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雨衣戴著泳鏡,上門抬老人送醫,這位社區書記是個「拼命女郎」

2020-12-15 網易新聞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閃 劉中燦 視頻剪輯馬浩然

疫情發生後,社區的壓力倍增。老百姓不管看病就醫,還是買菜拿藥,大事小事都落在了社區工作人員身上。在家的日子越久,不少居民發現,閉門在家,凡事可真離不開社區。誰為老百姓做了事,他們心裡有數。

「有良心的居民都出來,大聲說社區工作人員、領導辛苦啦!我們感謝你們!」最近,在江岸區一元街三陽社區群,居民們常常念叨社區書記喻娟和她的同事們。

穿雨衣戴泳鏡 上門抬癱瘓老人送醫

三陽社區是老舊社區,3000多戶,1萬多人,其中老年人佔比40%,僅8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近700人。而社區工作人員只有15人。

春節前,武漢「封城」,三陽社區書記喻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那段時間,每天要排查發熱病人、小區消毒、測量體溫,但防護用品還未跟上。

大年初四,一位爹爹的兒子從北京打來電話,說他的父親癱瘓在家,身體不適。喻娟帶著同事周彩雲以及保供的計程車司機穿著一次性雨衣,戴著家裡的泳鏡上門。爹爹躺在床上,已經沒有意識。照顧爹爹的保姆說,老人已經幾天沒有吃東西。喻娟等人合力把爹爹抬上計程車,送到醫院。當晚,老人的兒子向喻娟致謝,並提醒他們注意隔離。原來,老人已經去世,根據CT檢查結果,屬於疑似病例。

為了同事們的安全,喻娟和周彩雲只好回家隔離。5天後,她感覺身體無礙,想到社區還有一堆事忙,又跑過來上班。接下來的封閉小區管理,也給老城區帶來難題。普通小區留一個出入口就可以,但老城區每一棟門,每一個樓棟,挨得比較密。一條街上可能有20個門,都是單獨的進出,不可能把20個門都封掉。人手非常緊張,直到省運管物流局下沉黨員和志願者趕來支援後,問題才迎刃而解。

完成了社區封閉,工作壓力緩解了不少。喻娟把工作人員分成10個小組,分別負責醫療保障、生活物資保障、個性化需求保障、心理安撫、四類人員接送醫及報表等,工作逐漸有條不紊。

老人不會用微信 她把子女加進社區群

社區老人多,不會用微信,更談不上網購、團購。喻娟就讓老人的子女加進社區群。如做不通老人的工作,她就請子女幫忙溝通解釋。缺什麼東西,子女直接在社區團購群裡購買,工作人員買回再送上門。居民有單獨購買的東西,網格員就一一登記,去超市買回來後,通知大家領取。不少老人患基礎病,常年用藥。醫療保障組的組員,每隔幾天就帶著居民的病例、醫保卡,去藥房排隊,一次從早上到下午,連午飯都顧不上吃。

3月6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三陽社區,各個崗位得人員都在忙碌著。46歲的喻娟戴著口罩,短髮中夾雜著些許白髮,聲音洪亮。準備下樓去接愛心蔬菜時,她接到居民打來的電話,家裡的溫度計摔壞了,希望社區派人送一個溫度計上去。喻娟登記好信息,交代給同事,隨後下樓。

此時,一輛公交車已開到附近,車內滿載400份愛心蔬菜。喻娟與工作人員走到車前,接力把菜搬下車,隨後再送給居民。卸完蔬菜,喻娟又與值守的計程車師傅來到中商徐東平價,來這裡拖運預訂的603份冷凍肉。此前,喻娟到處為居民吃肉發愁,她在網上找到一個電話,聯繫上中商集團的姚麗經理,這才爭取到一部分政府補貼凍瘦肉。

現場切割、分裝,放到車裡,車子走了一輛又一輛,不知不覺,天色已暗。肉運回社區,她和同事馬上就分發到每家每戶。到了晚上10點,一天的工作才忙完,到家已是夜裡11點多。

居民群裡紛紛點讚 老人手寫感謝信

東奔西走,忙裡忙外,居民們都看在眼裡。起初有居民不理解,不配合,鬧情緒。時間久了,社區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點讚。「你們辛苦了!」「非常感謝你們的付出!」「天已黑,你們還在不辭辛勞的工作,最衷心的感謝你們。有了你們,大家一定會平安渡過難關!」

58歲的張先生在三陽社區生活了半輩子。他說,疫情的出現,誰都不願意看到,但身邊的社區人員和志願者做出了巨大犧牲。他們每天起早貪黑,冒著感染的風險,為居民買菜買藥,讓大家無話可說,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配合社區,理解他們。

在三陽社區團購群裡,張先生主動為社區點讚:「有良心的居民都出來,大聲說社區工作人員、領導,你們辛苦了,我們感謝你們!」老年人不會上網點讚,就用紙筆寫下感謝信,交給送菜上門的工作人員。朱爹爹信中說:感謝你們對社區老年人的照顧,只要有需求,一個電話就送來了,缺衛生紙給送紙,缺藥給我送藥,把每件小事都掛在心上。你們用行動、用愛心踐行了「群眾小事就是大事」,真正在為社區人民服務!

曾爹爹在信中對值守的工作人員說:患難見真情,大愛無聲,我們決心將黨和政府關懷化為抗疫力量,積極配合社區工作。

為大家衝鋒在前,無暇照顧病母

而在喻娟心裡,這些都是她和同事們應該做的。

喻娟的丈夫在司法部門工作,去年10月去了新疆支援。兒子在讀大學,疫情發生後,去照顧爺爺奶奶。唯一讓她放心不下的是患有尿毒症的母親。母親每天要做四次腹膜透析,她無暇顧及,只好把母親送到養老院。

在同事周彩雲眼裡,喻娟從不把自己當領導,她就像大家的暖心大姐,危險關頭衝在前,最難的事挑在肩。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喻娟已過世的父親曾長期從事核工業建設,為我國「兩彈一星」的研製做出過貢獻。喻娟承認,父親對她的影響很大,武漢出現了這麼大的疫情,人民需要社區工作人員的時候,她不能亂了陣腳。簡單說,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

「雖然大家分工不同,但團結一心,互相幫助。」喻娟說,疫情中無論是社區人員、志願者、計程車司機,還是下沉黨員,從開始到現在,每個人只做事不計較,隨時分配任務,隨時執行,從無怨言。在喻娟隔離時,社區副主任吳敏幫忙分擔接送病人,帶領大家堅守崗位,衝在前線,穩定人心,非常敬業有擔當。

網格員張小芳每天去超市,為居民採購,滿足大家不同的購物需求。以前她不擅長交流,現在已經能夠處理各種問題,與居民溝通更加從容,面對不理解的居民幾十個電話打進來,總能夠耐心解釋。

發熱病人送到醫院後,社區還要持續追蹤。從登記、跟蹤隨訪、安撫,到送醫、核酸檢測、送隔離點、出院、出隔離點的各種報表數據,都是網格員李霞一個人負責,常常忙碌到凌晨。去年十月剛進社區的網格員趙夢婷,只有24歲。疫情期間,她負責網上購物登記,每次都不差一分錢,「95後的小女孩,真的很棒!」

有句話說出來,也許有人不會信。喻娟告訴記者,通過這次疫情,大家都覺得自己更熱愛這份工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王青:「我是社區書記,我上門!」
    接到通知後,社區一班人一刻也不敢耽誤,一同商議做通居民工作。通過電話、微信等聯繫,居民都不太配合。這時,有一位同志隨口說了聲,不行上門做工作。這時所有人都沉默了,因為居家隔離未滿14天,不排除有感染風險,不敢與隔離居民近距離接觸也是人之常情。王青看時間緊迫,毅然站起身來,只對大家說了句「我是社區書記,我上門」,就徑直走向門外。
  • 送菜上門!還幫忙洗衣服!這服務太周到了吧!
    2020年12月30日上午9點30分左右,兩位身穿黃色背心的中老年女士,來到臨汾路街道老年居民李兔英家裡,送上3包新鮮的蔬菜,樂得老人連聲說:「謝謝,謝謝,大冷天辛苦你們了!」記者在現場採訪中了解到,今年75歲的李阿姨因患小兒麻痺症導致半身不遂,平時只能以輪椅車代步。
  • 青島公交駕駛員暴雨送雨衣 七旬老人手織杯套感謝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宇昕 實習生 孫珊珊 青島報導11月5日上午9時許,217路駕駛員李忠駕車返回總站,剛停車開門,市民馬女士就衝上車,激動地向他連聲道謝:「下暴雨那天就是你給我和我老伴雨衣,我自己的親孩子也不能這麼及時……」原來,今年8月的一天,77歲的馬女士和丈夫一起乘坐
  • 瀏陽市人民醫院送醫上門,七旬老人術後無憂
    文/王冷洋七旬老人病情嚴重,醫院多科室聯合施救穿著樸素的趙可愛老人,是羅建管特殊的回訪對象。11年前,一次意外讓趙可愛痛失兒子、兒媳、女兒三名親人。強忍巨大悲痛,老人捐獻親人器官,拯救了多條生命。當時,他的事跡廣為傳頌。2015年,厄運再次降臨,老人身患胃癌,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
  • 「迷彩書記」王家權:居民的「貼心人」 社區的「好當家」
    王家權帶領社區工作人員整治環境。(受訪者供圖)王家權,生前為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幸福街道礦山社區黨委書記。因長年積勞成疾,經醫治無效,於2019年9月24日凌晨去世,享年53歲。「2013年的時候,正是全市創衛攻堅期,任務艱巨。王書記號召我們『帶頭幹,帶領幹』,給社區20多名工作人員每人配了兩套迷彩服。」
  • 疫情當前,蘇州二郎巷社區黨委書記陳怡是108位老人的「女兒」
    1月31日下午,面對姑蘇區雙塔街道二郎巷社區黨委書記陳怡送來的生活物資,80歲的姚永煊老人動情地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關停,108位長期在這裡用餐的老人生活情況令人擔憂。這幾天,陳怡就一直奔波在走訪他們的路上。二郎巷社區位於古城東南,5905名常住人口中,就有1600多名是年齡超過60歲的老人,佔比近三分之一。
  • 青島嶗山:鄉醫走遍大山勇戰「疫」
    近期不能出門,要勤洗手,注意門窗通風……」對於涼泉社區行動不便的許大娘來說,這個春節除了朝夕相處的家人,見得最多的,恐怕就是這個戴著口罩,拿著體溫計,背著隨訪包的鄉村醫生劉憲章了。劉憲章每天打電話聯繫老人,隨時觀測身體健康狀況,他和他的父親為社區人民在疫情防疫戰中築起了第一道「防線」。對於轄區內諸多行動不便的老人,劉憲章時時牽掛他們。送醫送藥是常態,其實更多的是則對老人心理的安慰和鼓勵。
  • 南通虹西社區:百歲老人祝壽會,歡聚一堂送祝福
    中國江蘇網1月14 日南通訊 「山中自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1月12日,家住南通市崇川區虹橋街道虹西社區的葛慧芳老人迎來100周歲壽辰。雖正值寒冬,但葛老家歡聲笑語,暖意如春,老人的家人、鄰裡理事代表和社區工作者歡聚一堂,將深深祝福、貼心溫暖送到百歲老人心坎上。
  • 尊老敬老 香糯重陽糕送百位老人共祈健康長壽
    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通過這次活動,總店給百位老人送上重陽糕,也是表達一份心意,祝願所有老年人健康長壽!「馬上辦」聯合8家社區送重陽糕暖心節日當天,馬上辦欄目組聯合揚州8家社區給老人送重陽糕。這8家社區分別是:顧莊社區、璽園社區、二畔鋪社區、廣儲社區、徐凝門街社區、何園社區、東花園社區、聯誼路社區。
  • 武漢:江漢裡社區送上暖心關愛 為高齡老人過集體生日
    活動中,老壽星們共聚一堂,江漢裡社區任蓮芳書記致祝壽詞,社區志願者為14位到場近期過生日的高齡老人們準備了水果、生日蛋糕,在場的志願者給老壽星們戴上了壽星生日帽,和壽星們一起吹蠟燭,切生日蛋糕、齊唱生日歌。書畫家則用墨寶現場題字、作畫,為老壽星們送上了誠摯的生日祝福。老壽星們在家屬、朋友、還有樓棟管家和網格員陪的同下,生日會現場歡聲笑語,溫馨、歡樂。
  • 紮根基層、真心為民,這位戴著安全帽的社區民警令人動容!
    戴著安全帽,頂著大太陽,一腳高一腳低地從滿是灰塵的工地出來,滿頭大汗的潘宏心滿意足地鬆了口氣。今年38歲的潘宏是奉賢公安分局齊賢派出所的一名責任區警長,已經工作十多個年頭的潘宏已是一名「老兵」,是所裡公認的業務骨幹。
  • 【社區動態】軍安社區:黨建引領全覆蓋 送學上門暖人心
    【社區動態】軍安社區:黨建引領全覆蓋 送學上門暖人心 2020-11-05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手機點一點 護理送上門
    ■符合三類門特病、七個「門大」科室就診條件的參保人,通過手機可享受在線複診、醫保支付、送藥到家服務■需要傷口護理、靜脈採血等專業護理的老人,本人或者子女通過手機就能預約附近的醫護人員上門服務天津市民今後通過手機就能解決醫保複診、居家護理預約難題了。
  • 說到父親,這位社區書記哽咽了……
    2月26日,我們走近泉山區王陵街道新光社區黨委書記劉雪芹,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一位社區書記的「戰疫」日記。除了疫情防控,社區各類常規工作要正常開展。▲9點40分,巡邏過程中,發現居民不戴口罩扎堆聊天,劉雪芹和同事抓緊上前勸阻。10點10分,劉雪芹和同事們為居家隔離戶送去生活用品。送完了生活用品,劉雪芹和同事們便開始用小喇叭宣傳防控知識。回到辦公室,劉雪芹逐一與居家隔離人員電話聯繫。
  • 疫情期間烏魯木齊市慢性病患者處方延至3個月 各社區送藥上門
    天山網訊(記者馬蓓報導)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經診治醫院醫生評估後,病情穩定的用藥患者,處方用藥量放寬至3個月,確保參保患者用藥不間斷。與此同時,烏魯木齊市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通過多種渠道掌握慢病患者用藥情況,及時送醫上門。
  • 划船社區持續20年為高齡老人送生日蛋糕
    近日,鄞州區百丈街道划船社區社工潘芬莉抱著一個大大的蛋糕來到80歲居民朱美英家,向老人表達生日祝福。這是記者昨天從划船社區聽到的一則暖心故事。在划船社區,每月初,都會梳理轄區內八九十周歲的老年人,為他們統一定製生日蛋糕,然後由包片社工送蛋糕上門,帶去社區的生日祝福。
  • 教育機構線上教學質量有爭議,朝陽這位社區書記上門了……
    前段時間,部分家長來到裕學教育總部申請退款,就在雙方針對退款比例僵持不下時,朝陽區南沙灘社區書記張驚制主動上門協調,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從過年到現在,一直在線上教學,感覺質量比線下差了一大截,孩子聽得也不認真。」市民葉女士為即將上小學的孩子報了裕學教育的課程,但是這幾個月來的授課卻讓她不滿意。
  • 這些社區書記有話說|鼓樓區|袁雪芬|江濱|...
    一雙棉鞋暖了 98 歲老人的心,社區收到一封超大的感謝信2019 年 10 月,位於南京市鼓樓區傅佐路 32 號的一戶居民家中著火,火勢較大,一直燒到樓上幾戶人家。火災發生後,大方巷社區書記劉家寬帶著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安排居民有序疏散,並安撫大家的情緒。
  • 家庭醫生陳朝豔:送醫送藥 送去溫暖和希望
    (受訪者提供)陳朝豔為居民送藥。(受訪者提供)「我剛剛為一位病人去藥房取藥來晚了,讓你們久等了。」見到陳朝豔時,她正從醫院藥房出來,準備為患病居民上門送藥。陳朝豔是武漢市武昌區水果湖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部的一名家庭醫生,這一幹就是12年。她帶領的團隊一共管理社區3萬餘人。
  • 越秀區:社區「三人小組」上門隨訪武漢抵穗返家人員
    剛剛安頓下來,之前70餘天與他電話密切聯繫的桂花崗社區黨委書記張建文以及社區民警蘇永成、社衛中心護師何燕華就上門提供健康管理服務。社區「三人小組」詳細詢問操先生的健康狀況,並送上「八個一」關懷:包括健康告知書、體溫檢測表格、體溫計、口罩等等。操先生第一時間出示了他的「湖北健康碼」綠碼,以及前幾天在武漢當地進行的核酸檢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