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跑者在慢跑時單腳落地對膝蓋造成的衝擊力相當於自身體重的3~5倍,而快跑時甚至可能超過5倍。
跑者一生往往會經歷這樣那樣的傷病,有些是因為過度勞損引起的,但也有一些的「元兇」並非跑步本身,比如:你腳下的跑鞋。
足底筋膜炎、小腿脛骨痛、跑步膝、髂脛束症候群、甚至是一些膝蓋問題經常會糾纏跑者。當你苦於無法徹底擺脫傷病時,不妨試試從跑鞋上找找原因。
當我們在跑動時,腳下的跑鞋也和身體一樣會慢慢「疲勞」,而「疲勞」的跑鞋也許是傷病的罪魁禍首。
足底筋膜炎
幾乎20%的跑者都或輕或重地遭遇過足底筋膜炎的困擾,而且往往歷時半年以上不能痊癒。這種由於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發生無菌性炎症所致的傷病,最常見症狀是腳跟至腳底的疼痛與不適,壓痛點往往在足底近足跟處,且在清晨起床起時感覺特別明顯。
除了跑量過大,造成這種損傷的誘因之一就是——「疲勞」的跑鞋。當鞋底部磨損嚴重,逐漸失去回彈和緩震作用時,如果跑者腳部力量又不足,落地時衝擊力和地面反作用力就很容易引起足底損傷。
小腿脛骨痛
脛骨痛也是跑者的一種常見傷病,常發生在大跑量訓練後。這種過勞損傷也被稱作脛骨筋膜炎,脛前肌肌腱炎,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等等。
而這種傷病的原因除了跑姿外,也和跑鞋有關聯。彈性不好的鞋子會讓地面的反作用力直接衝擊到小腿脛骨,加上腳跟在軟綿綿的鞋體內晃動也加重了小腿肌肉的負擔,所以才導致脛骨疼痛反覆發作,嚴重的甚至發生脛骨骨裂。
跑步膝
這是個在跑圈裡爭議很大的傷病,很多人認為跑步不會傷膝。但跑步有時確實會給膝蓋帶來急性傷病,包括膝蓋突然酸痛,或者膝蓋兩側的韌帶不適。
同樣,「疲勞」的跑鞋無法包裹和支撐雙腳,在跑步過程中,雙腳不僅會比過去受到更大的衝擊力,而且會產生不必要的晃動。這些晃動傳導到膝蓋,反覆多次後便通過酸痛反應出來。
而對於內旋過度的跑者,在跑步時不穩定的情況會更明顯,衝擊力傳導到膝蓋後就會使其產生多餘的擺動,這也是為何內旋過度的跑者發生跑步膝傷病的比例相對較高的原因。
給跑鞋做個「體檢」
通常來說,一雙慢跑鞋可以跑500-800公裡,超過這個距離就該考慮換新鞋了。但是,由於個體差異,比如:體重、跑姿、跑面、配速等因素,不可一概而論。可以通過觀察自己的鞋底磨損程度來判定是否「疲勞」。
以下幾點供參考:
1、鞋底磨損:
一般而言,鞋底外側磨損會比內側嚴重,如果內外側高磨損差0.3cm以上,請果斷換鞋。
2、鞋底彈性:
捏一捏鞋底試試彈性,如果已經失去彈性,請果斷換鞋。
3、後跟支撐:
鞋後跟具有包裹穩定腳跟的作用,如果鞋變軟就表示支撐力不足,請果斷換鞋。
4、鞋體形狀:
將鞋平放,如果無法維持原有形狀,出現倒塌癱軟的情況,請果斷換鞋。
更多裝備請WX搜索 陪你跑裝備店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