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35上市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最近,官方曝光了一雙和fragment聯名的正代,鞋子的全貌這下幾乎是無死角曝光了,這一代,還真的是平庸啊。
聯名版有點好看
先看照片吧,聯名版使用的是黑白藍配色,fragment一貫的作風。鞋子本身的細節尚可,但聯名版本真的是只改配色,細節幾乎沒有,蓋個章就算是聯名了。不過大家很吃這一套,黑白紅叫芝加哥,黑白藍就是「閃電」fragment了。
要說聯名版顏值如何,狗哥覺得還真的可以,主要得益於AJ35的外形,比較復古,很耐看,和AJ34比,狗哥覺得顏值上也能略勝一籌。
曝光順序耐人尋味
這次AJ正代的曝光比較有意思,往年都是直接發布會,然後上高清照,過不了幾天官網就能有賣的了。但這次AJ35的曝光,可能是官方有意為之,先是大V曝光了一張諜照,但也沒說這雙鞋到底是AJ35還是團隊款的jumpman 2021,一時間大家懵了。
過了幾天,又曝光了一雙外形差不多的鞋子,大V這個時候說話了,哪個是AJ35,哪個是Jumpman2021也真相大白了。不過,在這期間曝光的圖片,都是諜照形式,沒有高清圖,沒有ps,很「諜」。
前幾天,官方曝光了兩雙Jumpman2021的高清圖,也算是對之前信息的一個蓋章。緊接著,官方曝光了和fragment的聯名,同樣,高清大圖,幾乎沒有死角。
這個曝光的過程很奇怪,是不是?感覺是官方背後操作,大V攪和,吃瓜群眾一臉懵逼,最後導致這雙鞋在一段時間的關注度,都起來了。說白了,炒作。
平庸之一:品牌不自信了
為什麼耐克要炒作了呢?狗哥覺得是品牌對於這雙鞋的不自信,覺得大家近幾年對AJ正代的關注度下降了,購買力度也下降了,在產品沒有特別大突破的前提下,只能靠營銷來引起更多的關注,首先就是炒熱這個話題,大家都來猜測,到底AJ35來了沒有,哪雙才是真的正代。
首發直接上聯名,也說明了產品本身的能量不足了,需要靠聯名來提升知名度,直接就是和老朋友fragment進行合作,打一手限量的牌,熱度更高了。等限量一過,價格水漲船高,之後再上普通版,割韭菜這塊,耐克一開口就是老炮兒了。
平庸之二:外形妥協了
AJ35高清圖一曝光,就有人說了,這玩意不是和銳步的年輪一個樣麼?狗哥一看也覺得,太像了吧?設計語言很相似,線條幾乎也是一樣的,AJ35怎麼搞成這樣了?
狗哥覺得,抄襲肯定是不可能的,就是單純的有點像罷了。不過一雙2020年的鞋子,大面積使用皮革材料,領口填充的海綿還超級厚實,外形圓潤,組合在一起,那必定是復古味濃鬱的。但撞臉了一雙遠古老鞋,大部分人可能覺得,AJ不行了吧?
狗哥覺得啊,時尚就是個圈,前幾年搞塑料,搞輕質,沒準過幾年又要玩復古了,可能也是這一代AJ的方向,總之,做復古不會出錯,致敬五代大家也絕對會買帳。穩妥。
平庸之三:配置沒新意了
從AJ31開始,耐克就開始玩致敬了,但每一代都有突破,AJ31是鞋面,編織和皮革融合在了一起,Jumpman logo和耐克的勾子再次出現在了一雙鞋上。
AJ32加入了碳板,前掌zoom變大,後掌也給配置了一塊氣墊,還是很良心的。
AJ33首次提出無鞋帶概念,發布了fastfit繫鞋帶科技,算是一個引領未來球鞋方向的科技。
AJ34則使用了pebax板材,中底鏤空,造就了AJ歷史上最輕的一雙鞋。
到了AJ35,就目前的信息看,總有種平平無奇索然無味的感覺。前後掌zoom變大,鞋面應該是用了一個類似橋梁鋼索的牽引科技,中底還是pebax鏤空,但感覺減重的意義不大,可能就是為了好看?
總之,就是普普通通的感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樣的想法。
關於AJ35的另一種說法
狗哥之前看到一個說法,AJ正代到現在為止出了35雙正代鞋款,35年,幾乎每一年關注度都非常高,能保持這個水準,已經相當不錯了。
1代到14代,狗哥覺得都是比較中古的存在,實戰不太適合,更多的是作為時尚款式,AJ文化而存在的。
15到23代,後喬丹時代的產物,更加注重實戰,但耐克不復刻,他們就是一個系列中的幾個符號而已,但不能否認,那個時代的產物,真的用料十足,特別良心。
到了23代以後,AJ正代只為實戰而生,性能出眾,用料紮實,而且一直引領著籃球鞋的發展方向,成為了實戰籃球鞋中頂級的存在。
耐克的科技就那麼多,每一代都去做創新,不太現實,能結合經典,在現有條件下,最大程度的完成一雙鞋,那也是趨於完美的。
我們是不是對AJ正代的期望太高了?
狗哥覺得,這是籃球市場良性發展的一個好勢頭。如果耐克一家獨大,隨便搞搞,消費者都要買單的,比如AJ29和AJ30,那外形幾乎是一樣的啊。
沒有競爭者,耐克自然是怎麼輕鬆怎麼來,但現在變了,國產品牌異軍突起,李寧的韋德之道發展了8年,現在已經是可以和AJ正代硬剛的鞋款了。
安踏的KT系列、星嶽系列,今年也要發力了,碳板、新的發泡科技,還有智能緩震材料,這些一安排上,直指高端。
匹克的態極剛剛起步,但按照這個發展速度和方向,過幾年也是強有力的競爭者。
361的戈登1代還在路上,攪局這件事,國產品牌一個不能少……
原本只有阿迪和一些小眾品牌作為競爭對手的籃球市場,一下子來了這麼多厲害傢伙,耐克一時間也慌了啊,還想靠著調整氣墊大小,搞個噱頭就矇混過關,恐怕是不行了,趕鴨子上架一款目前的頂配,未來再想辦法吧。
正所謂,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好,耐克的霸主地位,自己不努力鞏固他,就要接受其他品牌的挑戰,贏了你還是霸王,輸了就要乖乖走下來,甭管什麼「做了35年做不出心意也正常」的藉口,市場就是如此,給每個品牌機會,給消費者機會。
籃球鞋市場,未來真的會越來越有意思,越來越精彩,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