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最多的是山西?而不是河南陝西

2020-12-10 天下星象第一村

據數據統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山西452處、河南357處,河北273處、陝西243處。為何自古繁華的江浙和古都雲集的陝西河南都不是第一,反而是山西。

一是山西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較長,古蹟也多。主觀上保證了山西歷史文物眾多。這裡長期處於文明的核心區域。這裡有中國重要的史前遺址——陶寺遺址,是春秋超級大國晉國的統治區域,多個王朝建都於大同,省會太原更是北齊發家和唐朝起兵的地方,可謂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然會遺留下來大量的文物遺存。

二、山西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多分布在比較偏僻的地區。這就保證了大量文物在歷代戰亂中不易遭受破壞,從而得以長久的保存下來。這一點,從歷史上說山西的「優勢」是河南和陝西都難以比擬的。

三、明清以來,山西人因為做生意而發家致富,也有了資本去修建各式各樣的建築,恰好這一時期又離現在比較近,所以大量得到了保存,並因為價值高而入圍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些大院。

四、我國的古建築多為土木結構。山西氣乾燥,乾旱少雨。對建築的保存具有天然優勢。

當然這只是一部分看法,你覺得為什麼呢?歡迎小夥伴在下面留言評論哦。

相關焦點

  • 山西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達513處,為什麼卻只有8個5A景點?
    我在山西待過幾年,去過晉祠、皇城相府、太行山大峽谷等景點。山西的古建築和各種古墓葬、古代遺址特別多,截止2019年山西共有國保單位513處,數量位居全國第一,佔現有國保古建築的五分之一,能入選國保單位可見文物古蹟含金量之高,但是為什麼山西卻只有8個5A景點?
  • 追跡攻略|陝西鹹陽3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陵前曾有清代陝西巡撫畢沅所立的兩通碑石,又因為陵墓附近曾經出土過屬於西漢時代的「長陵東當」、「長陵西當」和「長陵西神」文字瓦當,證實了這裡的陵墓確為長陵。1988年01月13日,長陵被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山西國保單位數量增至531處,位居全國第一
    新增國保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9處,其中,古遺址46處、古墓葬20處、古建築421處、石窟寺及石刻15處、近現代及紀念性建築28處、其他1處……10月30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省第八批國保單位申報及我省文物保護利用等有關情況。
  • 追跡攻略 | 陝西渭南市6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1956年,橋陵被公布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2月,橋陵被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56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公布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追跡攻略|山西大同3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它是以雲岡石窟為重點,名城大同為中心的特色文化旅遊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處,其他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00餘處。1961年,平型關戰役遺址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岡石窟批次:第一批類型:石窟寺及石刻地址:大同市城西16公裡武周山南麓雲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裡。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51000餘尊,佔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規模宏大,雕飾奇偉,是中國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
  • 山西國保單位以總數530居全國首位,領先河南、陝西!
    近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之後,山西省的「國保」數量,從之前的452處上升為530處,增加78處,領先位列全國第二的河南省111處,居全國第一。地上文物看山西,實至名歸!「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的古建築,一直是山西人的自豪。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山西大同觀音堂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55篇&2019年張家口、大同遊記第15篇:山西大同觀音堂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歷史照片除外),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牌照說起這個順路,不妨再細化一些,如果是駕車的角度,從大同市區前往雲岡石窟時,由於觀音堂在路北(右)側,如先至觀音堂那是很順路。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篇):霍州州署大堂
    其大堂於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霍州署衙歷史悠久,曾是隋朝中郎將宋老生的幕府,又為唐朝名將尉遲恭的帥府行轅。元代曾作皇帝行宮,清康熙皇帝、慈禧太后曾在此駐蹕。州署創建年代不詳,據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版《霍州志》記載,元代州署已具一定規模,元大德七年(1303年)大地震,建築全部塌毀。次年重建,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毀於火災,唯大堂倖存。
  • 地上文物看山西:去了才知道什麼叫元以後的文物,我們都顧不上收拾..
    我們看一下歷次文物普查的概況,就能明白為什麼北堂君會冒著嚴寒跑到山西去過假期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從2012年10月開始,2016年12月結束。第一次把全國公立機構的藏品挨個兒數一遍,這次總共數出1.08億件/套!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甘肅市縣排名,玉門排前列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市、州排名慶陽市(23處)、酒泉市(21處)、張掖市(19處)、天水市(18處)、武威市(13處)平涼市(1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縣(市、區)排名涼州區(10處):長城、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西夏碑)、武威文廟 、雷臺漢墓 、海藏寺 、天梯山石窟
  • 自貢1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你都知道嗎?
    自貢作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也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蹟。據統計,全市有各級政府保護文物就有100多處,種類數量多、分布範圍廣。而且這其中有12處全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天就跟大家說說自貢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吧,也許它們就在你家附近哦!
  •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3)——邯鄲黃粱夢呂仙祠
    尋訪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列遊記第73篇:河北邯鄲黃粱夢呂仙祠本文系靜思齋·於嶽原創、自行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再後來,「黃粱一夢」成為一個成語,更神的是它還成為了一個地名,這放眼全國怕也是極為罕見的一例。我平生往來邯鄲多矣,卻從未在黃粱夢下過道,直到這次從廣府古城返回,才來到這個聞名遐邇之地打了卡。關於黃粱夢這一地名的由來,我是極感興趣的。在直觀的印象裡,我一直覺得它是在近代才出現,為此我特意找了《邯鄲縣地名志》查證,發現還真不是這樣。
  • 大庾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祐寺塔
    大餘(庾)縣現有兩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老城東郊獅嶺之下,章江河畔,水口寺路原南安板鴨廠內的嘉祐寺塔便是其中之一。
  • 謝晉元故居入選全國重點 文物保護單位革命文物名錄
    日前,國家文物局核定公布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革命文物名錄。其中,蕉嶺縣的謝晉元故居入選該名錄。據了解,謝晉元故居位於新鋪鎮尖坑村,建於清代鹹豐年間,坐西北向東南,佔地面積約10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75平方米。
  • 【暢遊山西】山西的底氣從何而來?山西有國保單位530處,位列全國第...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從會上獲悉國務院近日將印發通知公布我國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山西有國保單位530處位列全國第一>截至目前國務院已核定國保單位5058處包括古遺址1194處古墓葬418處古建築2160處石窟寺及石刻307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952處其他27處國保單位較多的省份是山西、河南、河北、浙江、陝西山西的「國保
  • 山西國保單位530處,全國第一,為什麼山西旅遊收入卻不高
    地下文明看陝西,地上文明看山西人說山西好風光近日,國務院印發通知,公布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截至目前,國內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5058處,山西共530處,位列全國第一。我們再來看一下,2018年,全國旅遊接待人次達到55.39億,旅遊總收入達到5.97萬億,其中有5個省份旅遊收入超萬億,排名第一位的是廣東省,旅遊收入達到1.36萬億,接下來是江蘇1.36萬億,緊跟著是山東、四川、浙江等三個省份,山西作為國保第一的單位居然沒上榜,而且數據顯示,山西旅遊收入也沒有進入前十。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山西旅遊收入並不高呢?
  • 追跡攻略|山西長治7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長治市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3處(含合併項目),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三。具體名單如下: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批次:第一批類型: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地址:山西省武鄉縣的磚壁村和王家峪村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1939年7月~1942年5月,八路軍總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曾駐此,是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心。
  • 【單條回放】連城縣加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採陔公祠修繕進度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連城縣加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採陔公祠修繕進度 記者:周 潔 謝 強 通訊員 :伍玲金 連日來,在廟前鎮廟上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採陔公祠,工人們正在忙著木構件加工,對屋架、屋梁等進行修繕。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篇):臨汾牛王廟戲臺
    牛王廟戲臺位於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魏村鎮,建於元代,是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戲臺,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牛王廟坐北朝南,現存三王殿、獻亭、垛殿、廊廡、戲臺等建築,除戲臺外均為明清建築。
  • 山西古建築全國第一,為什麼很多人只知道「煤老闆」
    很多人談到山西只有三個字,「煤老闆」,如果再問就不知道怎麼回答了,煤老闆只是極少數人,作為在山西居住過4年的外省人,多次聽到山西友人說「其實很多煤老闆都不是本地人,而是以江浙等地的人居多」,把錢掙走了,拍拍屁股走人了,卻給山西留下了一個不正面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