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國慶假期後出現一輪急跌。截至昨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73。較去年同期6.3的中間價,現在兌換1萬美元要多花4000人民幣。在此背景下,美元理財產品迅速走俏,有銀行近日發行的一款年化收益超2%的美元理財產品,一億美元的額度,一天就賣掉超過七千萬美元。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王靜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急跌
9月27日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連續走低。10月10日的中間價報6.7008,一舉突破保持近3個月的6.70市場心理「底線」。此後,人民幣匯率7連跌,直到上周五才讓市場緩了一口氣。但10月17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再次出現大幅下調,報6.7379,較上一交易日貶值222個基點。截至昨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較前一交易日上調76個基點,報6.7303。較去年同期6.3的中間價,現在兌換1萬美元要多花4000人民幣。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慶節後的這一波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主要歸因於美元的強勢升值。「近期美國經濟數據總體表現向好、美聯儲12月加息預期進一步升溫等多個因素都推動了美元指數近期的強勢。」
此外,國內9月外貿數據表現不佳、此前人民幣累積的貶值壓力較大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此次人民幣匯率的貶值。華創證券研報指出,隨著年底美聯儲加息預期的逐步加強,美元指數將大概率繼續走強。
美元理財產品走俏,年化收益提高
隨著美元升值預期的增加,美元資產類投資產品近期又開始走俏,尤為明顯的就是美元理財產品。
一方面,銀行推出美元理財產品的熱情更高了。記者昨天走訪了南京新街口多家銀行後發現,美元理財產品的種類明顯更豐富了,不少銀行的美元理財產品涵蓋了從30天、90天到180天、365天等短期到中長期的產品,這在以往是不多見的。收益方面,近期不少銀行推出的美元理財收益都超過了2%,但周期至少一年。
另一方面,前來諮詢和購買美元理財產品的市民明顯增多。「一般來銀行諮詢和購買理財產品的市民都是直奔人民幣理財產品的。但最近,來諮詢美元理財的明顯多了。我們行昨天剛發行了一款預期年化收益2.2%的美元理財產品,預定的一億美元的發行額度,昨天一天就賣掉了7300萬美元,這樣的申購速度甚至要快於很多熱門的高收益人民幣理財產品。」南京一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但記者注意到,年化收益能達到2%的美元理財產品並不多。絕大多數30天、90天這樣的美元理財產品的收益都不到1%。「30天和90天的美元理財產品也很緊俏,雖然收益並不高,但是買美元理財的,主要看中的還是美元升值部分帶來的收益。就拿昨天我們熱銷的這款產品來說,不少人預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年後將重回『7』時代,美元升值的收益加上產品本身的收益,一年後的年化收益率能超過6%,而同期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大多只有4%的收益。」
風險仍存
大多不保本
美元漲勢存變數
上述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購買銀行美元理財產品的門檻不高,一般起購金額都是8000美元,折算下來差不多就是5萬人民幣,幾乎等同普通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門檻。
不過,記者統計發現,儘管人民幣對美元今年已經出現了幾波急跌,但較年初,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也只漲了不到4%。反而日元、澳元和加元今年以來對人民幣漲幅明顯,分別上漲了20%、9%和10%左右。但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少有銀行推出除美元外的外幣理財產品。「主要還是美元的國際性、穩定性更強,相對而言,更適合普通投資者。」有理財分析師告訴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購買美元理財產品也是有風險的,目前市面上的美元理財產品大多是不保本的。另外,利好美元的因素仍存在諸多變數,一旦美國大選結束,如果12月美聯儲未能加息,美元或出現快速下跌。
另外,普通居民購匯額度受限,每人每年最多購買等額5萬美元的外匯,對於資產較多的投資者就是杯水車薪了。「對於高淨值客戶,我們會建議他們通過投資海外的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基金配置美元資產。此外,儲蓄類保單也可以對衝人民幣的貶值風險,這些境外保單以美元或港元結算,回報率與美元利率有正相關關係。」上述理財分析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