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VVER:一種受昆蟲啟發的算法,可估算飛行機器人的速度

2020-12-23 科技報告與資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對於研發新的機器人和計算技術的研究人員而言,自然是最有價值的靈感來源之一。例如,近年來,世界各地的研究團隊已嘗試在小型機器人中人工複製在昆蟲中觀察到的行為及其基礎的生物學機制。

內華達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進行了最新的嘗試之一,他們開發了一種算法,該算法受果蠅和其他飛行昆蟲在周圍環境中移動時估計相對運動的機理的啟發。該算法是在arXiv上預先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介紹的,該算法基於先前的兩項研究,這些研究探索了昆蟲如何估計距離以及它們的大腦如何處理視覺信息。

「我們的項目來自兩個截然不同的興趣,」進行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之一Floris van Breugel說。「首先,我們想引入一種假設,即關於動物,尤其是昆蟲,如何根據當前有關視覺處理神經迴路工作原理的已知信息,使用視覺信息來測量其飛行速度。飛行速度的測量對於許多行為都是有用的,其次,當前無人駕駛飛機用來估計速度的當前方法要麼依賴於GPS(並不總是可用),要麼依賴於計算上昂貴的算法(這限制了小型系統的飛行時間)。」

直到今天,研究人員仍無法確定確切的生物學機制,微小昆蟲可以通過這些機制估算它們的移動速度以及與周圍物體的距離。但是,這些機制似乎在許多使昆蟲生存的行為中起著關鍵作用,例如,在尋找食物,尋找合適的伴侶或產卵方面。

過去的神經科學研究表明,昆蟲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對運動的感知,即視線流動。更具體地說,證據表明,昆蟲使用光流信息來估計所謂的相對運動,該相對運動等於它們的速度與它們與周圍物體之間的距離之比。

van Breugel解釋說:「從視覺信息中估計速度需要計算圖像序列的二階導數。一階導數產生一個光流,該光流描述了物體在視場中移動的速度。光流取決於這些物體的距離以及它們的速度和觀察者速度的差異;因此,它僅提供了一個距離和速度的比例。」

圖像序列的二階導數是最終使相對運動比分離為其分量(即,速度和與附近物體的距離)的原因。計算該值可能會對機器人技術研究產生重要影響,因為它可以使機器人估計其速度以及它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從而可以增強其導航能力。

van Breugel和他的同事在他們的研究中試圖複製昆蟲處理視覺信息以基於圖像計算此導數值的方式。他們的最終目標是創造一種技術,該技術可以自動有效地估算小型飛行機器人的視覺速度及其與附近物體的距離。

van Breugel說:「我們算法的關鍵創新是它從昆蟲如何處理視覺信息中汲取了靈感。昆蟲使用所謂的匹配濾波器在空間上收集光流信息,基本上取平均值。它們具有範圍廣泛的此類濾波器,它們都可以並行運行。我們採用了類似的方法,通過濾波可以計算出二階導數,導致直接速度估計。」

以前基於視覺信息估算機器人速度的最先提出的方法採用非線性優化算法,該算法需要大量的計算能力,而且並不總是有效地工作。雖然van Breugel和他的同事設計的算法FLIVVER還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但從原理上講,它可以使用無源模擬電路組件快速有效地估算速度。這些組件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算法結合使用以進一步提高效率。

這組研究人員介紹的新技術可能具有許多有趣的應用。最值得注意的是,它可以幫助增強現有和新開發的飛行機器人的導航功能。

van Breugel及其同事進行的研究還介紹了昆蟲如何估計速度的清晰明確的假設。將來,研究人員希望與神經科學家合作進行有關檢驗該假設的研究,這最終可以改善當前對昆蟲如何處理視覺信息並利用其導航環境的理解。

van Breugel說:「我們的長期希望是,這種新方法將為小型無人機的通用速度估計提供一種計算有效的方法。目前,FLIVVER僅適用於直線運動,尚未針對不同類型的環境進行優化。我們最近期的計劃是推廣適用於更多類型運動的算法,以及優化參數選擇的方法,例如匹配的過濾器的數量和大小。」

論文標題為《FLIVVER: Fly lobula inspired visual velocity estimation & ranging》。

相關焦點

  • 受蜜蜂敏捷飛行能力的啟發 科學家將開發能穿越狹小空間的無人機
    研究小型下一代無人機的科學家們特別感興趣的是蜜蜂等飛行昆蟲,對這些小動物擠過狹小空間的方式有了新的認識,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的一個團隊想像著如何讓飛行機器人做同樣的事情。哈佛大學的RoboBee是世界上第一個昆蟲大小的帶翼機器人,早在2013年就展示了可控飛行,但最近又學會了如何潛入水下,甚至再次飛出水面。我們還看到研究人員希望通過蜜蜂來提高無人機的避障能力,並通過在無人機上覆蓋粘性凝膠,讓無人機協助授粉工作。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重點在於大黃蜂在空中移動時的自我意識。
  • 戴瓊海:深度學習遭遇瓶頸,全腦觀測啟發下一代AI算法
    作者 | 青暮、陳彩嫻編輯 | 陳彩嫻目前我們還無法精細到神經元級別的觀測,只能從功能層面理解大腦,但這些成果也啟發了很多經典的人工智慧算法,例如卷積神經網絡啟發自貓腦視覺感受野研究,膠囊網絡啟發自腦皮層微柱結構研究。在未來,我們能不能深入到神經元的層面研究大腦,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 哈佛大學研製受摺紙技藝啟發的可編程氣球
    受日本 Kirigami 摺紙藝術的啟發,哈佛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想到了開發一種「可編程氣球」的創意,特點是能夠在充氣時呈現各種驚人的形狀。除了炫技,該校約翰·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們,還希望該平臺能夠用於新型醫療設備的生產、以及用到軟體機器人的執行器上。
  • 一種增強定製產品機器人組裝的算法
    但是,檢查執行計劃的可行性需要對系統進行仿真,這會減慢對有效且可執行的計劃的搜索。如果有一個能夠自動組裝定製產品的機器人系統,或許可以大大減少生產各種產品所需的時間和精力。在理想狀態下,為了最有效地工作,生產出來的這種機器人應該集成一個組裝計劃器,該組件可以計劃機器人為製造特定產品而應該執行的動作和動作的順序。
  • 為昆蟲打造攝像頭背包,捕捉昆蟲第一視角
    為昆蟲打造攝像頭背包,捕捉昆蟲第一視角 2020-07-17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波士頓動力的「狗」,哈佛大學的「蟑螂」,機器人和動物的那些事
    除了這隻廣受關注的「網紅狗」,最近還有一個機器人被冠上了動物的名字,它就是哈佛大學的「蟑螂機器人」。受昆蟲生物學的啟發,這個被稱為HAMR-JR的微型機器人問世了。它由哈佛大學約翰·A·保爾森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SEAS)和哈佛威斯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攜手開發,HAMR-JR只有一便士大小,使它成為迄今為止最靈巧的微型機器人之一。而且可以奔跑、跳躍、攜帶超過自身重量十倍的重物和快速轉彎。和波士頓動力的大狗不同,HAMR-JR之所以被稱為「蟑螂機器人」,並不是因為長相,而是在設計上模仿了蟑螂的速度和機動性。
  • MIT發明一款計算機系統,可自動設計機器人結構
    就像這樣,下圖是 RoboGrammar 給出的其中一種設計,經過系統優化的機器人在身材比例上明顯和諧了許多,爬行速度也更快了。研究人員表示,這一進展可能會給設計機器人形狀領域注入一定的計算機輔助創造力。基於節肢動物的啟發,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遞歸圖形語法規則Allan Zhao 認為,機器人是為各種無窮無盡的任務而設計的,然而 「它們的整體形狀和設計往往非常相似。」
  • 科幻電影中的機器昆蟲,將成為現實!美國開發超輕型機器人昆蟲
    我們經常在一些科幻電影中看到某些人放出一些小昆蟲去監視別人,而這些小昆蟲並不是我們平時說的小昆蟲,而是機器人昆蟲。這些機器人昆蟲不僅可以監視別人,甚至可以在必要的時候產生爆炸,或者攻擊別人,而且速度非常快,一般人很難抓住它們。
  • 動物帶來的靈感:受到了動物的啟發,而最終研發出來的10個發明
    如果小編告訴你,有些發明的靈感來自於昆蟲,你是否會大吃一驚呢?接下來,我們就要和你分享,動物帶來的靈感:受到了動物的啟發,而最終研發出來的10個發明。011、機器人蜜蜂:Robobee哈佛大學的機器人蜜蜂項目於2013年首次亮相,目前仍在持續研發當中。
  • 昆蟲飛行的秘密,有些昆蟲不遵守空氣動力學它也能飛上天!
    昆蟲獨有的飛行能力令科學家嘆為觀止。按照傳統空氣動力學原理來看,蜜蜂是根本無法飛上天的。昆蟲飛行是20世紀的一大謎團,最近人們才終於發現它們飛行軌跡中所顯露的一些奧秘——空氣動力學誕生之初,科學家就注意到昆蟲的飛行有點詭異。
  • 以前飛機經常機翼斷裂,造成多起墜機事件,卻被這種昆蟲輕鬆化解
    大家都知道人類在學習飛行的時候,除了向鳥類學習之外,還學了哪一種動物嗎?鳥類在飛翔的時候,它們的翅膀並非完全水平展開,而是有個凸起的弧度,這種形狀製造了大量的空氣流動。人類根據這樣的原理,造出了固定翼飛機,可是在飛機發明大約30年之後,由於人類科技的進步,飛機飛行的速度和高度都不斷提高,這時出現了一種機翼震顫的現象,這種現象往往使得機翼突然斷裂破碎,造成機毀人亡的事故,那麼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 為了讓機器人適應各種地形,MIT的學霸用AI做了昆蟲仿生研究
    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套新系統,可以針對各種地形優化機器人的形狀;2. 這個名為 RoboGrammar 的系統工作起來分三個步驟:先定義問題,再擬定可能的解決方案,然後選擇最優解決方案。3. 這個想法來自於其他動物的運動方式,特別是昆蟲、蜘蛛和龍蝦等節肢動物。如果你需要一個會爬樓梯的機器人,它應該是個什麼形態?要像人一樣有兩條腿嗎?
  • MIT發明一款計算機系統,可自動設計機器人結構,獲得25年來最高成就
    使用 MIT 研究人員發明的系統 RoboGrammar ,我們只需把準備用到的機器人組件(如關節、連杆等)輸入到系統中,再告訴系統機器人需要在什麼類型的路面上行駛,RoboGrammar 就能算出多種適合的機器人結構。就像這樣,下圖是 RoboGrammar 給出的其中一種設計,經過系統優化的機器人在身材比例上明顯和諧了許多,爬行速度也更快了。
  • 仿生機器人分為哪幾類_仿生機器人研究現狀
    空中機器人具有它獨特的優勢。比如說它們的活動空間比較廣闊,運動速度也很快,它們在空中飛行可以不受地形的影響等等。這一類的機器人的應用前景是非常好的,特別是在軍事上的應用。   地面仿生機器人根據他行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跳躍式的機器人、輪式機器人、足式機器人以及爬行類機器人等。
  • 十大揭示的科學之謎的第一位,蜜蜂的飛行之謎
    蜜蜂是大自然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生物,說起蜜蜂恐怕沒有人不知道是什麼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哪裡有花哪裡就會有蜜蜂。但有一個困擾科學家多年的問題,那就是蜜蜂的飛行之謎。從蜜蜂的體重比例和它的翼展上來看,空氣中的動力很難支撐它們飛行。蜜蜂是如何飛行的?這一直是一個令人迷惑不解的問題。
  • 機器人雷射飛行焊:如何彰顯高效、高速、靈活的焊接
    機器人雷射飛行焊接技術是一種通過使用機器人控制雷射振鏡進行掃描焊接的新型雷射焊接技術,在汽車製造行業,雷射飛行焊主要應用於汽車座椅板、儀表相關件、車門結構件、行李箱蓋等,除此以外,還能應用在鋁合金、鍍鋅薄板等不同材料及新能源電池模組、塑料件等產品的焊接。
  • 新型可變剛度的摺紙機器人,可無限時長持續運動
    (文章來源:機器人大講堂) 柔性機器人近年來發展迅速,然而柔性材料的高阻尼和高疲勞特性限制了柔性機器人的使用壽命。雜耍、跳動和小跑等任務所需的持續動態運動對於大多數柔性機器人來說仍然遙不可及。 摺紙藝術大家都熟悉,通過摺疊紙片可以創造出讓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品。使用摺紙的方法製造機器人有望解決以上挑戰,可實現重複的動態運動。近日,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受此啟發,創造出一種靈巧的「軟」彈簧摺紙機器人。
  • 賓夕法尼亞大學開發可變剛度的摺紙機器人,可無限時長持續運動!
    使用摺紙的方法製造機器人有望解決以上挑戰,可實現重複的動態運動。近日,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受此啟發,創造出一種靈巧的「軟」彈簧摺紙機器人。該機器人的名字叫REBO,通過摺紙波紋管圖案的幾何設計實現了彈性軸向順應性,從而降低材料重量並減少能量損失。研究團隊設計了波紋管的摺疊圖案,按照圖案摺疊可產生類似於彈簧的結構。
  • MIT發明一款計算機系統 可以對機器人的形狀進行仿真
    使用 MIT 研究人員發明的系統 RoboGrammar ,我們只需把準備用到的機器人組件(如關節、連杆等)輸入到系統中,再告訴系統機器人需要在什麼類型的路面上行駛,RoboGrammar 就能算出多種適合的機器人結構。就像這樣,下圖是 RoboGrammar 給出的其中一種設計,經過系統優化的機器人在身材比例上明顯和諧了許多,爬行速度也更快了。
  • Smellicopter「嗅覺直升機」可在機器人平臺上控制生物有機體的運動
    打開APP Smellicopter「嗅覺直升機」可在機器人平臺上控制生物有機體的運動 佚名 發表於 2020-12-11 17: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