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世界級指揮大師:出生在瀋陽,將母親骨灰撒向北京

2020-12-14 老海說史

前言:日本出過許多世界知名的音樂家,以81歲高齡獲得葛萊美獎的天才指揮家小澤徵爾就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星。作為一位著名大師、日本名人,小澤徵爾為何將母親的骨灰撒在北京?

1. 生在中國

小澤徵爾出生於1935年,不過並不是在日本本土,而是在中國瀋陽。當時日軍侵佔中國東北,扶持偽滿洲國,小澤徵爾就是在這樣動蕩的時局下出生的。小澤徵爾的父親是狂熱的軍國主義者,他給兒子起名的「徵爾」兩字,就來自於板垣徵四郎和石原莞爾兩個侵華關東將領。

1936年,隨著戰事的發展,小澤一家舉家遷往北京,在那裡度過了六年時光。小澤和父親不同,他並沒有受到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在北京的四合院裡,他的童年是單純的,快樂的。在母親的指導下,小澤在北京完成了音樂啟蒙。不過這種簡單的生活並沒有延續多久,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小澤隨父母回到日本,童年在中國的美好回憶只能埋藏心底。

2. 卓越的指揮才華

日本國內的狀況也不太好,小澤一家的生活非常困難,即使遇到這樣的情況,他的父親傾盡所有給他買了一架鋼琴,並且讓年僅7歲的他拜當地著名的鋼琴家為師。小澤很快展露出音樂方面的天賦,老師們都認為他日後必成大器。

1951年,17歲的小澤考進東京著名的桐朋學院音樂系,在那裡接觸到指揮。小泉被這種音樂方式所吸引,從此不可自拔,每日勤學苦練,為以後的大師之路打下結實的基礎。隨後的小澤一路開掛,拜各國知名指揮家為師,逐漸成長為世界知名指揮家,位列東方三大指揮家之一,2016年,小澤獲得美國音樂最高獎項葛萊美獎,得到了最高的認可。

3. 再回中國,為音樂下跪

雖然離開了中國,但小澤一直有濃厚的中國情結,他總能想起在北京四合院度過的童年時光。1976年,小澤再次踏上中國土地,不過由於當時不允許演奏西洋樂,小澤錯過了在中國人民面前表演的機會。直到1978年,中日關係緩解,小澤才得以圓夢,與中央樂團合作指揮演奏了包括《二泉映月》在內的多首名曲,獲得中國觀眾的喜愛。

演出結束的第二天,小澤來到了中央音樂學院進行訪問,聽到了二胡原版的《二泉映月》,旋律幽回婉轉,小澤忍不住流下眼淚,從椅子上站起,跪倒在地。他說這樣的音樂,只有用日本最虔誠的跪姿才能表達對這首世界名曲的尊重,還說如果他早一天聽到原版,絕不敢指揮樂隊演奏它。在這次訪華期間,他帶著父親的遺像來到曾經居住的四合院,故地重遊,小澤感慨萬千。

4. 將母親骨灰埋在中國

小澤和母親感情深厚,他一直記得他和母親在北京四合院居住的那段時光,母親在院子裡抱著他,一句一句引導他唱歌,那是他一生無法忘懷的。2000年,小澤的母親去世,小澤再一次來到中國,他把母親一部分骨灰埋在曾經住過的四合院。院子裡的那棵樹依然佇立在那裡,可母親已經先他而去。他相信母親和他自己一樣,想念那顆已長成參天大樹的小樹苗,想念四合院的午後陽光,想念在北京那段溫暖的歲月。他希望母親能夠在此安然長眠。

小澤將對中國的熱愛藏在心裡,也不吝嗇表現出來,他先後七次訪華,在中國留下了自己的音樂印記,也將中國音樂傳播到全世界。他曾經不止一次說過,他並不關心政治,他所做的一切與政治也不產生聯繫,他喜歡中國,喜歡中國的音樂。他曾經說過,如果有什麼事需要辦,他第二天就可以來到中國,不受任何人的左右。

5. 與病魔抗爭,永不妥協

人都會老,小澤也不例外。晚年的小澤身體每況愈下,他先後被查出患有肺炎、食道癌和心臟病,但小澤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執念,頑強地與病魔做著抗爭,一次又一次取得對病魔的勝利。即使在身體最虛弱的時候,只要站在指揮臺,小澤總能精神煥發,用已經不能抬很高的手拿起指揮棒,奏響生命的樂章。如今也希望85歲的他能夠保持健康,給大家帶來更多精彩的演出。

參看文獻;《日本指揮家:小澤徵爾》

相關焦點

  • 日本指揮家小澤徵爾,堪稱世界級大師,為何將母親骨灰撒在中國
    他是日本超一線指揮家,也是世界聞名的領軍人物,他就是指揮家小澤徵爾,堪稱世界級指揮界大師,卻為何將母親骨灰撒在中國?童年美好對於這位聞名世界的日本指揮界大師,鮮少有人知道他出生於中國的瀋陽。那一年是1935年,當時的中國被戰爭擊得滿目蒼夷,但就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小澤徵爾出生了。
  • 91歲日本老兵在盧溝橋下跪謝罪:我死後骨灰撒在中國,任人踐踏
    一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人,我們都恨得咬牙切齒,當年日本在中國所犯下的罪行,不管日本單方面如何不承認,但是這確實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等等,一樁樁一件件都是日本人在中國犯下的累累罪行。
  • 第一代007肖恩·康納利遺體將火化 骨灰要撒在家鄉蘇格蘭
    近日,肖恩·康納利的遺孀已經正式確認,這位老戲骨的遺體將在巴哈馬火化,按照遺願,他的大部分骨灰將撒在家鄉蘇格蘭。 肖恩·康納利的遺孀、91歲的米雪琳·羅奎布魯尼(Micheline Roquebrune)透露,雖然亡夫在海外生活了很多年,但是他的「最終願望」,還是回到家鄉蘇格蘭。
  • 臺「反獨」大將王曉波辭世:骨灰將撒臺灣海峽
    家屬目前傾向不設靈堂、不辦告別式和公祭,骨灰將撒臺灣海峽。王曉波1943年出生於在江西省鉛山縣,曾任教於臺大哲學系、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等。王曉波的家庭是「白色恐怖」受難者,母親章麗曼1953年遭國民政府槍決時才29歲,父親王建文也坐了7年的牢。王曉波曾說,他從小就希望自己能像白蛇娘娘的兒子許仕林一樣,「長大以後中了狀元,替囚禁在雷峰塔下的母親平冤。」
  • 周總理為什麼至死都不回故鄉,就連骨灰也不撒家鄉?原因只有兩個字
    ——魯迅 1910年,年僅12歲的周恩來哭著告別了兩個母親外出求學,臨走之前,周恩來對兩個母親說三年之內必回來,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周恩來這一次離開故鄉,致死都沒有再回故鄉。就連去世後,留下的骨灰,也沒有撒在家鄉的土地上!
  • 粟裕大將死後,他的骨灰為何要撒在全國20多個地方?真相令人心酸
    粟裕大將死後,他的骨灰為何要撒在全國20多個地方?真相令人心酸 粟裕大將死後,他的骨灰為何要撒在全國20多個地方?真相令人心酸 粟裕大將死後,他的骨灰為何要撒在全國20多個地方?
  • 日本老兵獨特謝罪方式:死後骨灰撒在中國,任人踐踏
    就拿當年參加過侵略我們國家的日本老兵來說,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到死都不悔改,也不承認自己曾經的錯誤。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在餘生會為自己曾經的行為而懺悔。小編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一個為自己行為謝罪的日本老兵,他的名字叫本多立太郎。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年輕人來說,能夠參軍報國是一件十分光榮的事情。本多立太郎在年輕的時候也同樣是如此。
  • 2ch:「死後想成為宇宙的星星」 日本也開始了將骨灰撒到宇宙空間的太空葬
    でも続々「想成為星星」讓火箭將骨灰帶上太空 日本也興起太空葬1:たんぽぽ ★:2016/12/29(木) 18:49:45.91 ID:CAP_USER9.net「死んだら宇宙の星になりたい」。日本では介護施設へのアンケートで「空をお墓にしたい」などの回答があったことを受け、大阪市の葬儀會社が企畫。セレスティス社と提攜し、2014年10月に初めて成功。約50萬円で、これまでに日本人5人が利用した。
  • 日本第一渣男:騙財騙色、出軌梅豔芳,為名利不要母親骨灰
    中森明菜出生於日本的一個多子家庭,所以註定得不到父母獨一份的關注和愛,而且這個家庭並不富裕,經營了一家肉鋪(後來改為拉麵店),只是維持正常生活而已,所以中森明菜從小的生活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物質上都算不上的富足。這個姑娘從小就有明星夢也和家庭有關,媽媽喜歡唱歌,做一個專業的歌手是媽媽沒有實現的心願。
  • 世上最悲傷的遺言,「別解剖我,骨灰撒大海」,死後百年仍未實現
    她出生於1812年,這個時候歐洲不少國家都開始對一些地方進行殖民統治,不斷地侵略別國。所以像楚格尼尼所在的小部落,自然也是毫無抵抗之力。她在少年時期親眼見到自己母親被人殺害,而自己還被綁架過。正是因為這次綁架,自己的未婚夫也喪失了性命。在之後她與另一位男人結婚,人生卻也並沒有就此變得更加美好。
  • 郭沫若明明可以葬在八寶山,為何死後骨灰撒在大寨?
    ——阿倫·尼文斯(美)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45,閱讀約3分鐘北京八寶山公墓,中國等級最高的園林式公墓,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東部八寶山南麓。她給老伴餘立群和兒女留下遺言:「我死後骨灰不要留著,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飛天。」郭沫若於當年6月12日病逝,享年86歲。高規格的追悼會結束後,郭沫若的骨灰被撒在山西省昔陽縣大寨的梯田裡。中國人講究葉落歸根。郭沫若應該葬回四川樂山老家。他選擇了大寨作為自己的安身之所。一定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 哀悼 | 指揮大師馬裡斯•楊頌斯於俄羅斯聖彼得堡離世
    據國內外多家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1月30日,指揮大師馬裡斯·楊頌斯(Mariss Jansons)因病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家中離世,終年76歲。這位享譽世界的指揮家1943年出生於拉脫維亞的一個音樂世家,父親阿維德·揚松斯(Arvīds Jansons)是拉脫維亞著名指揮家,母親則是一位猶太歌劇院歌手。
  • 群眾為見總理骨灰圍站廣場不散,鄧穎超偷偷送出,撒向3個地方
    追悼會結束後,鄧穎超將總理身邊的親近人員,醫護人員等都留下開會,主要內容就是兩件事:感謝這些人在總理生病期間的關照和努力,另外就是要將總理的骨灰撒掉,沒錯,總理是火化。
  • 郭沫若明明可以葬入八寶山,為什麼骨灰撒在大寨了?遺言藏有答案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有很多讓人讚嘆不已的地區工程建築,像北京紫禁城、八達嶺長城等。有那麼一個地區,蒼松翠柏圍繞,氛圍莊嚴肅穆而又高冷,那便是「八寶山公墓」。八寶山革命公墓,是我國最有名,規格型號最大的花園式墓地。
  • 郭沫若明明可以葬入八寶山,為何骨灰撒在山西大寨?郭沫若臨終說了...
    北京八寶山公墓,中國規格等級最高的園林公墓,它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東部的八寶山南麓。 1978年6月初,郭沫若病重,她給妻子於立群和孩子留下遺言:「我死後,不要保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當年6月12日,郭沫若病逝,終年86歲。
  • 82歲小澤徵爾 | 指揮臺上的人生還在繼續
    那與生俱來的樂感、精力以及熱情,使他得到了樂隊和公眾的一致喜愛,並成為近現代音樂史上其職業生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著名指揮家之一。▲ 莫扎特《第三十五交響曲「哈夫納」》小澤徵爾的父母都為日本人,小澤徵爾的家庭早在上世紀30年代初便來到了中國,其父在長春等地當牙醫。「九·一八」後他們全家搬到了瀋陽,小澤徵爾正是在這段時期裡出生。
  • 北京近半逝者選擇節地生態安葬 補貼有望進一步增加
    將骨灰盒放入牆內骨灰格的立體安葬方式,成為眾多家庭的選擇。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北京近半逝者選擇節地生態安葬從「入土為安」到「骨灰撒海」,北京市推行殯葬改革20餘年顯成效;今後生態葬補貼有望進一步增加今年清明前夕,全國首艘骨灰撒海專用船「國賓9號」在天津濱海新區國際郵輪母港碼頭起航。自1994年以來,北京市已經舉行了446次骨灰撒海活動。
  • 【今日人物】9月1日,馮玉祥、何香凝,那些出生和去世的名人大家
    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紅衣主教馬扎然死後他才真正開始親政。他的執政期是歐洲君主專制的典型和榜樣。[生] 366年前,1653年9月1日:約翰·巴哈貝爾出生於德國的紐倫堡。[生] 84年前,1935年9月1日: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徵爾出生於中國瀋陽。
  • 世界級設工業設計大師——日本篇
    日本工業設計是不少工業設計師研究和學習的對象,想要更好的知曉日本工業設計及特點,代表性設計師,以及他們的設計作品應該是最好的途徑之一,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十大日本工業設計大師及其代表作品,相信能夠讓你知曉日本工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