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小城市進體制內工作,獲得了安逸,失去了什麼?

2021-01-12 小雲公考記事本

小編的一位朋友四年前由一線城市某私企,回到老家三四線城市就任公務員,回到小城後,生活環境的變化,造成心裡巨大落差。在此列出在回小城市生活比較容易失意的地方,各位即將畢業或已經畢業,正在猶豫留在大城市拼搏還是回小城市生活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討論。

一、情懷落差

小城市各種情懷不足。比如70周年國慶之際,舉國歡騰,而在各種媒體的宣傳中,國家的強大是由一個個「中心大城市」體現出來的,小城市遙遠,很難感受到歸屬感和榮譽感。平時小城市也是國家領導、大眾媒體、新聞聯播難以關注的地方,存在感很低。

二、生活倒退  從生活狀態上也有很大不同,感覺回到了十年前。一個顯著方面就是交通成本變高了,原來二十多公裡的路程,地鐵不到二十分鐘可以抵達。現在五公裡的距離如同天塹,沒有立交橋,沒有下穿隧道沒有環路,開車堵到死(三四線城市的人均車輛保有量並不低)。衣服蔬菜肉類等生活必需品,物價全國相差不多。歷史文化古蹟缺失,現代文娛種類缺失,沒有地方聽音樂會,沒有CBA,沒有中超,沒有話劇社,沒有像樣的咖啡廳酒吧。六七百萬人口的地級市,大醫院寥寥無幾,口碑不錯的購物商場僅此一家,人滿為患。

三、找熟人託關係模式  小城市人口少,管理階層人員固定,到哪也離不開人情二字。嗯,人情,異常繁瑣人情,婚喪嫁娶人和禮都得到,躲著不去被親戚噴,被父母罵。醫院看病,孩子入園,幫朋友找個普通工作,盤個門面,變更戶口,大大小小什麼事都要託個關係才能辦,不找人也行,那事就辦得慢,辦的亂,更不要說在體制內升職了,在小城市的小單位,領導的位子絕對是狼多肉少,競爭大,裡邊的道道就多了,一輩子科員退休的人不在少數。

最後總結一下,如果家裡有錢有勢,可以回到小城去。如果家裡無錢無勢,不如留在大城市痛快。此處引出一句經常聽到的話,「如果回到老家小城去,生活會安逸……」,但這種安逸也許代表的是渾渾噩噩,平淡無奇。

相關焦點

  • 清北學生更喜歡「體制」內工作?超70%選鐵飯碗,是好事還是壞事?
    而近年來數據表明,清華北大新生現狀大多是城市學生,農村孩子幾乎不見了,他們大多來自公務員家庭、教師家庭、經濟資產中上等家庭,總而言之就是不是高知分子就是有錢人家。 這與農村教育水平和城市教育水平差距大有一定的關係,城市高中生源掐尖,農村高中生源平庸,自然沒幾個考上清華北大的。
  • 大學畢業選擇留在大城市,還是回到家鄉的小城市,大家是怎麼看的
    春暖花開的五月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等到6-7月份,2020年的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們也要收拾行裝離開朝夕相處的大學校園,當他們離開校園的那一瞬間,各種選擇題就開始紛至沓來,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就業問題,是選擇留在大城市衝進北上廣辛苦打拼一番,還是回到自己家鄉的小城市安逸舒適的生活,如果是你面對這個問題
  • 快畢業了,留在大城市工作還是回到小城市?
    一旦哪一天你不小心丟掉了工作,或者收入下降,房貸的壓力降壓得你喘不過氣。一旦你選擇留下來,你就要選擇長期努力奮鬥,哪怕咬著牙也要挺住。大城市人多而雜,流動性大,除了工作上認識的人職位,其他人相互之間基本上都不認識,都很冷漠,讓人感覺缺少人情味。小城市的優點房價相對親民,一般家庭都有財力買一套像樣的房子,居住條件相對較好。
  • 體制內的人後悔進去,體制外的人在徘徊,到底該不該進體制
    突然很想知道大家都在做什麼。看到很多朋友考上了事業編。前幾天和朋友聊天,他畢業的時候考進了老家的三支一扶,今年剛好實習期滿。但是公務員還沒有考上,前幾天剛剛考完試正在等消息。我們聊了很久,我一直以為像他這樣子的人應該目標很明確吧。就是一心想要走政途。我說,你們每天做什麼呀?他說真的沒有什麼事可以做。有的人三點過來上班,四點就走了。
  • 還是該回到小城市享受呢
    這是很多人糾結的問題,回到小城市的好處是,可以幹壓力沒那麼大的工作,過著安逸的生活,吃穿不愁,老婆孩子熱炕頭會讓人感覺小日子過得悠哉悠哉的。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說句實在話,關於這件事我是有絕對的發言權,因為前些年我就是從深圳回到了老家發展,很小的一個小縣城,當時我想的是不用承受一線城市的壓力,生活的競爭也沒那麼大,多好啊!
  • 普通人去北上廣就是瞎折騰,應該回到小城市安穩生活,你同意嗎?
    有人說,普通人不應該去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而是應該安於生活回到小城市,只有這樣才能夠擁有幸福的生活。那麼,關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首先我們來說什麼是安於生活,什麼是幸福的生活?我記得畢淑敏說過一句話,她說:所謂幸福,就是身邊有一個愛著你的人,有自己想做的事兒,並且對未來有所期待,這就是幸福!
  • 211和985名校的畢業生回到四五線小城市後,都在做什麼工作?
    211和985名校的畢業生回到四五線小城市後,大部分會進入國企、機關及事業單位、學校等,有小部分人去私企!畢業生可以分成以下幾大類;1、進入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就像到了保險箱,待遇比較穩定,年輕人就一點一滴做起,慢慢磨練唄!
  • 在大城市奮鬥過幾年,回到小城市後,會不會深受打擊?
    在大城市奮鬥過幾年,回到小城市後,會不會深受打擊?近幾年北漂這兩個字很少出現了,反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想要逃離北上廣。說實話大城市的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有便捷的生活設施,也有現代化的商場,年輕人也能夠在大城市中找到自己的夢想。
  • 年輕人是該留在大城市還是回到小縣城?
    在大城市小城市這個不是重點,重點是每個人每個年齡階段的想法不一樣,如果剛剛畢業的當然會選擇大城市,機會多。但是到了成家立業了,經過前幾年的奮鬥能夠在大城市定居,解決孩子的上學問題,留下最好了,如果沒有解決,並且小城市也有適合的工作機會,還是回到小城市過得更有生活質量。
  • 這三份清閒工作,適合選擇安逸的中年人,沒有什麼壓力
    現如今,在進入社會找工作時,相信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找到一份非常清閒或者安逸的工作,即便是收入並不高,他們也認為在公司裡沒有太大壓力,也不用跟同事或者領導競爭,那麼他們就能夠在團隊中有更穩定的工作,其實筆者也是建議大家可以選擇以下這三份比較清閒的工作,適合那些選擇安逸的中年人
  • 工作多年,我才懂得「不要在最好的年紀選擇安逸」是最大的謊言
    有人說,年輕的時候,就應該選擇奮鬥,應該去外面闖蕩一份事業,再不濟,也不能滿足於待在一個小城市,最後碌碌無為,平庸的度過這一生,似乎只要不去闖,不去做,就代表著平凡,沒有上進心。只有出去好好打拼一下,背井離鄉,去拼一個似乎不確定的未來才是一個年輕人最應該做的事情,可是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每個人想要的嗎?還是只是世俗早已規劃好的一種刻板印象,我們只能為之去做罷了。
  • 中國「最安逸」的兩座城市,在這裡,你一定會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在今天的社會中,人們的生活壓力加大,另外在逐漸增大,相信很多人憧憬的安靜的小城市,但即使在那裡,去幾天就逃,也忙一段時間真正的工作和快節奏的生活,享受不一樣的時候,自己的身心放鬆,享受更好的狀態去面對生活和工作,因此,旅行成為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有時候,旅行是一個人的天堂,是放鬆自己的好方法
  • 畢業了,是回家鄉小城市工作?還是留在大城市闖蕩?
    當時我所在的單位,說實話是挺喜歡的,我和那裡的同事關係處理的挺好,不能說沒有摩擦,畢竟人與人的相處都要進過磨合才能更加融洽,但是這些摩擦我覺得都在互相可以容忍的範圍內,而且公司的工作氛圍確實是我所喜歡的,但現實很殘酷,不是你想怎樣就能怎樣的。我當時很受打擊,不僅是因為失業,還有在失業的同時還失去了在這個城市可以一起打拼的人。
  • 你有在大城市回到小城市生活的經歷嗎?有所失,必有所得!
    回到小城市感覺自己輕鬆了很多,開心了很多。以前每天都很忙碌,去上班要坐將近1個小時的公交車還要倒車,車裡是人擠人,夏天熱冬天冷,苦不堪言。然後上班的時候也是壓力很大。出去辦事什麼的也都是人多,車多的,天天都很匆忙的感覺。後來回到小城市了,頓時感覺輕鬆了。
  • 年輕人,不要在小城市裡面混
    臨近畢業,總有新出象牙塔的同學會糾結,是回老家聽從父母的安排,安安心心做個小公務員,還是追求自己的夢想到北上廣深去闖一闖。這種選擇其實沒有優劣之分,只看個人心中堅持的是什麼,是穩定和一眼望到頭的生活,還是漂泊和無限可能的人生。人永遠只能選擇一條路,選擇了就不要後悔。
  • 大城市一套房 VS 小城市一棟樓,哪一種更好?
    工作累了想充電,你需要來點職場經濟學。大家好我是大白。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大城市一套房 VS 小城市一棟樓,哪一種更好?」回家還是去大城市,相信很多人在剛畢業的時候都會有這種困惑。大城市有挑戰性,但活不活得下來卻是另外一回事;小城市很安逸,但看似碌碌無為的未來卻讓人害怕。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道題該怎麼選?
  • 選擇在大城市上班,還是回小縣城工作
    待在小地方的話,整個關係網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不是很有利,未來的北京上海,每個城市都會有五千萬人,這個五千萬人的城市,兩個城市加起來一個億,這裡面的機會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年輕人能夠在北京上海待著,就別到小縣城去了。」今天,我們也來談談年輕人到底是選擇在大城市上班,還是回小縣城工作。這個問題,想必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都想過這個問題,我剛畢業的時候也面臨過這樣的問題。
  • 「最安逸」的城市,經濟條件好,生活節奏普通,然而並不是大理
    閒暇之餘,洗去一身的疲累,約上三五個好友,聽聽歌,自己動手做美食,暢談人生,多安逸的生活,安逸這個詞,首先讓人想到的是吃好,喝好,玩好。說到吃,廣東這座城市給人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廣東人都追求最原始的味道,最喜歡白色的火,以清淡為主,但是生活節奏太快,安逸是退休老人的專利,與廣東這座城市沒有任何關係,擁有這樣的城市,經濟條件好,生活節奏適中,被稱為最安逸的城市,首先想到的是大理吧?但是我認為不是大理而是成都,歌手趙雷用民謠《成都》覆蓋網絡的城市。
  • 當海歸「卷」進體制內,「洋學歷」還吃香嗎?
    而根據益普索發布的《2020海外留學趨勢報告》,歸國的留學生中有近半數進入了體制內工作,其中21%進入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25%則任職於國企。圖源:2020海外留學趨勢報告01為什麼選擇體制內崗位?那麼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留學的小夥伴們,為什麼歸國後半數選擇了體制內呢?
  • 三線城市,月到手工資接近8000,工作太過安逸想辭職,應該麼?
    正如籠子中的,在安逸的環境待久就想出去闖蕩,嚮往自由的天空。這或許是很多人的想法,是這對於個人來說,一時是爽了。可爽過了後呢,被老鷹吃掉!這是一家成熟的公司,也是一家賺錢的公司,也是一家沒人性的公司能達到一種什麼地步呢,病假扣三倍工資,事假扣五倍工資。中午不給休息時間,還讓加班到晚上八九點不管運營還是後勤都一樣對待,整個把人當機器。然而工資並沒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