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最「尷尬」的一首詞,本來很美,卻被周星馳給「毀」了

2020-12-22 騰訊網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自古人們都喜歡將美人比喻為花,以花的嬌豔來形容美人的美麗動人。 「人面桃花相映紅」、「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等等都是經典的美人如花的名句。

「如花面」,在古代可算是一個對女子高度稱讚的詞語。不過到了現代,這個美好的詞語卻被周星馳給「毀了」!周星馳的的電影中多次出現一個名叫「如花」的女子:淡粉的衣裳、粗獷的身姿、唏噓的鬍渣、長長的鼻毛、還有那挖鼻孔的動作…可謂少有的「驚豔」。

雖然僅僅在電影中出現過幾個鏡頭,卻令人一見難忘。至今人們說起「如花」這個詞,都會情不自禁想起那個與花與美沒有絲毫相似的女子,可謂徹底顛覆了人們對「如花」的理解。以至於古詩詞中若是出現「如花」,也難免被人調侃。

比如風流詞人柳永所作的這首《御街行》,本來就很美的詞作,卻因有「如花」二字而變得很尷尬。

御街行

北宋·柳永

前時小飲春庭院,悔放笙歌散。歸來中夜酒醺醺,惹起舊愁無限。雖看墜樓換馬,爭奈不是鴛鴦伴。

朦朧暗想如花面,欲夢還驚斷。和衣擁被不成眠,一枕萬回千轉。 唯有畫梁,新來雙燕,徹曙聞長嘆。

柳永的這首詞破有些冷門,其具體創作年份,為何人所作都已不可考,從詞作內容看來是一次酒宴後歸來相思難眠所作。

上闋先從回憶酒宴情景寫起,春意融融的青樓院落,三五人小飲幾杯美酒,看歌姬清歌妙舞。笙歌散場之後,詞人微醉歸來,卻有「悔」意!一句「雖看墜樓換馬,爭奈不是鴛鴦伴」道出了原因,原來酒宴上色藝五雙的歌姬並非良伴,詞人心中有所思的佳人,故而才有「舊愁無限」!

下闋轉而寫詞人對心上人的思念之情:「朦朧暗想如花面,欲夢還驚斷」。朦朧中想像著像花兒一樣嬌豔的面孔,夢中相見卻又夢被驚斷。緊接著兩句寫詞人夢被驚斷醒來後輾轉難眠、苦苦思念的情形,可見飽受相思之苦。

結尾一句尤其巧妙,詞人不說自己徹夜難眠到天亮還在思念,反而從燕子著筆,說梁上雙燕聽了自己一夜的長籲短嘆直到天亮。以外物的感受表現自己的情態,真真神來之筆,妙不可言。

柳永的這首詞鋪敘委婉,情感動人,讀來頗有美感,尤其收尾絕妙。但壞就壞在「如花」二字上,本是極美的詞彙,卻因為周星馳的電影改變了現代人對「如花」的印象,使得人讀之此句時莫名想像出那個三五大粗鬍渣唏噓的摳鼻「如花」,瞬間壞了意境,讓人哭笑不得!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相關焦點

  • 柳永一首很冷門的詞,雖然很美,卻因為周星馳的電影而變得尷尬
    不過到了現代,這個美好的詞語卻被周星馳給「毀了」!周星馳的的電影中多次出現一個名叫「如花」的女子:淡粉的衣裳、粗獷的身姿、唏噓的鬍渣、長長的鼻毛、還有那挖鼻孔的動作…可謂少有的「驚豔」。雖然僅僅在電影中出現過幾個鏡頭,卻令人一見難忘。至今人們說起「如花」這個詞,都會情不自禁想起那個與花與美沒有絲毫相似的女子,可謂徹底顛覆了人們對「如花」的理解。
  • 柳永最悲催的一首詞,澆滅了他做官的最後希望,不是淺斟低唱!
    柳永年輕時即以填詞出名,不但市井的人喜歡他的詞,宮中也傳唱他的詞。可是,自從考試不中,寫了《鶴沖天》詞,就得罪了宋仁宗。詞云:「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又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更說:「且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 柳永最驚豔的一首詞,寫盡了洞房風月,後人卻說他太「輕薄」
    景祐元年,仁宗特開恩科,對歷屆在科場中的沉淪之士放寬尺度,柳永這才考中了進士。因為生性浪漫而放蕩不羈,柳永常常流連於煙花巷陌。所以,他的詞有很多描寫青年男女之間的情感,往往表達出世俗女子大膽潑辣的愛情觀念。其中很多詞作中的女主人公,都是墮入青樓的不幸女子。
  • 柳永思念妻子寫下一首詞,全詞語言優美情景交融,讀來扣人心弦
    柳永中年時期漫遊江南,寫過一些優秀的羈旅行之詞,有一首叫《歸朝歡》詞作,就是他眾多作品中的代表作,這首詞寫的是在冬季的某一個清晨,詞人因為要早行,所以勾起了他懷念故鄉的情思。柳永,福建崇安人,他早年離開家鄉,來到京城汴梁求取功名,在京城一呆就是很多年。
  • 柳永思念妻子寫下一首詞,全詞情景交融語言優美,情真意切讀來感人...
    柳永中年時期漫遊江南,寫過一些優秀的羈旅行之詞,有一首叫《歸朝歡》詞作,就是他眾多作品中的代表作,這首詞寫的是在冬季的某一個清晨,詞人因為要早行,所以勾起了他懷念故鄉的情思。 柳永,福建崇安人,他早年離開家鄉,來到京城汴梁求取功名,在京城一呆就是很多年。事實上自柳永離開家鄉後,一直過著飄零寓居的生活。
  • 柳永很香豔的一首愛情詞,早知思念如此折磨人,應該用鎖把你鎖住
    柳永是北宋詞壇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連當時的大文豪蘇軾都對他刮目相看,很是敬佩他的才華,而且柳永的詞傳唱度很高,據說凡是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這也說明了柳永的詞深得人心,無論是文人雅士,還是販夫走卒,那都是喜歡他的詞。
  • 柳永很經典的一首詞,行文撲朔迷離,最後14字卻經久不衰
    多少青樓女子因彈唱柳三變的詞而紅極一時,而最後也是這些歌女成全了這位奉旨填詞的才子,讓他在詞壇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正如陳寅恪所說,「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下面介紹柳永很經典的一首詞,行文撲朔迷離,最後14字卻經久不衰。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宋代:柳永佇倚危樓風細細。
  • 柳永三年任滿歸來,卻撞到戀人又接新客,寫下一生最傷心的一首詞
    世人印象中的柳永,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天才詞人,一個流連花街柳巷的風流才子,他混跡於青樓歌女之中,左擁右抱,備極歡娛,感情豐富卻又用情不專。誠然,柳永一生,露水情人甚多,他的大多數作品,也都是為風塵女子所寫。比如那首驚豔代表作《雨霖鈴·寒蟬悽切》,就是他寫給青樓情人的分別之詞。但是,即便是濫情如柳永,也會遇上動真情的人,也會有為情所傷的時候。
  • 柳永的一首詞,情景往復交織,遣詞鍊字更是出神入化
    北宋詞人柳永的作品經常表現出仕途失意、以及詩酒浪漫,其實這都與他的身世經歷有關。他生活在一個有儒學傳統的仕宦人家,父親曾當過工部侍郎,兩位兄長也都是進士出身。青年時期的柳永深受家庭環境薰陶,可是幾次應考失敗後,對仕途便有些失望。
  • 鳳棲梧:柳永作品中長期被人誦讀的一首詞,結尾更是千古名句
    說起柳永,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婉約派詞人,最擅長寫與男女之情有關的詞,如《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 辛棄疾最婉約的一首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柔情不輸柳永李清照
    雖然他被歸為南宋豪放派代表詞人之一,但這不代表他就沒有其他風格的詞了。前幾天翻看辛稼軒的詞作,偶然發現了一首文筆十分婉約的詞,讀來悽楚又悲傷,格外地唯美,韻味無窮,令人久久不能忘懷。這是一首描寫中秋賞月未得的詞。上片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今宵中秋無月的遺憾。"憶對"三句是回憶以前那個花好月圓的中秋節情景:天晴風靜,皓月當空,桂花飄香,飲酒樂甚,心情非常舒暢。尤其是花映在杯中,月也在映在酒杯中的描寫,生動形象,富於情趣。
  • 柳永一首很不要臉的詞,為沉迷酒色找理由,讀來卻是風華絕代
    柳永的詞堪稱兩宋一絕,然而他似乎與科舉八字不合,幾次會考均以失敗告終。每當這種人生遇挫的時候,柳永往往就會流連於舞榭歌臺,出沒於煙花巷陌,通過酒樓妓館的青衣紅女來撫慰自己內心的創傷。與《鶴沖天》的超然灑脫完全不同,有一次柳永情緒低落到了極點,只想沉迷在酒色之間,於是寫下了一首很不要臉的詞。
  • 蔣勳:我偏愛柳永,一首落榜詞讓人重拾自信,拯救了年輕時候的我
    這是柳永最經典的一句詩,在小學時候我們就讀過,當時老師還不太理解這句詞的意思,因為柳永一直被人說詩詞「豔俗」,所以老師也沒有多介紹他,當時的我們也更加崇拜杜甫、李白、白居易等詩人。可是在離開家鄉後,柳永的生活變了,看到這花花世界,他看見了自己喜歡的另外一些東西,開始沉醉於鶯歌燕舞之中,加上自己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逐漸的,柳永開始一心專注於填詞。這樣一個人物,蔣勳卻說是自己年輕時候最喜歡的一個詞人了,當我聽到這這個的時候,有些無法理解,宋朝時期李清照、蘇軾、歐陽修等人不是更加出名嗎?為何會如此喜歡一個柳永?
  • 柳永落榜後,寫下一首詞,其中一句得罪全天下,還有一句得罪皇帝
    比如柳永,他是個有能力的人,當時卻因為參加科舉落榜後,寫下一首狂詞,其中一千古名句得罪全天下,另一千古名句得罪皇帝,貽害終生。柳永(987年-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改字耆卿,福建崇安人,籍貫山西永濟,出生於山東費縣,因為排行第七,所以當時的人很多稱他為「柳七」,而不是直稱其名。
  • 柳永與妻子兩地分居,半夜失眠寫下一首詞,最後10個字非常感人
    文人大多仕途坎坷,一生鬱郁不得志者不勝枚舉,比如同為婉約派的柳永。柳永原名柳三變,祖籍福建崇安,出身於官宦世家,父親當過多年縣令,家庭條件屬於中上等。柳永從小就表現出文學天賦,加上有機會接受良好教育,年紀輕輕便能寫出令人拍手叫絕的作品。鹹平五年,柳永剛滿十八歲,意氣風發的他帶著夢想離開家鄉,來到蘇杭一帶遊歷。
  • 柳永晚年的一首詞,道盡了人間離別之痛,縱有千種風情,與誰說?
    多情的人啊,自古以來最傷痛的就是離別。「更那堪」這寥寥的三個字,就足以表達出了詩人情感上更深層次的遞進。秋天本來就是蕭瑟的、悽涼的、冷落的,很容易引發多情人內心的憂愁之感,更別提在寒秋的離別了,那不是更讓多情的人傷心欲絕嗎?「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 他與柳永並稱,是蘇軾的前輩兼忘年交,因一首詞得了一個雅號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樣一位詞人,他生於北宋初年,與柳永並稱,可以說,在當時詞壇,他具有極高的影響力。其詞意韻恬淡,意象豐富,內在凝練,於兩宋婉約詞史上影響巨大,他是使詞由小令轉向慢詞的過渡過程中的一個不能忽視的功臣。張先詞在藝術上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善於以工巧之筆表現一種朦朧的美。他以善於用"影"字著名。
  • 周邦彥很「汙」的一首詞,雖為雅詞實則曖昧,最後4句意味深長
    文/顧無【引觴漫談】北宋的詞可以分成好多派,歐陽修與蘇軾一脈相承,首開豪放派的路子;周邦彥,晏殊,柳永等則堅守「詞乃情物」的陣地,用細膩的筆觸柔軟的心靈勾勒人世間種種溫情傷情。同時,又有雅詞和俗詞之分,雖說當時的人們對於雅俗之分已經從外在的要求變成了對心靈修養的追求,但如蘇軾一類的人還是瞧不上柳永之輩,他曾經當面批評黃庭堅的俗詞像柳永,足見其對柳永其風格的否定。俗詞有柳永,雅詞當然就要說到周邦彥了。許多人可能對周邦彥的詞沒有什麼太深的印象,其實之前我也不太了解他,比諸其他詞的大家,膾炙人口的名篇並不多。
  • 蘇軾最有英雄氣的一首詞,狂放不羈,鬱悶的時候讀3遍,豁然開朗
    的確,柳永作為宋代詞人的代表,他的詞最能代表當時的宋朝以文入世的風氣,其詞多婉約纏綿,風靡一時。而蘇軾正是豪放派宋詞的開拓者和代表者,他所作的第一首豪放派詩詞,也是最有英雄氣的一首詞,狂放不羈,流傳千年。這首詞便是《江城子·密州出獵》。
  • 宰相向柳永求詞,柳永句句清狂,把自己誇得天花亂墜,誕生一成語
    對於人生仕途而言,柳永的書算是白讀了;可對於宋代詞壇來說,柳永該當名垂千古。一個經腹滿綸、才華橫溢的創作型人才,一個「凡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全民明星,卻因為被官方勸學,最終成為了仕途全無而又功勳卓著的青樓狎客,他的文字隨著井水,流向了大地的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