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誰也輸不起的比賽。馬琳輸了可能很快退役。王皓輸了萬丈深淵

2020-12-14 裁判視角說體育

一場誰也輸不起的比賽。馬琳輸了,三屆世錦賽亞軍的他就可能很快退役。王皓輸了,將是連續兩次奧運會亞軍必將掉進萬丈深淵。而繼科、馬龍等新兵,隊內唯有王皓才有可能以老帶新。

來自金牌教練吳敬平兩個愛徒之間的對決令他終生難忘。

北京奧運會桌球男單決賽在馬琳和王皓之間進行。已是三屆世錦賽亞軍的馬琳,被心裡素質不好的評價壓的他抬不起頭來,奧運會失敗將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由此他就可能很快退役。

2004年雅典奧運會桌球男子單打決賽中王皓意外地輸給了韓國選手柳承敏,如果2008年北京奧運會再一次倒在與馬琳的巔峰之戰,連續兩次的奧運會亞軍,王皓的心裡調節必將十分痛苦和漫長,2012年的奧運會也是兇多吉少。

而中國桌球隊從長遠考慮,為2012年未雨綢繆,隊內的張繼科、馬龍尚屬新兵,只有王皓才有可能承擔以老帶新的重任。

所以,這場比賽對於主管教練吳敬平而言,每一個球的輸贏都是一種折磨和煎熬,完全沒有勝利的喜悅!

我是 @裁判視角說體育 聚焦經典賽事,專注體育時尚,每天為你分享體育知識科技趣聞。

相關焦點

  • 國乒亞軍王皓,為何輸了比賽還能收穫眾粉?徒弟樊振東有望圓夢!
    在桌球界曾經有味著二王一馬的時代,馬琳、王勵勤和王皓他們三名運動員不輸任何人的實力。但是由於時代與命運的各種因素。三人都沒能拿到大滿貫,雖然人生沒有圓滿,但對於桌球的技術革新卻做出了巨大貢獻。王皓的直拍橫打最為出色。
  • 王皓三次奧運會獲得亞軍,是輸在了技術還是心理?
    王皓三次奧運會決賽都只拿到了亞軍,有球迷說這也是乒壇史無前例的壯舉,甚至還有人說三塊銀牌也等於一塊金牌了。我不認同這樣的說法,三次奧運決賽前2次王皓都是輸在了心理,而最後一次應該是輸在了技術。按照當時技術的先進性而言,王皓的直拍橫打完全可以媲美橫板選手,而馬琳更多的則靠發球搶攻和臺內小球的控制。但從對冠軍渴望的程度上來說,作為傳統直板的馬琳太想要這個冠軍了,中遠臺正手對攻、反拉,馬琳把自己這些年練就的渾身解數、本領全部使了出來。在技術上、心理上給王皓施壓。最終這場比賽的勝利也以「拼命三郎」馬琳的奪冠而結束,王皓再次屈居亞軍。
  • 王皓2次奧運決賽輸在心理,1次輸在技術!球迷:選材心理更重要
    王皓連續三次在奧運決賽折戟,應該是他本人和球迷們一生都無法彌補的痛。有人說三塊銀牌也可以頂上一塊金牌了,但這樣的說法我並不贊同。實際上,桌球項目作為一項更側重於單打獨鬥的運動,在選材上心理遠比技術更重要。那麼王皓三次決賽到底輸的有什麼不同呢?
  • 馬琳、王皓心中永遠之痛:大賽三進決賽卻全敗北
    馬琳鏖戰沙場十幾年,除世界盃先生外,就是北京奧運男單冠軍了。獨獨對世錦賽冠軍九求而不得。這在男乒選手中獨一份:誰有能耐和資格能九次參加世錦賽?到目前為止不就是馬琳嗎?王皓的奪冠,可以說是一次比一次難。最容易的是第一次對柳承敏,最難的是對張繼科,王皓事後承認的確打不過。對馬琳,王皓也有點下風,16負10勝,輸給馬琳也無話可說。但對柳承敏輸,至今王皓可能也沒想明白。
  • 在同時代桌球直板運動員中王皓與馬琳,誰對桌球貢獻最大?
    首先是王皓和馬琳的球技都是到了如火純青的地步,二人在對外的比賽中勝率也是特別高,為國家拿到了無數的榮譽,不過2人的技術特點各不相同王皓的打法是兩面弧圈快攻,正反手技術均勻,反手超強,是最開始大規模使用反手擰拉接發球的運動員
  • 柳承敏7項數據超王皓,王皓僅反手短球1項佔優,雅典不輸才怪
    大比分是柳承敏4-2王皓,總得分是64-54,柳承敏領先10分,除第一局王皓尚在夢遊,稀裡糊塗地以3-11脆敗之外,後面五局都是2分之差,除掉第一局,算來柳承敏只比王皓多出2分,王皓輸得非常可惜。
  • 04年奧運男單崩盤,指導馬琳、王皓接連輸球
    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國乒的成績出現了明顯下滑,2003年巴黎世乒賽竟然輸到無人殺入男單決賽的地步,時任男隊主帥尹霄(同時也劉國梁與孔令輝的主管教練)因此下課,不久後年輕的劉國梁走馬上任,承擔起了備戰雅典奧運的重任。
  • 雅典奧運會,國乒六人參加單打比賽,四人輸外戰,僅一人保持全勝
    當時國乒派出了王勵勤、馬琳和王皓參加了奧運會的男子單打比賽,女子方面,派出了王楠、張怡寧和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單打比賽的牛劍鋒在1/8決賽中遇見了朝鮮運動員金香美。在此前,馬琳和瓦爾德內爾有過多大十幾次的交手,馬琳從來沒有輸過比賽。
  • 雅典奧運王皓為何輸了?數據分析柳承敏7項優勢,2項持平
    王皓為什麼輸了?輸在哪裡?輸在心理還是輸在技術?眾說紛紜,本文從數據方面進行分析。大比分是柳承敏4-2王皓,總得分是64-54,柳承敏領先10分,除第一局王皓尚在夢遊,稀裡糊塗地以3-11脆敗之外,後面五局都是2分之差,除掉第一局,算來柳承敏只比王皓多出2分,王皓輸得非常可惜。
  • 王勵勤,奧運會三連亞王皓,劉詩雯恩師馬琳,他們誰是最悲情的呢
    2004年雅典奧運會,王皓十分澀青,4:2輸給了韓國大黑馬、悍氣沖天的柳承敏,要知道在之前的所有比賽中,王皓都是橫掃柳承敏,而在之後的比賽中,王皓也是多次橫掃柳承敏!這一次,輸的不僅僅是王皓,半決賽中王勵勤詭異輸給了王皓,也將自己的金牌希望給了王皓
  • 奧運決賽劉國梁曾給王皓下令:以輸張繼科為榮 是真的麼?
    常勝將軍,永遠的王者,將這樣的稱謂送給中國桌球隊其實都不為過。2012倫敦奧運會,在中國男隊以總比分3-0戰勝韓國隊獲得奧運會桌球男子團體的金牌後,中國桌球隊也在倫敦實現了包攬四金的壯舉。對於兩年前的往事,近日國乒總教練劉國梁自曝內幕:賽前曾給王皓下死命令,以決賽輸張繼科為榮!
  • 怎麼樣評價桌球選手王皓?
    其實孔令輝退役之後,當時的桌球隊王勵勤就一直排在前面。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王勵勤與閆森一起參加並獲得雙打金牌。有經驗的人比馬琳領先,比王皓領先。在2004年雪梨奧運會上,王勵勤是王皓的巔峰,是第一次參加奧運會,但由於王皓是直板橫打,橫空出世,那時候很多選手都不適應,王皓平時對柳承敏的態度就更是一塌糊塗。
  • 丁俊暉英錦賽爆大冷,一場比賽而已,其實比輸球更可悲的是輸不起
    大衛·格雷斯為什麼就應該贏不了丁俊暉,丁俊暉憑什麼就一定能贏大衛·格雷斯?憑他是衛冕冠軍嗎,憑他拿了3個英錦賽冠軍嗎,憑他生涯共拿到14個排名賽冠軍嗎?丁俊暉憑什麼就一定能贏大衛·格雷斯,誰能告訴我?為什麼丁俊暉輸掉一場比賽就好像失去了全世界?
  • 馬琳被稱為直板之神,王皓是直板橫打代表,兩人遺憾錯失大滿貫!
    桌球在打法分為直拍和橫拍,在中國桌球隊中,直拍選手曾經創造了無數輝煌,甚至可以說,在國乒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中,直拍選手可謂是國乒的主力,當然在進入了21世紀後,國乒男隊主力選手中,依然是直拍選手的天下,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桌球男單比賽中,直拍選手馬琳vs王皓,兩人上演了一場經典的直拍大戰。
  • 王皓是直拍橫打代表,面對馬琳卻勝少負多,兩人直拍水平誰更高?
    王皓是直拍橫打代表,面對馬琳卻勝少負多,兩人直拍水平誰更高?王皓所處於的桌球時代中,王勵勤和馬琳一直在壓制著他,尤其是王皓與馬琳的交手中,兩位世界頂尖的直拍選手,但是面對馬琳卻勝少負多,唯一讓王皓遺憾的一次比賽,那便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桌球男單決賽,王皓在與馬琳的直接對話中,最終輸掉了比賽,再次獲得亞軍,兩位奧運會決賽輸給直拍選手,王皓更多的是輸在心理層面上。
  • 王皓:坐擁18座世界冠軍,妻子是舞蹈演員,顏值不輸一線女星
    ,一次次的打擊讓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在接下來的比賽和練習中他比之前更刻苦和用功,越來越穩定的發揮讓他被稱之為「國乒的定海神針」,06年到08年的王皓所到之處都將冠軍收入囊中,就在眾人以為他在08年的奧運會上對於男單冠軍是勢在必得時,卻最終不敵隊友馬琳再次與奧運會男單冠軍失之交臂
  • 王皓:坐擁18座世界冠軍,妻子是舞蹈演員,顏值不輸一線女星
    王皓:坐擁18座世界冠軍,妻子是舞蹈演員,顏值不輸一線女星 在提到國乒界的「二王一馬」時代或許有很多人很熟悉,尤其是他們在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大放光彩的時刻
  • 一個流傳甚廣的乒壇謠言:王皓只輸過柳承敏1次,就在雅典奧運?
    長期以來,桌球圈一直都流傳著這麼一個說法,那就是:國乒世界冠軍王皓在職業生涯只輸過韓國選手柳承敏1次,那就是雅典奧運會的男單決賽。而在此之前,王皓保持全勝;在此之後,王皓同樣保持全勝。但其實只要稍微查一下數據我們便會發現,王皓與柳承敏的戰績雖然保持壓倒性優勢,但所謂只輸過1次的觀點卻是完全站不住腳的,甚至二人之間可查到的最早的交手記錄也是柳承敏取勝,這的確出乎許多球迷的意料。
  • 陳夢一次未輸過伊藤美誠,雅典奧運會王皓悲劇亦是如此!
    在當時,王勵勤對陣王皓的勝率一直佔據優勢,但偏偏在這種奧運會的舞臺上「天更不作美」。這件事情呢,在後面也就出現了很多種說法,有人質疑王勵勤的當時主管教練吳敬平看錄像,也有人質疑國乒教練組安排王勵勤讓球保送王皓進決賽。總言之,各種說法各有不同。
  • ​王皓回憶奧運三連亞,輸馬琳張繼科另有原因,32歲妻子美成女神
    ,王皓最終以2-4不敵韓國猛虎柳承敏無緣奪冠,這也是他人生悲劇的開始,所有壓力一下子都壓在了他的身上,可很多人並不知道,王皓當時只是一位剛滿20歲小球員,不比現在的王楚欽大多少。雅典奧運,中國男乒派出王皓、馬琳、王勵勤出戰單打,結果二號種子馬琳不敵39歲老將瓦爾德內爾,作為清道夫的王皓沒想到自己會一路披荊斬棘闖入決賽,他曾表示,自己就是來為馬琳和王勵勤清理障礙的,的確沒有做好決賽的準備,外加壓力和現場的呼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