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一位朋友四年前由一線城市某私企,回到老家三四線城市就任公務員,回到小城後,生活環境的變化,造成心裡巨大落差。在此列出在回小城市生活比較容易失意的地方,各位即將畢業或已經畢業,正在猶豫留在大城市拼搏還是回小城市生活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討論。
一、情懷落差
小城市各種情懷不足。比如70周年國慶之際,舉國歡騰,而在各種媒體的宣傳中,國家的強大是由一個個「中心大城市」體現出來的,小城市遙遠,很難感受到歸屬感和榮譽感。平時小城市也是國家領導、大眾媒體、新聞聯播難以關注的地方,存在感很低。
二、生活倒退 從生活狀態上也有很大不同,感覺回到了十年前。一個顯著方面就是交通成本變高了,原來二十多公裡的路程,地鐵不到二十分鐘可以抵達。現在五公裡的距離如同天塹,沒有立交橋,沒有下穿隧道沒有環路,開車堵到死(三四線城市的人均車輛保有量並不低)。衣服蔬菜肉類等生活必需品,物價全國相差不多。歷史文化古蹟缺失,現代文娛種類缺失,沒有地方聽音樂會,沒有CBA,沒有中超,沒有話劇社,沒有像樣的咖啡廳酒吧。六七百萬人口的地級市,大醫院寥寥無幾,口碑不錯的購物商場僅此一家,人滿為患。
三、找熟人託關係模式 小城市人口少,管理階層人員固定,到哪也離不開人情二字。嗯,人情,異常繁瑣人情,婚喪嫁娶人和禮都得到,躲著不去被親戚噴,被父母罵。醫院看病,孩子入園,幫朋友找個普通工作,盤個門面,變更戶口,大大小小什麼事都要託個關係才能辦,不找人也行,那事就辦得慢,辦的亂,更不要說在體制內升職了,在小城市的小單位,領導的位子絕對是狼多肉少,競爭大,裡邊的道道就多了,一輩子科員退休的人不在少數。
最後總結一下,如果家裡有錢有勢,可以回到小城去。如果家裡無錢無勢,不如留在大城市痛快。此處引出一句經常聽到的話,「如果回到老家小城去,生活會安逸……」,但這種安逸也許代表的是渾渾噩噩,平淡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