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
◎唐西天竺沙門伽梵達摩譯
◎一九六九年三藏法師宣化上人
講於美國舊金山佛教講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爾時如來於彼座上。將欲演說總持陀羅尼故。與無央數菩薩摩訶薩俱。其名曰。總持王菩薩。寶王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華嚴菩薩。大莊嚴菩薩。寶藏菩薩。德藏菩薩。金剛藏菩薩。虛空藏菩薩。彌勒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皆是灌頂大法王子。】
「爾時如來於彼座上」:當爾之時,釋迦牟尼佛在師子座上,「將欲演說總持陀羅尼故」:他將要演說總持的法門。陀羅尼,也就是總持;總持,也就是陀羅尼。這個地方,是總持陀羅尼,也可以說:〈大悲咒〉是陀羅尼中總持的咒。「與無央數」:無央數,也就是無量數;和無央數「菩薩摩訶薩」:這些大菩薩,「俱」:在一起。
「其名曰」:這些菩薩的名字,就是「總持王菩薩」:什麼叫總持呢?總,就是總一切法;持,就是持無量義。言其一切的法門,他都受持,都是明白了達一切法門;所以這位菩薩的名字叫總持王菩薩。又有一個菩薩叫「寶王菩薩」。又有一位菩薩叫「藥王菩薩」:這藥王菩薩,專門給人治病的。「藥上菩薩」:藥王、藥上是兄弟兩個人,發願護持佛法的。其中就有「觀世音菩薩」。
又有「大勢至菩薩」:他一舉手一投足,大地都要六變震動,所以叫大勢至菩薩。「華嚴菩薩」:這是專門受持《華嚴經》的菩薩。又有一位菩薩叫「大莊嚴菩薩」。「寶藏菩薩」:這一位菩薩有無量的寶藏,他什麼寶貝都有。「德藏菩薩」:又有一位菩薩,他的德行無量,所以叫德藏菩薩。「金剛藏菩薩」:又有一位菩薩,是屬於金剛密跡護法菩薩之一,叫金剛藏菩薩。還有「虛空藏菩薩」,這些菩薩,你們都認識。
「彌勒菩薩」:又有一個名字叫阿逸多。阿逸多,也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叫「無能勝」。梵語「彌勒」,翻譯成中文,叫「慈氏」。彌勒菩薩將來要在這個世界成佛的。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像前邊所舉出來,這是上首的菩薩摩訶薩,「皆是灌頂大法王子」:這些大菩薩,皆是受灌頂位。就是將來可以成佛,佛給他授記,授灌頂水;說他將來在某一個世界,某一個國土,某一個時間成佛,叫什麼名字。
【又與無量無數大聲聞僧。皆行阿羅漢。十地。摩訶迦葉而為上首。】
「又與無量無數大聲聞僧」:又有無量無數大聲聞僧,「皆行阿羅漢」:都行阿羅漢,「十地」:到十地的果位;「摩訶迦葉而為上首」:老迦葉做他們的上首。阿羅漢,是梵語。有人記得翻譯英文叫什麼?有多少個意思?誰若知道就講。知道的就應該說,不說不可以的;不說,就是吝法!吝法,就是捨不得法。
阿羅漢,有「應供、殺賊、無生」這三個意思。「比丘」(和比丘尼),也有三個意思,叫什麼?(弟子:破惡,魔……魔怕?)是怕魔?還是魔怕?如果你顛倒過來,意思就不同。在中文上,怕魔,是你怕魔王;魔怕,是魔王怕你。這個中文,應是「怖魔」;就是魔王怕你,不是你怕魔王。魔王怕比丘,但是要好的比丘,要修行的比丘;若不修行的比丘,他不單不怕,他還要欺負。你若修行,魔王就怕你;你若不修行,你就怕魔王。除了怖魔、破惡外,還有一個意思,是乞士。
什麼叫十地?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這裡不可以講成「阿羅漢十地」,阿羅漢已經得到十地菩薩的境界;不是「阿羅漢十地」,是菩薩「十地」。這十地的名稱,講《地藏經》講了很多次,「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以來,千倍多於上喻。」誰記得這十地?果地大約記得。你們有人記得嗎?記得快說!
弟子:遠行地。
師父:遠行,okay!這是中文;英文怎麼樣講?知道嗎?
弟子:Traveling afar.
師父:Yes.(是的)
弟子:Happiness(歡喜地)、Leaving dirt(離垢地)、emitting light(發光地)、blazing wisdom(焰慧地)、invincible(難勝地)、manifesting (現前地)、traveling afar(遠行地)、tranquil unmoving(不動地)、good wisdom(善慧地)、dharma cloud(法雲地)。
師父:Yes. Very good !(非常好!)這叫十地。
十地的第一地,是「歡喜地」;得到第一地的菩薩,就非常歡喜。觀世音菩薩在第一地的時候,聽見千光王靜住如來說〈大悲咒〉,聽過之後,由一地就證到八地的果位;由初地,就跳到八地「不動地」。所以到八地的菩薩,才有真正的定力,才真正不動。
第一地,歡喜地,到這個果位上,一切時、一切處,都歡喜教化眾生。
因為歡喜,第二就離垢;所以二地叫「離垢地」。第一歡喜地,還沒有離垢,就是沒有得到清淨;到二地的菩薩,就得到離垢,得到清淨。
到三地,因為清淨之後,就發光,有一種光明;所以三地叫「發光地」。
四地「焰慧地」,就是光明智慧比發光地又勝一步,又進一步。
第五叫「難勝地」,沒有可以比得了這種的智慧。
第六「現前地」,什麼現前?智慧光明,常常現前。有的有智慧光明,但是不是常常都現前;到第六地,智慧光明時時都現前的。
第七就「遠行地」,智慧光明不但現前,而且可以遍照法界,這叫遠行地。
第八地,叫「不動地」。八地以前,都還談不到真正寂光不動的定力;到第八地,就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雖然不動,可是能「八相成道,百界作佛」。那時候,也可以到八地的果位上;也可以現身到其他的世界教化眾生;甚至於成佛,都可以了。
好像世間異人,有的一生出來,就是一個肉團;就好像虛老(虛雲老和尚),生出來就是一個圓ball(球),這就叫穿著衣服來的。穿著衣服生出來這種境界,八地以上的菩薩到世界上來,就是這樣子;八地以前的菩薩來,沒有這種情形。所以無論哪個地方,你遇到有小孩子,一生出來就是個圓 ball(球),這都是穿著衣服來的。所謂穿著衣服,就是他很清淨的。
第九,就是「善慧地」,他這種智慧,最妙、最好了。
第十地,是「法雲地」,就好像雲覆護一切眾生一樣。
「摩訶迦葉」:就是大迦葉,「而為上首」:做上首的弟子。
〈大悲咒〉易背誦卡(附:念誦儀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