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臺灣選舉,執政「差等生」蔡英文為什麼還能勝出?

2020-12-14 直播港澳臺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終於落幕,投票率超過70%,蔡英文以超過800萬票勝出,獲得連任。韓國瑜得票超過550萬,可以說,這未必美好的一仗他已打過。

按說,這是幾個月前民調已經顯示的情況,但實在因為韓國瑜的造勢場合太熱,支持者過度熱情,使選情在最後一個月顯得撲朔迷離的詭異。這一個月中,以前那些游離在外的藍營精英陸續歸隊,很多過去不是那麼支持韓國瑜的評論者,也紛紛發言支持,甚至紛紛預言會贏,於是造成了藍營支持者的很大期待。使這場選舉,一直到開票之際,才顯出勝負的端倪,便是一切其實沒有改變。

周六上午,宋楚瑜、韓國瑜、蔡英文分別

具體到地方縣市的選票分布,蔡英文在十六個縣市獲得勝利,而韓國瑜則在六個縣市取得優勢。這與2018年的「九合一」地方縣市選舉恰好形成反轉,而在「立委」選舉方面,國民黨雖然比上屆名單略多幾席,但就今年國民黨支持度民調一直大於民進黨的態勢而言,依舊算得上是慘敗。不僅兩黨支持度反轉,不分區方面國民黨僅僅獲得十三席,以為在安全名單邊緣第十四名的吳敦義,只能鎩羽而歸,「立法院長」夢破碎,還在選後第一時間表態將請辭國民黨主席。這場敗選,他難辭其咎。

吳敦義周六晚間表示將請辭國民黨主席

在區域「立委」方面,很多本該有優勢的國民黨選手紛紛落馬。尤其在臺北、新北這些被認為是藍大於綠的選區,如柯志恩、李永萍等優質選手都意外落選。藍軍地方勢力較強的選手,如雲林張嘉郡、臺中顏寬恆都意外被翻盤落敗。臺中被視為藍綠五五波的地區,尤其去年大勝,今年也只有兩席藍營「立委」勝出。至於韓國瑜大本營的高雄,藍軍「立委」全軍覆沒。

這一局中,唯有在艱困選區臺南挑戰王定宇的洪秀柱,雖然沒有如願,但雖敗猶榮。郭臺銘曾言,韓國瑜出來選會三輸,「大選」輸,「立委」輸,高雄輸。

不幸言中。

參選的第三勢力親民黨宋楚瑜最後一戰暗淡收場,個人沒有拿到5%的選票,也沒保住親民黨的3席政黨席次,而更失落的可能是郭臺銘,被他大力加持的親民黨也沒能如願將自己的子弟兵送進「立法院」。

而柯文哲的臺灣民眾黨基本和選前預測保持一致,獲得了突破10%的政黨支持票,預計取得5席不分區,僅次於民進黨、國民黨,成為「立法院」第三大黨,也就說為柯文哲未來拿到了四年後的地區領導人門票。時代力量預計獲得3席,驚險過關。

第三勢力比上一次有所增長,但沒有超乎想像,也沒有形成可以制衡藍綠的實際力量。

那麼蔡英文執政這麼爛,為什麼會在2018年「九合一」大敗後,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還能逆轉勝呢?

恰恰是因為「九合一」大敗,某種程度,也算釋放出臺灣群眾對於蔡英文政府行政不滿情緒的勢能。所以在這一年多裡,當韓團隊依舊去主打其執政成績的時候,顯得攻擊不如2018年有效果。

當然,蔡英文團隊雖然在「九合一」選舉中大敗,但執政優勢還在。在大敗後,迅速調整策略,整合團隊,挾持巨大的行政資源,一方面進行各種政策買票以安定人心,一方面大打恐嚇牌,販賣所謂的「芒果乾」(所謂「亡國感」)以激化年輕支持者的情緒,而這些年輕支持者恰恰對於經濟議題無感。蘇起教授坦言,「九合一」蔡英文大敗後一定會將今年的選戰主軸放在「親中」還是「親美」的議題上,某種程度,也是民進黨一貫手法,用政治問題去掩飾經濟問題,過去講悲情,而今講恐懼。

在蔡英文整合團隊休養生息、調整策略的時候,藍營卻因為以為會有板上釘釘的勝利而內部傾軋。藍營在推出自己候選人的過程中,互傷很深,以致國民黨初選後,最終不能團結。其中代表經濟藍、精英藍的郭臺銘最終負氣出走。強於地方勢力整合的王金平則最終也沒有表態支持韓國瑜。而市民人口最多的新北市市長侯友宜也一直與韓國瑜保持若即若離的距離。藍營不能整合團結,當然給民進黨帶來了可乘之機。

藍營整合不利,以致在許多議題操作難以得到很好的配合。國民黨人物過於「潔身自好」,相反,民進黨跟進議題有那種「死纏爛打」的勁兒。比如韓國瑜說錯一句話,民進黨可以鋪天蓋地連篇累牘攻擊很久,直到下一個「抹黑」的話題接續。而蔡英文的假學歷,藍營所能做到的,幾乎就是點到為止,甚至不如深綠的彭文正有戰鬥力。這一年多,蔡英文政府出現很多重大失誤,但都被國民黨輕拿輕放,不是被轉移話題,就是自身操作不當而模糊焦點。總之錯失良機。蔡英文政府明明不斷丟槍,卻依舊不傷民調。

民進黨本來對於媒體的控制遠大於國民黨,「九合一」失敗後,民進黨發現自己在網絡操作上的短板,於是迅速在網絡操作上進行加強。之前爆出的楊惠如「網軍案」可見民進黨在這方面的著力。

而在具體的議題上,民進黨操作也算非常精準,比如韓國瑜主打「庶民」形象,民進黨就主打其妻家背景以及財產房產問題,使其「庶民」形象破功,而韓國瑜自身,也一直無法從剛選上高雄市長就參加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獲得所謂正當性問題。而這也導致他過去行之有效的話術,如今卻成了常被人詬病的地方。韓在年輕支持者方面的流失,也是巨大的。尤其這次民進黨也落力鼓動年輕人出來投票。

周六晚間,韓國瑜承認敗選

而另一方面在中美貿易戰角力的背景下,美國勢力積極介入臺灣這次選舉也是公開的秘密。國民黨在此方面更顯得應對乏術。

從這次選舉,可以得出幾個感受。

民意的搖擺超乎想像,去年臺灣全民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而今年則迅速出現逆轉。一年多時間,兩黨都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現象。所以也大致可以預料,下次的逆轉,或許更快。

2016年國民黨大敗後,很多人預測國民黨會不會是一蹶不振,結果國民黨兩年多時間就獲得「九合一」的勝利。也許也就因為贏得太快,國民黨根本沒有進行有意義的內部改造。所以未來,國民黨能否進行深刻的檢討與改造才是問題的關鍵。

雖然藍綠割裂臺灣社會,但所謂第三勢力始終不能很好地形成,這一次宋楚瑜、柯文哲、郭臺銘雖然製造了很多話題,但最終都沒有形成能夠真正左右藍綠的關鍵力量。說明兩極化主張的社會,中間選民往往會選邊站而不是另立山頭。

民調還是有用的,韓國瑜選舉時候以民調蓋牌的策略,試圖淡化不利民調對於自己團隊士氣的影響。但最終,還是讓其團隊陷入同溫層相互取暖而導致麻木的境地之中。

對於韓國瑜而言,雖然選後如其所言還是要回到高雄上班,但更大的羞辱可能隨即到來,便是民進黨發動的罷免韓國瑜高雄市長的行動。雖然就罷免程序還有一定的難度,但即便罷免不能成功,到時候支持罷免的具體人數如果過高,也將使韓國瑜未來在高雄的施政出現跛腳狀態,因為民意發生了轉變。

周六晚間,蔡英文發表勝選演講

最後要說,蔡英文雖然獲得連任,但其執政短板不會在未來的四年中得到改善,從選舉狂熱中清醒過來的人們,將會很快面對那些現實中殘酷的經濟與民生議題。尤其蔡英文競選過程中承諾過多,未來如何兌現這些承諾,將是迅速被檢討的問題。

兩岸問題依舊是蔡英文未來四年必須面對的現實,如何從選舉語言中出來,如何將兩岸和平的道路延續下去,將考驗蔡當局的能力。蔡英文在勝選演講中表態,其對維護兩岸和平穩定的承諾不會改變,不會冒進暴衝。聽其言觀其行。

國民黨中生代羅智強在「九合一」大勝的時候說,這不是國民黨的勝利,而是民進黨的失敗。面對這次選舉,羅再一次重複自己的說法,他說,這不是民進黨的勝利,但是國民黨的失敗。

臺灣未來的四年,或許一切都沒有變。爭吵在繼續,而矛盾在深化,最終寄希望於所謂再一次的改變。

相關焦點

  • 選舉前被曝「醜聞」,聲勢搖搖欲墜,蔡英文為何還能連任?
    中國軍魂編輯:軍尚在臺灣2020年大選之前,韓國瑜的人氣可以說是遠超過蔡英文,並且蔡英文在選舉之前被曝光了許多不良的行為,那可是令她聲名狼藉,聲勢搖搖欲墜,許多群眾自然以為蔡英文不可能連任,不過最後結果卻是令人目瞪口呆
  • 蔡英文「執政」三年對臺灣有「五大傷害」
    民進黨蔡英文自從2016年5月20日宣誓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開始,至今年5月20日,已在臺灣「執政」屆滿三年。蔡英文當局在臺灣「執政」的三年裡,罔顧民意,違法濫權,倒行逆施,牟取私利,至少給臺灣造成了以下「五大傷害」。
  • 兩岸快評:蔡英文「執政」三年對臺灣有「五大傷害」
    民進黨蔡英文自從2016年5月20日宣誓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開始,至今年5月20日,已在臺灣「執政」屆滿三年。蔡英文當局在臺灣「執政」的三年裡,罔顧民意,違法濫權,倒行逆施,牟取私利,至少給臺灣造成了以下「五大傷害」。第一,傷害了臺灣經濟成長。
  • 國民黨大勝「九合一」選舉,蔡英文引咎請辭黨主席
    臺灣地區24日舉行 「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國民黨在選舉中大獲全勝,斬獲15個縣市長席位,其中更是從民進黨手中直接奪取7席。而此前備受關注的高雄選戰,國民黨韓國瑜勝出,打破民進黨在高雄連續20年「執政」的神話。而臺北選情膠著,國民黨丁守中與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幾乎到了最後一刻才讀秒決出勝負。最終,柯文哲以3000多票微弱優勢勝出,成為此次選舉唯一獲勝的無黨籍候選人。
  • 六百多萬的反對票 是對蔡英文執政的不滿和失望
    原標題:六百多萬的反對票,是對蔡英文執政的不滿和失望在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勝選連任。而投票支持另兩組候選人的票數加起來達600多萬,臺灣《聯合報》發布評論指出,這些選票所代表的不滿與失望,蔡英文接下來要虛心面對。
  • 2020年臺灣選舉,蔡英文雖然贏了,可臺灣卻輸了!
    臺頭聞編輯:暗藍臺灣地區選舉已經結束,選舉的結果就是韓國瑜落敗於蔡英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實現成功連任。此結果一出立即引起臺灣民眾的廣泛議論,而蔡英文成功連任的秘訣也被廣大臺灣民眾所詬病。筆者認為,蔡英文能夠成功連任主要還是臺灣民眾錯誤的判斷當前形勢從而產生錯誤的行為,因為蔡英文在競選期間大力鼓吹已經獲得美國的支持,這也使得臺灣民眾最終做出錯誤的選擇,這也是蔡英文連任之後被臺灣民眾所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 蔡英文視蘇貞昌為眼中釘,如今只差個藉口
    文丨錦肇 審丨瑾函臺灣政壇歷來風雲詭譎,島外人早已見怪不怪。這不,近來島內接連發生了幾件小風波,卻將臺灣政壇第二號實權人物、「行政院長」蘇貞昌推上了風口浪尖。然而,他為什麼還不知道收斂?難道他真不怕蔡英文收拾他?而近來出現的一系列對蘇貞昌可謂「不幸」的事件,在媒體的大肆喧囂以及民進黨某些政客的暗中推波助瀾下,不斷發酵,直指蘇貞昌「執政」的咽喉。
  • 你了解臺灣選舉結果的真相嗎?
    國民黨在選舉中大獲全勝,斬獲15個縣市長席位,其中更是從民進黨手中直接奪取7席。而此前備受關注的高雄選戰,國民黨韓國瑜勝出,打破民進黨在高雄連續20年「執政」的神話。而臺北選情膠著,國民黨丁守中與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幾乎到了最後一刻才讀秒決出勝負。最終,柯文哲以3000多票微弱優勢勝出,成為此次選舉唯一獲勝的無黨籍候選人。
  • 蔡英文怎麼也沒想到,瘋狂「下手」後,臺灣更加離不開大陸了
    撰文丨Daydreamer 凌峰蔡英文在臺灣地區的2020年選舉中成功勝出,實現了自己的連任。而實際上,在她2016年上任以來,對大陸的一些政策一直是從未改變的,比如想盡一切辦法阻礙臺灣和大陸的交流,這也被其奉為頭等大事。民進黨試圖與大陸經濟「脫鉤」自從民進黨執政以來,就將之前達成的「九二共識」拋在腦後,嚴重影響了兩岸關係。
  • 爛招用盡,臺灣選舉前蔡英文鋌而走險
    原創 長安街知事為了即將開始的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蔡英文已經到了技窮的地步,甚至連選舉前的最後拉票大招都被識破,視為「奧步」,也就是閩南語所謂的「爛招」。臺灣地區「海巡署」發布公告,11月21日到11月23日,也就是在11月24日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前一日,將在太平島海域進行實彈射擊演習。
  • 蔡英文沒想到,這次「炫耀」,間接承認了臺灣的落後
    導讀:日前,蔡英文在發表新年談話時對臺灣大加「誇耀」,稱臺灣「正在進步」。隨後,蔡英文援引「環島鐵路電氣化」這一政績為例,大讚民進黨為臺灣做出的「貢獻」。不過,蔡英文的「炫耀」並沒有引起臺灣民眾的好感,反而遭到了廣大網友們的唾棄。臺灣現狀同蔡英文口中的「正在進步」並不相符!
  • 蔡英文又被「揭老底」,臺名嘴:大陸要笑死了吧
    蔡英文「政績」被揭老底陳揮文,臺灣資深媒體人,在他的節目中吐槽道,蔡英文宣稱的環島電氣化鐵路,臺灣花了四十年時間才完成。同時,陳揮文拿海南作為例子自嘲。陳揮文表示,海南島都已經擁有環島高鐵了,然而臺灣一個區區的鐵路電氣化,就花四十年的時間,臺灣已經落後太多了,蔡英文的邏輯實在可笑。
  • 陳水扁為什麼大談蔡英文和蘇貞昌不和丨臺灣一周
    在2004年選舉的時候,他曾向當時擔任行政部門負責人的遊錫堃承諾,這次選舉也是對執政團隊投下信任投票,所以連任便會繼續請遊錫堃續任。結果蔡英文跑到陳水扁這裡說,她反對遊錫堃續任。陳水扁說從沒有聽說過下屬要換掉長官的,所以感嘆蔡英文這個人不簡單。
  • 臺灣最新民調來了,蔡英文還能得意多久?
    蔡英文的錯誤執政被大量曝光,開放美豬,關閉中天,民怨四起。伴隨著這場臺灣30年來規模最大的「秋鬥」,對蔡英文的反對達到了高潮。面對龐大的民意反對,民進黨一邊裝模作樣謙虛傾聽,一邊又要求在野黨停止政治操作。把民眾的監督當作自己前進的絆腳石,絲毫沒有悔改的意思。
  • 2018臺灣年底選舉民進黨若丟臺中高雄 蔡英文恐辭黨主席?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年底「九合一」選戰進入倒數,民進黨可能因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執政不力,而導致許多縣市選情陷入膠著、部分縣市甚至可能敗選,也使蔡英文壓力沉重。對此,臺灣東華大學民族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表示,若臺中與高雄都敗選,民進黨內部免不了會掀起一波鬥爭,身兼黨主席的蔡英文可能必須為敗選負責,交出黨主席位置,更勢必衝擊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  據臺灣「NOWnews新聞」報導,施正鋒4日表示,在民進黨執政縣市中,基隆市、桃園市、臺南市、屏東縣、新竹市被認為是選情樂觀的優勢區,翻盤機率不高。
  • 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首場政見會登場
    *蔡英文*一開場,韓國瑜首先質問蔡英文臺灣的定位是什麼,為何執政三年來,一直用「這個國家」來稱呼臺灣。由此可見,蔡英文三年來的執政惹得民聲哀怨。#韓:「政治應該是很單純的,但是人性使得它變得複雜,為什麼你民進黨政府不願意開大門走大路?」#
  • 王建民:若蔡英文上臺執政,阿扁舊臣「班師回朝」?
    這讓人擔心未來蔡英文上臺執政,會將馬吳執政團隊與重要官員全部掃地出門,讓阿扁舊臣「班師回朝」,結果不是美夢相隨,而是舊惡夢重顯,難有新氣象,難有新遠景,難以實現她為自己新書造勢的「英派革新,臺灣好政」目標。  蔡英文本人不僅是李登輝當年的重要幕僚,而且是阿扁的重臣,曾任陸委會主委與「行政院副院長」兩要職,不僅是陳水扁上臺之初兩岸政策調整的幕後「功臣」,而且是陳水扁執政失敗的重要一員。
  • 2020韓國瑜究竟輸在哪,執政不佳的蔡英文為何連任成功?
    執政不佳的蔡英文又為何連任成功?這個議題成為選後這些天島內討論正熱的話題。對此,海峽導報記者圍繞此議題也採訪島內各界人士,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評論的。01蔡操作"芒果乾"騙票島內不少輿論認為,2020臺灣「大選」不是一場正常選舉,蔡英文和民進黨一直在用欺騙、壓制、恐嚇等骯髒手段撈取選票。
  • 13萬臺灣人聯名反對,喊話蔡英文「下臺」
    導讀:據華夏經緯網報導,前幾日,臺灣舉行了一年一度的「秋鬥」遊行,意在反對蔡英文開放「萊豬」以及言論自由。當日,臺灣6萬多名民眾在凱達格蘭大道聚集,是臺灣30多年來規模最大的抗議遊行。遊行途中,民眾高喊「蔡英文、蘇貞昌下臺」等口號,並且抗議蔡英文對中天的關臺。除此之外,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間團體將《兩隻老虎》改編為《美國毒豬》,痛批「萊豬」危害臺灣民眾健康,並點名要求蔡英文、蘇貞昌、陳吉仲等人下臺。
  • 邱毅怒罵臺灣廢青,被蔡英文牽著鼻子走,帶臺灣走向滅亡
    邱毅怒罵臺灣廢青,被蔡英文牽著鼻子走,帶臺灣走向滅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揭曉,韓國瑜沒有繼續創造競選奇蹟而被蔡英文擊敗。但是蔡英文雖然取得了選舉勝利,但是她贏得並不光彩,她的勝利是靠抹黑韓國瑜實現的。邱毅就評論到民進黨和蔡英文當局在網絡上僱傭大量水軍,製造一些有利於自己的恐怖言論,讓臺灣的民眾接收到很多錯誤的信息。邱毅表示現在的蔡英文當局不會檢討兩岸關係,如果一直下去的話,臺灣會走向了衰落。邱毅指出其實蔡英文也有許多的黑材料,只不過是民進黨和她的網絡水軍會進行選擇性遺忘。比如蔡英文當局搞不正當黨產清理工作。其實許多事情和民進黨是脫不了干係的。