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牛氏大家族」加入牛氏家族!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牛」,就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牛氏大家族」,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中華牛氏大家族。弘揚牛氏文化,傳播牛氏正能量,結識天下牛氏宗親!
牛姓是中國十大古姓之一(姒 虞 嬴 子 風 金天 偃 高陽 陶唐 牛),牛姓遠祖,可一直追溯於中華人文始祖——黃帝。黃帝生玄囂,玄囂生極,極生帝嚳。帝嚳即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五帝」之一,稱高辛氏。高辛氏子曰:后稷、契、堯、摯(同父異母),堯禪位於舜,舜禪位於禹,禹則傳位於其子啟。禹為中國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其生存年代約在公元前22世紀末至21世紀初。
堯之生存年代約在公元前23世紀(據傳其僅當政時間即達100多年)其兄契在舜帝時,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任命為司徒,管理臣民,封於商,賜姓子氏,其14世孫成湯,率天下諸侯打敗了荒淫無道的夏代最後一個君主桀,從而建立了商朝。商曆31帝、671年,商紂王時滅亡。
據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記載,商紂王無道,周武王(姬發)率眾諸侯「誓於牧野」,一舉推翻了其統治而建立了周朝。周朝建立後,武王四處尋賢,把眾口皆碑且因反對商紂王而出逃在外的紂王庶兄微子請回封於宋(今河南商丘),「以奉商祀」。宋即周朝的諸侯國之一,宋微子亦即宋國開國君主,後亦成為中華牛姓始祖。
應當指出的是,據鄭樵《通志·氏族略》載,以王父(祖父)字為氏系周代宗法制度所定。同時,宋微子之後當中,除牛姓外,以王父字為氏的還有孔、樂、邊、魚、皇甫等13姓,以王父「名」為氏的,還有微、仇、求、獲等15姓,他們都同牛姓有著一定的血緣關係。
綜上所述,黃帝為中華牛氏的遠祖,微子啟為牛氏的起始祖,牛父為牛氏的得姓祖,牛大老為山東臨清陶山牛氏始祖、牛二老為河北清河牛氏始祖、牛四郎(字德剛)為山東章丘牛氏始祖、牛川即為十八打鍋牛(鍋碴牛)的總啟世祖。在以後的歷史變化中,歡迎宗親點擊加入牛氏家族群打鍋(鍋碴)牛的後世則以不同的分支啟世,其中一個分支「崗牛」則以崗祖啟世。而同牛姓一樣以微子啟為起始祖的孔、樂、邊、魚、皇甫、微、仇、求、獲等28姓都同牛姓有著一定的血緣關係。在歷史發展中自願由旁姓而改為牛姓的如今已是牛姓中的成員,納西族、滿族及藏、回、彝、白、土家、蒙古、東鄉、朝鮮等兄弟民族中的牛姓,則各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
在眾多牛氏當中,以牛父為得姓祖,分別以牛大老、牛二老、牛四郎和牛川為啟世祖的中華牛氏源流一直極為單純。在2800餘年的發展繁衍當中,曾出現過扁擔牛、鞭杆牛、打鍋(鍋碴)牛等眾多分支,但從無被冒姓或混入的記錄,是一脈相傳的商湯後裔。如果從遺傳學的角度研究姓氏,源流單純的牛氏是許多其他姓氏無法比擬的。作為牛氏子孫,應當以此引以自豪,進而激發自身更加敬宗而睦族,為民族、為國家、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註:除文中已有註明者外,本文參閱的其他資料有:
1、王根泉《中國姓氏的文化解析》,團結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西周孔子《論語》
3、《春秋左傳·文公二》
4、《魯迅全集》
5、《中國姓氏大辭典》
6、《中國姓氏大全》
牛氏平臺,宗親熱愛;
關注轉發,弘揚牛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