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是最勤的菩薩、最精進的菩薩、最不願意休息的菩薩。他願意一天到晚救度眾生,不怕工作多,不怕眾生困難多,所以可以說是最忙的菩薩;他不是懶菩薩,不是歡喜休息的菩薩,是最勤的菩薩。
他一隻手,救人救得少;兩隻手,救人也有限,所以他就要千手千眼──千手,可以救大千世界的眾生;千眼,可以照顧大千世界的眾生。他所照顧的眾生,都是受苦的眾生;他所救度的眾生,也是有災難的眾生。
「觀世音」菩薩的「觀」,就是觀看。觀看什麼?觀看這個世界。世界上的什麼呢?音聲。觀,是能觀的智慧;世,是所觀的境界。觀是「能觀」,世是「所觀」,所觀的世間一切眾生。
一切眾生在困苦艱難的時候,就想起來,想起誰來啦?想起大慈悲父、大慈悲母。大慈悲父是誰?觀世音菩薩。大慈悲母是誰?觀世音菩薩。
想起來怎麼樣呢?他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一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用千眼──智慧眼看見,用天耳──智慧耳聽見;於是就用智慧手救這個眾生。
因為眾生不是分開有災難的,百千萬億眾生,同時都有災難;在同時,有百千萬億眾生,稱念「觀世音菩薩」,同時都得到解脫,同時都得到快樂。因為這樣,所以叫千手千眼觀世音。
菩薩就是幫助人的。你若能幫助人,你就是菩薩;我若能幫助人,我也是菩薩。你若不幫助人,你就是羅剎;我不幫助人,我也是羅剎。
羅剎和觀世音菩薩,正是相對的。你看羅剎鬼女,也生得很美貌,和觀世音菩薩差不多;但是羅剎鬼女就自私自利。所相差的,就是一個只知道利己,而不知道利人;一個只知道利人,而不知道利己。
只這一相反,所以觀世音菩薩相貌很圓滿的,羅剎女相貌也生得不錯,但是心地不同──就是有這一念之差,就在這個地方分別。
所以你若想學觀世音菩薩,就是去幫助人、利益人。說:「那我沒什麼力量,第一我沒有錢,第二我不會講法,我怎麼利益人呢?」
現在我告訴你:「慈悲嘴,方便舌,有錢沒錢都作德。」
慈悲嘴,嘴要慈悲不罵人。方便舌,舌頭要做方便舌。方便舌,不是盡講是講非的。如人家本來有意見,你能用方便權巧的講話,把這兩個人的意見,都給講和平,調和世間的鬥爭,調和世界上的戰爭,這都是方便舌。
有錢沒錢都作德──有錢也可以作德,沒有錢也可以作德。你有錢當然是更好一點,沒有錢也不必擔心,也不用說:「我很窮的,怎麼作功德呢?」作功德,就是要你存好心、行好事,做一個好人!(恭錄自《大悲心陀羅尼經淺釋》)
粉絲福利: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可獲取更多大悲咒、楞嚴咒、普門品、六字大明咒、觀音菩薩聖號等 感應事跡、修持資料 ↓發送 「大悲咒」、「楞嚴咒」,可獲取 大悲咒、楞嚴咒注音修持易背誦儀軌發送 「共修」、可參加 大悲咒、楞嚴咒、普門品等觀音經咒共修粉絲福利: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可獲取更多 宣化上人精選開示及資料 ↓關註上方公眾號後,發送 「宣化上人」,可獲取 宣化上人166集事跡材料關註上方公眾號後,發送 「電子書」 ,可獲取 宣化上人23本開示/淺釋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