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區,位於成都市的北部,總面積約497平方千米,總人口約92萬人。
新都區,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是四川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有寶光寺、龍藏寺等。
2019年,新都區的地區GDP約824.8億元,相當於西部一個經濟不錯的地級市。
新都區,作為「蓉歐快鐵」和「南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近年來,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
為何這麼說?發展,自然離不開土地要素的支撐,從徵地補償安置的角度來看待一個地區的發展進程,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此,筆者根據成都市政府官網的政務公開信息《成都市新都區人民政府徵地補償安置公告》,告知大家一個關於土地徵收的信息;此次土地徵收共16.2547公頃,主要涉及新繁街道、斑竹園街道、新都街道。
下面,小編將此公告中的重點內容進行列舉,供您參考!
(一)徵收範圍:本次徵收新都區新繁街道汪家村8組;斑竹園街道三河村5組、6組,金和社區15組、17組、19組、22組,錦城村11組、12組,北星村12組,升庵村11組、12組、13組、21組;新都街道永興場鎮社區16組、17組、18組、19組及社區集體,普河社區14組及社區集體。
(二)徵收面積:總徵收面積合計16.2547公頃。其中,農用地14.7960公頃、建設用地1.3337公頃、未利用地0.1250公頃。
徵收土地補償標準:耕地34400元/畝,其他土地按耕地標準的一半計算。青苗和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新都府發〔2013〕36號。人員安置:此次徵地範圍內共有181人應實行城鎮安置,應安置人員按照成辦函〔2019〕69號文、成府發〔2009〕31號文規定的標準和辦法進行安置。安置補助費:按照成辦函〔2009〕76號文規定的辦法進行計算,其用途首先作為繳納被徵地農民本人的社會保險資金,多餘部分留作個人生活安置費用。住房安置:此次徵地共有164人安置住房。按照《新都府辦發〔2014〕65號》執行,兩種方式,貨幣化安置或者現(建)房安置,自主選擇。房屋面積:以證為準,即《農村房屋宅基地使用證》。現(建)房位置:新繁街道康怡安置小區,新都街道新青聯片發展區安置小區、普河安置小區,斑竹園街道柏水安置小區五期、金色家園安置小區二期內。特別提示:若有興趣查詢原文,建議百度查詢成都市政府官網。
(覺得不錯,請關注收藏轉發!)
具體的徵收範圍圖,列舉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