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的妾室,秦昭襄王贏稷的母親,大秦宣太后。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謀略家。這樣出色的女人在幫助自己兒子坐穩江山後選擇了全身而退,羋月的結局可謂善始善終,羋月被贊與中國歷史上最牛的女人。
羋月依仗自己娘家兄弟魏聃的力量平定了秦秦武王突然駕崩後的紛亂局面,取得了王位爭奪的勝利。可惜贏稷登基時年齡尚幼,羋月協助幼子代理朝政,以太后的身份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她在用人上不是絕對的任人唯親,而是仔細量度自己娘家人的能力,把他們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可以說走的是舉賢不避親的曲線強國道路。
羋月的兩個同母異父兄弟羋戎、魏聃和她的兩個兒子公子鋰和公子市合稱為「秦國四貴」,緊緊圍繞在宣太后羋月的周圍,將秦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命脈牢牢的掌握在這個小集團當中,秦國正主秦昭襄王反倒成了擺設。好在他贏稷也不是平庸泛泛之輩,他知道自己的母親沒有霸佔權位的意思,所做的一切籌謀都是為了自己為了秦國的強大。在羋月的默許下,他暗自籌備力量,對外採取遠交近攻的軍事外交政策增強國本,對內固幹削枝逐一剝奪四貴的力量,最後跟自己的母親攤牌,當上了名副其實的秦國君主。
大秦宣太后羋月執政四十一年後交出了政權,於第二年帶著無上榮耀離開鹹陽來到自己的封地,徹底退居幕後。死後,她的兒子秦昭襄王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一代女梟雄就此灰飛煙滅。
大秦宣太后羋月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富有傳奇色彩的鐵腕女政治家,就連一代女皇武則天都難以望其項背。在她死後,被她的兒子秦昭襄王葬在驪山西面,也就是現在的芷陽。正如她飽受爭議的人生一樣,羋月的墓也被現代人爭論不休。
羋月的父親是誰
羋月,即秦宣太后,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本是楚國的公主,即楚威王的女兒。後來在秦昭襄王在位期間,執掌堂理政四十年之久,為秦國的崛起做出巨大貢獻。
羋月初為羋八子時,就受秦王贏駟的喜愛,但卻因此得到當時的王后處處打壓,後在秦王,也就是秦惠文王死後,被惠文王后流放至燕國。之後秦武王贏蕩因舉鼎而亡,秦國此時大亂,趙王秘密將羋月和她的兒子公子稷送回秦國。
經過三年的鬥爭,在羋月與她弟弟魏冉的鐵腕政策下,他們殺了惠文王后和公子壯,成功輔佐羋月的兒子公子稷繼位,是為秦昭襄王,羋月封宣太后。但由於此時嬴稷尚且年幼,所以便由宣太后執政,在宣太后執政期間,曾對義渠王施以美人計,腐蝕其鬥志,最終計殺義渠王於甘泉宮。隨後下令發兵義渠,從此,義渠國滅。
羋月其智計及風情的確不是其他女子可比擬的,而這一切脫不了她父親楚威王的影響。羋月是楚威王的小女兒,楚威王對她極其寵愛。楚威王在世的時候,為楚國南徵北戰,開疆擴土。楚威王在位第七年,任命景翠為帥,殺死無疆,盡取越國之地,並向北打敗齊國,從此楚國躍居各國第一大國。但並未驕傲自滿。他認為秦國乃虎狼,不可親之,對楚國形勢認識清楚。但他一門心思在他的政治事業上,卻忽略了後宮的暗潮湧動,不顧及兒女的存在,導致楚懷王無才。但卻成就了羋月的智計,成就了大秦宣太后。
羋月和秦始皇的關係是什麼?羋月,也叫羋八子。她有個兒子,姓嬴名稷,也就是後來的秦昭王。楚威王死後,羋八子家勢衰落,被陪嫁到秦國,為秦國惠文王妃子。後來就生下了兒子秦昭襄王,不想卻招來惠文王嫡妻秦惠文后的嫉妒。
秦惠文王一死,秦武王即位,文後和秦武王合起來使壞,把羋八子的兒子也就是秦武王的弟弟送到燕國當人質,羋八子和兒子的處境此時都非常糟糕。也許這個時候羋八子就開始尋找其他勢力來籌劃爭權的事情。
後來有一件事讓羋八子有了進一步的機會。繼位的秦武王從小喜歡習武,也頗有君威,可是有一次和大力士切磋比賽力氣,舉鼎的死後,竟然因為用力過猛直接身亡。可憐武王皇帝只當了三年時間就匆忙結束了。秦武王死後,羋八子的同父異母弟弟巍冉去燕國接回了秦昭襄王。於是羋八子的兒子秦昭襄王擔任了秦國皇帝。羋八子被立為太后,稱宣太后。歷史記載太后這一稱謂也是從羋八子而來。
秦昭王年幼,沒有實際上掌控皇權。宣太后的弟弟魏冉擔任將軍,宣太后又讓親信擔任宰相,秦國實際上是由宣太后專政。不過,秦國這時候仍然時局混亂,秦文後以及秦武王其他弟弟都仍然在覬覦皇位。他們甚至擁立了另一個皇子。因此這短短幾年,宣太后為鞏固皇權仍需要剷除餘黨。宣太后聯合巍冉等勢力平定內亂剿滅敵對勢力將武王后趕回魏國,同時提拔自己身邊的親信,委以高位,形成了以宣太后為主的外戚專政。宣太后以過人的膽識,平定內亂剪除黨羽,名震天下。她是歷史上最早的一位女性專權。同時她人們秦國的將軍以及打破舊傳統,體現了她創新革命的精神。宣太后專政四十多年,維護了秦國政權的穩定。
然而她的兒子秦昭王逐漸長大,漸漸不滿母親專權,重用魏國人範雎,最後廢除了宣太后,將魏冉等人驅趕出了秦國。宣太后失勢,不久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