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畢業生909萬! 全國大學專業就業率公布, 什麼專業100%就業?

2020-12-22 騰訊網

12月1日,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京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會議中提到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

這幾年,「史上最難就業年」、「史上更難就業」等各種詞彙屢屢翻新,大學生的就業情況究竟如何?高三的你應該選擇哪些專業才比較好就業?

這裡特意整理了各省2019或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的各專業就業率及前景相關信息,供各位家長及考生參考。

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目前,僅廣西公布了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廣西

廣西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如下:

一、學科就業

從各學科就業情況來看,研究生就業率前三位的學科為工學、醫學、管理學;本科就業率前三位的學科(畢業生500人以上)為醫學、農學、工學;專科就業率前三位的學科(畢業生500人以上)為生物與化工大類、能源動力與材料大類、新聞傳播大類。(詳見表3、表4、表5)

二、初次就業率最高和最低專業。

從本專科各專業初次就業情況來看(畢業生人數在100人以上的專業),本科初次就業率前三位的專業是能源與動力工程、護理學、預防醫學,專科初次就業率前三位的專業是小學教育、臨床醫學、道路橋梁工程技術;本科初次就業率後三位的專業是偵查學、刑事科學技術、治安學,專科初次就業率後三位的專業是法律事務、金融管理、烹調工藝與營養。(詳見表6、表7)

2019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我們還匯總了其他各省份2019屆高校畢業生最新的就業質量報告,在此之前,我們先來看看《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報告的研究對象為畢業半年後(2019屆)、三年後(2016屆)和五年後(2014屆)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1.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入5440元

藍皮書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外,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本科生起薪漲幅為23.6%;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4295元,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外,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高職生起薪漲幅為15.7%。

其中,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等本科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6858元、6145元、5899元;鐵道運輸類、計算機類、水上運輸類等高職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5109元、4883元、4763元。

2.杭州就業滿意度穩居「新一線」城市第一

藍皮書顯示,本科畢業生選擇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5屆的22%上升到2019屆的26%,而在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5屆的26%下降至2019屆的20%;高職畢業生選擇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5屆的17%上升到2019屆的23%,而在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5屆的19%下降至2019屆的15%。

另外,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2019屆本科畢業生中,外省籍佔比從2015屆的28%上升到2019屆的38%,與一線城市(平均68%)差距在逐漸縮小。在主要的「新一線」城市中,在杭州就業的2017~2019屆外省籍本科畢業生佔比最高,其次為天津、蘇州,均超過一線城市中的廣州。

2019屆本科畢業生在一線城市的就業滿意度(72%)略高於「新一線」城市(68%)。上海是本科生就業最滿意的城市,其次是北京;「新一線」城市中,在杭州、天津、寧波、南京、蘇州就業的畢業生滿意度較高,不輸於部分一線城市。

3.基礎教育及教輔培訓機構為就業增長點

藍皮書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比例最大的行業類是「教育業」(就業比例:15.9%),同時與2017屆相比增幅也較高,為8.2%。具體來看,在「教育業」的就業增長主要是「民辦中小學及教輔機構」(2019屆就業比例:7.6%)、「公辦中小學教育機構」(2019屆就業比例:6.1%)的需求增長,較2017屆分別增長20.6%、7%。2019屆高職畢業生就業比例較大的行業類是建築業(就業比例:11.1%)、教育業(就業比例:7.8%)。與2017屆相比,到「教育業」就業的高職生比例增幅也較高,為20%。具體來看,在「教育業」的就業增長主要是「教輔及培訓機構」(2019屆就業比例:2.9%)、「幼兒與學前教育機構」(2019屆就業比例:2.5%)的需求增長,較2017屆分別增長26.1%、19%。

2019屆本科畢業生從事最多的職業類是「中小學教育」(就業比例:10.1%),與2017屆相比增幅為6.3%。2019屆高職畢業生從事最多的職業類是「銷售」(就業比例:9.8%),與2017屆相比增幅為10.1%。

4.信息安全、軟體工程等成綠牌專業

據介紹,綠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為需求增長型專業。紅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

藍皮書顯示,2020年本科就業綠牌專業包括:信息安全、軟體工程、信息工程、網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藝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2020年高職就業綠牌專業包括:鐵道機車、鐵道工程技術、社會體育、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技術、移動互聯應用技術、發電廠及電力系統、物聯網應用技術。

同時,2020年本科就業紅牌專業包括:繪畫、音樂表演、法學、應用心理學、化學。

2020 年高職就業紅牌專業包括:法律事務、語文教育、烹調工藝與營養、小學教育、導遊。

5.從事醫護相關工作飯碗最「硬」

藍皮書指出,大學畢業生從事專業相關工作的比例趨穩。2019屆本科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71%,高職為63%。

從本科學科門類來看,醫學專業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從事工作與專業相關的比例(2019屆:92%)連續三屆最高,同時2014屆畢業生五年後該比例也最高;教育學專業畢業生從事工作與專業相關的比例為86%。從高職專業大類來看,醫藥衛生大類專業畢業生從事工作與專業相關的比例(2019屆:89%)連續三屆最高,同時2016屆畢業生三年後該比例也最高;土木建築大類、教育與體育大類近三屆持續上升,2019屆(均為73%)相較於2017屆(68%、67%)分別提升了5個百分點、6個百分點。

從大學畢業生從事職業來看,醫護相關職業的專業門檻要求最高,行政後勤、銷售相關職業要求偏低。

廣東

2019年廣東省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為94.58%。從院校初次就業率分布區間看,廣東省145所普通高校中,初次就業率大於98%的最多,有33所;其次是97%(含)至98%區間,有25所。有13所院校就業率不足90%。

本科畢業生涵蓋了12個學科。與2018年相比,經濟學類增幅最大,為13.17%;其次是管理學類,為5.80%。減少幅度最大的是醫學類,為8.52%;其次是歷史學類,為2.33%。

專科畢業生涵蓋了19個專業大類。人數最多的專業大類是財經商貿大類,有6.25萬人,佔專科畢業生數的24.89%,約佔四分之一;其次是電子信息大類,有4.05萬,佔16.12%。第三是教育與體育大類,有3.29萬人,佔13.08%。

專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96.12%,比2018年增加了1.56個百分點。專科生就業率較高的專業大類有農林牧漁大類(98.22%)、輕工紡織大類(98.00%)和食品藥品與糧食大類( 97.91% ), 相對較低的專業大類有公安與司法大類(94.91%)、文化藝術大類(95.02%)和教育與體育大類(95.25%)。

山東

本科有6個專業就業率超過90%,農學最高,專科各專業大類中,19個專業大類就業率均超過91%,其中能源動力與材料大類最高,就業率98.17%。整體來說,專科中工科技術、輕工業及財經商貿相關專業就業形勢比較樂觀,這些行業提供的就業崗位相對充足。但是從就業質量來講,絕大多數專科畢業生從事的是基層崗位,想要成為核心技術骨幹還需從學歷等各個方面進行提升學習,才能獲得更好職業發展前景。

北京

2019 屆北京地區高校(含科研院所)畢業生的總體就業率為 95.90%。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96.01%,其中,已就業 164455 人,佔 71.20%;深造 57313 人,佔 24.81%。

陝西

1.陝西高校本科專業就業質量指數評價結果

根據陝西省教育廳的統計數據,2019年陝西高校共有304個本科專業,本報告調查數據覆蓋的陝西高校本科專業數為303個。為保證陝西高校本科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指數測度的科學性與公正性,本報告選取了參與調查的陝西高校本科專業畢業生人數佔該本科專業畢業生總人數的比例不低於15%,且被調查的本科專業畢業生人數在40人及以上的本科專業,共計164個。

2.陝西高職高專院校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指數評價結果

根據陝西省教育廳的統計數據,2019年陝西高校共有322個專科教育專業,本次調查覆蓋的陝西高校專科教育專業數為290個。為保證陝西高校專科教育各類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指數測度的科學性與公正性,本報告選取了參與調查的陝西高校專科教育專業畢業生人數佔該專業畢業生總人數的比例不低於15%,且被調查專科教育專業畢業生人數不低於40人的專科教育專業,共計76個。

四川

重慶

上海

湖南

什麼專業最好找工作? 歷史、理、工列前三。

在本科畢業生中,就業率排前三名的學科有:歷史學(就業率為88.24%),理學(就業率為87.77%),工學(就業率為87.30%)。

在高職專科畢業生中,就業率排前三名的專業大類有:生物與化工大類(就業率為92.96%),輕工紡織大類(就業率為91.12%),水利大類(就業率為90.97%)。

在畢業研究生中,就業率排前三名的學科有:經濟學(就業率為96.63%)、工學(就業率為95.33%),管理學(就業率為93.83%)。

最接地氣、敢說真話的選大學、選專業建議

距離2021高考只有最後的170多天,隨著高考的臨近,大家越來越關注志願填報的相關信息。

每年高考志願填報期間,總看到很多人猶豫再三,依然選擇了衝一衝,聽著就感覺心頭一緊:「真的想清楚了嗎?萬一衝到溝裡怎麼辦?特別是沒有家族救生衣的考生……」

今天我們整理了一名大學老師就高考志願填報總結的10個問題,特意給有耐心且理性、講究而不將就的家長和考生,讀一讀。

1.你的孩子是天才還是一般人?

其實上到高三這個階段,家長對於自己孩子的基本情況應該是了解的。不像幼兒園、小學階段,個個家長看自己的孩子都是天才,到了高考這個階段,自己孩子是天才還是普通人,其實自己心裡都有數。

如果你的孩子天賦異稟,那麼在他高考志願的填報上,最好尊重他的興趣,不要在乎這個專業是小眾還是大眾,是熱門還是冷門。因為只要孩子夠聰明,運氣不是太壞,他總能出人頭地。

但如果你的孩子只是普通人,或者說是比較勤奮、優秀的普通人,你填報志願的時候就不能由著孩子的興趣的來,而是要把志願填報與社會發展的趨勢、未來職業的規劃以及專業上可能的深造路徑儘可能地結合在一起。

大學對於天才來說,是開發其天賦使其助益於人類的過程,可是大學對於普通人來說,只是對未來的一次功利性的投資,來不得太浪漫的憧憬,要實事求是地評估大概率與小概率。普通人填報專業去追逐熱門專業,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2.孩子的興趣在填報過程中的問題

對於大多數考生而言,他們對於大學的專業都是不甚了解的,對於未來的職業發展都是不夠清晰的。

他們的興趣也是不穩定的、不成熟的。所以讓興趣來決定專業填報,看了幾部律政劇就想當大律師,看了幾部日劇韓劇美劇就想當白衣天使、調查記者,完全不知道這些專業困難與辛苦,就這麼冒冒失失跳進來,看似家長夠民主、夠開明,實際上是讓孩子一時的臆想,去影響孩子未來5-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是不負責任的。

當孩子說對什麼有興趣的時候,你一定要知道他是否對這個專業真的有所了解,也要盡力去了解這個專業一般而言的前景如何。一見鍾情的初戀最好還是留在記憶裡,因為從初戀走向婚姻通常都是災難性的。

3.大學怎麼挑?

我一直認為,如果你能上北大清華而不去上,那你基本上做了一個絕對錯誤的選擇。中國的大學是分三六九等的。無論怎麼改革,它都是分三六九等的,甚至越改革就越分三六九等。在這裡不用灌什麼,二流院校也能飛出一流院校的雞湯。當然有這個可能,可這只是極少的情況。

如果學校分級沒那麼重要,這些大學會瘋了一樣去搞各種評估嗎?說句不客氣的話,說學校是分三六九等的,已經是夠客氣和隱晦的了。真實而普遍存在的情況是,從學校裡出來的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這的確很不公平,很多非211、985學校的孩子非常優秀,很多二本甚至三本裡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完全可以與重點大學的孩子比肩。但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的不公平。

現在北京以及很多大城市的高校進老師的時候,是要查三代的,尤其看重第一學歷。如果你第一學歷是非211、985,你是沒有機會當大學老師的。你即便後來讀了清華北大的博士都沒用。你的出身擺在這裡,你就沒有什麼機會了。在考研調劑的過程中,許多學校是不接受非211學校的調劑生源的,就算導師甚至院長想要你,也過不了研招辦的硬槓槓。

即便你將來想進政府或是公司而不是大學,你也會發現第一學歷非常重要。為什麼呢?因為第一關通常都是人力部門篩簡歷,在找工作越來越難、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在第一輪、第二輪的篩沙子裡,別人是來不及看你的能力、聽你的想法的,通常都是看簡歷,不是名校、不是211、985,通常你就沒有太大的機會去證明自己了,而即便你進了公司或者公務員的面試,和考研面試一樣,在條件基本一樣或者你優勢不明顯的情況下,面試官也基本傾向於更加穩妥地招錄那些名校的畢業生。這很殘酷,但是這也很公平。這就是出身與出身的差異。

那些在大公司裡的非名校生都非常不容易,因為他們都是各種曲折、各種努力才有機會與名校生站在一起的。所以通常來說,一流大學的二流專業甚至三流專業往往比二流大學的一流專業要前景更好。即便是北大、人大的馬列也比許多地方重點大學的管理、新聞要強的多。

4.去哪裡讀書怎麼選?

對於很多考生而言,上不了清北人師,但是上個第二集團的優秀大學沒問題。從教學質量和社會聲望上來看,這一集團的學校其實也很不錯。南開、川大、吉大、武大、浙大、南大、復旦、中山、蘭州大學這樣的學校都可以算是中國大學序列裡的地方豪強,甚至像浙大、南大這樣的學校還經常以並肩北大、清華自居。這些大學的很多專業也的確具備了全國一流的水準。

在這些大學裡挑,應該怎麼挑呢?城市就變得很重要。因為城市格局的大小、視野的寬窄、思想的開放程度與當地高校水平密切相關,越發達的城市高校質量也會更好,此外,去哪個城市上大學很多時候也決定了未來留在哪個城市發展,畢竟畢業後就地找工作是絕大部分人的選擇。

很多家長覺得,去中西部或者一些風氣比較保守的一流大學讀書挺好的,因為學風好。這其實是大錯特錯。閉門造車在這個時代是沒有出路的,大學給學生最重要的其實不是知識而是眼界和體驗。

我經常和學生說,在北京市海澱區讀大學,是一種幸福。因為你騎著自行車就可以去清華北大人大聽講座了。這種密集的名師、大師的講座是你在其他地方,夢寐以求都求之不得的。如果你在北京讀書,只是老老實實地在教室裡上自習,那你完全錯過了這裡最值得珍惜的資源。如果你把孩子送去一些在校園裡搞戀愛稽查大隊的地方,那你不過是把你的孩子往土貨上培養。這些地方是去不得的。

5.專業怎麼選?

專業不重要也很重要。怎麼說呢?如果是名校、如果是聰明孩子,所謂的專業就沒多大意思。但是如果是一般學校,如果是一般孩子,專業就很重要了。菜雞互啄的時候,一點點優勢也是很大的優勢。

有這麼幾個個人的看法。

第一個,老百姓的孩子別輕易選擇文史哲。很多孩子喜歡這個,把這個喜歡當愛好好了,如果你有天賦,業餘玩票也不是不能出頭。窮人別去讀這些專業,活活拖累了自己甚至也拖累了這些專業。小眾專業最適合,富家子弟去修身養性,普通人家的孩子別去玩這個。

第二個,最好別選法律和新聞。這兩個專業泡沫多、門檻低、龍蛇混雜,場子已經亂了。相比於選志願的時候,心高氣傲、心存幻想,最後工作的時候落差實在是太大了。當然,要論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可能誰也比不上國政。真有法律精神和新聞理想的孩子在這個圈子裡不好。好端端的孩子不是被磨的更加偏執,就是磨的失去了本心,沒那個必要。尤其是法律,招的人太多,好崗位太少。家裡沒有人脈、沒有關係,孩子要出頭,實在是太難。何必呢?

第三個,選專業要看專業的學科建設是不是到位。有沒有碩士點、博士點,有沒有知名學者在專業方向上,對於理科、工科,這尤其重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專業比沒有的專業要成長空間大的多。

6.如果你家裡困難,孩子選什麼專業?

窮人家的孩子,選點踏實的專業比較好。

如果是不夠踏實的文科生,就選一下師範類也不錯。找一個大城市的一般學校存身,偷摸搞點家教,網上開個課堂,一年下來並不比所謂熱門專業掙得少,而且越往後人脈越好,掙得也越多。網際網路+的時代讓教育服務正在成為很有潛力的行業,窮人的孩子可以考慮這門手藝。

其實醫科也這樣,但是中國的國情比較特殊,所以還是要慎重。

個人意見,窮人家的孩子就別執著想著當公務員了,尤其是留在大城市當公務員。生活成本太高,福利也在下降,根本照顧不了家裡。外地窮孩子要在北京當好公務員,最後還要靠結婚。何必呢?老丈人的軟飯不好吃的。

7.沒考好怎麼辦?復讀,別將就!

不要怕受罪,這比你以後考研洗底要容易。

畢竟學習的慣性還在。在不好的地方堅持四年才是真正的小概率事件。不要怕掉面子,以後你會發現,這是明智的選擇。

家長一定要明白,未來是一個空前殘酷的就業時代,捨不得孩子多吃一年苦,他會在未來吃很多苦。

8.大學能改變命運嗎?不能!

至少不要這樣期待。70、80的大學生能改變命運,既是因為大學沒有擴招,的確是百裡挑一,也是因為國家剛剛結束動亂,百廢待興,上面的空間很大。剛解放的時候,貧下中農讀個小學就可以進區委了。90、00年代的大學生有一些能改變命運,是因為市場經濟的蛋糕在不斷增大,要是幸運落進幾個瘋狂膨脹的風口,可能早就財務自由了。

但是2010以後的大學生就不要報太高的期望了。不僅是因為大學生已經太多、大學已經太濫,而且也是因為社會的階層已經固化,上層已經閉合。能留在大城市都很不容易了。心別太高,或累著了父母,或扭曲了孩子。對於這一代的孩子,大學是認識命運、接受命運的,不要想著改變命運。

9.沒考好,想將來考研究生洗底怎麼辦?

其實這不是個好選擇,復讀比這個選擇要理性的多,很多時候,人們不過是用這個來安慰自己。糊裡糊塗二本三本大學呆4年,也就不談當年的計劃了。如果你真的對自己在這四年的定力有信心,建議你選一個外語類的專業。這樣有助於你將來考研,起碼英語能少不少功夫。然後,最好選一個好城市的二本,附近有一流大學,有助於你去聽課。

別到封閉的小城去發奮圖強。一些地方的二本三本的確在考研方面做得很瘋狂,但是到了面試的時候,你的氣質和積累仍然是最關鍵的。這些地方的孩子很難得到這種真正的大學收穫。

10.填報志願有困惑怎麼辦?

很多人愛問高中班主任,這個沒問題,不過班主任對於高考了解,對於大學畢業以後未來的發展和大學的學科發展並不是很了解。最好找大學老師問,找大四或者研究生的學生問,他們對於大學的出路更了解。

最後誰說高考決定不了命運的,誰說不是一考定終生的,誰說人生還有好多次選擇的?人生的每一次選擇都是唯一的。人生的每一次選擇都是決定性的。每一次的選擇都決定了你的命運,你以為你能改變命運,其實不過仍然是被這一次的選擇所決定的改變。對於一般的孩子來說,高考起碼決定了他5-10年。

5-10年,已經足夠耽誤一個人,成全一個人了。請家長和孩子們慎重,別信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

當然,諮詢專業人士也是很靠譜的選擇。

相關焦點

  • 2021屆畢業生909萬!全國大學專業就業率公布,什麼專業100%就業?
    12月1日,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京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會議中提到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 這幾年,「史上最難就業年」、「史上更難就業」等各種詞彙屢屢翻新,大學生的就業情況究竟如何?
  • 2021屆畢業生909萬!全國各省大學專業就業率曝光
    12月1日,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京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會議中提到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 這幾年,「史上最難就業年」、「史上更難就業」等各種詞彙屢屢翻新,大學生的就業情況究竟如何?
  • 湖南師範大學就業率怎麼樣?這些專業100%就業!
    湖南師大本科升學率近3年維持在28%-30%之間,每年約15%的本科畢業生就業於教學單位,在其他機關事業單位就業的本科生人數逐年小幅減少,企業單位就業率3年間增加了約3.5%。近3年自由職業就業率明顯降低,2019年較2017年下降了約8.4%。
  • 100%就業的大學專業,我們終於為大家找到了!
    哪些高校就業率高?哪些專業就業率100%?雙一流大學畢業生工資是多少?……這些問題通常受到考生和家長重點關注近日各高校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陸續發布對本校2020年畢業生畢業去向及就業、深造等情況進行了詳細說明部分高校也公布了各專業就業情況高老師選取部分雙一流大學為大家從就業、深造、薪資待遇等方面進行詳細說明快來一起了解吧
  • 教育部: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909萬人
    臨近「十三五」收官,昨天(12月1日),教育部介紹近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據悉,「十三五」以來全國高校畢業生累計達4088萬人,初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77%以上。進入「十四五」開局之年,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將再次攀升,預計達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人。
  • 2021年大學生就業形勢,附就業綠牌專業
    受到疫情影響,很多應屆畢業生都覺得工作比較難找,那麼2021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嗎?本期小編就為大家帶來2021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基本預測,供各位同學參考一下。
  • 「後疫情」就業季:874萬20屆和909萬21屆畢業生交織
    原標題:「後疫情」就業季909萬,這是教育部剛剛給出的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對於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來說,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今年的就業季顯得更加具有挑戰性。
  • 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909萬人 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如何?
    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909萬人。12月1日,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北京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會議指出,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達909萬人,面臨的就業形勢嚴峻複雜。
  • 全國高校15個專業就業困難 表演系畢業生七成被迫改行
    教育部門最新公布的近兩年來就業率較低的全國15個本科專業當中,這些都「榜上有名」。市場營銷和公共事業管理兩個專業也入圍全國多個省份就業難名單。    與全國的名單略有不同,各地的就業率較低的本科專業名單中,新聞學和法學專業均「上榜」,這兩個專業均出現在關注度高的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名單上。其中,法學專業還出現在河北、內蒙古、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新疆等多個省份的名單中。
  • 專科學什麼專業就業率最高?
    2018年,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指出,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整體穩定,高職高專就業率首超本科。本科院校畢業生就業率到達91.6%,專科院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1.9%。不過,專科生雖然好就業,相對來說,就業平均薪酬卻要低於本科畢業生對於專科生而言,就業率比較高的專業有社會體育、市場營銷、信息安全與技術、軟體技術、電氣化鐵道技術、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其中市場營銷、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專業連續三年高居就業綠牌專業排行榜,可見熱度不減。國家統計局網站也發布了全國2017屆畢業生就業數量較大的前十位高職高專專業的就業情況統計數據。
  • 31個專業就業率100%,還坐擁超多「熱搜專業」!選擇蘇州大學就對了
    2019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公布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的通知》,蘇州大學推薦申報的18個專業全部入選首批建設項目,其中14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專業獲批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就業大數據:武漢大學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都不到90%
    2019年武漢大學共有畢業生13995名,其中本科畢業生6620名,碩士畢業生6334人,博士畢業生1041人。作為綜合性大學,男女生比例接近1:1。截止到2019年12月10日,全校畢業生就業率為92.35%,其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僅為87.75%,碩士畢業生就業率96.80%,博士畢業生就業率94.62%。
  • 西南政法大學就業率怎麼樣,哪些專業就業穩定?
    西南政法大學本科就業率約為90%,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為該院校本科畢業生最主要的就業行業,每年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就業的本科生約佔總畢業人數的12%。西南政法大學約53%的畢業生為法學專業出身,但每年僅有不到10%的本科畢業生進入律所,5%左右的本科畢業生進入黨政機關單位,且2019年在律所就業的人數較上年減少了10%。
  • 大學畢業生「被就業」?擠出就業率水分,國家出手了!
    教育部在2016年曾發布《關於做好2017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通知裡就有了就業籤約「四不準」要求: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籤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籤約掛鈎,不準以戶檔託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籤訂虛假協議,不準將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不得發布含有歧視性內容的招聘信息,嚴密防範招聘欺詐、求職陷阱等。
  • 就業大數據:211工程的華中農業大學2019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2%
    華中農業大學2019屆共有畢業生5823人,總體就業率為92.42%(截至2019年8月31日,下同)。其中本科畢業生共4113人,就業率為92.73%;碩士生1490名,就業率為92.21%。博士生220人,就業率為88.18%。作為農業類院校,男女比例為0.81:1。
  • 湖南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將達42萬
    同時我省2021屆高校畢業生數量預計將達到42萬人,增量、增幅再創歷史新高。有的高校學科專業布局、課程設置等與社會需求沒有完全合拍,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從企業用人單位招聘來看,很多企業制定的用人標準過高,或僅僅招收985、211高校畢業生,將許多高校畢業生拒之門外。一些用人單位,尤其是中小微民營企業的薪酬待遇過低、工作環境不佳、成長空間不足,對於畢業生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 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909萬,不考研你還有競爭力嗎?
    近日一條新聞上了微博熱搜#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條件#,其中還有一條重要信息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了35萬,從中可以看出明年的就業形勢會更加嚴峻。
  • 尷尬,王牌專業不好就業,武漢大學的法學、測繪就業率墊底
    武漢大學是湖北省最著名的大學,在全國的名聲也很大。 從這幾年的理工錄取分數線排名來看,武大的錄取線能在全國排到第15名左右。 在2000年的時候,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併,成立了新的武大,學科門類非常齊全。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武漢大學的馬哲、地球物理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圖書管理與情報學獲得了A+,表明是全國最好的專業。
  • ...質量報告①|重慶三峽學院三個專業的2020屆畢業生 就業率百分之百
    近日,重慶三峽學院在學校官網公布了《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該校2020屆畢業生共5555人,其中本科畢業生5403 人,碩士畢業生152人。截至2020年8月31日,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78.09%。
  • 這3所985高校的就業率低於90%,專業沒選對,重點大學畢業也難就業
    但這不代表985高校的畢業生就得實現100%的就業,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就業率低於90%的3所985高校,專業沒選對的話,重點大學畢業也難就業。 2019屆全部畢業生的就業率是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