因素都導致了氣滯血瘀證的發生。這種體質的人群需要好好調理氣血,那麼我們該如何改善氣滯血瘀體質呢?來聽聽中醫名師聞院長的說法吧。
氣滯血瘀會引起什麼症狀?
一位年輕人,普通兩腿併攏可以蹲下去,腳跟不離地。若是氣滯血瘀、血脂高導致腰痛,就會導致蹲不下身,腰發硬發疼,一個晚上睡不著的情況。
氣滯血淤證主要與精神情志和肝臟疏洩功能失常有關。氣能行血,人體血液的循行,有賴於心氣的推動、肺氣和肝氣的疏洩,因此,中醫學認為「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此外,閃挫等外傷,也可導致機體局部氣機阻滯,而使血行受阻,淤結不行,形成外傷性局部氣滯血淤證。
偏於血瘀的人最常見局部刺痛或絞痛固定不移,女性痛經,經色紫暗夾有血塊,或閉經,容易出現黑眼圈、黃褐斑,舌紫暗或有青紫斑點,舌下靜脈瘀血,脈澀等,甚至可見口唇爪甲紫暗,皮膚青紫斑,許多腫瘤病人都出現血瘀特徵。
需要對人體有一個整體的宏觀概念認知,才可逐漸把病治療痊癒。
調理方法
一個人的體質是多年生活形成的,所以要想改變某種體質,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一般來說,至少需要三個月的調理才能看到明顯的改變,如果想要徹底改變某種體質,則需要一年的時間。
另外,改善體質是個系統工程,在中醫治療中,食療、運動、養心、針灸、中藥等都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組合使用。
西醫是沒有辦法降血脂,活血化瘀的,吃很多藥降血脂,結果血脂降下來了,過一段時間反增長得更厲害,甚至還會有肝腎損傷的隱患。如果心臟裡面的血脂高,甚至到了心肌梗塞的地步,後果不堪設想。
除了飲食方面摸索出與自己病症有利或有弊的飲食宜忌規律,進行最適合自己食療調養外,還需要保證睡眠生物鐘規律,用中醫藥物養生,和用艾條灸以及中醫揉穴讓陰陽氣血恢復暢通。血瘀體質亦可以通過刮痧得到有效的改善。在我們的後背脊椎骨兩側對稱排列著兩條「膀胱經」。每天由下而上的刮痧,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的質量。當然也可以來隨安堂讓聞院長就診,根據不同情況對應不同措施。
希望每一個人都成為自己健康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