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體制內工資還會那麼高麼?

2021-01-17 勻楓財富解析

這個問題我們先評估下,目前體制內的工資到底是高不高?其實是有著統計數據可以證明的,先要將這個問題講清楚,再評估未來工資的變化。

現在國內每年統計局會公布一個各地的在職人員平均工資水平,用於退休人員養老金基數的確定。其中基本上機關事業單位的平均工資是高於社會上的平均工資的,那麼自然也是高於整體所有勞動者平均工資的。這就說明體制內的工資是在平均工資線之上的。

另外上次德先生也分析過,我國的平均工資數同工資中位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其中平均工資數是遠遠高於中位數的。舉例:假如1萬名勞動者,可能平均工資為5000元,但是中位數僅僅只有3800元。這代表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有5000人的工資是處於3800元以下的。這就是中位數的意義,它更準確的反映了勞動者工資水平的分布狀況。

那麼從這一點就能充分看出來,假如體制內的平均工資是高於社會平均工資,而平均工資又是遠遠高於中位數,那就說明體制內的工資是遠高於非體制的勞動者工資。同時體制內因為還有著年輕制度和補充養老金制度,在退休之時可以一次性領取補充公積金在退休之後還可以按月或者按年領取年金,那麼其養老金也會高於其他性質的勞動者。

未來呢?其實在國際上也有一些標準,也就是說假如承擔國家管理事務的公務員工資一般就是處於社會平均工資。不會高也不會低。但是針對那些高職位的公務員,工資上調的幅度要求比較低。當然新加坡是個例外。

在我國目前的趨勢來看,2020年公務員沒有調整工資,有可能2021年會調整工資。但是調整的原則是低工資人群向上多調整,高工資人群少調整,儘量做到差距縮小。那麼未來10年也就是這樣的趨勢。

作為體制內的職工,基本上能拿到社會平均工資,稍微偏高的工資水平,有著比較穩定的福利制度和退休養老制度,所以才具有職業的一定吸引力。

相關焦點

  • 體制內5000工資,跟體制外10000工資,到底應該怎麼選擇
    所謂體制內,就是有編制,工資都是靠財政撥款,可以說旱澇保收,收入穩定,但漲幅不大。體制內的工作,基本上是一眼望到了頭。所以,對於很多體制內的人來說,尤其是基層公務員、基層事業單位職工而言,這個體制反而成了雞肋,棄之可惜,待在裡面又感覺混日子。
  • 都覺得體制內工作好,那些從體制內離職的人,都是因為什麼呢?
    首先,個人性格明顯不適應體制內的工作環境。體制內工作看似穩定,但仍舊少不了各種勾心鬥角的暗戰,這不是在抹黑體制內的環境,而是說明,在體制內立足,既需要高度地適應這種人際關係的複雜性,又需要具備充分的交流溝通能力,還要適時地學會避讓、推脫、謙卑。
  • 說說體制內的年關
    今兒,就和各位聊聊體制內的年關。不了解體制內的人會不屑一顧,旱澇保收,風平浪靜的體制內生活?沒錯,體制內的生活大多時候重複,枯燥,平靜如水。但一年之中也有波濤洶湧的時候,這就是年底的總結,考核。也就是本文想說的體制內的年關之時。
  • 體制內的合同工,值不值得做呢?
    誠然,現在有不少體制單位,因為工作任務重,編制人員少,根據工作需要,在面向社會招聘勞務派遣人員。  勞務派遣指的就是勞動者與第三方勞務派遣公司籤訂勞動合同,然後再派遣到體制內工作。  那麼,體制內的勞務派遣人員值得去做嗎?  先來說說它的優勢所在:  一、工作環境和氛圍較好  機關單位裡的工作環境很不錯,氛圍也比較好,很人性化。因為機關單位畢竟不是企業,不以盈利為目的,同事間沒有很激烈的競爭。  其次,公務員的素質也普遍比較高,對勞務派遣人員不會帶有特別的有色眼光,都是一視同仁的。
  • 省直機關公務員十年經驗分享:什麼人可以在體制內脫穎而出
    臨行之前,她特意來向我家報喜,有意讓我傳授自己在體制內工作十年的經驗和建議。這個親戚普通二本畢業,在企業工作兩年,去年聽從父母建議考回了老家。從她的身上,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2010年剛畢業進入單位的時候,我是既驚喜又惶恐,對於全新的體制內工作那是兩眼一抹黑,在沒有任何人的指點和幫助下,用較長的時間才真正適應和勝任這份別人看來是簡單、輕鬆的工作。
  • 公務員,如何過好體制內的黃金十年?
    如果按照大學畢業後就順利考取公務員來算,十年之後大概是32,這一年齡段應該是每個人正處於有存款、有能力、還有精力的年齡段。但同時這也是剛剛度過人生黃金十年的一個階段,時常能看見網上說畢業十年的同學聚會是最醜陋的同學會,因為這時的大家已完全褪去了學生時代的單純,並且大家的人生分水嶺也清晰可見。那身處於體制內的我們該如何把握好人生這黃金十年呢?01努力站上好平臺平臺很重要,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體制內「跳槽」體制外,是對,還是錯?
    隨著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再加上今年疫情影響,很多的人都想要一份穩定的工作,目前較為穩定考公考,進體制內。現在公考競爭如此激烈,千人過獨木橋,考了就是不用擔心工資那天發不發?會不會被老闆炒魷魚,如何好的工作,我缺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就是辭了被大家認為「鐵飯碗」工作,是對,還是錯?
  • 被996壓垮的年輕人,開始逃往體制內
    「當年真是年輕啊,居然看不上體制內的工作,現在後悔死了……」今年來,潮姐時不時就能聽到這樣的感嘆。放棄騰訊75萬的年薪,回老家當公務員,不久前一位騰訊員工的選擇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 兩份工作一份體制內拿到手4000,一份體制外拿15000,如何選擇?
    1.如果自己家庭相對比較貧困,而又急於改變家庭經濟情況,那麼肯定是選擇體制外1.5萬月薪的工作。因為解決經濟緊迫問題是第一需求,至於體制內工作穩定,退休待遇好,這都不是考慮的對象。2.如果自己是個膽小謹慎的人,用也追求未來平穩的生活,家庭情況還不錯。就有可能選擇體制內4000的。
  • 怎麼看體制內和體制外,各自的利弊情況
    問題來了,什麼是體制內?什麼是體制外?概念弄清楚,才能說事情。體制內就是在國家正式編制內的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大中專院校、研究機構、社會團集內工作,體制內就是在吃皇糧的單位工作。體制外就是在私企、民企、外企、農村(含農民工)、國外工作。
  • 除了工資獎金,體制內醫療、退休金、子女教育都有隱藏福利!
    公務員「八項規定」改革、事業單位改革也將在2020年前完成,改革之後削減了很多體制內人員的福利,公款吃喝,公車私用等也抓得越來越嚴格。打擊了很多考公人的學習熱情,但是不要被表象迷惑,看了這些隱藏福利就知道體制內依舊很「香」。
  • 泰國神鬼奇譚:白衣阿贊在泰國地位高麼?
    白衣阿贊在泰國地位高麼?白衣阿贊在泰國地位高麼?這是一篇顛覆了很多佛牌新手基本概念的小文章。國內很多朋友,受到牌商宣傳,以為白衣阿贊在泰國地位尊崇,人人禮拜。走哪裡都是豪車美女相伴。結果居然有ez girl,跑去獻身某年輕白衣師傅,淪為了泰國圈子的大笑柄。這裡我就很明確的告訴大家。
  • 體制內,有些單位臨時工的工資待遇居然比正式工還高,正常嗎?
    在工資待遇上,可能大家都有這樣的共識:不管是在體制內還是在體制外,正式員工的工資待遇都要比臨時工的待遇要高。可事實真是這樣嗎?在有些行業有些崗位上,正式工的待遇可能還真趕不上臨時工的,即使是在體制內同樣如此,為什麼出現這樣奇怪的現象呢?這樣的現象正常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體制內的好處有哪些?看完後明白了!
    體制內的好處,套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不可言,不可言」,如果非要了解的話,其實在其中就會感受到了。之前也在體制內呆過,其實還是有感觸的: 1.如果想穩定的一個生活,同樣希望老有所養,而且養的還不錯。那麼就應該去體制內工作。穩定可能是最大的一個特徵。絕大多數體制內的人員,都是按部就班在前進。
  • 馬布裡工資是王治郅80倍?體制內的八一隊還能重振往日雄風嗎?
    馬布裡工資是王治郅80倍?體制內的八一隊還能重振往日雄風嗎?而且八一隊一開始就是體制內的球隊,現在CBA越來越趨向商業聯盟化,薪水水漲船高,而八一隊薪水紋絲不動還是那麼低。
  • 體制裡生活到底是啥樣?其實遠沒有你想的那麼美
    在目前整個社會呈現出的一種公考熱當中,突然之間說出這樣的話,感覺不是很合時宜,但是真的體制內的生活就有你想的那麼美嗎?體制內的生活真的就是網上常說的錢多事少離家近嗎?真的就是高工資高福利?第一個誤解:工資特別的高,福利待遇特別的好。我覺得如果說體制內的工資真的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高的話,那真麼社會上的其他工作不要幹了,你說是不是?你可以在網上隨便一搜,進入體制內的人的真實情況,比如說像天涯啊貼吧等等,有很多的公務員都在訴苦,說自己的工資很低,為什麼國家一再的想方設法給一些基層的公務員加加工資,這就說明工資真的沒有大家想的想的那麼高。
  • 那些年扎堆進金融圈的年輕人,現在正扎堆挺進體制內
    為此,我採訪了3個我身邊進入體制內的朋友,想和你分享下他們的經歷,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必須說明一下,我這裡所說的「體制內」,包括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這三種類型。 一句話總結:就是有國家管飯,國家兜底的單位。
  • 體制內和體制外到底有什麼區別?
    編制熱也引起了很多年輕人的不屑:幾千塊錢的工資,生活都維持不下去,就圖一個穩定,這不是年輕人該做的事!如果真的僅僅是圖個穩定,恐怕也沒有那麼多人去考編制了,今天就給大家分析分析,有編制和沒編制到底差距有多大!
  • 被加班壓垮的年輕人,正在擠進體制內
    因為看重體制內的穩定,她周圍不少同學從入學時就把考公作為就業的第一選擇,研究生時期的同學七七就是其中一個。因為受到在體制內工作朋友的影響,七七對公務員穩定的工作環境十分心動。同時她也「打聽」到,這幾年體制內的工資待遇不斷在提升,各項福利都很不錯。「我主要的考慮是,如果想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快速、高效、穩健的紮根的話,考公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選擇。」
  • 用體制外的心態和法則過好體制內的日子
    「體制」一詞的基本含義是指規則、制度,不知從何時起成了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的代名詞,在體制內工作意味著穩定、安逸、社會地位高,許多人都羨慕,就像俗話說:這山望著那山高,別碗裡的肉更香。體制內外就像錢鍾書的圍牆所說,牆外的人想進來,牆裡的人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