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山西大同觀音堂

2021-01-08 靜思齋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55篇&2019年張家口、大同遊記第15篇:山西大同觀音堂

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歷史照片除外),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尋訪時間:2019年7月11日

去年夏天的張家口&大同遊記寫到第14篇時,因十一出行後又有其他素材要寫而「毅然」斷篇。按原計劃這一系列還應有5篇,今日略有閒暇,補寫其一。

在大同市區到雲岡石窟的路上約半程處,有一個約兩米見方的「佛」字摩崖,此地因之得名佛字灣。佛字灣東南不遠有一個小景點——觀音堂,觀音堂引起我的關注自是因為它國保單位的身份,於是我們從雲岡石窟返回時順路過來一看。此時此地,外面的車輛川流不息,觀音堂卻是一個遊人也無,相比於熙熙攘攘的雲岡石窟,顯得格外落寞。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牌照

說起這個順路,不妨再細化一些,如果是駕車的角度,從大同市區前往雲岡石窟時,由於觀音堂在路北(右)側,如先至觀音堂那是很順路。但如果反過來,從雲岡石窟回城時再去,由於這一段都是實黃線(揍是不讓從這穿到對面去),如是遵守交規,就要往前開挺遠才能掉頭回來。我們是因當日還要趕路前往渾源,雲岡石窟自然是主要目的地,景點安排上不便「本末倒置」,最後這是時間有些盈餘才得以前來,卻也因此開了點冤枉路。

大同觀音堂三龍壁

觀音堂在一小坡上,門口沒正經停車的地方,因為沒遊人,這倒也無所謂。不想家父在路邊停車時颳了底盤,瞬間沒了情緒,於是只我和夫人帶著大閨女進去。此前一日在大同已經見到兩座龍壁,九龍五龍各一,觀音堂門口這廂又有一座,此當為明代之物,龍雖只有三條,但雙面皆有,為大同唯一。

大同觀音堂全景
大同觀音堂正門位於中軸線東側

初見之下,觀音堂的整體建築結構給我的感覺極為古怪,也許是因正門並不在中軸線之故?除此之外,觀音堂依山坡而建,主體建築的高度向北遞進,最南端的戲臺最矮,但距地面也得有七、八米的樣子。戲臺下面是個券洞,舊時車馬人行之路從中穿過,右手邊是觀音堂,左手邊是個龍龍……現在路往南移了二三十米,這兒已不再作為路,剩下的舊格局就顯得異常尷尬。

1907年大同觀音堂舊影

相傳,遼興宗重熙六年(1037年),觀音菩薩在此現身降妖伏魔為民除害,當地老百姓乃建了這一座觀音堂以供奉。這是出自寺中一通明萬曆年間的碑文記載,說得有鼻子有眼,事自然是神話故事,但這個始建年份或許接近史實。遼末,觀音堂毀於兵燹,荒廢幾百年後,在明代恢復了香火,三龍壁當為此時期所建。明末清初之際,大同地區歷經戰亂,觀音堂再度被毀,順治八年(1651年)由宣大總督佟養量重建。如今所見之主體建築,除最後面乾隆年間增修的三真殿,其餘多是此時期之物。

乾隆年間所建的三真殿
正殿-觀音殿

觀音堂真正的寶貝,是在觀音殿中。其正中一尊高約六米的石雕鎏金觀音立像,工藝精湛,為遼代觀音堂初建時的文物遺存,極為珍貴。而旁邊的脅侍、明王等石雕,經專家鑑定亦多為遼金時期之物。不知是否因人們對觀音菩薩的信仰,這些石雕在寺廟兩度被毀時未被殃及,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有趣的是,觀音立像下面另有一個自在觀音坐像,也就是說主位是上下兩尊觀音像,這樣的結構我似也並未見過。

遼代石雕觀音菩薩立像

1933年9月,梁思成先生一行至大同、渾源考察古建,其間曾於觀音堂駐足(應也是在去雲岡石窟途中),但此事鮮見於文獻記載,同年12月梁先生發表在《營造學社彙刊》上的兩篇報告中也未曾述及。最終我只找到了一張林徽因先生攝於戲臺下券洞中的照片(下圖右),來佐證他們這段行程的存在。

觀音堂戲樓下之券洞

觀音堂中有數名工作人員值守,閒聊中得知,這裡也是歸雲岡石窟景區管理,他們極為友善,還給小朋友贈送了蘋果,讓我們這一幹免票人士挺過意不去。當時還有些施工,不知具體是弄些什麼,如今大半年過去了,旁邊的風貌可有變化否?觀音堂是我們在大同的最後一站,回首這段旅行,在大同的數日時光是最感舒適的,這裡的風土人情也讓我至今留戀著。

前文連結: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大同雲岡石窟

靜思齋 於嶽

2020年2月9日

相關焦點

  • 追跡攻略|山西大同3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1991年5月,國家旅遊局公布大同為首批中國國線景點旅遊區。它是以雲岡石窟為重點,名城大同為中心的特色文化旅遊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處,其他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00餘處。1961年,平型關戰役遺址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岡石窟批次:第一批類型:石窟寺及石刻地址:大同市城西16公裡武周山南麓雲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裡。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51000餘尊,佔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規模宏大,雕飾奇偉,是中國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
  • 為什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最多的是山西?而不是河南陝西
    據數據統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山西452處、河南357處,河北273處、陝西243處。為何自古繁華的江浙和古都雲集的陝西河南都不是第一,反而是山西。一是山西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較長,古蹟也多。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3)——邯鄲黃粱夢呂仙祠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73篇:河北邯鄲黃粱夢呂仙祠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此前我一直挺納悶,如此聲名遠播、底蘊深厚的一處古蹟,緣何直到2013年才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來了之後,方有所悟,因近日開始研讀梁思成先生的《圖像中國建築史》,對於古建,似乎也稍能看出一些門道了。呂仙祠的大部分建築,尤其是內部結構,看起來並不甚古早。回來查閱資料發現,原來是在文X時期,這裡曾遭到了很嚴重的破壞,古建當是損毀於此時,只留下一些底子,故而本身的文物屬性大幅降低。
  • 山西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達513處,為什麼卻只有8個5A景點?
    截止2020年7月,山西共有8家5A景區,分別為大同市雲岡石窟、忻州市五臺縣五臺山風景區、晉城陽城縣皇城相府、晉中市介休市綿山風景名勝區等。江蘇省卻有23家5A景區,截止2019年10月江蘇省的國保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251處,不到山西的一半,但是5A景區卻是山西的近3倍。
  • 【文保尋蹤】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8)——河北井陘天護陀羅尼經幢 | 靜思齋
    尋訪時間:2020年9月24日上周四陪老爹去井陘尋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兩處舊址,第一站是天戶村,
  • 【文保尋蹤】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0)——長沙嶽麓山禹王碑 | 靜思齋
    尋訪時間:2020年10月16日寫了兩篇嶽麓山的墓,今天不妨換個腦筋,來說一個很有趣的東東
  • 「一代都城,兩朝重鎮,三代京華」,遊古都山西大同
    作為1982年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大同境內古蹟眾多, 特別是以雲岡石窟、北魏懸空寺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華嚴寺、善化寺、觀音堂、覺山寺塔、圓覺寺塔為代表的遼金文化;以邊塞長城、兵堡、龍壁、明代大同府城為代表的明清文化,構成了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概括為平城文化、邊塞文化和佛教文化。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篇):臨汾牛王廟戲臺
    牛王廟戲臺位於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魏村鎮,建於元代,是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戲臺,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牛王廟坐北朝南,現存三王殿、獻亭、垛殿、廊廡、戲臺等建築,除戲臺外均為明清建築。整座戲臺臺基高1米,臺身前面闊7.45米,進深7.55米,建築結構為「井」字形框架,頂部為單簷十字歇山灰瓦頂。戲臺左前角柱上刻「蒙大元國至元二十年次癸未季春石泉南施石人杜秀」,前角柱上刻「維大元國至治元年歲次辛酉孟秋月下旬九日立石」。元大德七年(1303年),平陽特大地震,戲臺傾塌嚴重。治元年(1321年)重修,這是國內發現最早的有確切紀年的古代戲臺。
  • 大庾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祐寺塔
    大餘(庾)縣現有兩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老城東郊獅嶺之下,章江河畔,水口寺路原南安板鴨廠內的嘉祐寺塔便是其中之一。
  • 謝晉元故居入選全國重點 文物保護單位革命文物名錄
    日前,國家文物局核定公布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革命文物名錄。其中,蕉嶺縣的謝晉元故居入選該名錄。據了解,謝晉元故居位於新鋪鎮尖坑村,建於清代鹹豐年間,坐西北向東南,佔地面積約10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5平方米。
  • 追跡攻略|陝西鹹陽3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1988年01月13日,長陵被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鄭國渠首遺址批次:第四批類型:古遺址地址:涇陽縣 王橋鄉上然村北仲山西麓、涇河東岸鄭國渠首遺址位於陝西省涇陽縣王橋鄉涇水出山口附近。鄭國渠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為秦始皇統一中國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 追跡攻略|山西長治7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長治市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3處(含合併項目),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三。具體名單如下: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批次:第一批類型: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地址:山西省武鄉縣的磚壁村和王家峪村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1939年7月~1942年5月,八路軍總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曾駐此,是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心。
  • 茅臺等11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齊聚南昌,成立「古窖遺址和文化...
    10月19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白酒古窖遺址與傳統工藝科學發展論壇」在江西南昌舉辦,茅臺集團等11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聚首,成立「古窖遺址和文化遺產委員會」。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白酒生產企業,茅臺、瀘州老窖、水井坊、劉伶醉、李渡、劍南春、杏花村汾酒、古井貢酒、五糧液、互助青稞、洋河股份等單位,共同發起和成立了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古窖遺址和文化遺產委員會,並在現場舉行了成立儀式。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肅市縣排名,玉門排前列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後,甘肅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增至152處,其中古遺址50處、古墓葬11處、古建築53處、石窟寺及石刻24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追跡攻略 | 陝西渭南市6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1956年,橋陵被公布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2月,橋陵被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56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公布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大同這30處「國保」,你打卡過幾個?
    加上今年10月公布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上榜的沙嶺墓群(北魏)、興國寺(明)、鼓樓(明)三處,大同現共有30處「國保」單位。 這些大同重要保護對象, 你知多少?
  • 正定開元寺鐘樓與山西大同鼓樓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絕代芳華人,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正定開元寺鐘樓與山西大同鼓樓。河北正定開元寺鐘樓正定開元寺鐘樓坐落在河北省正定市大十字街的開元寺內。正定開元寺的建築布局和鐘樓建築均保持著唐代特點,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深受專家和學者們的青睞。1988年,國務院把正定開元寺鐘樓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山西大同這四所重點中學,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備先進!
    一:大同同煤集團第二中學大同同煤集團第二中學位於同煤集團新平旺文化街,大同同煤集團第二中學的全體幹部教師一定會精誠團結,開拓奮進,改革創新,無私奉獻,再創歷史新高,讓大同同煤集團第二中學的明天更加美好!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篇):霍州州署大堂
    其大堂於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霍州署衙歷史悠久,曾是隋朝中郎將宋老生的幕府,又為唐朝名將尉遲恭的帥府行轅。元代曾作皇帝行宮,清康熙皇帝、慈禧太后曾在此駐蹕。州署創建年代不詳,據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版《霍州志》記載,元代州署已具一定規模,元大德七年(1303年)大地震,建築全部塌毀。次年重建,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毀於火災,唯大堂倖存。
  • 【單條回放】連城縣加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採陔公祠修繕進度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連城縣加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採陔公祠修繕進度 記者:周 潔 謝 強 通訊員 :伍玲金 連日來,在廟前鎮廟上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採陔公祠,工人們正在忙著木構件加工,對屋架、屋梁等進行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