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陳玉玲 索丹 中國化工報
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近3年裡,蔡秋榮帶領村民實施了22個扶貧項目,累計投入資金1480萬元。如今,他作為第一書記的福建省安溪縣烏殊村已經獲批省級美麗鄉村和省級綠盈鄉村稱號,並徹底實現脫貧致富,讓莽莽群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蔡秋榮是名「85後」,2011年研究生畢業加入福建煉化公司,從事網絡管理、系統運維等技術工作。2017年公司選派安溪駐村幹部,他第一時間報了名。
烏殊村是省級建檔立卡的貧困村,全村共有187戶1011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0戶33人。該村有耕地面積267畝,山地面積2000畝,平均海拔650米。由於地處偏僻山區,交通不便,村集體經濟比較薄弱。
2017年12月13日,蔡秋榮「拋」下老婆和不滿周歲的女兒開始了長達三年的駐村生活。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駐村第二天,蔡秋榮就開始推動道路工程,不僅把水泥路修到了每戶村民的家門口,還給道路兩側安裝了路燈。
安溪藍田水庫上遊三溪交匯的這條溪流,每每遇到強降雨,水流就要漫過兩邊的田地,影響村民出行安全,也破壞了沿岸的農田。從2018年開始,蔡秋榮就開始在烏殊村實施河流整治,2.5千米長的河道完成清淤築堤,並清理垃圾,擴寬河道,還在沿岸鋪上了水泥路,增設了護欄,將這裡打造成村民們日常休閒娛樂的場所。
蔡秋榮剛到烏殊村時,村財政收入不到萬元。他積極盤活村莊資源、資產和資金,探索「黨支部+人才+合作社」「小城投+合作社」等模式,通過入股團餐企業、開展消費扶貧、廣告牌收益、入股安溪小城投、光伏發電、果園流轉等,讓村財政收入突破了20萬元。
村裡還成立了水美宮農業綜合開發合作社,蔡秋榮和村幹部們一起把荒地流轉起來給合作社使用,幾個村民合夥在池塘裡養起了泥鰍和金絲魚。
「根據實際情況,我們投入20萬元對荒草地和低產茶園進行綜合改造,帶領村民種植四季檸檬和茂谷柑。」蔡秋榮說。2019年在省農科院的指導下,他們帶領村民種植高山蜜薯,畝產達2750千克,每畝收益約1.3萬元。同時,他還積極牽線搭橋,藉助福建煉化公司的企業資源優勢,向單位工會推介蜜薯、筍乾、淮山等當地農特產品。在兩年多的時間裡,累計幫助銷售農特產品115萬元,村財政增收6萬元。
在蔡秋榮的努力下,烏殊村的扶貧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讓莽莽群山變成「金山銀山」|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