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最驚豔的一首詞,寫盡了洞房風月,後人卻說他太「輕薄」

2021-01-11 三順說名著

柳永,是北宋著名的詞人之一。他原名柳三變,字景莊,後改名為柳永。因為排行第七,也常被人稱為柳七。柳永的詞風,屬於婉約派。他的一生,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卻屢試不中,後來因為寫了一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而引起宋仁宗的惱怒,斥責道:「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從此,柳永便以「奉旨填詞」自居。

景祐元年,仁宗特開恩科,對歷屆在科場中的沉淪之士放寬尺度,柳永這才考中了進士。

因為生性浪漫而放蕩不羈,柳永常常流連於煙花巷陌。所以,他的詞有很多描寫青年男女之間的情感,往往表達出世俗女子大膽潑辣的愛情觀念。其中很多詞作中的女主人公,都是墮入青樓的不幸女子。

柳永曾經寫過一首《晝夜樂·秀香家住桃花徑》,這首詞,內容非常驚豔,將女主人公的容貌之美,歌喉之婉轉悅耳,描寫得淋漓盡致。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首詞——

晝夜樂·秀香家住桃花徑

秀香家住桃花徑,算神仙,才堪並。層波細翦明眸,膩玉圓搓素頸。愛把歌喉當筵逞。遏天邊,亂雲愁凝。言語似嬌鶯,一聲聲堪聽。洞房飲散簾幃靜,擁香衾,歡心稱。金爐麝嫋青煙,鳳帳燭搖紅影。無限狂心乘酒興。這歡娛,漸入佳境。猶自怨鄰雞,道秋宵不永。

從這首詞的題目,可以看出,這首詞應該是柳永寫給一位名叫秀香的女子的,不過也有學者認為,這個秀香,可能是柳永虛擬的名字。「秀香家住桃花徑,算神仙,才堪並」,這位名叫秀香的女子,家住在桃花徑,只有神仙的住處,才能和這裡相提並論。

「層波細翦明眸,膩玉圓搓素頸」,這是柳永對秀香的容貌描寫。古人形容女子的眼睛,往往愛用「秋波」來比喻,柳永卻更加細膩化,將秀香的眼睛,比喻成「層波細翦」;秀香的皮膚非常白皙細膩,就像是反覆揉搓和琢磨而成的精緻的玉器。這兩句詞的描述,實在是太驚豔了。以至於蘇軾在自己的詞中,也「盜用」了一下。

蘇軾的《滿庭芳·香靉雕盤》中,在描寫宴席間美麗的歌女時,也用了這句詞,「主人情重,開宴出紅妝。膩玉圓搓素頸,藕絲嫩,新織仙裳」。豪放派的蘇軾,一向不喜歡柳永的詞。他的學生秦少遊有一次見了蘇軾,蘇軾質問他道:「不意別後,公卻學柳七作詞。」

雖然蘇軾不喜歡柳永的詞,卻在自己的詩詞中,卻情不自禁地引用了柳永的這一句「膩玉圓搓素頸」,足見柳永的這兩句詞,筆法精妙,已經達到了讓蘇軾欲罷不能的地步。

「愛把歌喉當筵逞。遏天邊,亂雲愁凝,言語似嬌鶯,一聲聲堪聽」,是說這位女子的歌喉非常美妙。「遏天邊」,指歌聲響徹雲霄;「亂雲凝愁」,是說這歌聲令行雲凝滯。

這首詞的下闋,是些洞房中的情景。最後一句話「猶自怨鄰雞,道秋宵不永」,是在埋怨鄰居家的報曉雞,打斷了二人的春宵一刻,令人心中難免生怨。

這首詞既寫出了女子的驚人美貌,也寫出了女子的動人歌喉,詞藻非常驚豔,令人讚不絕口。可是因為下闋將洞房風月描寫的非常細膩,也引起了後人的詬病。清代沈雄評價說:「《晝夜樂》雲,『層波細翦明眸,膩玉圓搓素頸』,至『無限狂心乘酒興,這歡娛漸入佳境。猶自怨鄰雞,道秋宵不永』,此詞麗以淫,為妓作也。」

這首令人驚豔的詞,既展示出柳永非同尋常的筆力,卻也將柳永一生中最被人詬病之處,全都展示了出來。

相關焦點

  • 讀柳永《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北宋 柳永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況值闌珊春色暮,對滿目、亂花狂絮。直恐好風光,盡隨伊歸去。柳永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後改名為永,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詞大量描寫市井男女之間的感情,詞中的女主人公,多數是淪入煙花之地的不幸女子。
  • 柳永最悲催的一首詞,澆滅了他做官的最後希望,不是淺斟低唱!
    柳永年輕時即以填詞出名,不但市井的人喜歡他的詞,宮中也傳唱他的詞。可是,自從考試不中,寫了《鶴沖天》詞,就得罪了宋仁宗。詞云:「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又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更說:「且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 柳永: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
    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 【宋】柳永 洞房記得初相遇。 【譯 文】 記得初次相遇時的洞房情景,就只想應該永遠在一起。誰知道短短的幽會歡好,竟會變成分離前的最後情愛,又恰好是在闌珊的暮春。對著滿眼亂飄的柳絮,心裡恐慌著這美好的春光將全部隨他的離去而消釋了。 一場情愛最終寂寞,又跟誰說呢?
  • 柳永三年任滿歸來,卻撞到戀人又接新客,寫下一生最傷心的一首詞
    世人印象中的柳永,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天才詞人,一個流連花街柳巷的風流才子,他混跡於青樓歌女之中,左擁右抱,備極歡娛,感情豐富卻又用情不專。誠然,柳永一生,露水情人甚多,他的大多數作品,也都是為風塵女子所寫。比如那首驚豔代表作《雨霖鈴·寒蟬悽切》,就是他寫給青樓情人的分別之詞。但是,即便是濫情如柳永,也會遇上動真情的人,也會有為情所傷的時候。
  • 蔣勳:我偏愛柳永,一首落榜詞讓人重拾自信,拯救了年輕時候的我
    這是柳永最經典的一句詩,在小學時候我們就讀過,當時老師還不太理解這句詞的意思,因為柳永一直被人說詩詞「豔俗」,所以老師也沒有多介紹他,當時的我們也更加崇拜杜甫、李白、白居易等詩人。可是在離開家鄉後,柳永的生活變了,看到這花花世界,他看見了自己喜歡的另外一些東西,開始沉醉於鶯歌燕舞之中,加上自己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逐漸的,柳永開始一心專注於填詞。這樣一個人物,蔣勳卻說是自己年輕時候最喜歡的一個詞人了,當我聽到這這個的時候,有些無法理解,宋朝時期李清照、蘇軾、歐陽修等人不是更加出名嗎?為何會如此喜歡一個柳永?
  • 柳永很香豔的一首愛情詞,早知思念如此折磨人,應該用鎖把你鎖住
    柳永是北宋詞壇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連當時的大文豪蘇軾都對他刮目相看,很是敬佩他的才華,而且柳永的詞傳唱度很高,據說凡是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這也說明了柳永的詞深得人心,無論是文人雅士,還是販夫走卒,那都是喜歡他的詞。
  • 柳永思念妻子寫下一首詞,全詞語言優美情景交融,讀來扣人心弦
    在他的眾多詞作中,有幾篇境界高遠的名篇,不僅成為了詞史上的蜚聲之作,也被人們傳唱了千年。柳永中年時期漫遊江南,寫過一些優秀的羈旅行之詞,有一首叫《歸朝歡》詞作,就是他眾多作品中的代表作,這首詞寫的是在冬季的某一個清晨,詞人因為要早行,所以勾起了他懷念故鄉的情思。
  • 柳永思念妻子寫下一首詞,全詞情景交融語言優美,情真意切讀來感人...
    在他的眾多詞作中,有幾篇境界高遠的名篇,不僅成為了詞史上的蜚聲之作,也被人們傳唱了千年。 柳永中年時期漫遊江南,寫過一些優秀的羈旅行之詞,有一首叫《歸朝歡》詞作,就是他眾多作品中的代表作,這首詞寫的是在冬季的某一個清晨,詞人因為要早行,所以勾起了他懷念故鄉的情思。
  • 柳永最經典的一首詞,僅上片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數百年!
    柳永,是北宋著名的詞人,同時也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詞,幾乎都是慢詞,大多描寫的都是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並且自詡為「白衣卿相」。他的詞,在當時流傳的相當廣泛,被人稱為「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 十首絕美柳永詩詞: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他是白衣卿相,是才子詞人他有傲人的才華,卻仕途失意,他眠花宿柳,寫下流傳千古的詞章。他是才子柳永。今天,隱娘給大家介紹他的十首詩詞,體會柳永的人生起伏。《雨霖鈴·寒蟬悽切》【宋】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 柳永最「尷尬」的一首詞,本來很美,卻被周星馳給「毀」了
    周星馳的的電影中多次出現一個名叫「如花」的女子:淡粉的衣裳、粗獷的身姿、唏噓的鬍渣、長長的鼻毛、還有那挖鼻孔的動作…可謂少有的「驚豔」。 至今人們說起「如花」這個詞,都會情不自禁想起那個與花與美沒有絲毫相似的女子,可謂徹底顛覆了人們對「如花」的理解。以至於古詩詞中若是出現「如花」,也難免被人調侃。 比如風流詞人柳永所作的這首《御街行》,本來就很美的詞作,卻因有「如花」二字而變得很尷尬。
  • 柳永自創的一個詞牌:寫盡繁華也招來指責
    對於柳永的認識,大都是「奉旨填詞」、「流連青樓」,以及他著名的詞作《雨霖鈴》等。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先世為中古士族河東柳氏,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然柳永屢試不第,遂一心填詞,但不代表他無雄心壯志。
  • 柳永的一首詞,情景往復交織,遣詞鍊字更是出神入化
    北宋詞人柳永的作品經常表現出仕途失意、以及詩酒浪漫,其實這都與他的身世經歷有關。他生活在一個有儒學傳統的仕宦人家,父親曾當過工部侍郎,兩位兄長也都是進士出身。青年時期的柳永深受家庭環境薰陶,可是幾次應考失敗後,對仕途便有些失望。
  • 柳永很經典的一首詞,行文撲朔迷離,最後14字卻經久不衰
    北宋就有這樣一位才子,年少時逍遙自在、文採風流,自以為金榜題名不過是探囊取物,於是他秦樓楚館、詩酒風流,瀟灑地過好每一天。可是幾次應試失敗,讓他喪失了對仕途的自信,轉而開始迷戀填詞。多少青樓女子因彈唱柳三變的詞而紅極一時,而最後也是這些歌女成全了這位奉旨填詞的才子,讓他在詞壇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正如陳寅恪所說,「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 柳永:在以雅為主的正統文化圈寫俗詞會多麼艱難?
    且看在宋朝同樣是作詞,也有雅詞和俗詞之別,寫俗詞的作者同樣不受待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柳永了。柳永這一生大多數的歲月都屬於「野生文人」,再加上行為浪漫,生活作風也不登大雅之堂,被「正統文人」給了不少白眼。比如晏殊因為喜歡提攜後輩在當時非常有名,他提攜過的有比如範仲淹、宋祁、梅堯臣、歐陽修等。但是後來柳永去見晏殊,晏殊就問他說:賢俊作曲子嗎?
  • 晏殊頗負盛名的一首詞,寫盡了離愁別恨,讀起來扣人心弦!
    但歷史上的晏殊更廣為人知的卻是他的文學成就。晏殊五歲能作詩,冠有神童之稱。十四歲參加殿試,賜同進士出身。後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亦是江西詞派的領袖,有「宰相詞人」之稱。晏殊的詞語言清麗,聲調和諧,多離愁別恨之情緒,但絕無纖柔頹靡的氣息,反而多含寥闊高遠的一面。如晏殊頗負盛名的一首詞《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就是在寫盡了離愁別恨的同時,又含有寥闊高遠的一面。
  • 鳳棲梧:柳永作品中長期被人誦讀的一首詞,結尾更是千古名句
    說起柳永,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婉約派詞人,最擅長寫與男女之情有關的詞,如《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 柳永一首很不要臉的詞,為沉迷酒色找理由,讀來卻是風華絕代
    柳永給人的感覺是與世無爭,給人的印象是偎紅倚翠,似乎一生忠於聲色犬馬,然而曾經年少的三變,也曾為理想而廢寢忘食、任勞任怨、嘔心瀝血,他將政治仕途視為人生第一目標,他厚積薄發,30歲才選擇首次進京赴考,只可惜就因為發了一個牢騷而葬送了大好的前途。
  • 洞房夜蘇軾寫了一首詞,通篇都是「抄襲」,不料卻成名句,太肉麻!
    蘇軾的一生中,創作了上百首膾炙人口的佳作,但是其中有一首卻非常的特別,當時蘇軾只有19歲,王弗16歲,兩人情投意合,喜結連理。在新婚洞房之後,蘇軾給王弗寫過一首肉麻的情詞,這首詞可謂是肉麻至極、情感細膩,令人讀來不禁臉紅。
  • 柳永與妻子兩地分居,半夜失眠寫下一首詞,最後10個字非常感人
    第二年,柳永憑藉一首《望海潮》,就讓杭州知府親自出門迎接,一時間風光無二,可謂是名聲大噪。「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把錢塘美景和繁華寫得入木三分,絕對是大家手筆。俗話說,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年少成名的柳永,確實有點飄了,幾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甚至覺得進士及第對他來說都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