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管(右)和醫護人員來到趙可愛家開展家庭回訪。市人民醫院供圖
「出院不到20天,已經重了近10斤!」7月3日,看到前來例行家庭回訪的市人民醫院大外科主任羅建管,北盛鎮馬戰村年近七旬的趙可愛老人聲音洪亮地說。
此前,趙可愛因病實施手術,切除了膽囊,直到6月中旬才回家。
「老爺子,恢復得不錯嘛!」見趙可愛面色紅潤,精神矍鑠,羅建管笑著說。家庭回訪活動也就在這樣融洽的氛圍中開始了。
文/王冷洋
七旬老人病情嚴重,醫院多科室聯合施救
穿著樸素的趙可愛老人,是羅建管特殊的回訪對象。11年前,一次意外讓趙可愛痛失兒子、兒媳、女兒三名親人。強忍巨大悲痛,老人捐獻親人器官,拯救了多條生命。當時,他的事跡廣為傳頌。2015年,厄運再次降臨,老人身患胃癌,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
今年5月,趙可愛反覆腹痛了一個多月,在市人民醫院檢查確診為膽囊結腸內瘻,必須手術切除膽囊,修補結腸。
趙可愛老人患有多項基礎病,之前做過胃癌手術,此次手術有著難以預料的難度和風險。醫生檢查後發現,他感染嚴重、血象過高、腹腔積膿、膽囊化膿性壞疽、膽囊結腸內瘻,膽囊和結腸爛穿了洞,而且重度低白蛋白血症,嚴重營養不良。
以大外科主任羅建管為首的專家團隊,迅速召集醫院肝膽、胃腸、腫瘤、內分泌、營養等多學科醫生進行多次會診,最終給老人確定了手術方案。
5月27日,手術由羅建管主刀、尋權為助手,在多學科醫生支持下開展。手術時,醫生發現,老人腹腔粘連嚴重,整個右上腹成了一團,明顯充血水腫,輕輕觸碰就出血。由於沒有正常組織結構,無法充分顯露膽囊、膽總管和結腸。同時,殘餘胃與腸管重新接起來,膽囊內積聚大量膿液,膽囊黏膜及部分膽囊壁壞死,膽總管很難找到。
面對重重挑戰,羅建管團隊憑著精湛技術,抽絲剝繭找到手術關鍵部位。歷時6個小時,成功完成了手術。
老人複查不便,醫院暖心送醫到家
給趙可愛完成手術之後,醫護人員密切關注其術後情況。老人因腹腔感染,腸瘻、膽瘻、傷口感染風險大,為此,醫院多學科協作,為老人加強抗炎,予以護胃、止血、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營養支持等治療。
老人就餐不方便,醫院食堂便一日三餐給老人送去營養餐。病房護士長江麗還專門在老人的病床旁擺放了一束向日葵,希望老人保持積極心態。
經過半個月的治療,6月14日,趙可愛康復出院了。接下來,他需要定期進行複查。考慮到老人來院複查不方便,7月3日,醫院組織了家庭回訪。
現場,羅建管、尋權對趙可愛術後恢復情況進行了檢查,內分泌科教授陳勝、腫瘤內科副教授馮細文、營養師林輝對老人身體狀況做了全面評估,並從生活起居、飲食、日常用藥等方面制定了詳細的健康管理方案,叮囑老人聽從醫囑多休息,按時按量用藥。
趙可愛聽後,連連點頭。他說,生病時體重減了10多斤,如今恢復較好,體重也在慢慢增加,「非常謝謝你們!你們就是我的親人!」淳樸的趙可愛抓著羅建管的手,不停地說著謝謝。
來源:瀏陽日報
編輯:戴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