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文/張珩 編輯/莊怡)兩周前,在收購中郵速遞易之後,豐巢市佔率接近7成,距離「一統天下」僅剩一步之遙。風頭正勁之時,豐巢宣布開啟會員服務,打算正式對快遞櫃收費,起步價5毛。
萬萬沒想到,這小小的「5毛」,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自5月1日杭州東新園小區打響第一槍後,時至今日,監管機構、媒體、法律人士、消費者紛紛加入了這場大討論,抵制豐巢也從杭州蔓延到了全國,截至5月14日晚,全國已經有多個城市上百個小區宣布抵制。
而處於風暴中心的豐巢態度依然非常強硬,聲稱如果不收費,豐巢將無法繼續運行,「超時收費按計劃進行」。
對於消費者來說,無法接受豐巢收費的原因是什麼?而豐巢又為何「死撐」?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觀察者網為此復盤了豐巢事件的來龍去脈,試圖探尋事件的真相。
「五毛錢之爭」
消費者真正在意的是「五毛錢」嗎?不,是快遞員未經消費者同意把快遞入櫃,快遞櫃卻要求後者支付額外費用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我國《快遞暫行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並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
總體來看,無論是現行法律還是官方輿論,都認為消費者支付快遞費,是和快遞公司之間形成了契約,快遞員有義務將快遞送至消費者手中。而在快遞櫃出現之後,已經出現了快遞員為了省事,直接將快遞放入豐巢,並沒有選擇和消費者提前溝通。
但戰火為何主力一直集中在豐巢呢?
一、豐巢早有「吃相難看」的先例。去年下旬開始,陸續有媒體爆料稱,豐巢快遞櫃在取件時出現需要支付一元讚賞的提示,該提示跳過按鈕呈灰色,不可以選中,網友質疑,豐巢快遞櫃存在誘導性消費行為。還有網友稱自己的快遞僅保管了7小時,取件時必須支付一元才可取,根本就是在搶錢。
二、豐巢有沒有資格向消費者收取費用?
關於這點,法律界有諸多爭議。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朱巍接受南都採訪時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豐巢提出超時收費並未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由選擇權。同時,根據交通運輸部2019年公布的《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應當合理設置快件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內不得向收件人收費,豐巢在超時後進行收費是合法的。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律師彭世君則表示,法律上,豐巢與物流公司建立了保管合同關係,解決的是「物流公司為避免無處存放導致物件丟失從而導致其履約失敗」的問題,降低了快遞員重複遞送的成本。
但豐巢並未與收件人建立保管合同關係,本應送貨上門,卻變成了收件人自行到快遞櫃提取,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收件人的收件成本(時間)。因為收件人支付快遞費,物流公司將物件送達並籤收,才算真正履行完快遞合同的義務。
此外,在佔據了69%市場的情況下,豐巢利用這一絕對優勢地位進行收費,要求消費者買單,是否觸及到《反壟斷法》呢?這點也值得深究。
三、避重就輕的豐巢公關回應
消費者怒氣難平與豐巢的回應有很大關係。
從東新園業委會的回覆中可見端倪,在其與豐巢前後半個月的拉鋸戰中,其訴求中很重要的一條是:要求延長快遞保管時間。但豐巢卻含糊其辭,先是措辭嚴厲說東新園業委會違約,後態度強硬表示「超時將按計劃進行」。
豐巢在要求消費者付費的同時,完全無視消費者的訴求,只強調自己利益,勢必引起輿論反彈。
其5月9日的回應中提及,上線會員功能以來,12小時內取件比例提升了5%,每天可以空出近百萬個格口。這意思不難理解,我這麼做好處多多,而且效果立竿見影,儼然一副勝利者的姿態。
豐巢本質是商業公司,賺錢無可厚非,但堂而皇之、大義凜然強硬割用戶「韭菜」,這就不好看了。
另一方面,豐巢還疑似「過河拆橋」。無論是東新園小區業委會還是中環花苑小區業委會,都反駁了豐巢交付高額入住費的聲明。中環花苑小區業委會表示,每臺快遞櫃平均每天的場地租金收入(含電費)就十幾元,並不高昂。
該小區業委會負責人表示,豐巢公司客戶經理在上門洽談進場的時候,幾乎千篇一律的說辭是「對客戶免費的」,小區將蜂巢快遞櫃當做半公益的項目引進小區,但是現在豐巢卻「過河拆橋」。對於豐巢的收費行為,全體業主中的84%都有強烈的反對情緒。
豐巢之困
按照豐巢的說法,快遞櫃的運營虧損嚴重,豐巢CMO李文青甚至表示,如果不收費,很難繼續維持下去。
根據豐巢在收購中郵政速遞易時披露的數據,公司2020年1月至3月未經審計營收3.34億元,未經審計淨利潤為虧損約2.45億元,而2019年營收16.14億元,虧損約為7.81億元。
同時,中郵智遞在2019年的營收達到4.29億元,淨虧損達到5.17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預計營收7021萬元,預計淨虧損1.59億元,截至2019年年末的淨資產為負的3946萬元。
在雙方合併之後,中郵政速遞易的虧損也會合併進入豐巢的報表。另外在2018年到2019年,韻達、申通等投資方陸續從豐巢撤出。同時,由於快遞櫃的體量並不大,其廣告變現也不理想。在各種盈利模式走不通之後,豐巢最終開始向用戶收取「超時費」。
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向澎湃新聞表示,比較完整的一體櫃大概需要花費2萬塊錢左右,回收成本樂觀一點要5、6年,但是這樣一個設施基本4年左右的壽命,只能依靠擴大規模來實現盈利。
上海中環花苑小區是上海首個抵制豐巢的小區,但其公開信中指責豐巢並非「弱者」。
公開信稱,豐巢櫃已經向快遞員收費,其利潤率為240%甚至更多;豐巢所謂「不強制付費,可以不用」是本末倒置,快遞是用戶和快遞公司之間的契約關係,豐巢是強行橫插一腳;豐巢沒有權力要求客戶去額外操作選擇「是否使用豐巢」,更不能剝奪用戶可以足不出戶收到快遞的權利。
豐巢能撇開盈利問題如消費者所願嗎?答案很可能是:不!
豐巢快遞櫃的快遞中,絕大多數都是電商件,這意味控制權不在豐巢手裡,而在目前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淘寶天貓手裡,也就是阿里巴巴。
快遞櫃不僅是一個終端取件系統,還有大數據以及未來可以衍生拓展的社區服務,豐巢目前佔有全國69%的份額,這些都將成為可以盈利的籌碼。豐巢也在回應中表示,其真正想做的,是通過會員制度去探索盈利模式。現在推出會員服務後,接下來將提供更多會員權益。「一些出差較為頻繁、工作繁忙的用戶,有會員模式需求,對於經常寄送快遞的用戶,會員模式也可以提供更多折扣,另外,豐巢會和商家合作,向會員提供小樣、小禮品,讓消費者嘗試新產品。」
但豐巢目前的持續虧損讓順豐無法對資本交代,其單一的物流服務進項也無法持續貼補豐巢,加上2017年豐巢菜鳥「交惡」,豐巢原股東申通韻達退出,讓其獨木難支,這種情況下豐巢被迫收費似乎不難理解。
目前市場上的快遞櫃企業有日日順樂家、江蘇雲櫃、京東快遞櫃、菜鳥驛站、蘇寧生活幫等品牌。其中日日順樂家超時費各地不一;江蘇雲櫃是20小時免費,超時收2元,後續2元/12小時,10元封頂;京東快遞櫃和菜鳥驛站的免費保存時間都是72小時,而且不收超時費。
在不收費的京東和菜鳥中,由於京東只能提供給京東快遞員使用,相比之下,菜鳥的泛用性明顯更大。
豐巢此次「鬧劇」,從目前來看,「損己利人」的可能性更大些。
5月8日,菜鳥蘇寧紛紛對外表示,將繼續免費幫消費者保管包裹。據天下網商報導,一位菜鳥驛站站長透露,最近每天進站的包裹量上升約15%。另外一位站長則表示,這兩天,順豐的包裹也放到了驛站。據菜鳥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全國已有超100萬人申請加入菜鳥驛站。
蘇寧生活幫則公然在豐巢快遞柜上搶生意
豐巢收費,還意外帶火了阿里巴巴旗下批發平臺上1688快遞櫃的生意。觀察者網此前報導,其平臺上快遞櫃近一周環比交易額增長1400%,買家數暴增300%。小區物業和業委會以及創業公司成為採購主力。
有媒體報導,在2014年就自建快遞櫃的南京聚福園小區,其只對快遞小哥收費,不向收件人收費。起初三年確有虧損,形成良性循環後,已達到收支平衡。除聚福園以外,南京目前已有十多個小區自建快遞櫃,不收超時費,並且已實現收支平衡。
觀察者網在淘寶平臺上也發現,有不少銷售快遞櫃的賣家,價格從數百到數千元不等,甚至有賣家打出了30天可回本的口號
快遞櫃作為便民服務,不該只是商業行為
本質作為解決「最後一百米」難題的快遞櫃,不該本末倒置成為消費者取件的障礙。
13日,中消協就此明確表示,立在小區內為消費者提供的智能快件箱服務,應當納入小區物業服務業務範圍,合理保管期限內不應單獨收取服務費用,並妥善做好保管期外的服務銜接。對於確有需要超期限使用智能快件箱服務的,其收費標準的確定宜參照公共服務價格管理方式確定,而不能簡單通過市場化機制解決。
中消協稱,智能快件箱服務涉及小區物業、智能快件箱運營者、快遞公司、電商平臺以及業主委員會、小區消費者等多方利益主體,需強化綜合監管、共同治理,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小區物業及智能快件箱運營者、快遞企業、電商平臺等經營者通過智能快件箱為消費者提供相關服務前,應當一對一明確告知消費者免費保管期限以及服務收費標準等與消費者利益相關事項,並得到消費者同意。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對於涉及小區消費者利益事項,要暢通利益表達渠道,充分聽取消費者意見,保障消費者監督權、建議權。對於違反郵政管理、物業服務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規定,侵害小區消費者合法權益和正當利益的,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及時制止和查處。
此外,快遞小哥圖省事擅自做主將快遞入櫃,各大快遞公司應當規範行為,充分保障消費者的權利。
目前,江蘇、山東、浙江、福建等地郵政監管部門先後發聲,表示使用智能快件箱進行投遞的快遞企業要在投遞前履行告知義務,在徵得收件人同意後方能放置在智能快件箱中。
觀察者網了解到,目前圓通、中通等已經在各大網點提醒快遞員在使用豐巢前儘量跟客戶確認,並告知其儘快取件,避免超時收費引發的客戶投訴。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向豐巢打響第一槍的杭州東新園小區已經恢復了使用豐巢,表示討論決定將百姓權益和正常生活放在第一位,「期待豐巢公司認真傾聽民意,早日回應」。但截至發稿,豐巢尚未回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