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布對倫敦恐襲負責

2021-03-02 人民網

  當地時間3月22日,英國倫敦市中心議會大廈附近,一名恐怖分子駕駛汽車撞倒多名行人並用刀襲擊警察,造成4人死亡,約40人受傷。而這一天,正是布魯塞爾機場和地鐵站恐怖襲擊一周年紀念日。

  最新消息,據央視倫敦記者報導,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布對倫敦恐襲負責。

△襲擊者駕車衝上威斯敏斯特大橋的人行道,撞倒至少5人,再撞上國會圍欄。

△一名婦女在威斯敏斯特橋襲擊中受傷

最新消息:

  英國警方在包括倫敦、伯明罕等多地展開的突襲行動中,逮捕了共7名嫌疑人。

    倫敦警方目前仍未透露襲擊者身份;警方判斷此次襲擊或為「獨狼」行動,但認定他是受了國際恐怖主義的蠱惑。

    英國警方稱,倫敦恐襲事件導致4人死亡,而不是5人,其中包括三名受害者和一名行兇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透露,一名中國遊客在倫敦恐怖襲擊事件中受輕傷。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布對倫敦恐襲負責

習近平就倫敦恐襲事件向英國女王致慰問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就倫敦恐怖襲擊事件向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致慰問電,對恐怖襲擊事件表示強烈的譴責,對無辜遇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傷者和遇難者家屬表示誠摯的慰問。

  習近平指出,恐怖主義是國際社會公敵,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願同英國和國際社會加強合作,為維護中英兩國和世界安全作出積極努力。

  同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就倫敦恐怖襲擊事件向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致慰問電,對恐怖襲擊表示強烈譴責,對無辜遇難者表示沉痛哀悼,對傷者和遇難者家屬表示誠摯慰問。

全球政要同聲譴責恐怖主義

法國總統奧朗德:恐怖主義事關所有的人。曾遭受其沉重打擊的法國了解英國人今天經歷的痛苦;必須在歐洲層面上來組織對抗恐怖威脅。

德國總理默克爾:雖然行動的背後還不清楚,但我重申,德國和它的公民立場堅定不移和英國一起堅決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恐襲是邪惡的,必須進行集體抵制。現在,我們的心與英國人一起,願意一起承擔傷痛 

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我們譴責這些暴力行為,不管是瘋狂的個人行為還是恐怖分子的攻擊。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懦弱的攻擊

一起典型的恐怖襲擊事件

  反恐專家李偉表示,這次倫敦恐襲事件是複合型恐襲。襲擊者從威斯敏斯特橋直接衝向了議會,當車子不能行進的時候,他持刀下車,砍殺警察,從這點來看,他針對的目標是正在舉行活動的英國議會大廈,包括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也在議會大廈裡。所以說,這一次的恐怖襲擊雖然工具就是車輛以及刀具,但是他襲擊的目標是十分的明確的,造成的影響和構成的威脅是非常大的,充分顯示出來這是一起很典型的恐怖襲擊事件。

倫敦恐襲與中東恐怖活動密切相關

  歐洲近些年接連遭受恐怖襲擊,從2015年1月的法國查理周刊遭襲開始,接下來巴黎恐襲,此後布魯塞爾、尼斯、柏林等,現在倫敦也發生了恐怖襲擊。可以說,歐洲面臨的恐怖威脅與中東的恐怖活動密切相關。近來「伊斯蘭國」組織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遭到打擊,但其極端意識形態的影響依然沒有太大的變化。恐怖極端意識形態的影響在歐洲將是一種長期現象,歐洲面臨的恐怖威脅將依然嚴峻。

△倫敦警察局副局長、反恐部門負責人在市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

倫敦反恐形勢一直嚴峻

  另一位歐洲問題專家王亞宏則提到,這次恐襲看似突如其來,但其實英國的反恐形勢一直嚴峻。英國安全部門軍情五處四個月前就曾發出「恐襲警告」,這說明安全部門已經意識到,極端組織在國際聯合打擊下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時,作為報復,他們發動恐襲的可能性也會加大。 

  然而,英國的反恐布置仍百密一疏。這是因為恐襲在一定程度上鑽了多元化的空子,歐洲發展出了本土式、孤狼式襲擊,提高了反恐的難度。這種恐怖行為的最大威力在於給人們心中埋下恐懼和猜疑的種子,並通過激進分子的一系列暴力行徑,讓這顆種子迅速生芽,直至開出罪惡的分裂之花。 

恐襲頻發 歐洲多元文化何去何從?

  在分析恐怖襲擊產生的社會原因時,專家表示孤狼式恐襲植根於多元化的斷層。一些少數族裔的發展程度不盡如人意,遭遇不平等待遇的現象比比皆是。正是這種不平等,讓極端種子能夠找到壯大的土壤。但這並不意味著多元化走錯了方向,不能因為恐襲頻發就對實施了幾十年的多元化政策踩剎車,那樣會正中恐怖分子的下懷。要彌合斷層,還需要更深層次的多元化才能實現,即讓不同種族、族裔以及文化背景的人都能夠享有儘可能平衡的發展機會,分裂的種子會在融合發展中煙消雲散。

反恐逼歐洲集體「右轉」?

  央視特約評論員宋曉軍還提到,這次襲擊時機很微妙。荷蘭剛進行了大選。從4月開始,法國大選、德國大選接連舉行。英國脫歐之後,整個歐洲地區有一個向右轉的趨勢,偏保守,偏民粹。那這次襲擊很可能是想,影響這些大選的趨勢,促使歐洲國家右翼政府上臺,刺激歐洲民粹主義的發展,造成族群之間矛盾激化。可以說,恐怖主義將改變歐洲的航向。

反恐須加強國際合作

  王亞宏認為,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對打擊恐怖主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是英國很難在歐洲恐怖主義襲擊的氛圍中獨善其身,去年歐洲大陸接連遭遇嚴重的恐怖襲擊;二是這次以日常交通工具發起襲擊,防不勝防,法國尼斯和柏林的恐襲也都是汽車撞人,這考驗警方和反恐部隊作出及時反應的能力。恐怖分子的襲擊模式越是分散化,就越需要國際層面統一協調和組織。

社保斷繳哪些會「清零」?哪些不會「清零」?真相在這裡!

非京籍購房 納稅從5年改成連續60個月!區別大了!

海軍首次舉行授劍儀式,來看看真正的帥是怎樣的!

(摘自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採訪 反恐專家李偉、歐洲問題專家王亞宏、特約評論員宋曉軍 綜合整理)

主 編丨楊鴻光 編 輯丨譚琳


相關焦點

  • 最新消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布對倫敦恐襲負責 反恐怎麼辦?
    (事件詳情)最新消息,據央視倫敦記者報導,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布對倫敦恐襲負責。△襲擊者駕車衝上威斯敏斯特大橋的人行道,撞倒至少5人,再撞上國會圍欄。一起典型的恐怖襲擊事件反恐專家李偉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這次倫敦恐襲事件是複合型恐襲。
  • 製造埃及恐襲分子持「伊斯蘭國」旗幟
    當地時間11月25日,埃及北西奈省,人們站在發生恐襲的清真寺外。該事件已至少導致305人死亡、128人受傷。圖/視覺中國  恐怖分子持有「伊斯蘭國」旗幟,目前尚無組織宣布負責;聯合國安理會、美國等發聲明強烈譴責  埃及總檢察長25日發表聲明說,24日發生的清真寺恐怖襲擊已造成至少305人死亡、128人受傷。
  • 倫敦恐襲嫌犯實施襲擊時仍受監視 英國警方遭質疑
    中新網2月4日電 綜合香港《文匯報》報導,英國倫敦相隔2個月後,再發生釋囚持刀傷人的恐怖襲擊。一名男子2月2日在倫敦街頭刺傷2名路人,警方將案件列作恐怖襲擊,並證實事發時疑犯仍受警員監視,輿論質疑警員為何未阻止男子行兇。首相詹森則重申,將修改被定罪恐怖分子的出獄制度。
  • 中東極端組織襲擊馬爾地夫,300多中國人被困
    4月17日,美國一情報集團負責人發文表示,中東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對此案負責。該案定性為一場恐怖襲擊事件。而據中國日報的消息,300多名中國籍員工被滯留在馬爾地夫的多個度假島上,很多人的基本生活受到了影響。目前馬爾地夫的安全局勢十分堪憂。
  • 「伊斯蘭國」新頭目何許人也?
    懸賞500萬美元英國《衛報》20日以多國情報部門人士為消息源報導,多國情報部門已經確認「伊斯蘭國」新頭目是薩勒比,這一極端組織先前宣稱的「庫萊希」是假名。薩勒比生於伊拉克一個土庫曼裔家庭,出生地是泰勒阿費爾。他曾在摩蘇爾大學學習伊斯蘭教教法,有至少一個兒子。
  • 有華人在奧地利恐襲中遇難,門上彈孔清晰可見!槍手曝光
    有華人在奧地利恐襲中遇難,門上彈孔清晰可見!有記者提問,據報導,「伊斯蘭國」已宣布對維也納恐襲事件負責,稱旨在報復奧地利參與美國領導的打擊「伊斯蘭國」行動。1名奧籍華人在槍擊事件中不治身亡,另有1名中國公民受輕傷。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獨狼」作案槍手僅一人,恐襲案暴露奧地利國家安全漏洞
    這起恐襲事件暴露了奧地利情報安全領域存在的諸多漏洞,引發國家高層對於部門工作等問題的反思。「獨狼」作案,槍手僅一人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5日報導,奧地利警方連日來對這起恐襲事件進行調查,對18處與槍手存在關聯的住所進行了搜捕,並拘押了14名涉案嫌疑人。這夥嫌犯年齡在18歲至28歲之間,全部有移民背景。
  • 19歲「伊斯蘭國」新娘想回家 英國網民怒了(圖)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近期面臨軍事潰敗。雖已是「樹倒猢猻散」,該組織造成的許多麻煩仍尚待解決。例如,一名剛剛產下一子的19歲英國少女,卻因為自己「伊斯蘭國」新娘的身份,面臨被剝奪國籍的局面。背景「伊斯蘭國」新娘 Isis brides在「伊斯蘭國」攻城略地的擴張時期,該組織在網絡上大力宣傳,招募外國人偷渡到敘利亞、伊拉克加入該組織。其中一些外國女性,在來到該組織領地後選擇嫁給該組織成員,因此被稱為「伊斯蘭國」新娘。這些「伊斯蘭國」新娘的具體人數很難準確評估。
  • 法國總統奧朗德尋求建立大聯盟來打擊伊斯蘭國
    原標題:法國總統奧朗德尋求建立大聯盟來打擊伊斯蘭國 中國網11月19日訊據外媒19日報導,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將於本月末時訪問美國和俄羅斯,該法國領導人在巴黎遭遇恐襲後尋求建立一個強大的聯盟來打擊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 尼斯恐襲:近一半遇難者為外國國籍 來自19個國家
    7月16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宣稱對此次襲擊負責。據法國《費加羅報》7月19日報導,法國外交部於當地時間7月19日宣布,尼斯恐襲遇難者中有38人為外國國籍,他們分別來自19個不同國家。目前已知的是,恐襲受害者涉及29個國家。
  • 「伊斯蘭國」聖戰分子竟還拿法國補助,年入上萬歐
    (法新社圖)儘管如此,仍然需要高度重視與11·13巴黎恐襲類似,在國外計劃、國內發動的恐怖襲擊。「不要錯誤地認為『伊斯蘭國』在軍事上遭受失敗後,它發動恐襲的能力也隨之被摧毀」,一位反恐工作人員指出。艾米埃指出,要破獲這種「廉價」恐襲的關鍵在於,加強對社交網絡的監管,嚴密監控蓋達組織(al-Qaida)和「伊斯蘭國」以及一些法語國家的仇法網絡。▲法國《世界報》報導,殺害中學教師帕蒂的兇手Abdoullakh A.曾因在社交網絡上發表支持恐怖主義言論於今年7月被舉報至網絡非法內容Pharos平臺。
  • 高警戒級別難阻巴塞成恐襲高危地
    今次恐襲是西班牙2004年以來死傷最慘重的攻擊,也是歐洲近幾年的第7宗汽車衝撞人群進行襲擊事件。若包括柏林、倫敦和尼斯的類似汽車衝撞攻擊,已逾100死。在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首都馬德裡地鐵系統遭受一連串炸彈攻擊,造成191死、2500人受傷。
  • 新華社記者親歷倫敦恐襲:我當時正在英國議會大廈內採訪……
    倫敦恐襲被擊斃的嫌犯身份確定:52歲,租車時自稱是教師英國倫敦警方23日說,倫敦恐怖襲擊中被擊斃的犯罪嫌疑人已確認為52歲、出生在英國的哈利德·馬蘇德。◆ 23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稱製造了這起恐怖襲擊◆ 文圖綜合自新華國際、參考消息、新華新青年新華社記者親歷倫敦恐襲新華社記者 / 桂濤
  • 外媒爆法國尼斯教堂恐襲案襲擊者新冠陽性
    法新社剛剛援引消息人士透露,10月29日法國尼斯教堂恐襲案襲擊者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報導還援引消息人士表示,這可能會進一步拖延對該襲擊者的審問。此前報導:法國尼斯持刀傷人事件致3人死亡,多國政要表示譴責【環球時報記者 王傳寶 李靜】法國尼斯市29日上午發生一起震動全法的持刀傷人事件,導致至少3人死亡、數人受傷。同樣在周四,法國和沙特的一些地方發生襲擊事件,目標是法國警察和警衛。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因發表涉及伊斯蘭教的言論引發多個伊斯蘭國家不滿。
  • 奧地利恐襲致1名奧籍華人死亡,「聖戰分子」將對此負責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美國國際恐怖組織搜索情報集團(SITE Intelligence Group)消息,槍擊事件發生後,「聖戰分子」發布聲明稱,將為維也納的恐襲事件負責。 根據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消息,1名奧籍華人在襲擊中遇難,1名中國公民受輕傷。
  • 比利時連環恐襲:各國加強安保 民眾為遇難者默哀
    爆炸致數十人遇難 襲擊者仍然在逃  當地時間23日,比利時檢察官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此次的布魯塞爾連環恐襲爆炸案已導致至少31人遇難,另有約230人受傷,其中61人傷勢嚴重。  各國加強安保措施 嚴防恐襲再次發生  在比利時發生連環恐襲後,歐盟專家表示下周將開會探討如何加強機場安保,但不會提出在全歐盟實施更嚴格的安檢規則。目前上述會議尚無明確議程,但這位歐盟委員會的官員排除了在全歐實施更嚴格安全措施的可能性。
  • 關聯維也納恐襲兇手 德國調查四人
    受搜查的4人沒有參與維也納恐襲,但與兇手有關聯。11月3日,警察在奧地利維也納街頭警戒。奧地利首都維也納2日發生槍擊事件,奧地利政府宣布11月3日至5日為全國哀悼日。新華社發(喬治斯·施耐德攝)一名持槍男子2日晚在維也納市中心朝人群射擊,致4人死亡,包括一名警察在內的23人受傷,襲擊者本人被擊斃。
  • 巴黎恐襲主謀膽大包天重返犯罪現場 另一新嫌犯遭通緝
    巴黎恐襲主謀膽大包天重返犯罪現場 另一新嫌犯遭通緝 2015-11-27 11:56:52來源:中國日報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葛雨帆
  • 加拿大總理稱奧蘭多槍擊案為「國內恐襲事件」
    「美國相關部門正在對此事件進行調查,更多細節有待確定」,他說,「此次駭人聽聞的襲擊事件可能是針對同性戀群體的國內恐襲事件」。當地時間12日佛州「脈動奧蘭多」夜總會發生美國30年以來最慘烈的大規模槍擊案,目前已經造成50人死亡,53人受傷。
  • 「聖戰分子」宣布為維也納恐襲負責,仍有多名全副武裝...
    奧地利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茨在襲擊發生幾小時後表示:「我們是這次卑鄙恐襲的受害者,而且這種情況仍在繼續。」他說:「其中一名肇事者已被擊斃,但仍有幾名肇事者處於在逃狀態。據我們所知,他們似乎還帶著武器,裝備精良。表明他們此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