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獵狐》中與王凱在共同成長中互生情緒,但日前王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獵狐》重中之重是對經偵工作、經偵警察風採的展示,少有的感情線也基本做了「冷調」處理。「我們不想把這個戲拍成經偵背景下男女主角談戀愛的戲。」
扮嫩:王鷗稱沒什麼特別大的問題
牧春花、藍紅、張離、陳一凡、華瓊……在《獵狐》之前,王鷗出演的一系列角色,無論古裝還是現代,都堪稱獨立女性的典範。而在《獵狐》中,以應屆碩士畢業生身份出場的王鷗,則多了一絲少女的熱血和衝動,在橫衝直撞中,開啟著不同以往的成長主線。「吳稼琪是一個剛畢業的女學生,最開始只是為了給母親洗清冤屈導致她想做警察,所以很像愣頭青,很年輕很衝動,滿腔熱血。但在她成長的道路上,慢慢地發現做警察有更崇高的使命,有更遠大的理想,是為了千千萬萬像媽媽這樣被冤枉或是被欺騙的人,不再遭受這種痛苦。」而作為圈內熟女型演員的代表,如何把握吳稼琪早期女大學生的青澀感,王鷗則笑著給出了自己的回答:「我可能上妝是那種比較濃豔、明豔的感覺,但素顏的時候其實還挺傻的,而且我覺得雖然自己的內心有一個老靈魂,但並不老氣,所以也沒什麼特別大的問題。」
拍戲:團隊氛圍嚴肅緊張團結活潑
作為聚焦我國新中國成立以來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海外追逃行動的經偵劇作,《獵狐》用相同體量的劇情,分別講述著「狐狸」「獵手」的形成以及「狡狐」海外的逃亡,從而串聯起「獵狐行動」每一步的發展軌跡。在開拍前期,除了深入警局體驗生活,每一個演員都會討論人物設定,「所以我們的團隊氛圍是嚴肅緊張團結活潑」,王鷗說,「我們組的火藥味很濃,尤其是剛開機的時候,每個人都在為角色找定位、都在磨合,每天都在問問題,我為什麼要這樣,你為什麼要那樣,大家都在講。」
劇中大量英文臺詞的出現,成為王鷗遇到的一大挑戰。「我的英文不是那麼好,很多臺詞又都是和案情相關的,跟股票、金融、法律都有關係,而且在國外的英文臺詞有不少都是臨時給的,需要臨時去背,壓力確實挺大的。」為此,自言英文「零基礎」的王鷗下了一番苦工,她還笑言,最讓自己意外的是擁有同款臺詞的王凱,幾年未合作竟然變得如此「優秀」:「每次有英文臺詞的時候,我都會花很長時間去準備,然後我發現王凱的英文居然那麼好。他有時候就會幫我怎樣背得更好,怎樣速記,有時候也會嘲笑我(笑),就是在我英文講不利索的時候,他會笑得不行。」
搭檔:不想拍成談戀愛的戲
一改《偽裝者》《琅琊榜》中的敵對關係,第三次合作的王鷗與王凱,終於在《獵狐》中迎來了「大和解」。但兩人在成為「絕佳拍檔」之前,卻是實打實的「歡喜冤家」。當下不少國產行業劇,都因「披著職業外衣談戀愛」而飽受觀眾詬病,但王鷗在採訪中表示,《獵狐》絕非如此,其重中之重是對經偵工作、經偵警察風採的展示,少有的感情線也基本做了「冷調」處理。「我們不想把這個戲拍成經偵背景下男女主角談戀愛的戲,我們想要展現的是新一代經偵警察的風採,這是我們的宗旨。所以我和夏遠之間更突出的是默契的搭檔關係,其他的情感戲份都做了刪減和冷淡化的處理。」王鷗回憶說,劇中唯一一場情感濃烈的戲份是兩人在肯亞追車槍戰的段落,雖說有牽手和擁抱,但在情緒上仍舊是克制的、內斂的。「那場戲是稼琪和夏遠兩個人的情感升華,當時拍了各種360度擁抱轉圈圈的鏡頭,是兩個人情緒釋放最多的戲。但那場戲之後就又開始冷下來,繼續那種很含蓄很收著的表達。」
新京報記者 劉瑋
編輯 佟娜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