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關於騰訊和CBA轉播合同的事吵的沸沸揚揚。
咪咕在今年疫情期間CBA最困難的時候,達成了5年20億元的轉播合同,這個價格很高了,但是注意不是獨家,沒有排他協議。
騰訊仍然可以和CBA籤訂轉播合同,可是直到現在雙方依舊沒有達成協議,據說騰訊方面說CBA轉播不賺錢,市場有限,得降低下價格。具體多少不清楚,總之沒談攏。
沒談攏就罷了,買賣不成仁義在,不過騰訊既捨不得CBA這個潛力股,又捨不得下本錢,自己在NBA上重拳出擊砸那麼大合同把底褲都虧了,這下扣扣索索來CBA壓價了?天底下哪有這種好事?
但是騰訊偏不,於是他們開始出招了,各大解說紛紛站隊騰訊,楊毅在文章裡開始講什麼我們是老顧客,比咪咕更有經驗、更有受眾,我打個折要個優惠不過分吧。
王仕鵬說騰訊怎麼用心怎麼下功夫轉播比賽,咪咕解說不知道說什麼,畫面質量就不用說了,諷刺咪咕是低級別的轉播。
網絡水軍也開始發力攻擊咪咕解說不專業,轉播畫質不行,轉播質量差,只有咪咕播沒意思,想借輿論壓力壓價CBA。
就納了悶了,商業談判,該多少就多少,談的攏談,談不攏就拜拜,這借平臺買水軍是鬧哪樣呢?再說這咪咕也不是籤的獨家啊,要播自己去談不就完了。
就不說騰訊自己的解說有多差勁了,還好意思說別人不專業?人咪咕給錢直播,沒成想就剩自己一家網絡直播平臺了,流量暴增導致轉播不穩定,也是可以理解的吧?難道他們20億都花了,這點事情解決不了?一口吃個大胖子?
我覺得騰訊啊也別鹹吃豆腐淡操心了,好好談判,別整些歪門邪道,也好好把NBA的轉播解說提升下吧,可別偷雞不成蝕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