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碗賞茶

2021-03-04 藝術品修復

蓋碗,帶蓋兒的茶碗 ,由茶碗、茶蓋、茶船三件套組成。蓋碗又稱「三才碗」,所謂三才即天、地、人。茶蓋在上謂之天,茶託在下謂之地,茶碗居中是為人。

蓋碗茶起源於四川,是古老的巴蜀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關於蓋碗的發明還有一則傳聞:

【清】青玉菊瓣紋帶蓋碗

【唐】鎏金小簇花紋銀蓋碗

清光緒 粉彩蓮花紋蓋碗

清 胭脂紅釉蓋碗 

唐代宗寶應年間,有一姓崔的官員,愛好飲茶,其女也有同好,且聰穎異常。因茶盞注入茶湯後,飲茶時很燙手,殊感不便,其女便想出一法,取一小碟墊託在盞下。但剛要喝時,杯子卻滑動傾倒,遂又想一法,用臘在碟中作成一茶盞底大小的圓環,用以固定菜盞,這樣飲茶時,茶盞既不會傾倒,又不致燙手。後來又讓漆工做成了漆製品,稱為「盞託」。此種一盞一託式的茶盞,既實用,又增添了茶盞的裝飾效果,給人以莊重之感,遂世代流傳至今。

清乾隆 金地粉彩花卉蓋碗 

清光緒 青花黃彩雲龍紋蓋碗

清 翡翠蓋碗

黑地景泰藍博古蓋碗

清 胭脂地軋道小蓋碗

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這樣寫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在眾多的碗、盞、壺、杯之中,魯迅先生為什麼單單讚賞蓋碗呢?其中,自有道理。

清 胭脂紅菊掰蓋碗

清初 碧玉荷花紋蓋碗

凡深諳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特別講究「察色、嗅香、品味、觀形」。以杯、壺泡茶,不利於察色、觀形,亦不利於茶湯濃淡之調節。杯形茶具呈直桶狀,茶泡在杯中嫩葉細芽全被滾燙的沸水燜熟了,何來品茗之雅趣,只可作「牛飲」;北方盛行的大壺泡茶,茶溫易冷卻,香氣易散失,不耐喝且失趣味。此外,茶泡久了,品質也會下降。無論從品茗鑑賞,或是從養生保健角度而論,用杯、壺泡茶的不足均顯而易見。

清道光 粉彩無雙譜蓋碗

清道光 珊瑚紅描金皮球花紋蓋碗

而蓋碗茶具,有碗,有蓋,有船,造型獨特,製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蓋可入碗內,茶船做底承託。喝茶時蓋不易滑落,有茶船為託又免燙手之苦。且只需端著茶船就可穩定重心,喝茶時又不必揭蓋,只需半張半合,茶葉既不入口,茶湯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愜意,避免了壺堵杯吐之煩。蓋碗茶的茶蓋放在碗內,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在水面輕輕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清道光 松石綠地粉彩福壽紋蓋碗

清光緒 粉彩荷花蓋碗

蓋碗的選擇、使用也有一些小技巧。

選蓋碗:碗沿比較外撇的蓋碗,注水的最高限離蓋碗邊緣有一段比較大的距離。類似這樣器型的蓋碗,同樣注滿水,捏著邊緣也不怎麼燙。

注水量:茶葉投置到蓋碗後,入水只要水蓋過茶葉即可,不能過多。有的人入水時很喜歡把水倒滿蓋碗蓋住,這樣不燙才怪。再說,水太多,泡出的茶也淡。

倒茶手法:拿蓋碗的手勢不偏不歪,手指放在口沿上,不要因為怕拿不穩而去捏著杯身。沿著公道杯慢慢向下讓茶水緩緩流出,茶水就不會觸到手。如果拿蓋碗明顯偏了,茶水也就會沿著斜的位置流水,這樣極容易燙到。而且在倒茶時被燙,不得不停下來,稍微停下來,沒倒出來的茶水又會重新在蓋碗裡浸泡茶葉,這時口感就會有所改變。

清光緒 藍釉雕壽字蓋碗

清嘉慶 粉彩描金八寶紋蓋碗

清嘉慶 青花礬紅龍鳳紋蓋碗

清乾隆 豆青釉茶蓋碗

清乾隆 仿雕漆錦地壽字蓮瓣紋蓋碗

另外,蓋碗的使用還有一些「暗號」,根據蓋碗擺放位置的不同,其也蘊藏著一些特殊的意思:

一:茶蓋上放點東西

在茶蓋上放點東西,表示客人離開一小會兒,稍後會返回繼續喝茶,暗示茶老闆不要把蓋碗收走。通常茶客會在碗蓋上放片樹葉,也可以在茶蓋上放其他的小東西,類似火柴、小石子都是可以的。

二:茶蓋朝下靠茶託

茶蓋朝下靠茶託表示客人需要添水了,茶館小二看到後就會主動上來添加。這個方式很含蓄的請求小二添水,不過此方法一般只能添兩次。

三:茶蓋立起放在茶碗旁

這种放置方式比較有意思,通常都是熟人才會幹,意思是要賒帳。如果茶客有朋友在場,自己錢沒帶夠,這樣可以暗示老闆,下次再補,就能避免尷尬。

四:茶蓋朝外斜靠茶託

這個姿勢有來頭:古時候有很多幫會,若外地幫會之人遇到難處,欲在本地尋求幫助,便會如此擺放.茶館小二看到此暗示,就會在茶館尋找,介紹彼此認識。

五:茶蓋朝上放進茶碗

這种放置意思簡單明了,就是告知茶館老闆,自己喝完了要走了,可以安排收拾桌子了。

清乾隆 青白玉雕饕餮紋蓋碗 

清乾隆 青花粉彩「一團和氣」紋蓋碗 

清乾隆 胭脂紫地軋道粉彩蓋碗

清同治 綠地粉彩蓋碗

清同治 描金綠釉蓋碗

蓋碗的具體使用順序:

1.洗杯——白鶴沐浴

用開水洗淨茶具,並提高茶具的溫度。

2.落茶——烏龍入宮

在福建省武夷山市稱為「落茶」或「投茶」 投茶量可根據個人愛好而靈活掌握.一般為5--8克。

3.衝茶——懸壺高衝

衝泡時最好能使茶葉在杯中旋轉。

4.刮沫——春風拂面

用杯蓋輕輕刮去浮在杯麵的泡沫。

5.出湯——玉液回公

把蓋碗中的茶湯倒進公道杯中使茶湯濃淡均勻。

6.點茶——韓信點兵, (關公巡城)

將公道杯中茶湯公平均勻的倒入客人的品茗杯中,以供嘉賓使用。

7.看茶——賞色聞香,(喜聞幽香)

觀賞茶湯的色澤並聞杯蓋上留香。

8.品茶——品啜甘露, (領悟巖韻)

品武夷巖茶要邊啜邊嗅,淺嘗細品,才能感悟到美妙的各種花香和巖韻。

清光緒 粉彩礬紅描金八寶龍鳳紋蓋碗

十八世紀 烏金釉蓋碗

清代 粉彩蓮花蓋碗

清中期 黑漆金彩牡丹壽字紋蓋碗

清雍正 黃地銅胎畫琺瑯纏枝花卉蓋碗

清乾隆 礬紅蓋碗

清乾隆 豆青地粉彩魚藻紋帶託瓷蓋碗

忙裡偷閒,喝盞茶來。

【展覽動態】

「牛事如意」辛丑牛年迎春文化展

展覽時間:2021年2月9日-3月9日

展覽城市:北京

展覽機構: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覽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天安門廣場東側

相關焦點

  • 成都「蓋碗茶」定不負眾望!
    造型優美,形似「蓋碗茶」鳳凰山體育公園是由一座滿足FIFA標準、6萬座席的專業足球場,以及一座滿足NBA標準、1.8萬座席的綜合體育館組成。從空中來看,整個建築好似四川的蓋碗茶,足球場是茶碗,體育館是茶蓋,下部的大平臺是茶託。
  • 這杯「蓋碗茶」,海量!
    10月1日,記者從中建西南設計院獲悉,迎接第18屆亞足聯亞洲杯足球賽,成都端出一杯「蓋碗茶」:即將建成投用的成都鳳凰山體育公園,將作為此次比賽的專業足球場之一。「鳳凰山體育公園整個建築從空中來看,好似四川的蓋碗茶,足球場是茶碗,體育館是茶蓋,下部的大平臺是茶託。茶蓋為天,茶託為地,茶碗則代表著人,天、地、人,和諧統一。」
  • 眾籌丨冬日賞「荷」,雅!乾隆御用的金地粉彩蓋碗,大師監製復刻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一隻蓋碗可泡茶、飲茶、分茶,講究好用。無論平民百姓還是皇親貴胄,老茶客手中必有心儀的蓋碗。故宮博物院目前展出的蓋碗百餘件,而這款御用蓋碗的真品,如今還未能與大眾相見,頗有神秘色彩。正如《陶雅》所說:「至乾隆,則華縟極矣,精巧之致,幾於鬼斧神工。」這件金地粉彩蓋碗,外壁均置滿地金釉,復施粉彩荷花紋,色彩富麗明豔,金碧悅目。
  • 蓋碗:講究
    因茶盞注入茶湯後,飲茶時很燙手,殊感不便,其女便想出一法,取一小碟墊託在盞下。但剛要喝時,杯子卻滑動傾倒,遂又想一法,用臘在碟中作成一茶盞底大小的圓環,用以固定菜盞,這樣飲茶時,茶盞既不會傾倒,又不致燙手。後來又讓漆工做成了漆製品,稱為「盞託」。此種一盞一託式的茶盞,既實用,又增添了茶盞的裝飾效果,給人以莊重之感,遂世代流傳至今。
  • 蓋碗:講究.
    因茶盞注入茶湯後,飲茶時很燙手,殊感不便,其女便想出一法,取一小碟墊託在盞下。但剛要喝時,杯子卻滑動傾倒,遂又想一法,用臘在碟中作成一茶盞底大小的圓環,用以固定菜盞,這樣飲茶時,茶盞既不會傾倒,又不致燙手。後來又讓漆工做成了漆製品,稱為「盞託」。此種一盞一託式的茶盞,既實用,又增添了茶盞的裝飾效果,給人以莊重之感,遂世代流傳至今。
  • 衝泡春茶,新白茶與老白茶大不同,蓋碗、煮茶、玻璃杯泡各有講究
    總而之,陳白茶是很有個性的一類茶。提到春白茶的陳茶衝泡,它適用三種方法。分別是蓋碗衝泡、玻璃杯泡、煮茶。春白茶的陳茶,屬於過渡期。在蓋碗衝泡與玻璃杯泡的方法講究中,它與新茶的泡法要求,大致相同。日漸的,具備了適合煮茶的特性。春末夏初,燥意漸起。煮一壺陳了兩年的春壽眉,清鬱藥香和花香,匯聚在湯水內。相比起用蓋碗衝泡出來的茶湯。煮茶的方式下,更能激發茶葉內部的深層次滋味。
  • 衝泡白茶時,為什麼玻璃杯200ml水,放1.5克茶,而蓋碗要放5克?
    蓋碗泡,標準蓋碗注水100-110ml,投茶量為5克。煮白茶,注水量300-400ml,投茶量為2-2.5克。話說,為什麼在玻璃杯泡白茶時,注水量多,但投茶量又少了呢?答案是泡茶的情況不同。使用蓋碗衝泡高山白茶時,黃金茶水比例的1:20,泡茶時間是快出水。只要等到泡過好幾衝,起碼六、七衝後,當茶湯滋味淡下去後,才需要考慮適當增加泡茶時間,適當坐杯。參照標準投茶量泡茶的情況下,蓋碗泡白茶,快出水肯定是泡好茶的訣竅!
  • 這碗「蓋碗茶」,滿滿高科技!鳳凰山體育公園建設開始衝刺
    那麼,這碗「蓋碗茶」如今建設進度如何?紅星新聞大運頻道探訪了建設現場。交通便利,有兩條地鐵交匯站點從地圖上可以看到,鳳凰山體育公園位於金牛區杜家碾片區,西臨北星大道、北臨天龍路、南臨天歌路、東臨城市綠地公園,距離三環4公裡、距繞城1公裡,是北部新城城市發展南北主軸上的重要節點。
  • 第18屆亞洲杯成都賽場:定妝照是一杯「蓋碗茶」
    10月1日,記者從中建西南設計院獲悉,迎接第18屆亞足聯亞洲杯足球賽,成都端出一杯「蓋碗茶」:即將建成投用的成都鳳凰山體育公園,將作為此次比賽的專業足球場之一。「鳳凰山體育公園整個建築從空中來看,好似四川的蓋碗茶,足球場是茶碗,體育館是茶蓋,下部的大平臺是茶託。茶蓋為天,茶託為地,茶碗則代表著人,天、地、人,和諧統一。」李峰介紹,不僅如此,鳳凰山足球場最高處,還創新性地加設了一個空中俱樂部——天府俱樂部,把球場和1.8萬座的體育館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可以同時觀看球場以及體育館內部。
  • 「三才杯」蓋碗,不是一般的講究!
    因茶盞注入茶湯後,飲茶時很燙手,殊感不便,其女便想出一法,取一小碟墊託在盞下。但剛要喝時,杯子卻滑動傾倒,遂又想一法,用臘在碟中作成一茶盞底大小的圓環,用以固定菜盞,這樣飲茶時,茶盞既不會傾倒,又不致燙手。後來又讓漆工做成了漆製品,稱為「盞託」。此種一盞一託式的茶盞,既實用,又增添了茶盞的裝飾效果,給人以莊重之感,遂世代流傳至今。
  • 第18屆亞洲杯成都賽場公布定妝照:像一杯「蓋碗茶」
    10月1日,記者從中建西南設計院獲悉,迎接第18屆亞足聯亞洲杯足球賽,成都端出一杯「蓋碗茶」:即將建成投用的成都鳳凰山體育公園,將作為此次比賽的專業足球場之一。鳳凰山體育公園整個建築從空中來看,好似四川的蓋碗茶,足球場是茶碗,體育館是茶蓋,下部的大平臺是茶託。在鳳凰山足球場最高處,還創新性地加設了一個空中俱樂部——天府俱樂部,把球場和1.8萬座的體育館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可以同時觀看球場以及體育館內部。
  • 中建西南院設計3座「2023亞洲杯」新建足球場 「成都蓋碗茶」最搶眼
    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30日電 (吳平華)30日,沿著北星大道一路向北,出了北三環,建設中的鳳凰山體育公園漸收眼底,一座像成都蓋碗茶」的建築引來不少市民圍觀拍照。
  • 衝泡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用多大的白瓷蓋碗合適?
    茶友:「那為什麼我用蓋碗泡巖茶不好喝呢?」麻花:「這個嘛,影響因素有很多,如果你的茶本身品質沒問題,那就是衝泡方面的問題咯。」茶友:「哦~我買的是正巖茶,品質是沒問題的,用的是***山泉,100℃水溫泡茶,200毫升的白瓷蓋碗……」打住,水溫和用水都沒問題,可這蓋碗,未免也太大了吧!!!一聽這投茶量,愣是把李麻花雷到了。
  • 郭俊辰冬日蓋碗泡茶教程上熱搜了?是怎麼回事?
    #元氣愛豆的日常#安利一波#郭俊辰冬日蓋碗泡茶教程# 跟著小郭的步伐,茶藝課上起來@郭俊辰_Fiction 「先告訴你們如何正確拿蓋碗不燙手下次再親自展示」 坐等下次的親自展示~ 郭俊辰_Fiction的微博視頻 感覺郭俊辰_Fiction 分享的郭俊辰冬日蓋碗泡茶教程 好專業啊,於是去翻了下弟弟之前的微博,原來品茶一直是他的愛好,他也一直在積極安利各種茶文化
  • 「雅聚薈萃」待月觀山魚藻蓋碗
    十月之後,巖茶終於等到了其他茶品的靜默。 春種秋收,茶葉這種大自然的饋贈,在秋季,以焙火開始最繁瑣的升華。 茶器永遠是服務於茶生活的。 每一種蓋碗的器型,仔細研究,其實都有適合的茶類別。 待月觀山的這款魚藻蓋碗,還有即將面世的聞香杯,是專門為巖茶出生的器。
  • 有才的蓋碗 第B04版:語聞 20201218期 濟南時報
    慢慢許多人都有這樣喝茶的習慣,習慣而成習俗,在有飲茶習慣的南方茶館,蓋碗茶在喝法上,有了人與蓋、碗、託共同構成的程式。  據說川人茶館裡的飲茶:品茶之時碗蓋若置於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會很快過來將水續滿;茶客臨時離開就將茶蓋扣置於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遠,少時即歸。不必有語言的交代,一切默契,也有點江湖氣。
  • 日常衝泡老白茶,玻璃杯、紫砂壺、蓋碗,誰才是衝泡的最佳選項
    不能像蓋碗泡茶那樣,可以通過揭蓋聞香,去感受一道茶湯的前調、中調、尾調的香型變化。可以說,用玻璃杯泡風味甘醇的老白茶, 對茶味利用而言,實在有點浪費。提到玻璃杯泡,它最為適宜的是衝泡花草茶,菊花、茉莉、玫瑰、金銀花等。
  • 尺寸不同,風格不一,適用有別,4點講清壺承與蓋碗的區別
    (將蓋碗撤在一旁,擺個側把壺上去)原來,如此!朋友緊跟著提了個很細的問題,壺承和茶盤有區別嗎?一杯茶畢,回思起來。這細細掰開來又是一篇文章。現在換成蓋碗泡茶後,壺承所需的尺寸也僅需安放一個蓋碗,便已足夠。所以,壺承的設計不會特別大。看起來,壺承大多玲瓏,小巧。是茶壺/蓋碗等主泡茶器的一居室,是單身公寓,是迷你SOHO。
  • 五大實戰結論告訴你,衝泡武夷巖茶肉桂,紫砂壺還是蓋碗?
    列位看官,可不準偷偷到小陳茶事留言哦。不然下回不給你們推薦好茶啦。(室內拍攝)衝泡流程紫砂壺衝泡肉桂,具體衝泡步驟如下。燙壺溫杯投茶注入100℃沸水蓋上壺蓋,即刻出水分茶品飲衝泡流程簡單易學,茶友們都能輕鬆掌握。在衝泡時,需注意幾個要點。紅泥西施壺,作為紫砂壺入門款,人人都會備上一把。
  • 蓋碗、紫砂壺、還是玻璃杯呢?
    最後,相比蓋碗,瓷壺的內部不好徹底清洗,壺嘴內,壺底部等容易殘留茶垢。尤為是個別容量小,壺口窄的茶壺,洗茶具時根本沒辦法徹底清洗。基於種種情況來看,泡白茶,不推薦茶友們使用瓷壺。衝泡高山白茶,用蓋碗衝泡,短短幾秒出湯,能最大程度的體現清鮮、鮮醇的風味。這一點,是玻璃杯泡茶遠不能達到的。從好茶的風味、養分利用而言,用玻璃杯泡顯得有些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